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加艾美乐防治冬枣绿盲蝽的药效试验 被引量:4
1
作者 郭庆宏 李纯伟 边建国 《落叶果树》 2008年第2期54-55,共2页
以冬枣为试材,进行4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艾美乐防治绿盲蝽试验。结果表明,4月18日(萌芽期)、5月12日(花蕾期)、6月8日(花期)和7月2日(幼果期)喷布4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1000、1500和2000倍+艾美乐30 000倍,对绿盲蝽的防效均达96%以上,远... 以冬枣为试材,进行4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艾美乐防治绿盲蝽试验。结果表明,4月18日(萌芽期)、5月12日(花蕾期)、6月8日(花期)和7月2日(幼果期)喷布4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1000、1500和2000倍+艾美乐30 000倍,对绿盲蝽的防效均达96%以上,远高于高效氯氰菊酯和三氟氯氰菊酯+艾美乐,及单纯喷布艾美乐的防效,且无药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 艾美乐 冬枣 绿盲蝽 病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防治冬枣盲蝽象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庆宏 李纯伟 边建国 《烟台果树》 2007年第4期22-23,共2页
盲蝽象是冬枣树上的主要害虫之一,除危害枣树外,还危害梨、苹果、甜菜、烟草、棉花等农作物。目前,危害枣树的盲蝽象种类主要是绿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盲蝽象的寄生植物比较复杂,在危害过程中,可传播多种病害,如斑点病、细菌... 盲蝽象是冬枣树上的主要害虫之一,除危害枣树外,还危害梨、苹果、甜菜、烟草、棉花等农作物。目前,危害枣树的盲蝽象种类主要是绿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盲蝽象的寄生植物比较复杂,在危害过程中,可传播多种病害,如斑点病、细菌性疮痂病等。近些年来,由于盲蝽象发生严重,导致许多枣园的幼果、花蕾被害,严重影响冬枣的产量和质量,已成为冬枣生产上的大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树 盲蝽象 悬浮剂 毒死 试验 防治 微囊 寄生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阿维·毒死蜱微囊悬浮剂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徐梁 马超 +6 位作者 张力卜 李佳浩 段小莉 郭洋 王佰涛 徐军 袁会珠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7年第7期31-36,共6页
以聚脲为囊壁材料,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阿维菌素·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并对样品进行了缓释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采用0203为乳化剂、D-305为分散剂可制得囊型良好、平均粒径为2.967μm,包封率、悬浮率均在95%以上,贮存性能稳定的微... 以聚脲为囊壁材料,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阿维菌素·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并对样品进行了缓释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采用0203为乳化剂、D-305为分散剂可制得囊型良好、平均粒径为2.967μm,包封率、悬浮率均在95%以上,贮存性能稳定的微囊悬浮剂。释放性能测定表明,该微囊悬浮剂2种成分的释放规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分别为Q(阿维)=63.538 26(1-e^(-0.12 71t))(R^2=0.987 5),Q(毒死蜱)=70.956 28(1-e^(-0.146 76t))(R^2=0.985 3),阿维菌素、毒死蜱在60d时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67.4%、73.7%,说明该微囊悬浮剂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聚合 阿维菌素 毒死 微囊悬浮剂 缓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虫腈·毒死蜱18%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对花生蛴螬防治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孔德龙 袁会珠 +1 位作者 闫晓静 杨代斌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4年第2期60-63,共4页
本研究以氟虫腈·毒死蜱18%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为对照药剂,测定了氟虫腈·毒死蜱18%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包衣花生种子后氟虫腈和毒死蜱在花生根际土壤和根系中的剂量动态及对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包衣种子播种后微... 本研究以氟虫腈·毒死蜱18%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为对照药剂,测定了氟虫腈·毒死蜱18%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包衣花生种子后氟虫腈和毒死蜱在花生根际土壤和根系中的剂量动态及对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包衣种子播种后微囊化可以显著延缓毒死蜱和氟虫腈在花生根际土壤中的降解,在相同剂量下氟虫腈·毒死蜱18%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处理中在花生根际土壤和根系中氟虫腈和毒死蜱含量均显著高于非微囊化制剂。在药种比1∶100或1∶50条件下,用氟虫腈·毒死蜱种子处理微囊18%悬浮剂对花生种子包衣即可在整个花生生育期对蛴螬有效控制,防治效果在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虫腈·毒死18%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 剂量动态 防治效果 花生蛴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死蜱30%微囊悬浮剂防治花生田蛴螬田间药效试验
5
作者 黄亮 贾增波 +1 位作者 黄婷 田艳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3年第3期46-47,共2页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30%微囊悬浮剂在花生田喷雾处理,防除花生田蛴螬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适宜的使用剂量为100mL/667㎡,花生收获时对蛴螬的防效在95%以上,对花生的保果效果在96%以上,均高于同等剂量辛硫磷30%微囊悬浮剂,对花...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30%微囊悬浮剂在花生田喷雾处理,防除花生田蛴螬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适宜的使用剂量为100mL/667㎡,花生收获时对蛴螬的防效在95%以上,对花生的保果效果在96%以上,均高于同等剂量辛硫磷30%微囊悬浮剂,对花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 微囊悬浮剂 花生 蛴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防治花生蛴螬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19
6
作者 孙培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11839-11839,11863,共2页
[目的]筛选防治花生蛴螬的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最佳田间使用量。[方法]以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3750、5625、7500 g/hm^2为处理,以40%毒死蜱乳油7500 g/hm^2为正常对照,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调查花生被害情况,计算各处理防效。[结果]使用... [目的]筛选防治花生蛴螬的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最佳田间使用量。[方法]以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3750、5625、7500 g/hm^2为处理,以40%毒死蜱乳油7500 g/hm^2为正常对照,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调查花生被害情况,计算各处理防效。[结果]使用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3750-7500 g/hm^2防治花生蛴螬效果显著好于对照药剂40%毒死蜱乳油,但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处理间防效差异不显著。[结论]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幼虫防效及保果效果均较好,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毒死微囊悬浮剂 蛴螬 田间药效试验 最佳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拌种防治花生蛴螬药效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罗嗣珍 程玲娟 王孝春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10期142-142,167,共2页
通过36%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播种期拌种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此药剂可与花生拌种防治地下害虫,防治剂量与花生拌种量的比例1:45。
关键词 36%毒死微囊悬浮剂 花生 地下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死蜱微囊悬浮剂的制备及微囊化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8
8
作者 赵德 刘峰 +2 位作者 慕卫 马超 陈召亮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7-82,共6页
以脲醛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2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探讨了影响微囊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因素,优化了微囊化条件,并就其与毒死蜱乳油对韭菜迟眼蕈蚊B radysia odoriphaga幼虫的毒力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选用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乳... 以脲醛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2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探讨了影响微囊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因素,优化了微囊化条件,并就其与毒死蜱乳油对韭菜迟眼蕈蚊B radysia odoriphaga幼虫的毒力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选用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乳液(SMA)为分散剂(质量分数为总体系的2.5%),乳化条件为1 500r/m in搅拌30m in,60m in内调节体系pH值至2.5,反应后期升温至45℃,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毒死蜱微胶囊外形较好,平均粒径为8.9μm,分散系数为0.182 6,包封率高达99.54%。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乳油和微胶囊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初始LC50值分别为2.05和3.02μg/mL;而在自然环境中放置32d后,乳油对该虫的毒力下降较快,LC50值为100.23μg/mL,而微囊悬浮剂毒力仍保持较高水平,LC50值为15.63μg/mL。表明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兼具速效性高和持效期长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醛树脂 毒死 微囊悬浮剂 粒径分布 韭菜迟眼蕈蚊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紫丹G与36%毒死蜱微囊悬浮剂防治花生地下害虫的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曹怀明 《农技服务》 2013年第7期716-,共2页
选择25%紫丹G和36%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开展了花生地下害虫蛴螬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5%紫丹G与36%毒死蜱微囊悬浮剂防治花生地下害虫的效果均较好,对花生无药害,其中25%紫丹G 9 kg/hm2拌细土225 kg/hm2沟施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 25%紫丹G 36%毒死微囊悬浮剂 花生 蛴螬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硫磷和毒死蜱微囊悬浮剂释放机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10
作者 张光玲 朱建祥 +2 位作者 苏卫华 谢明惠 陈浩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8期2350-2351,2355,共3页
[目的]明确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和毒死蜱微囊悬浮剂的主要释放机制和影响因素。[方法]利用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测定2种微囊悬浮剂在2种湿度、温度和通风状态下的土壤释放(消解)动态。[结果]在35℃干燥土壤中,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吹风处理的T0.5... [目的]明确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和毒死蜱微囊悬浮剂的主要释放机制和影响因素。[方法]利用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测定2种微囊悬浮剂在2种湿度、温度和通风状态下的土壤释放(消解)动态。[结果]在35℃干燥土壤中,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吹风处理的T0.5是2.2 d;而密闭处理的T0.5是859.2 d。在35℃吹风条件下,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和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在干燥土壤和水饱和土壤中的T0.5分别是2.2和5 800 d;8 d和206.1 d;而当温度为35和25℃(其他条件相同)时,前者的T0.5分别是2.2和18.6 d;后者的T0.5分别是8.0和28.8 d。[结论]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和毒死蜱微囊悬浮剂释放机制都是以气化释放为主;湿度和温度是影响两者释放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硫磷 毒死 微囊悬浮剂 释放机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毒土法对阜阳市夏大豆田蛴螬的防效试验
11
作者 杜霄力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7期104-104,106,共2页
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毒土法对阜阳市夏大豆田蛴螬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采用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7.5 kg/hm2毒土法防治蛴螬,在播种期进行土壤处理,可使田间蛴螬减少80%,大豆产量提高5.00%。
关键词 大豆蛴螬 30%毒死微囊悬浮剂 毒土法 防效 安徽阜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氰氟虫(腙)·毒死蜱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初报
12
作者 章玲芬 《上海农业科技》 2013年第5期118-118,110,共2页
为寻找防治稻纵卷叶螟用药适期较宽且持效期较长的新型药剂,特进行了36%氰氟虫(腙)·毒死蜱SC等药剂的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6%氰氟虫(腙)·毒死蜱SC(新巴瑞)在水稻孕穗末期防治稻纵卷叶螟,持效期长,且防治效果可达90%以... 为寻找防治稻纵卷叶螟用药适期较宽且持效期较长的新型药剂,特进行了36%氰氟虫(腙)·毒死蜱SC等药剂的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6%氰氟虫(腙)·毒死蜱SC(新巴瑞)在水稻孕穗末期防治稻纵卷叶螟,持效期长,且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综合表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6%氰氟虫(腙)·毒死悬浮剂 稻纵卷叶螟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死蜱微囊悬浮剂防治花生田蛴螬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向阳 黄娟 +2 位作者 巩旭 宋爱颖 王顺建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4年第2期19-21,共3页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毒死蜱微胶囊悬浮剂对花生田蛴螬防效高,持效期长。适宜的使用剂量为120mL/667m2,花生收获时对蛴螬的防效在94%以上,对花生的保果效果在95%以上,均高于同等剂量20%毒死蜱乳油,同时对花生安全。
关键词 毒死微囊悬浮剂 防治 花生田 蛴螬 田间药效试验 使用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毒死蜱·噻嗪酮有机硅乳油防治螺旋粉虱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超福 张扬 曾东强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明确40%毒死蜱·噻嗪酮有机硅乳油对螺旋粉虱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期,为螺旋粉虱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40%毒死蜱·噻嗪酮有机硅乳油500、1000、2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0%啶虫脒微乳剂、20%噻嗪酮乳油、2.5%... 【目的】明确40%毒死蜱·噻嗪酮有机硅乳油对螺旋粉虱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期,为螺旋粉虱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40%毒死蜱·噻嗪酮有机硅乳油500、1000、2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0%啶虫脒微乳剂、20%噻嗪酮乳油、2.5%联苯菊酯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以及清水和空白对照处理;在螺旋粉虱成虫高峰期进行喷药试验。【结果】40%毒死蜱·噻嗪酮有机硅乳油1000倍液药后1、7、35d对螺旋粉虱的防效分别为100.00%、93.83%、和86.70%;药后2、7、14d观察,未见番石榴树出现药害现象。【结论】40%毒死蜱·噻嗪酮有机硅乳油对螺旋粉虱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且对番石榴生长无不良影响,可作为螺旋粉虱的防治药剂在番石榴生产上推广应用。建议在螺旋粉虱成虫高峰期使用40%毒死蜱·噻嗪酮有机硅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毒死·噻嗪酮有机硅乳油 螺旋粉虱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毒死蜱乳油等桑园专用农药对越冬代桑尺蠖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3
15
作者 董辉 仝德侠 +2 位作者 李仕亚 李辉 王林 《中国蚕业》 2011年第1期15-16,共2页
40%毒死蜱乳油等4种桑园专用农药推荐的使用浓度在早春对越冬代桑尺蠖进行防治,药后7 d的防治效果依次为40%毒死蜱乳油1 500倍液防效59.9%4,0%灭多威乳油1 500倍液防效58.5%,8%残杀威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效51.3%6,0%敌畏马乳油1 000... 40%毒死蜱乳油等4种桑园专用农药推荐的使用浓度在早春对越冬代桑尺蠖进行防治,药后7 d的防治效果依次为40%毒死蜱乳油1 500倍液防效59.9%4,0%灭多威乳油1 500倍液防效58.5%,8%残杀威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效51.3%6,0%敌畏马乳油1 000倍液防效34.1%4,种农药的防治效果皆不理想,均未超过60%。建议在早春防治越冬代桑尺蠖在虫口密度较大、捕捉困难的情况下,选用40%毒死蜱乳油或40%灭多威乳油,且喷药后最好再辅以人工捕捉,不宜选用60%敌畏马乳油和8%残杀威可湿性粉剂防治桑尺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毒死乳油 防治效果 桑尺蠖 越冬代 农药 桑园 可湿性粉剂 人工捕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保所成功研制氟虫腈·毒死蜱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
16
《植物医生》 2014年第1期35-35,共1页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北京燕化永乐农药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氟虫腈·毒死蜱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研究成果通过农业部专家组鉴定。
关键词 微囊悬浮剂 种子处理 毒死 氟虫腈 中国农业科学院 植保 研究成果 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毒死蜱乳油防治苹果绵蚜试验初报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庆田 张富兴 +2 位作者 刘美英 李玉爱 赵建光 《落叶果树》 2000年第3期55-55,共1页
用 4 0 %毒死蜱对苹果绵蚜进行田间防治试验 ,于绵蚜蔓延期喷一次 1 50 0~ 2 0 0 0倍稀释液即可控制危害 ,药后 2 5天防效 95%以上 ,药后 4 0天防效达 1 0 0 %,残效期长 ,且对苹果卷叶蛾。
关键词 40%毒死乳油 苹果绵蚜 药效试验 药剂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噻嗪·毒死蜱乳油防治稻飞虱药效试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玉霞 刘福海 周素香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3期152-152,共1页
进行稻飞虱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稻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用40%噻嗪·毒死蜱乳油1 350mL/hm2对水750kg/hm2均匀喷雾,药后5d,对稻飞虱的防效达89.5%,药后15d,对稻飞虱的防效仍达89.8%,其速效性优于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常量处理,持... 进行稻飞虱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稻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用40%噻嗪·毒死蜱乳油1 350mL/hm2对水750kg/hm2均匀喷雾,药后5d,对稻飞虱的防效达89.5%,药后15d,对稻飞虱的防效仍达89.8%,其速效性优于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常量处理,持效性优于40%毒死蜱乳油常量处理,且对水稻生长无毒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噻嗪·毒死乳油 稻飞虱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毒死蜱乳油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晓荣 柳小彪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7X期91-92,共2页
40%毒死蜱乳油是安徽华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最新开发的一种杀虫剂,为了明确该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及使用方法,根据安徽省农药检定所安排,我站于2005年7月对该药剂进了田间药效试验。
关键词 40%毒死乳油 田间药效试验 稻飞虱 乳油防治 股份有限公司 农药检定所 防治效果 安徽省 杀虫剂 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毒死蜱乳油对桑蚕急、慢性中毒和桑园治虫药效试验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白景彰 朱方容 +5 位作者 黄贤帅 陈小青 韦秉兴 商本庆 黄天肖 覃龙伟 《广西蚕业》 2009年第1期28-35,共8页
通过试验测定40%毒死蜱乳油对桑蚕的急性中毒为中高毒性,中毒后出现停食、卧倒等症状。症状表现缓慢、滞后;慢性中毒表现为浓度增加,家蚕的死亡率相应增加,随着喷药后间隔时间加长,死亡率趋向变低。用该药防治桑园害虫效果良好,建议在... 通过试验测定40%毒死蜱乳油对桑蚕的急性中毒为中高毒性,中毒后出现停食、卧倒等症状。症状表现缓慢、滞后;慢性中毒表现为浓度增加,家蚕的死亡率相应增加,随着喷药后间隔时间加长,死亡率趋向变低。用该药防治桑园害虫效果良好,建议在桑园使用40%毒死蜱乳油剂量为2000倍液,采桑叶喂蚕的安全间隔期定为12~15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毒死乳油 家蚕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桑园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