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Yb:K_(0.1)Na_(0.9)Gd(MoO_(4))_(2)晶体生长及物性评价研究
1
作者 张传成 任浩 +5 位作者 王苗苗 刘龙超 邹勇 刘海莲 刘文鹏 丁守军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6,共9页
本文采用提拉法生长出Yb^(3+)掺杂(原子数分数为5%)钼酸钆钠钾激光晶体K_(0.1)Na_(0.9)Gd(MoO_(4))_(2),表征了晶体的结构,使用排水法获得了晶体的密度,测试了晶体的硬度、比热、热扩散系数以及热导率等物理特性,并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 本文采用提拉法生长出Yb^(3+)掺杂(原子数分数为5%)钼酸钆钠钾激光晶体K_(0.1)Na_(0.9)Gd(MoO_(4))_(2),表征了晶体的结构,使用排水法获得了晶体的密度,测试了晶体的硬度、比热、热扩散系数以及热导率等物理特性,并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比热和热扩散系数理论拟合方法,拟合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研究表明:钼酸钆钠钾激光晶体属于四方晶系,具有白钨矿结构特征,晶体的实验密度和理论密度分别为5.3792 g/cm^(3)和5.3460 g/cm^(3);晶体b轴方向的维氏硬度为251.5 kg/mm^(2);随着温度的升高,晶体的热导率从300 K时的1.03 W⋅m^(-1)⋅K^(-1)下降到400 K时的0.91 W⋅m^(-1)⋅K^(-1);该晶体在300 K温度下的比热接近0.62 J⋅g^(-1)⋅K^(-1),表明晶体具有较高的热损伤阈值;在970 nm InGaAs激光二极管激发下,晶体的最强发射峰位于1023 nm处,发射带宽达到了43 nm,表明该晶体有望应用于宽带可调谐和超短脉冲激光领域。对该晶体的机械、热力学性能和光谱性能的研究可以为该晶体的激光性能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材料 K_(0.1)Na_(0.9)Gd(MoO_(4))_(2) 提拉法 热导率 维氏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处理对 MgAl_(2)O_(4)光学性能及残余应力影响研究
2
作者 张亚倩 姜玉刚 +3 位作者 荣景颂 张荣实 张彤 杨勇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6,共8页
通过无压烧结结合热等静压处理制备了 MgAl_(2)O_(4)透明陶瓷,同时采用应力双折射光程差和微区拉曼光谱特征峰频移两种方法表征材料的残余应力,重点研究了退火温度对于 MgAl_(2)O_(4)透明陶瓷全波段光学透过率、残余应力的影响,并通过基... 通过无压烧结结合热等静压处理制备了 MgAl_(2)O_(4)透明陶瓷,同时采用应力双折射光程差和微区拉曼光谱特征峰频移两种方法表征材料的残余应力,重点研究了退火温度对于 MgAl_(2)O_(4)透明陶瓷全波段光学透过率、残余应力的影响,并通过基于Mie散射理论的离散偶极子计算、微观形貌表征以及晶格常数计算等方法对其影响机理进行分析和阐释。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低于1 300℃时,透过率降低主要出现在450 nm以下,当退火温度高于1 300℃时,全波段透过率开始迅速下降,且短波波段透过率下降幅度明显高于红外波段。这主要是由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气孔发生膨胀、分裂增多后对不同波段电磁波散射所致。 MgAl_(2)O_(4)透明陶瓷内残余应力为压应力,且呈现出不均匀分布的特点,残余应力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至最低点后继续升高退火温度,残余应力反而增加。晶格畸变是 MgAl_(2)O_(4)透明陶瓷产生残余应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当退火温度过高时,伴随着气孔膨胀和二次结晶,此时晶粒与晶粒,晶粒与气孔等界面的相互刚性挤压作用占主导。综合来看,当退火温度为1 200~1 250℃时,残余应力消除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_(2)O_(4)透明陶瓷 退火处理 光学性能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_(3)(VO_(4))_(2):xDy^(3+)黄色荧光粉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辉霞 吴同华 +1 位作者 孙芳 贾相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3-37,共5页
以氧化锌和五氧化二钒为原料,氧化镝为掺杂离子,利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的掺杂稀土镝的钒酸锌黄色荧光粉。对其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粉体都保持了矾酸锌的结构,并且荧光粉的发射光是VO_(4)^(3+)基团和Dy所致。当激... 以氧化锌和五氧化二钒为原料,氧化镝为掺杂离子,利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的掺杂稀土镝的钒酸锌黄色荧光粉。对其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粉体都保持了矾酸锌的结构,并且荧光粉的发射光是VO_(4)^(3+)基团和Dy所致。当激发波长为350 nm时,其发射峰是位于510~595 nm的宽带状光谱,主峰位于563 nm处。研究了合成温度和Dy掺杂浓度对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合成温度为800℃和Dy掺杂摩尔分数为6%时,Dy^(3+)能很好地进入到矾酸锌的晶格中,减小了荧光材料光学带隙,增强了光的吸收性能。暗室环境下封装后的荧光粉LED芯片具有良好的黄色发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镝 光学带隙 发光性能 黄色荧光粉 钒酸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W、Mn、V、Ti掺杂二维材料MoSi_(2)N_(4)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1
4
作者 姚登浪 黄泽琛 +2 位作者 郭祥 丁召 王一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7-154,共8页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了W、Mn、V、Ti替位掺杂二维MoSi_(2)N_(4)后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以及光学性质的变化.电子结构分析表明W、Mn、W、Ti替位掺杂二维MoSi_(2)N_(4)后的禁带宽度分别为1.806 e V、1.003 e V、1.2...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了W、Mn、V、Ti替位掺杂二维MoSi_(2)N_(4)后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以及光学性质的变化.电子结构分析表明W、Mn、W、Ti替位掺杂二维MoSi_(2)N_(4)后的禁带宽度分别为1.806 e V、1.003 e V、1.218 e V和1.373 e V;四种过渡金属掺杂后MoSi_(2)N_(4)的带隙类型没有发生改变,均为间接带隙半导体;W掺杂后的杂质能级靠近价带顶,费米能级靠近价带顶,为p型半导体,杂质能级为受主能级;Mn掺杂后的杂质能级靠近导带底,费米能级靠近导带底,为n型半导体;V和Ti掺杂后杂质能级位于费米能级附近,为复合中心;光学性质分析表明,在2 e V~4 e V的能量区间内,W掺杂结构的吸收波长为336 nm,体系发生红移;Mn、V和Ti替位掺杂后的吸收波长分别为320 nm、358 nm和338 nm,且掺杂体系均发生蓝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MoSi_(2)N_(4) 第一性原理计算 掺杂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F_(2)助剂对MgAl_(1.9)Ga_(0.1)O_(4)透明陶瓷的制备与光学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吕朝阳 徐勇 +3 位作者 杨久延 涂广升 涂兵田 王皓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1-538,共8页
MgAl_(1.9)Ga_(0.1)O_(4)透明陶瓷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其制备依赖于高质量坯体的凝胶注模成型和长时间的无压预烧。本研究选择MgF_(2)为烧结助剂,并通过瞬时液相调节无压预烧的致密化过程。采用干压成型、无压预烧和热等静压烧结制备了... MgAl_(1.9)Ga_(0.1)O_(4)透明陶瓷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其制备依赖于高质量坯体的凝胶注模成型和长时间的无压预烧。本研究选择MgF_(2)为烧结助剂,并通过瞬时液相调节无压预烧的致密化过程。采用干压成型、无压预烧和热等静压烧结制备了不同尺寸的MgAl_(1.9)Ga_(0.1)O_(4)透明陶瓷样品,并系统分析了MgF_(2)对材料显微结构、光学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MgF_(2)在~1230℃熔化形成的液相促使陶瓷的致密度与晶粒尺寸增大,后续烧结过程中残留的MgF_(2)氧化为MgO并固溶进入MgAl_(1.9)Ga_(0.1)O_(4)晶格。添加质量分数0.2%MgF_(2)的2.04 mm厚透明陶瓷样品在紫外和可见光区域具有76.5%~83.4%的直线透过率和较高的光学质量。此外,该陶瓷的特征抗弯强度为167.1 MPa,与细晶MgAl2O4透明陶瓷相近,但是前者的Weibull模数(8.81±0.29)更高。本研究为制备光学性能良好的大尺寸MgAl_(1.9)Ga_(0.1)O_(4)透明陶瓷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陶瓷 MgAl_(1.9)Ga_(0.1)O_(4) MgF_(2) 瞬时液相烧结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掺杂对二维TiSi_(2)N_(4)的电子结构及光学性质影响
6
作者 李雷 王一 +2 位作者 王广 张正丽 丁召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24-11030,共7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研究Co、Fe、Ni替位掺杂2D TiSi_(2)N_(4)后的晶体结构、电学性质以及光学性质。本征2D TiSi_(2)N_(4)的带隙为2.799 eV,为间接带隙半导体,且通过3种金属掺杂后变为直接带隙半导体;自旋向下的能带主...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研究Co、Fe、Ni替位掺杂2D TiSi_(2)N_(4)后的晶体结构、电学性质以及光学性质。本征2D TiSi_(2)N_(4)的带隙为2.799 eV,为间接带隙半导体,且通过3种金属掺杂后变为直接带隙半导体;自旋向下的能带主要贡献来自于N-p轨道,Co、Ni掺杂后的2D TiSi_(2)N_(4)在禁带中分别引入2条和4条施主杂质能级,使得禁带宽度变窄,增加载流子浓度,但并不影响2D TiSi_(2)N_(4)的导电性;通过Co、Fe、Ni掺杂后的TiSi_(2)N_(4)在可见光和部分紫外光波段吸收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对紫外光的反射能力有所减弱;另外,通过对Fe、Ni掺杂2D TiSi_(2)N_(4)的SLME效率的计算,发现二者均可作为1μm厚度的太阳能电池中吸收层的可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2D TiSi_(2)N_(4) 掺杂 电学性质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酸对D,L-氨基酸酯拆分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叶芝 郭纯孝 +2 位作者 鲁向阳 申连春 黄化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885-889,共5页
以新手性拆分试剂R(-)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酸[简称R(-)TTCA]对D,L-氨基酸酯进行手性拆分,分别得到(R)TTCA氨基酸酯盐1a_1f([α]20D=-30.40°~-42.70°)及光学活性... 以新手性拆分试剂R(-)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酸[简称R(-)TTCA]对D,L-氨基酸酯进行手性拆分,分别得到(R)TTCA氨基酸酯盐1a_1f([α]20D=-30.40°~-42.70°)及光学活性氨基酸酯2a_2f,其光学纯度为35.4%~75.8%.由1a_1f在碱存在下分解出2a_2f的对映体3a_3f,光学纯度为39.50%~69.10%.用半经验的量子化学PM3方法研究了氨基的碱性、中间产物铵盐生成热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噻唑 硫酮 羧酸 拆分 光学活性 氨基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4通道2×2光开关的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钟昌锦 余志强 +2 位作者 周剑超 黎志刚 李流超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21,共2页
针对光开关小型化、快速化、多样化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种采用一个继电器、一个楔角棱镜、应用自动调光路和激光对焊、采用严格的金属化密封封装技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来实现光路交换的新型4通道2×2光开关。最后通过试验,得出可靠... 针对光开关小型化、快速化、多样化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种采用一个继电器、一个楔角棱镜、应用自动调光路和激光对焊、采用严格的金属化密封封装技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来实现光路交换的新型4通道2×2光开关。最后通过试验,得出可靠的性能指标,并能实现批量性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关对焊 密封封装 4通道2 × 2光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锶的偏硼酸钡(Sr_xBa_(1-x)B_2O_4)大块单晶的生长和表征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敢生 吴喜泉 +2 位作者 吴少凡 俞振森 谢剑凌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123-,共1页
Barium metaborate (BaB 2O 4) exists in two forms the high temperature for m α phase and the low temperature form β phase,with the phase transition poi nt at around 925℃.The low temperature phase (β BBO) is an exce... Barium metaborate (BaB 2O 4) exists in two forms the high temperature for m α phase and the low temperature form β phase,with the phase transition poi nt at around 925℃.The low temperature phase (β BBO) is an excellent NLO cryst al for UV region,while the high temperature one (α BBO) is known as a good bir efringent material.α BBO crystal possesses better transparency in the ultravio let region compared with commonly used YVO 4 and CaCO 3 crystals.However,due t o phase transition problem,it is difficult to grow single α BBO crystals by D CZ method,which restricts its wider application.α BBO crystal usually cracks upon cooling resulted from phase transition to β phase.Therefore,it is difficult to grow β BBO single crystals directly from pure BaB 2O 4 mel t;however,to grow single crystals of α BBO is not easy,either. Our recent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one could avoid cracking of α BBO cryst als by Sr 2+ doping.This minute amount of Sr 2+ plays the role of structure stabilizer,which inhibits structural reconstruction. In this way,Sr 2+ d op ed BBO single crystals do not subject to phase transition from 925℃ down to roo m temperature. We have mow successfully grown out α BBO single crystals 30mm in diameter by D CZ method from Sr x Ba 1- x BO 4 melt with Sr concentration 0.3 0 .5%.The ratation rate is 10 15r/min,pulling speed is 1 2mm/h.Preliminary tests revealed that its structure and physic 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almost identic al to those grown from pure melts.These Sr 2+ doped α BBO crystals are no w being widely used in optical isola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 x Ba 1- x B 2O 4 crystal nonlinear optical crystal birefractiv e crystal CZ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活性R-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的制备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立新 李军 谢明贵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06-108,共3页
R-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是制成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的重要中间体,以廉价易得的DL-苹果酸为手性源,经过酐活化、付-克反应、拆分、常压催化氢解和酯化等成功地制得了R-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为了工业化生产制备该类药物提供... R-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是制成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的重要中间体,以廉价易得的DL-苹果酸为手性源,经过酐活化、付-克反应、拆分、常压催化氢解和酯化等成功地制得了R-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为了工业化生产制备该类药物提供了一些可行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活性 拆分 包结拆分 不对称合成 R-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噻吩[3,2-b:3',2'-d]环戊烷-4-亚基)C_(60)中的分子轨道相互作用及其电子光谱和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秀云 封继康 +3 位作者 田维全 任爱民 葛茂发 孙家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1789-1793,共5页
在ZINDO方法基础上,按完全态求和(SOS)公式编制了计算分子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β的程序.研究了(二噻吩[3,2-b:3,2-d]环戊烷-4-亚基)C60中的分子轨道相互作用,计算了该分子的电子光谱和二阶非线性... 在ZINDO方法基础上,按完全态求和(SOS)公式编制了计算分子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β的程序.研究了(二噻吩[3,2-b:3,2-d]环戊烷-4-亚基)C60中的分子轨道相互作用,计算了该分子的电子光谱和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β,前者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后者属于理论预测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60衍生物 二噻吩环戊烷 二阶非线性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核心的大块β-BaB_(2)O_(4)晶体生长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喜泉 李敢生 +2 位作者 王建国 吴少凡 谢剑凌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122-,共1页
低温相偏硼酸钡晶体从其卓越的非线性光学性能被发现后至今的近二十年来一直是晶体生长者的热门研究对象。特别是近来人们致力于突破高质无包裹体和高光学均匀性的大截面的晶体的生长难关。日本的晶体生长研究者使用直接提拉法从纯BaB2... 低温相偏硼酸钡晶体从其卓越的非线性光学性能被发现后至今的近二十年来一直是晶体生长者的热门研究对象。特别是近来人们致力于突破高质无包裹体和高光学均匀性的大截面的晶体的生长难关。日本的晶体生长研究者使用直接提拉法从纯BaB2 O4中提拉低温相偏硼酸钡晶体获得成功。但是其晶体的质量不尽人意。所以即使他们生长出5 0mm× 2 5mm的晶体毛胚也切割不了多大尺寸的器件 ,这也是熔盐法中遇到的一个困难。我们通过实验发现 ,使用熔盐提拉法经工艺完善后可以生长出无核心的高光学均匀性的大块β BaB2 O4晶体。我们改善 β BaB2 O4晶体的质量是从克服和延迟组分过冷的出现入手。我们使用较低粘度和较高晶体生产率的助熔剂 ,调节合适的温场 ,纵向梯度 3~ 1 0℃ /cm ,径向梯度 3~ 5℃ /cm ,籽晶经过严格处理 ,调整合适的转速在 3~ 6r/min。确定降温速率时除考虑决定性的因素 相图之外 ,还考虑生长过程中液面下降因素 ,由此而引起的温场的变化 ,晶体随厚度增加而引起的热辐射和热吸收的变化。在 30d内采用80mm坩埚生长出直径 5 5mm ,中心厚度 30mm ,边缘最少厚度为 1 8mm的无散射的等径很好的单晶。用此晶体所能切割出的最大器件 (θ =2 2 .8°, =90°)为 2 0mm× 2 0mm× 1 0mm ,器件经抛光后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硼酸钡晶体 非线性光学晶体 熔盐提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乙酰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酸与D,L-氨基酸的识别反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叶芝 郭纯孝 +3 位作者 牛刚 李建芳 赵晓刚 黄化民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85-88,共4页
在三乙胺存在下,用(R)-N-乙酸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酸与D,L-甲硫氨酸,D,L-缬氨酸,D,L-色氨酸反应,得到光学活性对映体过剩产物L-N-乙酰甲硫氨酸,L-N-乙酸缬氨酸,L-N-乙酰色氨酸.分离出光学活性对映体过剩产物D-甲硫氨酸... 在三乙胺存在下,用(R)-N-乙酸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酸与D,L-甲硫氨酸,D,L-缬氨酸,D,L-色氨酸反应,得到光学活性对映体过剩产物L-N-乙酰甲硫氨酸,L-N-乙酸缬氨酸,L-N-乙酰色氨酸.分离出光学活性对映体过剩产物D-甲硫氨酸、D-缬氨酸、D-色氨酸.并用半经验的量子化学PM3方法研究反应物、产物的电子结构及反应热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四氢噻唑 羧酸 氨基酸 识别反应 硫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活性4(S)-2-甲基-4-甲氧羰基-2-噁唑啉的合成和开环聚合
14
作者 吴承佩 杨光 潘才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98-204,共7页
以L—丝氨酸为原料,合成了旋光纯度很高的4(S)—2—甲基—4—甲氧羰基—2—噁唑啉单体。该化合物在对甲基苯磺酸、硫酸二甲酯等引发剂作用下进行正离子开环聚合,获得了具有光学活性的聚合物。结构分析表明,产物具有两种类型的结构,反应... 以L—丝氨酸为原料,合成了旋光纯度很高的4(S)—2—甲基—4—甲氧羰基—2—噁唑啉单体。该化合物在对甲基苯磺酸、硫酸二甲酯等引发剂作用下进行正离子开环聚合,获得了具有光学活性的聚合物。结构分析表明,产物具有两种类型的结构,反应温度以及引发剂用量对这两种结构成份的相对含量有影响。对开环聚合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e唑啉 光学活性 开环聚合 甲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基保护的4-氨基-3,4-二氢-1(2H)-萘酮的立体选择性还原反应
15
作者 王超 黄焰根 孟卫东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0-76,共7页
1,2,3,4-四氢-1-萘胺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药物合成中间体.从光学纯的(R)-和(S)-1,2,3,4-四氢-1-萘胺出发,首先经乙酰化、苯甲酰化和邻苯二甲酰化反应制备相应酰胺,然后在高锰酸钾作用下氧化生成了氨基萘酮衍生物,收率为65%~85%.这... 1,2,3,4-四氢-1-萘胺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药物合成中间体.从光学纯的(R)-和(S)-1,2,3,4-四氢-1-萘胺出发,首先经乙酰化、苯甲酰化和邻苯二甲酰化反应制备相应酰胺,然后在高锰酸钾作用下氧化生成了氨基萘酮衍生物,收率为65%~85%.这些不同酰基保护的氨基萘酮衍生物经硼氢化钠(NaBH4)和二异丁基氢化铝(DIBAL-H)还原后得到两种构型的氨基萘醇混合产物,经二维核磁共振氢谱的核磁欧沃豪斯效应(NOE)推断,此还原反应的主产物是顺式构型的氨基萘醇,当(R)-或(S)-邻苯二甲酰化的氨基萘酮经DIBAL-H还原后主产物为顺式的氨基萘醇4ca和7ba,其非对映异构体过量(de)百分比分别为92.6%和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 3 4-四氢-1-萘胺 氧化 还原 顺式构型 光学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L-1-(4-氨基苯基)-2-甲基氨基丙烷的光学拆分
16
作者 赵军 王亚东 魏学红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1期33-37,共5页
使用天然的D-酒石酸,在水-乙醇体系中,对外消旋体DL-1-(4-氨基苯基)-2-甲基氨基丙烷(1)高收率地光学拆分,D-和L-I对映体收率分别为90%和82%,并确定了它们的绝对构型。
关键词 光学拆分 1-(4-氨基苯基)-2-甲基氨基丙烷 绝对构型 D-酒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光谱阵列的C_(4)F_(7)N/CO_(2)混合气体局部放电光学特征分析与诊断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泽 钱勇 +3 位作者 臧奕茗 周小丽 盛戈皞 江秀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76-1185,共10页
局部放电(PD)的光学检测是反映设备绝缘状态的重要方法.C_(4)F_(7)N/CO_(2)混合气体是目前最具有潜力的SF_(6)替代气体,但是缺乏针对该混合气体光学PD特性和诊断方法的研究.构建了一个可采集7个特征波段的PD多光谱阵列检测平台,制作了4... 局部放电(PD)的光学检测是反映设备绝缘状态的重要方法.C_(4)F_(7)N/CO_(2)混合气体是目前最具有潜力的SF_(6)替代气体,但是缺乏针对该混合气体光学PD特性和诊断方法的研究.构建了一个可采集7个特征波段的PD多光谱阵列检测平台,制作了4种PD缺陷,分析了5种不同比例的C_(4)F_(7)N/CO_(2)混合气体和纯SF_(6)气体条件下多光谱PD特征在相位分布、能量分布和特征堆叠图的异同,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光谱特征(MF)和最近邻算法(KNN)的PD诊断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纯SF_(6)故障识别准确率可达96.2%;C_(4)F_(7)N/CO_(2)混合气体的识别率在88%以上,最高准确率为91.1%.该方法对环保型气体绝缘设备的PD诊断具有指导意义,也为传统的PD检测和诊断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4)F_(7)N/CO_(2) 局部放电 多光谱阵列 光学检测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端面泵浦Tm:SrF_(2)电光调Q激光器
18
作者 吴广 张振 +4 位作者 王韬 季来林 崔勇 高妍琦 隋展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53,共6页
高掺杂浓度的Tm^(3+)增益介质能通过交叉弛豫过程提高激光器的量子效率,但同时也会增加能量上转换带来的损耗,从而限制激光器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对Tm:SrF_(2)晶体的荧光特性以及激光性能展开研究。在激光二极管(LD)端面泵浦下,实现最大... 高掺杂浓度的Tm^(3+)增益介质能通过交叉弛豫过程提高激光器的量子效率,但同时也会增加能量上转换带来的损耗,从而限制激光器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对Tm:SrF_(2)晶体的荧光特性以及激光性能展开研究。在激光二极管(LD)端面泵浦下,实现最大功率2.99 W的自由运转输出,激光器的泵浦阈值为0.89 W,中心波长1851 nm,斜效率高达82.1%。采用KTP电光调Q开关演示了Tm:SrF_(2)激光器的电光调Q输出特性。在500 Hz重复频率下,获得了1.02 mJ的最大单脉冲能量,泵浦阈值为2.01 W,最短脉冲宽度为45 ns,对应峰值功率为22.67 kW。实验结果表明,基于LD泵浦的Tm:SrF_(2)激光器具有非常高的效率,有望成为中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OPO)和光学参量放大器(OPA)的理想泵浦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Tm:SrF_(2)激光器 电光调Q LD端面泵浦 斜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操作冲击电压下C_(4)F_(7)N/CO_(2)混合气体252kV GIL间隙及沿面放电特性 被引量:12
19
作者 郑忠波 陈楠 +2 位作者 李志闯 李强 丁卫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3055-3062,共8页
C_(4)F_(7)N/CO_(2)混合气体作为有望在高电压等级气体绝缘输电管道(GIL)中替代SF_(6)的环保绝缘气体被广泛研究。在高电压等级下,操作冲击电压下的介质绝缘特性成为绝缘配合中无法忽略的重要因素,然而现阶段操作冲击电压下C_(4)F_(7)N/... C_(4)F_(7)N/CO_(2)混合气体作为有望在高电压等级气体绝缘输电管道(GIL)中替代SF_(6)的环保绝缘气体被广泛研究。在高电压等级下,操作冲击电压下的介质绝缘特性成为绝缘配合中无法忽略的重要因素,然而现阶段操作冲击电压下C_(4)F_(7)N/CO_(2)混合气体中间隙击穿和沿面闪络特性研究很少。该文通过实验研究操作冲击电压下C_(4)F_(7)N摩尔百分比为5%、9%、13%的C_(4)F_(7)N/CO_(2)混合气体中252kV GIL中间隙和沿面放电特性,并与0.5MPa SF_(6)中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放电电压随压强及混合气体C_(4)F_(7)N摩尔百分比升高而上升;放电存在盆式绝缘子凹面侧间隙-沿面闪络和间隙击穿两种形式;0.5MPa 13%C_(4)F_(7)N/87%CO_(2)、0.6MPa 9%C_(4)F_(7)N/91%CO_(2)混合气体下沿面绝缘强度达到0.5MPa下SF_(6)绝缘强度的87%以上,而0.7MPa 9%C_(4)F_(7)N/91%CO_(2)混合气体下沿面绝缘强度已超过0.5MPa下SF_(6)的绝缘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4)F_(7)N/CO_(2)混合气体 操作冲击电压 间隙击穿 沿面闪络 252kV气体绝缘输电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AV2-ND4基因玻璃体腔注射对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欣 田朕 +2 位作者 陈彰 李斌 张勇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24-728,共5页
目的评价基因治疗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设计,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眼科中心招募线粒体DNA 11778位点突变的LHON患者40例80眼,以视力较差眼... 目的评价基因治疗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设计,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眼科中心招募线粒体DNA 11778位点突变的LHON患者40例80眼,以视力较差眼或右眼(双眼视力相等时)行玻璃体腔内注射重组腺相关病毒2-还原型辅酶Ⅰ脱氢酶4(rAAV2-ND4),对侧眼作为未注射眼,并依此分为注射眼组和未注射眼组,每组40眼。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3、6、12个月采用两用对数视力表测量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眼前节表现;采用CR-2免扩瞳眼底照相机检查眼底情况。对注射眼组与未注射眼组基因治疗前后视力、眼压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评估治疗有效率,以BCVA提高≥0.3 LogMAR为有效。结果40例患者中23例患者视力提高≥0.3 LogMAR,有效率为57.5%,其中注射眼组视力提高6眼,未注射眼组视力提高4眼,双眼同时提高者13例。未注射眼组和注射眼组治疗后12个月BCVA分别为(1.51±0.62)LogMAR和(1.62±0.58)LogMAR,较治疗前的(1.75±0.46)LogMAR和(1.83±0.47)LogMAR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个组BCVA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别=0.084,P=0.772);2个组治疗前后眼压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组别=0.557,P=0.575;F时间=2.314,P=0.106)。所有患者治疗后及随访期间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rAAV2-ND4基因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LHON安全、有效,基因药物的单眼玻璃体腔内注射可以改善患者双眼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重组腺相关病毒2-还原型辅酶Ⅰ脱氢酶4 基因疗法 视力 玻璃体腔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