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铃虫细胞色素P450 CYP9A12基因5′-上游区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周颖君 杨亦桦 +1 位作者 武淑文 吴益东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0-125,共6页
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9A12的过量表达已被证实与棉铃虫Heliocverpa armigera对拟除虫菊酯的抗性相关。为探明棉铃虫CYP9A12基因的表达调控机理,根据棉铃虫CYP9A12基因cDNA全长的5′-末端核苷酸序列,采用基因组步移方法,获得CYP9 A12的5′... 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9A12的过量表达已被证实与棉铃虫Heliocverpa armigera对拟除虫菊酯的抗性相关。为探明棉铃虫CYP9A12基因的表达调控机理,根据棉铃虫CYP9A12基因cDNA全长的5′-末端核苷酸序列,采用基因组步移方法,获得CYP9 A12的5′-上游区序列(总长为3575bp)。与cDNA序列进行比对,表明在起始密码子上游3bp处有一长为2124bp的内含子。利用NNPP分析软件预测出转录起始位点,与根据CYP9A12全长cDNA序列推测的结果是一致的。TFSEARCH 1.3软件分析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结果显示,该序列不仅包含启动子的核心结构序列——TATA-box和CAAT-box,亦包含多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如GATA-1,CdxA,Dfd等。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棉铃虫CYP9A12的表达调控机制及其参与杀虫剂抗性的分子机理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细胞色素P450 CYP9A12 基因组步移 5′-上游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个猪种H-FABP基因5’-上游区和第二内含子的遗传变异 被引量:51
2
作者 张桂香 曹红鹤 +2 位作者 王立贤 李宏滨 郑友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0-343,共4页
以 8个中国地方猪种和引进品种大白猪共 40 9头猪为实验动物 ,利用PCR RFLP技术研究了H FABP基因的 5’ 上游区和第二内含子内的遗传变异。结果在 9个品种的 5’ 上游区中都验证了一个HinfⅠ RFLP ,变异的酶切位点在 132 2位 ,等位基因... 以 8个中国地方猪种和引进品种大白猪共 40 9头猪为实验动物 ,利用PCR RFLP技术研究了H FABP基因的 5’ 上游区和第二内含子内的遗传变异。结果在 9个品种的 5’ 上游区中都验证了一个HinfⅠ RFLP ,变异的酶切位点在 132 2位 ,等位基因H ,在皖南花猪 ,二花脸猪 ,金华猪 ,小梅山猪 ,滇南小耳猪 ,香猪 ,荣昌猪 ,北京黑猪和大白猪中的频率分别为 0 36 ,0 34 ,0 6 0 ,0 6 6 ,0 80 ,0 73,0 76 ,0 70和 0 90。大白猪和滇南小耳猪的HinfⅠ RFLP的基因型分布相似 ,二者分别与其它 7个猪种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 ;皖南花猪和二花脸猪相近 ,二者与另外 7个品种之间的差异也达到极显著水平。在第二内含子中 ,验证了一个HaeⅢ RFLP ,该多态性只出现在皖南花猪和大白猪中 ,等位基因D的频率分别为 0 99和 0 6 1。另外 ,发现一个新的多态HinfⅠ 酶切位点 ,测序结果表明 ,该多态位点的产生是由于 1970位碱基C突变为T造成的。该多态位点只在皖南花猪和大白猪中出现 ,等位基因B的频率在两品种中分别为 0 86和 0 5 8。在所有测定的猪种中 ,都没有发现MspⅠ RFL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上游区 遗传变异 H-FABP基因 PCR-RFLP 第二内含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