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60~2010年漓江流域降水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段文军 王金叶 +2 位作者 张立杰 李海防 黄华乾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8-93,共6页
利用漓江流域及周边地区25个降水观测点50年的监测数据,通过Mapgis 6.7计算流域年降水量和月降水量.在此基础上,采用变差系数法、5年滑动平均法和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漓江流域1960~2010年降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1960~2010年... 利用漓江流域及周边地区25个降水观测点50年的监测数据,通过Mapgis 6.7计算流域年降水量和月降水量.在此基础上,采用变差系数法、5年滑动平均法和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漓江流域1960~2010年降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1960~2010年,漓江流域降水年际动态为波动增加,年降水量每10a增加23.1mm;其中1970~2010年间,漓江流域年降水变化表现为波动减少,年降水量每10a减少14.6mm;但增减趋势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2)漓江流域年内降水具有典型的雨季和旱季交替特征,雨季降水占全年降水的76.26%;(3)漓江流域月降水量随时间变化具有规律性的增减,其中1月和6月降水量随着时间推移增加,4月降水量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少,1、4、6月的这种增减趋势通过99%的显著性检验;(4)漓江流域降水年内变化幅度比年际明显,年降水量变差系数小于0.18,月降水量变差系数大于0.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5年滑动平均法 变差系数法 MANN-KENDALL法 漓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砂河流域降水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志伟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1期160-162,共3页
该文选取上砂河流域新岭、上砂、吉龙、富口4个代表站1959—2015年实测逐月降水资料,利用距平分析法、5年滑动平均法、sen+Man-Kendall法及其他水文统计方法对流域内降水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砂河流域各站点多年平均... 该文选取上砂河流域新岭、上砂、吉龙、富口4个代表站1959—2015年实测逐月降水资料,利用距平分析法、5年滑动平均法、sen+Man-Kendall法及其他水文统计方法对流域内降水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砂河流域各站点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900~2300mm,主要集中于3—9月份,年降水量在1959—2015年期间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下降趋势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砂河流域 降水 距平分析法 5年滑动平均法 sen+Man—Kenda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柳沟流域水沙关系及变化趋势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璐 郭月峰 +4 位作者 姚云峰 祁伟 刘晓宇 杨燕 王贺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1期269-273,共5页
根据西柳沟流域水沙特点,利用该流域54年的实测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资料,采用相关系数分析法、5年滑动平均法、双累积曲线法,结合流域降水量分析西柳沟流域水沙相关关系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西柳沟流域降水量与径流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根据西柳沟流域水沙特点,利用该流域54年的实测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资料,采用相关系数分析法、5年滑动平均法、双累积曲线法,结合流域降水量分析西柳沟流域水沙相关关系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西柳沟流域降水量与径流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降水量与泥沙相关性变异较大;1964—197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呈显著相关关系,其他不同时段输沙量与径流量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2)西柳沟流域1964—2017年水沙变化趋势基本对应,输沙量下降趋势明显,输沙量突变年份为1989年和1998年,径流量突变年份为1989年和2003年。进一步分析表明,西柳沟流域径流量主要受到降水的影响,径流量与输沙量在水土保持措施下对降雨的响应呈减少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沙量 径流量 降水量 水沙关系 5年滑动平均法 双累积曲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