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喷丸对4Cr5Mo2V钢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牛童 王昕宇 +1 位作者 彭睿智 吴晓春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6,共7页
对4Cr5Mo2V钢试样进行3道次复合喷丸,通过与未喷丸试样对比,研究了喷丸对试验钢表面形貌、显微组织、硬度、残余应力以及高温(100,300,500℃)摩擦磨损性能和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丸处理显著提高了试验钢表面粗糙度,使试验钢表面形成... 对4Cr5Mo2V钢试样进行3道次复合喷丸,通过与未喷丸试样对比,研究了喷丸对试验钢表面形貌、显微组织、硬度、残余应力以及高温(100,300,500℃)摩擦磨损性能和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丸处理显著提高了试验钢表面粗糙度,使试验钢表面形成了明显的塑性变形层、硬化层与残余压应力层;在100,300,500℃下,与喷丸前相比,喷丸后试验钢的磨损率分别降低了41.8%,17.1%,63.3%,耐磨性能的提高与喷丸产生的硬化层和残余压应力层有关。在100,300℃下,喷丸前后试验钢的磨损机制均主要为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而当温度升高至500℃时,磨损机制为氧化磨损,喷丸试验钢仍能保持较高的硬度与残余压应力,同时表面氧化层更致密稳定,仅发生轻微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cr5mo2v热作模具钢 喷丸 高温摩擦磨损性能 残余应力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Cr3Mn1Mo2V新型热作模具钢的连续冷却转变行为
2
作者 黄苏起 李玲 +2 位作者 蒋志鹏 党卫东 吴晓春(指导)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83-87,共5页
通过热膨胀仪测定了4Cr3Mn1Mo2V钢不同冷却速率下的热膨胀曲线,结合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显微硬度计,得到该钢的相变点和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利用局部平衡配分模型分析了锰元素对该钢连续冷却转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4Cr3M... 通过热膨胀仪测定了4Cr3Mn1Mo2V钢不同冷却速率下的热膨胀曲线,结合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显微硬度计,得到该钢的相变点和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利用局部平衡配分模型分析了锰元素对该钢连续冷却转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4Cr3Mn1Mo2V钢加热时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的开始温度Ac1、加热时二次渗碳体全部溶入奥氏体的终了温度Accm、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分别为806,870,300℃;随着冷却速率的降低,组织由马氏体转变为贝氏体,同时钢的硬度降低;贝氏体转变临界冷却速率为02.℃·s^(-1);CCT曲线中只存在马氏体和贝氏体转变区,这与锰元素会影响碳原子的扩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cr3Mn1mo2v模具钢 连续冷却转变行为 锰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热作模具钢性能数据集(续Ⅷ)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宗元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38-42,共5页
关键词 模具钢 性能 3cr3mo3W2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热作模具钢性能数据集(续Ⅵ)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宗元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5crMNmo 4Gr3mo3v 模具钢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热作模具钢性能数据集(续Ⅸ)
5
作者 朱宗元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39-42,共4页
关键词 模具钢 性能 5G4W5mo2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热作模具钢性能数据集(续ⅩⅢ)
6
作者 朱宗元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3-46,共4页
关键词 模具钢 4cr5W2Siv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速度对激光熔覆薄板高速钢变形与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陈翔 张德强 +2 位作者 孙文强 王一臣 张吉庆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0-157,共8页
目的探究激光熔覆薄板W6Mo5Cr4V2高速钢刀具材料过程中扫描速度对刀具基材热影响程度、基材热积累翘曲变形和微观组织、熔覆层物相组成的影响规律,找出适合于薄板高速钢刀具材料的扫描速度参数选择范围。方法采用单一控制变量的实验,制... 目的探究激光熔覆薄板W6Mo5Cr4V2高速钢刀具材料过程中扫描速度对刀具基材热影响程度、基材热积累翘曲变形和微观组织、熔覆层物相组成的影响规律,找出适合于薄板高速钢刀具材料的扫描速度参数选择范围。方法采用单一控制变量的实验,制备出一组单道熔覆样件,分析不同扫描速度对基材热影响形貌、基材翘曲变形、显微组织及硬度的影响特性。结果热影响区随着扫描速度的提高而不断减小,沿着熔覆方向,其热量累积程度逐渐加大,热影响区面积沿着熔覆方向往两侧扩散。扫描速度为2mm/s时,基材底面的变形量为0.077mm,且变形从中心向边缘扩展,以熔覆道对应中心部位最为凸出;当扫描速度为3mm/s以上时,变形量减少到0.03mm以内;当扫描速度为4mm/s时,熔覆层与基材左右结合边界的最大裂纹宽度降低为0.013mm,且裂纹长度明显减少。不同的扫描速度只影响熔覆层的组织细化程度和最高硬度区间,对熔覆层强化机理和组织成分没有较大的影响。结论在熔覆薄板高速钢刀具材料时,较快的扫描速度可以减少基材表面的热影响程度,较慢的扫描速度容易引起基材的“鞍型”翘曲变形。当选用3mm/s以上的扫描速度时,基材的翘曲变形量可以有效的控制在0.03mm以内,且提高扫描速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结合边界裂纹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速度 翘曲变形 影响 W6mo5cr4v2 显微组织 激光熔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