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5/6肾切除慢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3
1
作者 沙朝晖 付平 +3 位作者 周莉 唐万欣 柳飞 李静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32-634,682,共4页
观察5/6肾切除大鼠模型中肾功能、肾脏病理改变、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变化,证明5/6肾切除可制作理想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R)和5/6肾切除组。随机选取各组中的10只... 观察5/6肾切除大鼠模型中肾功能、肾脏病理改变、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变化,证明5/6肾切除可制作理想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R)和5/6肾切除组。随机选取各组中的10只大鼠分别于5/6肾切除术后30、60和90天处死,收集血清与肾组织供生化及病理分析。结果:①5/6肾切除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②残肾的肾重/体重逐渐增加,到术后90天时,几乎接近假手术组大鼠左肾肾重/体重。③5/6肾切除后,残肾肾小球面积和肾小球毛细血管体积增加,肾小球硬化指数(GSI)及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TIS)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④免疫组化结果显示,5/6肾切除组肾间质和小管上皮细胞α-SMA表达增加。⑤肾小球面积、GSI、α-SMA表达与血肌酐、蛋白尿水平呈明显正相关性。结论:5/6肾切除可以建立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6切除 慢性功能衰竭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磷饮食+5/6肾切除制备慢性肾衰竭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大鼠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丹 赵学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84-786,共3页
目的:构建慢性肾衰竭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大鼠模型,为研究肾性甲旁亢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奠定基础。方法:36只8~10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体质量200-250g,随机分为6组(n=6):5/6肾切除高磷饲料组(STNx+HP);5/6肾切除低磷饲料组... 目的:构建慢性肾衰竭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大鼠模型,为研究肾性甲旁亢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奠定基础。方法:36只8~10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体质量200-250g,随机分为6组(n=6):5/6肾切除高磷饲料组(STNx+HP);5/6肾切除低磷饲料组(STNx+LP);5/6肾切除正常磷饲料组(STNx+NP);假手术高磷饲料组(Sham+HP);假手术低磷饲料组(Sham+LP);假手术正常磷饲料组(Sham+NP)。肾切除组大鼠分两步进行肾脏切除,术前1周及2次手术后7、14、21、28d在大鼠眼内眦静脉取血,分别检测大鼠血清中血磷(P)、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术后4周取大鼠残余肾脏及甲状腺与甲状旁腺的复合体,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STNx+NP组、STNx+LP组和STNx+HP组术后存活大鼠数分别为5只、4只和4只;假手术各组大鼠未见死亡。肾切除组术后各时段血清iPTH水平均高于术前和各自假手术组(P〈0.05);STNx+HP组血清iPTH水平明显高于STNx+NP组和STNx+LP组(P〈0.05)。STNx+HP组术后各时段血清P水平高于术前和Sham+HP组(P〈0.05);而STNx+NP组、STNx+LP组与各自假手术组无显著差异,且均低于STNx+HP组(P〈0.05)。STNx+HP组大鼠术后28d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肾小球纤维化及硬化;甲状旁腺组织观察可见腺体增大,腺体中主要见主细胞及甲状旁腺嗜酸性细胞。结论:高磷饮食合并5/6肾切除可建立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模型,具有动物成本低,操作方法简便,实验周期短,动物死亡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衰竭 慢性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继发性 高磷 5/6切除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d3基因敲除对5/6肾切除慢性肾脏纤维化小鼠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麻志恒 倪健俐 +1 位作者 钟利平 何立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89-194,I0006,I0007,共8页
目的观察Smad3基因敲除对5/6肾切除慢性肾纤维化小鼠模型的影响。方法清洁级WT-C57及Smad3-KO(以下简写S3-KO)小鼠各24只,分为假手术野生组(SWT)、假手术Smad3-KO组(SS3-KO)和模型野生组(MWT)、模型Smad3-KO组(MS3-KO)4组,模型组以plat... 目的观察Smad3基因敲除对5/6肾切除慢性肾纤维化小鼠模型的影响。方法清洁级WT-C57及Smad3-KO(以下简写S3-KO)小鼠各24只,分为假手术野生组(SWT)、假手术Smad3-KO组(SS3-KO)和模型野生组(MWT)、模型Smad3-KO组(MS3-KO)4组,模型组以platt法建立慢性肾脏纤维化模型,造模后4周,检测各组小鼠血中肌酐(S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U-Pro/24h)含量、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肾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I型胶原蛋白(CollageI),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面积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B)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TGF-β1、p-Smad3、α-SMA、CollageI、FN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肾组织内中性粒细胞阳性表达个数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MWT组P-smad3蛋白,Smad3mRNA明显增高(P<0.01),MS3-KO组虽有增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HE染色SWT,SS3-KO组肾小球形态基本正常,天狼星染色肾组织间质无或有少许红色胶原纤维沉积。MWT,MS3-KO组肾小球明显异常,天狼星染色MWT,MS3-KO组间质能够见到明显的胶原纤维,MS3-KO组病理改变总体轻于MWT组。经过图像处理分析可见,胶原纤维面积MS3-KO组面积小于MWT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指标方面,SWT与SS3-KO组比较,α-SMA、CollageI、FN免疫荧光面积,Scr、Bun、U-Pro/24h水平,TGF-β1、α-SMA、CollageI、FN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水平,中性粒细胞阳性表达个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M组与其S组比较上述指标含量明显增高(P<0.01或P<0.05),而MS3-KO与MWT比较,MWT组上述指标上升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Smad3-KO能够减少模型组小鼠肾组织TGF-β1、α-SMA、FN、CollageI蛋白和mRNA的表达,改善肾功能,减少中性粒细胞的表达,能够减轻模型所致的肾脏纤维化病理损害,对肾脏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3基因敲除 5/6切除 慢性脏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切除5/6大鼠肾小管线粒体自由基与肾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郑敏麟 阮诗玮 +1 位作者 张文光 陈建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8期1443-1445,共3页
研究表明 ,无论何种病因进入终末期肾病阶段时 ,肾组织都具有相同的病理变化 ,这说明不同肾病所致CRF的发展存在着共同的病理性机制 :CRF的发展即是肾硬化的发展 ,包括肾小球硬化和小管间质纤维化 ,综合前人研究和实验研究结果 ,均可以... 研究表明 ,无论何种病因进入终末期肾病阶段时 ,肾组织都具有相同的病理变化 ,这说明不同肾病所致CRF的发展存在着共同的病理性机制 :CRF的发展即是肾硬化的发展 ,包括肾小球硬化和小管间质纤维化 ,综合前人研究和实验研究结果 ,均可以得出以下这样结论 :( 1) 5 /6肾切除大鼠的CRF模型是一种“肾小管高代谢”的模型。 ( 2 )CRF“肾小管高代谢”的机理是小管细胞线粒体超负荷 ,小管细胞线粒体超负荷时产生过量的自由基反过来损伤了线粒体 ,从而导致小管细胞损伤、凋亡 ,甚至坏死和肾脏功能减退。 ( 3 )通过抑制高代谢的肾小管或提高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效率和有效清除产生的自由基 ,能有效减缓肾硬化和CRF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6肾切除大鼠模型 慢性功能衰竭 线粒体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大鼠与C57小鼠5/6肾切除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12
5
作者 余柯娜 麻志恒 +1 位作者 钟利平 何立群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8-53,I0004,共7页
目的:比较SD大鼠、C57小鼠建立5/6肾切除(5/6 nephrectomy,5/6NX)慢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的异同,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以供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防治研究。方法将60只SD大鼠和60只C57小鼠分别随机、平均分成5/6肾切除组和假手术组,... 目的:比较SD大鼠、C57小鼠建立5/6肾切除(5/6 nephrectomy,5/6NX)慢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的异同,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以供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防治研究。方法将60只SD大鼠和60只C57小鼠分别随机、平均分成5/6肾切除组和假手术组,分别于术后4周、8周、12周三个时间点处死各组老鼠,收集血清和肾组织供肾功能、α-SMA检测分析。结果大、小鼠模型组成活率不存在差异(P>0.05),大鼠5/6NX组血清肌酐及尿素氮值于8~12周出现稳定状态,异于小鼠5/6NX组。结论 C57小鼠5/6肾切除慢性肾衰模型建立成功。5/6NX大、小鼠组均于术后出现进行性肾功能减退的表现,然其疾病进程不尽相同,临床应根据监测周期长短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以准确地反应疾病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功能衰竭 5/6切除 大鼠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黄甘延缓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 被引量:9
6
作者 肖小燕 莫立乾 +2 位作者 宋少练 秦敏 杨西晓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61-1667,共7页
目的观察复方黄甘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模型大鼠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HPLC检测复方黄甘提取物组分并定量;构建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衰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尿毒清组、科素亚组、复方黄甘低、中、高剂量组和模型组,另... 目的观察复方黄甘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模型大鼠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HPLC检测复方黄甘提取物组分并定量;构建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衰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尿毒清组、科素亚组、复方黄甘低、中、高剂量组和模型组,另加假手术组共7组,每组10只大鼠,经灌胃给药12周后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Scr、BUN、Ucr及24 h UPr;对残余肾组织进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变化;用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FN、MCP-1、ICAM-1的表达。结果复方黄甘提取物中主要成分及其含量为:甘草苷(0.06%)、丹皮酚(1.06%)、芦荟大黄素(0.1%)、大黄酸(0.47%)、大黄素(0.19%)、大黄酚(0.41%)和大黄素甲醚(0.13%);复方黄甘低、中、高剂量组Scr、BUN、Ucr、Ccr及24h UPr都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复方黄甘给药组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改善较为明显,且肾组织中FN、ICAM-1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复方黄甘可改善慢性肾衰模型大鼠肾功能,减轻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5/6切除 复方黄甘 小球硬化 间质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对5/6肾切除及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左心室肥厚及心肌尿素转运蛋白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怡晟 陆玮 +2 位作者 黄海东 刘爽 蒋更如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9-194,共6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对5/6肾切除及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左心室肥厚及心肌尿素转运蛋白B(UT-B)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5/6肾切除组(肾衰组)、腹主动脉缩窄组(心衰组)、肾衰+心衰组及相应的厄贝沙坦...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对5/6肾切除及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左心室肥厚及心肌尿素转运蛋白B(UT-B)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5/6肾切除组(肾衰组)、腹主动脉缩窄组(心衰组)、肾衰+心衰组及相应的厄贝沙坦干预组,每组8只。分组处理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管紧张素Ⅱ(AngⅡ)、B型利钠肽(BNP);取大鼠心脏,测定左心室质量与全心质量的比值(LVW/HW)、全心质量与体质量的比值(HW/BW)、左心室质量与体质量的比值(LVW/BW);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UT-B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肾衰组、心衰组及肾衰+心衰组大鼠出现心肌肥厚,LVW/HW、HW/BW、LVW/BW增大,血清AngⅡ和BNP水平增高,心肌组织UT-B mRNA和UT-B蛋白表达上调;肾衰组和肾衰+心衰组SCr、BUN水平升高。与肾衰组、心衰组及肾衰+心衰组比较,相应的厄贝沙坦干预组大鼠的心肌肥厚明显减轻,LVW/HW、HW/BW、LVW/BW降低,血清AngⅡ和BNP下降,心肌UT-B mRNA和UT-B蛋白表达下调。与肾衰组和肾衰+心衰组比较,相应的厄贝沙坦干预组大鼠SCr、BUN水平降低。结论 5/6肾切除及腹主动脉缩窄均可引起大鼠心功能明显下降,出现左心室肥厚,同时心肌UT-B表达增加;厄贝沙坦在改善心、肾功能的同时抑制心肌UT-B表达,UT-B可能在肾功能不全合并心力衰竭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尿素转运蛋白B 5/6切除 腹主动脉缩窄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感能受体阻断剂和去肾神经对5/6肾切除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闵睿 王宗谦 +3 位作者 陈望 赵欣欣 李艳浓 丁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00-404,共5页
目的探讨交感能受体阻断剂与去肾神经对慢性进行性肾小球硬化(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衰竭动物模型)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雌性Wistar大鼠40只,体质量为(200±10)g,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阴性对照组行假手术(麻醉后行肾周包膜剥除术),... 目的探讨交感能受体阻断剂与去肾神经对慢性进行性肾小球硬化(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衰竭动物模型)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雌性Wistar大鼠40只,体质量为(200±10)g,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阴性对照组行假手术(麻醉后行肾周包膜剥除术),术后2周开始灌服饮用水;阳性对照组行5/6肾切除术,术后2周灌服饮用水;交感阻断剂组行5/6肾切除术,术后2周灌服交感能受体阻断剂(阿尔玛尔20 mg.kg-.1d-1);去肾神经组行5/6肾切除术后2周行残肾去肾神经术(2周后开始灌服饮用水)。干预时间为8周。所有大鼠术后第2、4、6、8、10周用鼠尾测压仪测量大鼠血压并将大鼠置于代谢笼,留取24 h尿液,之后以考马斯亮蓝法行尿蛋白定量检测;术后10周即实验结束时采血测定血红蛋白及生化指标;同时留取肾脏标本行肾脏病理、免疫印迹测定Ⅲ型胶原(Col-Ⅲ)、Ⅳ型胶原(Col-Ⅳ)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ol-Ⅲ、Col-Ⅳ及AT1-R的mRNA的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大鼠的血压[(173.49±16.48)mmHg vs(118.67±13.34)mmHg)]和尿蛋白定量[(35.35±4.58)mg/24 h vs(6.19±2.70)mg/24 h)]均明显升高(P<0.05),肾脏病理改变明显加重(P<0.05),Col-Ⅲ、Col-Ⅳ和AT1-R及其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多(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交感阻断剂组和去肾神经组大鼠的血压改善[(107.99±12.35)mmHg,(115.67±15.53)mmHg vs(173.49±16.48)mmHg)],尿蛋白定量减少[(14.23±0.69)mg/24 h,(16.49±3.77)mg/24 h vs(35.35±4.58)mg/24 h)](P<0.05),病理改变减轻,Col-Ⅲ、Col-Ⅳ、AT1-R及其mRNA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尤以AT1-R的蛋白定量及其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但两个干预组不论是血压、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水平、生化指标、病理改变还是Col-Ⅲ、Col-Ⅳ、AT1-R水平以及其mRNA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交感能受体阻断剂和去肾神经均能够明显减轻和延缓5/6肾切除大鼠的肾小球纤维化、硬化,起到良好的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脏病 交感能受体阻断剂 5/6切除模型 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那普利对5/6肾切除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Ⅱ及时钟基因表达节律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小妹 陈文莉 +5 位作者 袁静萍 杨月红 王银 胡晓松 曾星若 方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5-540,共6页
目的 观察苯那普利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时钟基因及其蛋白产物表达节律的影响.方法 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5/6肾大部切除组(模型组),苯那普利组(BM组).大鼠在恒温(22±2)℃,12 ... 目的 观察苯那普利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时钟基因及其蛋白产物表达节律的影响.方法 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5/6肾大部切除组(模型组),苯那普利组(BM组).大鼠在恒温(22±2)℃,12 h-12 h明暗交替的环境中饲养12周.早7AM开灯,记为ZT0时,依次类推,晚7PM时关灯,记为ZT12时.12周时分别自ZT0时起每4小时各组分别处死5只大鼠并留取血及肾组织用放免法检测血浆及肾组织AngⅡ节律,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肾组织时钟基因(per2、bmal1及dbp)及其蛋白(PER2、BMAL1及DBP)的表达水平及节律.结果 ①肾及血浆AngⅡ节律不同;BM组血浆及肾AngⅡ水平下降,肾AngⅡ峰值时间延后6~8 h,振幅减弱.②假手术组和模型组bmal1 mRNA谷峰值点相同,模型组per2 mRNA峰值时间提前4 h;BM组bmal1 mRNA峰值时间后移4 h,dbp及per2 mRNA 近日节律消失.③肾时钟蛋白模型组BMAL1及DBP振幅增强,PER2及BMAL1峰值均提前4 h;BM组BMAL1及DBP的节律及振幅与假手术组相似.④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肾AngⅡ与肾时钟基因bmal1 mRNA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苯那普利改变5/6肾切除鼠肾AngⅡ水平及节律,也改变其肾时钟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节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与肾近日节律系统的相互作用可能是苯那普利延缓慢性肾病(CKD)进展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6切除 苯那普利 血管紧张素Ⅱ 近日节律 时钟基因 时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浊颗粒对5/6肾切除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清 钱锐 杨文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0期2469-2472,共4页
目的:观察降浊颗粒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以观察降浊颗粒对慢性肾衰竭(CRF)的治疗作用,明确其改善胃肠道症状的作用机理。方法:5/6肾大部切除法建立CFR大鼠模型。动物连续灌胃给生理盐水或给药60 d。取大鼠血清,检... 目的:观察降浊颗粒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以观察降浊颗粒对慢性肾衰竭(CRF)的治疗作用,明确其改善胃肠道症状的作用机理。方法:5/6肾大部切除法建立CFR大鼠模型。动物连续灌胃给生理盐水或给药60 d。取大鼠血清,检测胃泌素(GAS)、胃动素(MIL)、血管活性肠肽(VIP)。结果:降浊颗粒能够降低实验大鼠血清GAS、MIL、VIP,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降浊颗粒可以通过下调大鼠血清GAS、MIL、VIP浓度,减轻胃肠激素之间不成比例的变化,使胃肠运动功能恢复正常,从而改善慢性肾衰胃肠功能紊乱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颗粒 5/6切除 GAS MIL V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时钟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小妹 陈文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研究5/6肾切除大鼠肾时钟基因per2、bmal1及时钟输出基因dbp的表达节律。方法 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造模次日置于12h∶12h明暗交替的环境饲养。第12周分别在7AM(ZT0),11AM(ZT4),3PM(ZT8),7PM(ZT12),11PM(... 目的研究5/6肾切除大鼠肾时钟基因per2、bmal1及时钟输出基因dbp的表达节律。方法 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造模次日置于12h∶12h明暗交替的环境饲养。第12周分别在7AM(ZT0),11AM(ZT4),3PM(ZT8),7PM(ZT12),11PM(ZT16),3AM(ZT20)各时间点两组各处死5只大鼠。Real-timePCR法检测肾bmal1、per2、dbp mRNA表达。结果假手术对照组与模型组per2在ZT8时为谷值点(T),在ZT16~ZT20达到峰值(P),模型组per2的峰值提前4h,两组P/T分别为2.49、2.47;模型组与假手术组肾bmal1mRNA表达的近日节律相似:于ZT4时为峰值点、ZT20为谷值点,但假手术组则自峰值点迅速下降,于ZT12~ZT20在谷值波动。模型组与假手术组dbp mRNA表达趋势相反:假手术组在ZT4及ZT20为谷值点,其余各时间点表达水平均较高,模型组dbp mRNA表达峰值点在ZT16,其余各时间点均在较低水平波动。结论肾组织中时钟基因per2、bmal1及时钟输出基因dbp mRNA的表达呈近日节律,慢性肾衰时该节律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钟基因 近日节律 5/6大部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拮抗剂对5/6肾切除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
12
作者 高远赋 王晓燕 +2 位作者 姜新猷 卢思广 贾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钙拮抗剂对进行性肾小球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本文观察了心痛定对5/6肾切除大鼠的治疗效应。方法:设置3个观察组:(1)对照组,进行5/6肾切除,术后喂正常饮食;(2)心痛定组,术后喂含0.2%心痛定的饲料... 目的进一步探讨钙拮抗剂对进行性肾小球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本文观察了心痛定对5/6肾切除大鼠的治疗效应。方法:设置3个观察组:(1)对照组,进行5/6肾切除,术后喂正常饮食;(2)心痛定组,术后喂含0.2%心痛定的饲料;(3)依那普利组,术后喂含50mg/L依那普利的水。分别观察血压,尿蛋白及肾功能的变化,并于术后第8周处死大鼠,测定其残余肾的组织形态学指标:系膜区面积,丝球体面积及体积和肾小球硬化指数。结果:心痛定组、依那普利组大鼠血压、尿蛋白、血浆尿素氮和肌酐均较对照组有所下降(P<0.01);心痛定组系膜区面积和丝球体体积分别为(1.53±0.41)×103μm2、(1.23±0.27)×106μm3;较对照组(2.24±0.55)×103μm2和(1.50±0.33)×106μm3明显减少(P值均<0.01),依那普利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心痛定、依那普利均有降低肾衰模型大鼠血压、尿蛋白和氮质血症的作用,然而仅心痛定可减小大鼠肾小球系膜区面积和肾小球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痛定 5/6切除 小球 形态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及5/6肾切除大鼠肾脏病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晓雪 王静璇 +2 位作者 刘松玲 葛绍阳 卢大新 《中国奶牛》 2018年第5期1-6,共6页
本研究采用不同肾切除手术方法,研究大鼠肾脏损伤及疾病病程变化规律。研究表明,肾脏的缺失并未影响大鼠机体体重的改变,术后2周开始不同肾切除大鼠肾脏病变规律发生差异性改变。1/2肾切除大鼠肾脏缺失后存在明显代偿性作用,血肌酐、血... 本研究采用不同肾切除手术方法,研究大鼠肾脏损伤及疾病病程变化规律。研究表明,肾脏的缺失并未影响大鼠机体体重的改变,术后2周开始不同肾切除大鼠肾脏病变规律发生差异性改变。1/2肾切除大鼠肾脏缺失后存在明显代偿性作用,血肌酐、血尿氮缓慢上升,尿肌酐、肌酐清除率下降迟缓,肾小管、肾小球组织损伤均为轻度损伤;5/6肾切除大鼠肾缺失后肾脏各项指标急剧恶化,血肌酐、血尿氮快速上升,显著高于1/2肾切除大鼠(P<0.01),尿肌酐、肌酐清除率显著快于1/2肾切除大鼠下降程度(P<0.01),肾小管上皮受损严重,肾小球重度硬化,间质存在炎性细胞浸润。该研究为建立肾脏缺失模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1/2切除手术 5/6切除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OS/NO对5/6肾切除大鼠肾小球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泳 王晓慧 +1 位作者 张新 彭清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62-164,167,共4页
目的:本研究观察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nNOS、NO表达的变化,探讨nNOS、NO对肾小球硬化的影响。方法: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M组,n=24):行5/6肾切除术;假手术组(S组,n=24):手术方式同模型组,仅行麻醉暴露双肾,剥除肾包膜,... 目的:本研究观察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nNOS、NO表达的变化,探讨nNOS、NO对肾小球硬化的影响。方法: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M组,n=24):行5/6肾切除术;假手术组(S组,n=24):手术方式同模型组,仅行麻醉暴露双肾,剥除肾包膜,不做手术切除。分别于实验第4、8、12周每组各随机抽取4只大鼠处死,观察不同时间点以下指标:(1)血清尿素氮、肌酐和24h尿蛋白定量;(2)HE、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形态改变,并进行肾小球硬化半定量分析;(3)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表达;(4)比色法检测血清NO的浓度。结果:(1)与同期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尿素氮、肌酐及24h尿蛋白均显著升高(P<0.01),提示手术成功;(2)与同期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小球硬化指数均升高(P<0.05);(3)免疫组化提示nNOS主要定位在肾皮质的致密斑,5/6肾切除组大鼠nNOS水平呈持续性下降,手术后4周起模型组nNOS表达与假手术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nNOS水平与肾小球硬化提示存在直线负相关(P<0.05);(4)5/6肾切除后NO水平呈持续下降趋势,与假手术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血清NO水平与肾小球硬化提示存在直线负相关(P<0.05)。结论:5/6肾切除后伴随肾小球硬化的进展存在nNOS、NO表达的减少,提示nNOS/NO途径参与了肾小球硬化病变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NOS NO 5/6切除 小球硬化 慢性脏病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衰竭并肌肉减少症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郭喜 翁敏 祁荟颖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39-1445,共7页
目的探究5/6肾切除法是否能建立慢性肾功能衰竭并肌肉减少症大鼠模型。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5/6肾切除模型组,进一步验证慢性肾功能衰竭及肌肉减少症。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①模型组的尿蛋白定性、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 目的探究5/6肾切除法是否能建立慢性肾功能衰竭并肌肉减少症大鼠模型。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5/6肾切除模型组,进一步验证慢性肾功能衰竭及肌肉减少症。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①模型组的尿蛋白定性、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水平升高(P<0.05);②模型组的肾脏纤维化程度、凋亡率升高(P<0.05);③模型组的肌肉力量和功能降低(P<0.05);④模型组肌肉组织的纤维化程度明显(P<0.05)。结论通过5/6肾切除法可以构建慢性肾功能衰竭并肌肉减少症动物模型,为进一步防治该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6切除 慢性功能衰竭 肌少症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延缓大鼠残肾模型肾纤维化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边晓慧 赵桂锋 +3 位作者 孙立 刘娜 李德天 冯江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延缓肾纤维化的能力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SD大鼠5/6肾切除残肾模型,尾静脉注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MSC,移植后4周观察肾功能以及肾脏病理的改变,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方法观察残肾组织中CD44、CD68、...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延缓肾纤维化的能力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SD大鼠5/6肾切除残肾模型,尾静脉注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MSC,移植后4周观察肾功能以及肾脏病理的改变,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方法观察残肾组织中CD44、CD68、TGF-β1和α-SMA的表达。结果 MSC能够改善残肾功能和延缓肾纤维化;MSC不仅减少了巨噬细胞的浸润和肌成纤维细胞的堆积,而且抑制了CD44和TGF-β1的表达。结论 MSC治疗能够延缓肾纤维化,其主要机制可能与其抗炎作用和免疫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5 6切除 慢性衰竭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敬林 乔文军 +1 位作者 郑曙琴 郑学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11期877-878,共2页
目的 :比较两种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优劣。方法 :采用单侧肾切除合并尾静脉注射链尿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 (STZ加单侧肾切除组 )及单纯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 (STZ) (STZ组 )两种方法 ,分别将Wister大鼠造成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 ,... 目的 :比较两种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优劣。方法 :采用单侧肾切除合并尾静脉注射链尿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 (STZ加单侧肾切除组 )及单纯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 (STZ) (STZ组 )两种方法 ,分别将Wister大鼠造成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 ,然后检测二种方法在空腹血糖 ,尿 β2 -微球蛋白 (β2 -microglobulin ,β2 -MG)及尿微量白蛋白 (albulin ,Alb)的排出量方面的差异。结果 :STZ组空腹血糖 (33 5 9mmol/L)明显高于STZ加单侧肾切除组 (16 12mmol/L) ;STZ +单侧肾切除组β2 -微球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量较STZ组有明显增加 ,其病理改变也较明显。结论 :STZ合并单侧肾切除更符合糖尿病肾病的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大鼠模型 链尿佐菌素 单侧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健脾通络方对大鼠模型骨质疏松相关细胞因子及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史晓 祁丽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3-504,共2页
目的:补肾健脾通络方对大鼠模型骨质疏松相关细胞因子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6月龄SD雌性大鼠双侧卵巢切除,3个后给予补肾健脾通络方灌胃,共12周。取血清测IL-6、TNF-α、IGF-I、TGF-β细胞因子。取右侧股骨及腰椎测骨密度。结果:中药组... 目的:补肾健脾通络方对大鼠模型骨质疏松相关细胞因子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6月龄SD雌性大鼠双侧卵巢切除,3个后给予补肾健脾通络方灌胃,共12周。取血清测IL-6、TNF-α、IGF-I、TGF-β细胞因子。取右侧股骨及腰椎测骨密度。结果:中药组骨密度较0VX组增高(P<0.05)。中药组TNF-α、IL-6水平较OVX组明显降低(P<0.01),TGF-β水平增高(P<0.01)。结论:补肾健脾通络方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含量,改善机体内环境,改变以骨吸收为主的高转换状态,并提高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通络方 骨密度 卵巢切除大 ELISA IL-6 TNF-α IGF-I TGF-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花茶配方优化对发热模型大鼠的疗效及其对肝肾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甘柯林 李汉成 彭孝鹏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1999-2003,共5页
目的:观察五花茶发热模型鼠的退热效应,进一步明确其退热机制,同时研究其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只SPF级SD大鼠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五花茶组。其中模型组及五花茶组利用对干酵母制备发热模型,随后五花茶组大鼠接受... 目的:观察五花茶发热模型鼠的退热效应,进一步明确其退热机制,同时研究其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只SPF级SD大鼠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五花茶组。其中模型组及五花茶组利用对干酵母制备发热模型,随后五花茶组大鼠接受高、中、低剂量灌胃[剂量分别为6.480、3.240、1.620g/(kg·d)],空白组及模型组接受等体积生理盐水进行灌胃,各组均连续干预5d,观察各组大鼠成模后不同时间点大鼠体温情况、干预前后大鼠肝肾功能的变化以及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环氧化酶1(COX-1)表达水平变化。结果:1)经过造模后大鼠体温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体温呈现出双峰热型,分别在术后2h和5h时出现,在研究过程中部分造模大鼠出现明显的精神萎靡、毛色暗沉,甚至出现寒战症状,这提示本此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五花茶组大鼠体温明显下降(P<0.05),且各五花茶干预组之间退热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与五花茶组ALT、AST、BUN、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五花茶干预组中,五花茶+黄芪组与五花茶+大枣组小肠推进率水平低于五花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花茶+大枣+黄芪组小肠推进率低于其余2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及五花茶组大鼠IL-6、TNF-α及IL-1β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五花茶组上述指标的改变较模型组明显,其中五花茶+大枣+黄芪组改变幅度最大(P<0.05)。4)Westernblotting实验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及五花茶组大鼠下丘脑组织COX-1明显下降升高(P<0.05),其中五花茶组COX-1浓度有所上调,各组间COX-1的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花茶有明显退热效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且无肝肾毒性,临床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大鼠模型 五花茶 配方优化 肝功能 功能 IL-6 TNF-α IL-1Β COX-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味地黄汤对慢性肾衰大鼠肾组织中HIF-1α、CT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唐群 何泽云 +2 位作者 陈丽 徐文峰 曾海飞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2-346,共5页
目的探讨HIF-1α、CTGF在慢性肾衰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观察六味地黄汤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用5/6肾切除法制作慢性肾衰模型,分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六味地黄汤组。造模后12周,检测各组肾功能指标;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Masson... 目的探讨HIF-1α、CTGF在慢性肾衰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观察六味地黄汤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用5/6肾切除法制作慢性肾衰模型,分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六味地黄汤组。造模后12周,检测各组肾功能指标;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胶原的沉积;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HIF-1α、CTGF在肾组织中的蛋白水平和基因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肾组织中HIF-1α、CTGF蛋白水平和基因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六味地黄汤组肾组织中HIF-1α、CTGF蛋白水平和基因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HIF-1α上调CTGF的表达促进肾间质纤维化,六味地黄汤可下调HIF-1α的表达,从而抑制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脏病 缺氧诱导因子1Α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5 6切除 六味地黄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