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锦绣杜鹃类黄酮-3′,5′-羟基化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孙世宇
冯猜
+1 位作者
孙威
徐小蓉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3期33-38,55,共7页
类黄酮-3′,5′-羟基化酶(Flavonoid 3′,5′-hydroxylase,F3′5′H)是类黄酮代谢途径的一个关键酶,能使花色素的合成方向趋向于蓝色的飞燕草素。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锦绣杜鹃类黄酮-3′,5′-羟基化酶基因(RpF3′5′H)进行分析。结果显...
类黄酮-3′,5′-羟基化酶(Flavonoid 3′,5′-hydroxylase,F3′5′H)是类黄酮代谢途径的一个关键酶,能使花色素的合成方向趋向于蓝色的飞燕草素。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锦绣杜鹃类黄酮-3′,5′-羟基化酶基因(RpF3′5′H)进行分析。结果显示,RpF3′5′H基因ORF长1551 bp,共编码51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57.31 kD,等电点为9.03,无信号肽,定位于细胞质中的可能性最大,二级结构与三级结构中含有较多的α螺旋,与高丛越橘有较高亲缘性。分析结果将对RpF3′5′H的功能解析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探究锦绣杜鹃花色苷的生物合成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绣杜鹃
类黄酮
-
3′
5′-羟基化酶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矮牵牛F3′,5′H全长cDNA的克隆及花特异启动子介导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琳
向太和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8-364,共7页
通过RT-PCR从蓝色矮牵牛(Petunia hybrida)花瓣中克隆类黄酮-3',5'-羟基化酶基因(F3',5'H)全长cDNA(GenBank登记号EF371021)。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克隆的F3',5'H基因与GenBank登记号D14588、Z22545和DQ352142等...
通过RT-PCR从蓝色矮牵牛(Petunia hybrida)花瓣中克隆类黄酮-3',5'-羟基化酶基因(F3',5'H)全长cDNA(GenBank登记号EF371021)。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克隆的F3',5'H基因与GenBank登记号D14588、Z22545和DQ352142等的F3',5'H基因序列高度一致;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登记号BAA03438.1(矮牵牛)、BAC10997.1(银杯草)和AAV85470.1(马铃薯)的高度同源,同源率分别为99%、88%和87%。利用pBIN19、pBluescript SK(+)和pMD18-PchsA质粒成功构建了花特异性启动子PchsA驱动的F3',5'H基因的表达载体pBIN19-PchsA-F3'5'H,并导入到野生型发根农杆菌K599中。利用K599诱导菊花生根,不定根的诱导率可达30.7%。这为利用转基因技术创造蓝色花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牵牛
类黄酮
-
3′
5′-羟基化酶
基因
克隆
花特异性启动子
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丹参F3′5′H基因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严黎
刘琬菁
+3 位作者
杨成民
张建红
陈泓宇
罗红梅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689-695,701,共8页
目的:为了验证丹参类黄酮-3′,5′-羟基化酶(Flavonoid 3′,5′-hydroxylase,F3′5′H)基因与丹参花色表型的相关性,本研究克隆并分析了紫花丹参99-3株系和一些白花丹参中的F3′5′H基因。方法:本研究通过提取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中的总R...
目的:为了验证丹参类黄酮-3′,5′-羟基化酶(Flavonoid 3′,5′-hydroxylase,F3′5′H)基因与丹参花色表型的相关性,本研究克隆并分析了紫花丹参99-3株系和一些白花丹参中的F3′5′H基因。方法:本研究通过提取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中的总RNA,再将其反转录得到cDNA,以此cDNA为模板,利用PCR方法扩增获得F3′5′H基因全长序列。再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分析了该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状、结构域、系统进化等特点,并预测了该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跨膜区等;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了该基因的表达特异性;利用毛状根遗传转化方法获得了该基因的过表达阳性毛状根株系。结果:F3′5′H基因全长1551 bp,编码516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57.4 kDa。该基因在丹参花中高丰度表达。在42份(紫花25份;白花17份)丹参样品中发现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位点在紫花和白花丹参中呈现与花色相关的稳定变化。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丹参F3′5′H与美女樱的F3′5′H具有较高序列同源性。获得了过表达F3′5′H的毛状根株系。结论:本研究在丹参中克隆到F3′5′H基因,对其序列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丹参F3′5′H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类黄酮
-
3′
5′-羟基化酶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生物信息学分析
SNP位点分析
丹参花色
转基因毛状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锦绣杜鹃类黄酮-3′,5′-羟基化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孙世宇
冯猜
孙威
徐小蓉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理与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
西南喀斯特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
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3期33-38,5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60076)
贵州省教育厅特色领域项目(黔教合KY字[2021]059)
+2 种基金
贵州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20]4Y028号)
贵州省科技厅基础研究项目(黔科合基础[2019]1019)
贵州省科技计划(黔科合平台人才[2017]5726号)。
文摘
类黄酮-3′,5′-羟基化酶(Flavonoid 3′,5′-hydroxylase,F3′5′H)是类黄酮代谢途径的一个关键酶,能使花色素的合成方向趋向于蓝色的飞燕草素。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锦绣杜鹃类黄酮-3′,5′-羟基化酶基因(RpF3′5′H)进行分析。结果显示,RpF3′5′H基因ORF长1551 bp,共编码51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57.31 kD,等电点为9.03,无信号肽,定位于细胞质中的可能性最大,二级结构与三级结构中含有较多的α螺旋,与高丛越橘有较高亲缘性。分析结果将对RpF3′5′H的功能解析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探究锦绣杜鹃花色苷的生物合成有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
锦绣杜鹃
类黄酮
-
3′
5′-羟基化酶
生物信息学分析
Keywords
Rhododendron pulchrum
flavonoid 3′,
5′
-
hydroxylase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分类号
S685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矮牵牛F3′,5′H全长cDNA的克隆及花特异启动子介导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琳
向太和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8-364,共7页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3080184
Y304083)
+1 种基金
杭州市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070232H07)
杭州市"131"人才基金项目资助
文摘
通过RT-PCR从蓝色矮牵牛(Petunia hybrida)花瓣中克隆类黄酮-3',5'-羟基化酶基因(F3',5'H)全长cDNA(GenBank登记号EF371021)。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克隆的F3',5'H基因与GenBank登记号D14588、Z22545和DQ352142等的F3',5'H基因序列高度一致;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登记号BAA03438.1(矮牵牛)、BAC10997.1(银杯草)和AAV85470.1(马铃薯)的高度同源,同源率分别为99%、88%和87%。利用pBIN19、pBluescript SK(+)和pMD18-PchsA质粒成功构建了花特异性启动子PchsA驱动的F3',5'H基因的表达载体pBIN19-PchsA-F3'5'H,并导入到野生型发根农杆菌K599中。利用K599诱导菊花生根,不定根的诱导率可达30.7%。这为利用转基因技术创造蓝色花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关键词
矮牵牛
类黄酮
-
3′
5′-羟基化酶
基因
克隆
花特异性启动子
表达载体
Keywords
Petunia hybrida
Flavonoid
-
3′,
5′
-
hydroxylase gene
Clone
Flower
-
specific promoter
Expression vector
分类号
S681.9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丹参F3′5′H基因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严黎
刘琬菁
杨成民
张建红
陈泓宇
罗红梅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689-695,70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570302,81973422)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2016-I2M-3-016)。
文摘
目的:为了验证丹参类黄酮-3′,5′-羟基化酶(Flavonoid 3′,5′-hydroxylase,F3′5′H)基因与丹参花色表型的相关性,本研究克隆并分析了紫花丹参99-3株系和一些白花丹参中的F3′5′H基因。方法:本研究通过提取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中的总RNA,再将其反转录得到cDNA,以此cDNA为模板,利用PCR方法扩增获得F3′5′H基因全长序列。再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分析了该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状、结构域、系统进化等特点,并预测了该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跨膜区等;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了该基因的表达特异性;利用毛状根遗传转化方法获得了该基因的过表达阳性毛状根株系。结果:F3′5′H基因全长1551 bp,编码516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57.4 kDa。该基因在丹参花中高丰度表达。在42份(紫花25份;白花17份)丹参样品中发现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位点在紫花和白花丹参中呈现与花色相关的稳定变化。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丹参F3′5′H与美女樱的F3′5′H具有较高序列同源性。获得了过表达F3′5′H的毛状根株系。结论:本研究在丹参中克隆到F3′5′H基因,对其序列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丹参F3′5′H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关键词
丹参
类黄酮
-
3′
5′-羟基化酶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生物信息学分析
SNP位点分析
丹参花色
转基因毛状根
Keywords
S.miltiorrhiza
Flavonoids
-
3′,
5′
-
hydroxylase
Gene clone
Expression analysis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SNP locus analysis
Flower color of S.miltiorrhiza
Transgenic hairy roots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锦绣杜鹃类黄酮-3′,5′-羟基化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孙世宇
冯猜
孙威
徐小蓉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矮牵牛F3′,5′H全长cDNA的克隆及花特异启动子介导表达载体的构建
王琳
向太和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丹参F3′5′H基因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严黎
刘琬菁
杨成民
张建红
陈泓宇
罗红梅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