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性别探讨黄连对雌性大鼠胃肠道5种优势菌群的影响
1
作者 朱晨 袁丹丹 +1 位作者 段学清 田维毅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5-923,共9页
目的:研究黄连对雌性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黄连提供参考。方法:给予8周龄雌性大鼠灌胃不同剂量的黄连煎剂,于1、2、3周采集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以及结肠(含肠内容物)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观察肠球... 目的:研究黄连对雌性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黄连提供参考。方法:给予8周龄雌性大鼠灌胃不同剂量的黄连煎剂,于1、2、3周采集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以及结肠(含肠内容物)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观察肠球菌、大肠杆菌、拟杆菌、乳酸菌及梭菌等5种肠道主要优势菌的结构和数量变化。结果:在十二指肠:黄连促进肠球菌的生长(P<0.05),先促进后抑制大肠杆菌、拟杆菌、乳酸菌以及梭菌的生长(P<0.05)。在空肠:黄连抑制肠球菌、大肠杆菌、拟杆菌、乳酸菌以及梭菌的生长(P<0.05)。在回肠:黄连促进肠球菌的生长,先促进后抑制大肠杆菌和乳酸菌的生长(P<0.05),抑制拟杆菌和梭菌的生长(P<0.05)。在结肠:黄连抑制肠球菌、大肠杆菌、拟杆菌、乳酸菌以及梭菌的生长(P<0.05)。在胃部:黄连促进大肠杆菌的生长(P<0.05),抑制肠球菌、乳酸菌的生长(P<0.05),先促进后抑制拟杆菌和梭菌的生长(P<0.05)。以上促进或抑制效应在不同的给药剂量、不同的连续给药时间及不同的肠段等条件下有着显著差异。结论:黄连对雌性大鼠的肠道菌群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其影响程度在不同肠段中表现出明显差异,为进一步了解黄连的药理作用和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雌性 5种肠道菌群 性别 肠段 剂量 影响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