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胁迫对桑树NH_4^+同化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苏国兴 宋卫平 洪法水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90-94,共5页
以育 15 1和新一之 2个桑品种的硬枝扦插苗为材料 ,研究外源NaCl胁迫对桑树氮素代谢有关酶活性和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 :NaCl胁迫显著抑制桑树的营养生长 ;可促进游离NH+4在桑树叶片中积累 ,但NH+4在根系中未见明显变化 ;受NaCl胁... 以育 15 1和新一之 2个桑品种的硬枝扦插苗为材料 ,研究外源NaCl胁迫对桑树氮素代谢有关酶活性和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 :NaCl胁迫显著抑制桑树的营养生长 ;可促进游离NH+4在桑树叶片中积累 ,但NH+4在根系中未见明显变化 ;受NaCl胁迫的桑树根和叶片的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明显下降 ,而叶片的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显著增加 ;桑树根系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受盐胁迫的刺激 ,但桑树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明显下降 ;暗示盐分胁迫可减弱桑树经谷氨酰胺合成酶 -谷氨酸合酶循环对NH+4的同化 ,但可加强NH+4经谷氨酸脱氢酶的同化 ,并可通过影响N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NH4^+同化 谷氨酰胺合成酶 谷氨酸脱氢酶 NACL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DRAS的快速更新雷达四维变分分析系统 被引量:20
2
作者 陈明轩 高峰 +3 位作者 孙娟珍 肖现 刘莲 王迎春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7-272,共16页
基于雷达资料快速更新四维变分同化(RR4DVar)技术和三维数值云模式,初步研发了一个针对对流尺度数值模拟的快速更新雷达四维变分分析系统。系统通过对京津冀6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进行RR4DVar同化,并融合5 min自动气象站观测和中尺度... 基于雷达资料快速更新四维变分同化(RR4DVar)技术和三维数值云模式,初步研发了一个针对对流尺度数值模拟的快速更新雷达四维变分分析系统。系统通过对京津冀6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进行RR4DVar同化,并融合5 min自动气象站观测和中尺度数值模式结果,可快速分析得到12-18 min更新的低层大气三维动力、热力场的对流尺度结构特征。针对2009年7月22日发生在京津冀的一次强风暴个例,通过一系列敏感性试验,并利用局地加密资料进行检验对比,表明有效的雷达资料RR4DVar同化及自动气象站和中尺度模式资料融合方案、恰当的中尺度背景场设置和动力约束方法是获得合理结果的关键。研究也表明:恰当的系统配置能够模拟出与对流生消发展密切相关的近风暴环境特征,包括低层入流、垂直风切变、低层辐合上升和暖舌等,以及风暴自身形成的冷池、出流等与风暴演变密切相关的对流尺度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四维变分 快速更新 对流风暴 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bogus初值”热带气旋数值预报及其性能 被引量:11
3
作者 闫敬华 丁伟钰 徐建平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3-522,共10页
从高分辨模式特点及精细预报的需要出发 ,尝试了用”非bogus初值”开展热带气旋精细数值预报的方案。即直接采用四维同化形成的热带气旋 (TC)初值 ,而不再加入“人造台风”(BOGUS)信息 ,以图避免人为理想结构带来的虚假信息 ,对热带气... 从高分辨模式特点及精细预报的需要出发 ,尝试了用”非bogus初值”开展热带气旋精细数值预报的方案。即直接采用四维同化形成的热带气旋 (TC)初值 ,而不再加入“人造台风”(BOGUS)信息 ,以图避免人为理想结构带来的虚假信息 ,对热带气旋路径、强度、结构等有更为精细和准确的预报。用 2 0 0 1年所有影响华南的TC实例 ,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本方案可以较好地预报TC的生成 ;路径预报准确率较高 ,对疑难路径及局地效应反映较为细致 ,路径预报误差随时效增大不显著 ;强度趋势预报指示意义强 ,准确率较高 ;尤其是能很好地反映TC的云、雨、风等的非对称结构、螺旋结构等特征的时空演化 ,对TC中尺度结构的刻画能力和预报可用性较强。显示了方案的优越性和发展潜力 ,也意味着”非bogus初值”方案应该作为未来TC数值预报发展的一个主要技术方向。分析表明目前条件下本方案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主要表现在因初始信息的不足 ,当在TC过弱、初生或远离大陆等情况下 ,常会出现初始场中TC位置和强度与实况偏差过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数值预报 初值 预报准确率 人造台风 四维同化 TC 明目 精细 初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误差对变分同化过程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邱崇践 郜吉东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49-456,共8页
本文利用浅水方程模式,对变分四维同化过程中模式误差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实验。实验显示了模式误差被“混淆”入初始场的现象,在一些模式变量无观测时,这种混淆的后果更为严重。
关键词 变分四维同化 浅水方程模式 数值天气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随方程在水汽资料四维同化中的应用 I.理论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必正 曾庆存 穆穆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0年第3期273-278,共6页
由于水汽相变等过程为快过程,再考虑到水汽观测误差不服从正态分布,可以认为将水汽资料与其他观测误差进行正态分布的气象资料联合同化是一种不合适的方法。故应单独对水汽资料进行同化。在下边界为第三类边界条件下,推导了适合于数... 由于水汽相变等过程为快过程,再考虑到水汽观测误差不服从正态分布,可以认为将水汽资料与其他观测误差进行正态分布的气象资料联合同化是一种不合适的方法。故应单独对水汽资料进行同化。在下边界为第三类边界条件下,推导了适合于数值天气预报的水汽方程的伴随方程;利用目标函数的极值性,得出了水汽的四维资料同化问题的伴随算法;证明了目标函数给出的极值点为最小值点,且是惟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汽 四维同化 四维资料同化 观测误差 数值天气预报 气象资料 极值点 伴随方程
全文增补中
浅水潮波模式变分同化共轭码技术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尹训强 杨永增 乔方利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3-423,共11页
以浅水潮波模式为例,详细讨论了共轭码技术的使用方法以及代码检验,并建立了海洋浅水模式的共轭模式。利用浅水潮波模式及其共轭模式进行了流速和水位的初始场优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初始场优化对于潮波系统数值模拟具有重要的作用,同... 以浅水潮波模式为例,详细讨论了共轭码技术的使用方法以及代码检验,并建立了海洋浅水模式的共轭模式。利用浅水潮波模式及其共轭模式进行了流速和水位的初始场优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初始场优化对于潮波系统数值模拟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说明利用共轭码技术可以有效地设计共轭模式,进行各种同化试验研究,显示了共轭码技术的诸多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变分同化 共轭码技术 浅水潮波模式 共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白河再生水生态补给河道区浅层地下水氮转化 被引量:21
7
作者 夏绮文 李炳华 +2 位作者 何江涛 黄俊雄 郭敏丽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8-628,共11页
再生水与天然地下水水质存在差异,利用再生水生态补给河道区可能会带来环境风险.引温济潮工程已运行10余年,为研究再生水长期河道入渗下不同位置地下水氮组分的演化特征与机制,收集近11年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监测资料.采用聚类分析将地表... 再生水与天然地下水水质存在差异,利用再生水生态补给河道区可能会带来环境风险.引温济潮工程已运行10余年,为研究再生水长期河道入渗下不同位置地下水氮组分的演化特征与机制,收集近11年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监测资料.采用聚类分析将地表水划分为不同区域后选择典型地下水监测点分析氮组分的演化差异,并利用Cl-计算混合比得出地下水中目标成分的计算浓度,初步推测地表水入渗后发生的氮转化,并选取DO、TOC、底泥、水文地质条件等环境指标分析证明.结果表明:①地表水明显分为3组,包括减河、土坝以北潮白河段、土坝以南潮白河段,各组间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影响水质差异的主要因素为再生水的氮、磷含量及水体流态.②再生水入渗过程中,包气带或黏土层较厚有利于氮的去除,减河和土坝以北潮白河段地表水中的NO_(3)^(-)-N流经包气带时通过反硝化与同化作用衰减,NH_(4)^(+)-N通过吸附与硝化作用得以去除,入渗后未引起地下水中的氮浓度明显增加.③而土坝以南潮白河段,河道补水后翌年地下水位抬升并趋于稳定,长期地表水入渗使底泥的氮和有机质含量升高,使得该断面于2013年后达到适宜的碳氮比而发生有机氮矿化作用,由于包气带较薄,生成的NH_(4)^(+)-N较少吸附于土壤介质中,易随水流入渗而引起地下水中ρ(NH4+-N)升高.研究显示,再生水入渗过程中,包气带或黏土层较厚可有效去除氮组分,但部分地区包气带较薄且发生有机氮矿化作用会增加地下水的氮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地下水 NO_(3)^(-)-N NH_(4)^(+)-N 反硝化 同化 有机氮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微分方程初始条件的核估计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夏春林 何幼桦 宋承燕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4-487,共4页
对于一个适定的偏微分方程组广义初值问题,该文利用非参数回归分析中的核估计方法,对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记录下的数据进行整合,估计出未知函数在初始曲面上的值.对于空间维数为n的问题,此估计受到n(n+1)/2个参数的控制,在一定的最优... 对于一个适定的偏微分方程组广义初值问题,该文利用非参数回归分析中的核估计方法,对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记录下的数据进行整合,估计出未知函数在初始曲面上的值.对于空间维数为n的问题,此估计受到n(n+1)/2个参数的控制,在一定的最优准则下,可以得到初始数据的最优估计.最后给出了一个海流浅水模式初始资料的估计实例,与大气或海洋数值预报中的其它常用同化方法相比,计算量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同化 非参数回归 核估计 初值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