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桑菊感冒片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和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 被引量:12
1
作者 茅纯 郑娟 邹耀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期193-195,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桑菊感冒片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和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以提高原质量标准。方法:样品用50%甲醇溶液提取,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5μm,4.6mm×250mm)分离;流动相为0.1%磷酸-乙腈,梯度洗...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桑菊感冒片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和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以提高原质量标准。方法:样品用50%甲醇溶液提取,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5μm,4.6mm×250mm)分离;流动相为0.1%磷酸-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48nm。结果: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分别在2.8128~140.6400μg.mL-1、0.9580~47.9023μg.mL-1、0.9879~49.3944μg.mL-1范围具有良好的线性;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1%、100.9%、100.1%;RSD分别为1.5%、1.8%、1.8%(n=9)。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准确性和重复性好,可用于桑菊感冒片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桑菊感冒片 绿原 木犀草苷 3 5-o-咖啡酰基奎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耳菊中咖啡酰基奎宁酸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关焕玉 兰燕宇 +4 位作者 廖尚高 刘俊宏 韩瑜 郑林 李勇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48-1952,共5页
采用正相硅胶色谱柱、Sephadex LH-20以及制备HPLC等色谱方法对羊耳菊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深入研究羊耳菊干燥全草的咖啡酰基奎宁酸类化学成分。从羊耳菊中分离得到8个咖啡酰基奎宁酸类化合物,分别为... 采用正相硅胶色谱柱、Sephadex LH-20以及制备HPLC等色谱方法对羊耳菊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深入研究羊耳菊干燥全草的咖啡酰基奎宁酸类化学成分。从羊耳菊中分离得到8个咖啡酰基奎宁酸类化合物,分别为1,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1)、1,3,5-O-三咖啡酰基奎宁酸(2)、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3)、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4)、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乙酯(5)、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乙酯(6)、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7)、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8)。化合物1-3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4-6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耳菊 化学成分 咖啡酰基奎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骨藤中咖啡酰基奎宁酸类化合物体外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机制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王霞 蒋礼 +5 位作者 何燕玲 郑林 刘亭 董莉 马雪 李勇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62-1367,共6页
目的探讨黑骨藤中分离得到的8个咖啡酰基奎宁酸类单体化合物抑制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MH7A)增殖的作用,并对其活性较好的2个化合物进行可能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采用50μg·L^(-1) TNF-α活化MH7A细胞。MTS法测定8个... 目的探讨黑骨藤中分离得到的8个咖啡酰基奎宁酸类单体化合物抑制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MH7A)增殖的作用,并对其活性较好的2个化合物进行可能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采用50μg·L^(-1) TNF-α活化MH7A细胞。MTS法测定8个单体化合物对MH7A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IL-1β、PGE_2含量;Griess试剂法测定NO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COX-2、iNOS、NF-κB及MAP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TNF-α模型组比较,8个单体化合物均可不同程度抑制MH7A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因子的分泌(P<0.05,P<0.01),在200μmol·L^(-1)浓度下,3-O-咖啡酰基奎宁酸(3-CQA)作用最明显,其次是1,3-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1,3-DCQA);Western blot结果表明,3-CQA和1,3-DCQA均能明显降低COX-2、iNOS、NF-κB p65、p-IκB的蛋白水平,以及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ERK、JNK、p38的磷酸化程度(P<0.01)。结论黑骨藤中咖啡酰基奎宁酸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降低NF-κB活性,抑制下游炎症因子表达,进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骨藤 类风湿性关节炎 MH7A细胞 咖啡酰基奎宁 细胞因子 NF-κB/MAPK信号通路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咖啡酰基奎宁酸MQA抗MPP^+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作用研究
4
作者 信小兵 李林 +4 位作者 田星 张珂 刘丹妮 王航宇 王金辉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5-308,共4页
目的为了探讨二咖啡酰基奎宁酸(MQA)抗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MPP+)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建立MPP+所致的SH-SY5Y细胞损伤模型;MQA抗MPP+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作... 目的为了探讨二咖啡酰基奎宁酸(MQA)抗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MPP+)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建立MPP+所致的SH-SY5Y细胞损伤模型;MQA抗MPP+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作用研究;Western blot检测AMPKβ1/2,LC3A/B,Beclin-1蛋白的表达。结果 MPP+可造成SH-SY5Y细胞损伤,并且在MPP+浓度为2.5 mmol/L时,模型最佳;MQA具有抗MPP+诱导的细胞损伤作用,能提高细胞存活率;MQA能降低AMPKβ1/2、LC3A/B、Beclin-1蛋白的表达。结论 MQA具有抗MPP+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酰基奎宁 AMPKβ1/2 BECLIN-1 LC3A/B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二咖啡酰奎宁酸对MPP^+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曹旭 肖海兵 +2 位作者 李慧 孙圣刚 褚晓凡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5-438,465,共5页
目的探讨1,5-二咖啡酰奎宁酸(1,5-dicaffeoylquinic acid,1,5-diCQA)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具有多巴胺能神经元特性的PC12细胞作为帕金森病的体外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1,5-二咖啡酰奎宁酸(1,5-dicaffeoylquinic acid,1,5-diCQA)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具有多巴胺能神经元特性的PC12细胞作为帕金森病的体外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MPP+组和1,5-diCQA预处理组,根据1,5-diCQA预处理的浓度,将后者又分为10、20、50、100μmol/L 4组。用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存活率,酶标仪检测细胞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RT-PCR法检测细胞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α-synucle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PP+(250μmol/L)处理PC12细胞24 h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细胞存活率下降,ROS生成增多,GSH耗竭;不同浓度的1,5-diCQA预处理可以减轻MPP+导致的细胞损伤,且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量-效关系;50μmol/L的1,5-diCQA预处理可以显著抑制MPP+诱导的α-synuclein转录和翻译水平的增加。结论 1,5-diCQA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并抑制α-synuclein的过表达,提示1,5-diCQA对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5-二咖啡奎宁 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 PC12细胞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茼蒿中绿原酸抑制西瓜枯萎病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珊珊 刘琳 +2 位作者 李猛 万春鹏 范淑英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4-111,共8页
为了确定茼蒿中抑制西瓜枯萎病菌的物质,以西瓜枯萎病菌为指示菌株,对从茼蒿茎叶组织中分离纯化并鉴定出的3-O-咖啡酰奎宁酸(绿原酸)的离体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绿原酸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最不抑菌浓度(MIC)和最不杀菌浓度(MFC)... 为了确定茼蒿中抑制西瓜枯萎病菌的物质,以西瓜枯萎病菌为指示菌株,对从茼蒿茎叶组织中分离纯化并鉴定出的3-O-咖啡酰奎宁酸(绿原酸)的离体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绿原酸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最不抑菌浓度(MIC)和最不杀菌浓度(MFC)分别为31.25和125 mg·m L^(-1),经室内毒力测定,其对西瓜枯萎病菌的凌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为53.05 mg·m L^(-1)。在绿原酸浓度分别为31.25、125、53.05 mg·m L^(-1)时,即MIC、EC_(50)、MFC的绿原酸浓度处理下,西瓜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率分别为64%、33%、12%,而绿原酸浓度为0时的孢子萌发率则达到92%,经邓肯氏差异分析,各处理间孢子萌发率差异均显著。随着绿原酸浓度的增大,西瓜枯萎病菌的菌丝干、鲜重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此外,绿原酸处理能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菌体细胞内电解质外渗速度加快。本研究结果为茼蒿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其他天然抑菌活性成分的筛选及抑菌机理的研究提供可行的试验方法和理论依据,对研究和开发新的天然植物源杀菌剂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茼蒿 3-o-咖啡奎宁 西瓜枯萎病菌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经典工艺生产的金银花提取物中绿原酸类成分含量比较 被引量:8
7
作者 陈有根 王志斌 戴俊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2-364,共3页
目的:比较3种经典工艺生产的金银花提取物中绿原酸、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总绿原酸的含量差异。方法:用经典的水-醇法、石-硫法和改良石-硫法生产金银花提取物,用高效液相-梯度洗脱法测定3种提取物中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 目的:比较3种经典工艺生产的金银花提取物中绿原酸、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总绿原酸的含量差异。方法:用经典的水-醇法、石-硫法和改良石-硫法生产金银花提取物,用高效液相-梯度洗脱法测定3种提取物中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测定3种提取物中总绿原酸含量。结果:3种提取物中绿原酸含量分别为5.03、4.01、5.68,3,5-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分别为0.41、0.73、1.24,总绿原酸含量分别为13.53、19.85、27.87。结论:改良石-硫法生产的金银花提取物中绿原酸、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总绿原酸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提取物 绿原 3 5-二咖啡酰基奎宁 总绿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骨藤提取物中3种活性成分在AA模型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夏涛 王昌权 +6 位作者 李奎 覃小丽 王爱民 黄勇 李月婷 巩仔鹏 郑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70-1275,共6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黑骨藤提取物中3-O-咖啡酰基奎宁酸、4-O-咖啡酰基奎宁酸和5-O-咖啡酰基奎宁酸的HPLC-MS/MS分析方法,研究黑骨藤提取物中3种活性成分在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弗氏完全... 目的建立同时测黑骨藤提取物中3-O-咖啡酰基奎宁酸、4-O-咖啡酰基奎宁酸和5-O-咖啡酰基奎宁酸的HPLC-MS/MS分析方法,研究黑骨藤提取物中3种活性成分在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制备AA大鼠模型,于造模d21口服黑骨藤提取物,HPLC-MS/MS法测定AA模型大鼠血浆中3种成分的浓度,葛根素做内标。采用WinNonlin 6.4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3种成分的提取回收率和基质效应为81.19%~111.94%,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13%,稳定性及线性关系良好,满足生物样品测定要求;3-O-咖啡酰基奎宁酸、4-O-咖啡酰基奎宁酸和5-O-咖啡酰基奎宁酸的Cmax分别为(144.60±23.13)、(72.07±7.02)、(71.31±23.14)μg·L^-1,Tmax分别为(1.00±0.00)、(1.00±0.00)、(1.33±0.29)h。结论建立的HPLC-MS/MS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快速准确,并成功应用于黑骨藤的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黑骨藤 3-o-咖啡酰基奎宁 4-o-咖啡酰基奎宁酸 5-o-咖啡酰基奎宁 HPLC-MS/MS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法测定羊耳菊中6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2
9
作者 侯靖宇 陆苑 +4 位作者 潘洁 兰燕宇 李春 陈思颖 王永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17-1921,共5页
建立了UPLC-MS/MS同时测定羊耳菊药材中东莨菪苷、1,3-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木犀草苷、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6个成分含量的方法。采用Waters BEH C18(2.1 mm×100 mm,1.7μm)... 建立了UPLC-MS/MS同时测定羊耳菊药材中东莨菪苷、1,3-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木犀草苷、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6个成分含量的方法。采用Waters BEH C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用0.1%甲酸乙腈溶液-0.1%甲酸水溶液作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电离源(ESI),以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检测。6种成分分别在0.058~42.000、0.178~129.630、0.087~63.400、0.288~69.930、0.172~125.500、0.184~134.130μg/m L浓度范围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84%~105.67%(RSD〈1%)。稳定性,重复性及精密度良好,本方法能简便、快捷、有效的测定羊耳菊药材中多种成分含量,为羊耳菊药材的全面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耳菊 UPLC-MS/MS 东莨菪苷 1 3-o-咖啡酰基奎宁 木犀草苷 3 4-o-咖啡酰基奎宁 3 5-o-咖啡酰基奎宁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香兔耳风提取物基本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兰 何双凤 +4 位作者 孙勇兵 张武岗 苏丹 何雁 罗晓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61-1067,共7页
目的以绿原酸、3,4-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4,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为指标,考察杏香兔耳风提取物的表观溶解度、表观油水分配系数及在高温高湿强光照射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采用HPLC法及摇瓶法分别测定4个指标成分的质... 目的以绿原酸、3,4-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4,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为指标,考察杏香兔耳风提取物的表观溶解度、表观油水分配系数及在高温高湿强光照射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采用HPLC法及摇瓶法分别测定4个指标成分的质量浓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重量法测定提取物的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37℃下,介质的pH值越大,提取物和4个指标成分的表观溶解度越大,但表观油水分配系数越小。绿原酸的水溶性最好,而4,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脂溶性最好。高温高湿强光照射条件下,4个指标成分均不稳定,由此可推测该提取物对光湿热较敏感。结论建立的方法可准确测定杏香兔耳风提取物及其指标成分的表观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杏香兔耳风提取物的剂型设计以及其他药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香兔耳风提取物 绿原 3 4-二咖啡酰基奎宁 3 5-二咖啡酰基奎宁 4 5-二咖啡酰基奎宁 表观溶解度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冬青根中酚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尹文清 周中流 +2 位作者 傅春燕 曾立 王安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00-1402,共3页
关键词 毛冬青 酚性成分 5-o-咖啡酰基-奎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菊散结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付庆霞 王建成 任继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86-990,共5页
目的建立银菊散结口服液(金银花、菊花、桔梗、玄参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金银花、菊花、桔梗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金银花与菊花中绿原酸及木犀草苷、玄参中哈巴俄苷、菊花中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结... 目的建立银菊散结口服液(金银花、菊花、桔梗、玄参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金银花、菊花、桔梗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金银花与菊花中绿原酸及木犀草苷、玄参中哈巴俄苷、菊花中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绿原酸、木犀草苷、哈巴俄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分别在0.082 4~0.824μg、0.103 9~1.039μg、0.048~0.48μg、0.185 6~1.856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 8、0.999 9、0.999 9、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67%、99.42%、99.79%、99.89%,RSD分别为0.75%、1.46%、0.81%、0.63%。结论该方法可准确用来定性、定量检测,具有简便、准确及专属性强的特点,可用于银菊散结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菊散结口服液 绿原 木犀草苷 哈巴俄苷 3 5-o-咖啡酰基奎宁 TLC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蜘蛛香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勇军 刘佳 +3 位作者 陈青凤 刘俊宏 夏彬 王永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12期8-10,60,共4页
研究蜘蛛香Valerianajatamansi的化学成分,为选择控制其质量的化学成分提供依据。应用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得到9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分别为橙皮苷(1),5-O-咖啡酰基奎宁酸(2),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 研究蜘蛛香Valerianajatamansi的化学成分,为选择控制其质量的化学成分提供依据。应用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得到9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分别为橙皮苷(1),5-O-咖啡酰基奎宁酸(2),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4),3-O-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5),3-O-咖啡酰基奎宁酸(6),原儿茶酸(7),咖啡酸(8),松脂素(9)。其中化合物2,7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草属 蜘蛛香 咖啡酰基奎宁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商品菊花的质量品质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柳施一 熊永兴 +1 位作者 刘义梅 陈科力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8期2102-2104,2141,共4页
按照2010版《中国药典》所规定的方法测定不同商品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中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个指标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除2份储存较久的样品外,其余29份样品的绿原酸、木犀草苷、3,5-O-... 按照2010版《中国药典》所规定的方法测定不同商品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中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个指标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除2份储存较久的样品外,其余29份样品的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量范围分别是0.20%~0.95%、0.11%~0.66%、0.66%~2.51%,27份样品的3个指标性成分含量均达到药典标准。不同商品菊花3个指标性成分存在较大差异,各地朵菊的质量明显好于饼菊,亳菊的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最高,福白菊3个成分的总体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 含量测定 绿原 木犀草苷 3 5-o-咖啡酰基奎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精制珍珠滴丸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峰 黄勇 +3 位作者 何迅 王爱民 李勇军 王永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2-435,共4页
目的:对珍珠滴丸大孔树脂吸附精制的方法进行工艺考察,选取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甘草酸的吸附量和解析率为考察指标,选用6种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结果:D-101树脂吸附和解吸效果最佳,最优工艺条件为:... 目的:对珍珠滴丸大孔树脂吸附精制的方法进行工艺考察,选取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甘草酸的吸附量和解析率为考察指标,选用6种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结果:D-101树脂吸附和解吸效果最佳,最优工艺条件为:上样浓度为0.25 g生药/mL,吸附流速为200 mL/h,洗脱剂70%乙醇,洗脱剂用量为3倍柱床体积。结论:大孔树脂吸附法可用于珍珠滴丸的精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滴丸 3 4-o-咖啡酰基-奎宁 甘草 大孔吸附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年蒿中两个新贝壳杉烷型二萜的分离与结构测定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德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4-37,共4页
自菊科蒿属植物万年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地上部分首次分得3个单体化合物(两个贝壳杉烷型二萜和一个酸性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及光谱分析(UV,IR,~1H-NMR,^(13)C-NMR,MS)鉴定其结构分别为3α,16α-二羟基贝壳杉烷-200-O-β-D... 自菊科蒿属植物万年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地上部分首次分得3个单体化合物(两个贝壳杉烷型二萜和一个酸性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及光谱分析(UV,IR,~1H-NMR,^(13)C-NMR,MS)鉴定其结构分别为3α,16α-二羟基贝壳杉烷-200-O-β-D-葡萄糖甙(Ⅰ)(3α,16α-dihydroxykaurane-20-O-β-D-glucoside(Ⅰ)),3α,6α-二羟基贝壳杉烷-19-O-β-D-葡萄糖甙(Ⅱ)(3α,16α-dihydroxykaurane-19-O-β-D-glucoside(Ⅱ))和1,4-二咖啡酰奎宁酸(Ⅲ)(1,4-dicaffeylquinic acid(Ⅲ))。(Ⅰ)和(Ⅱ)为两个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年蒿 6α-二羟基贝壳杉烷-20-o-β-D-葡萄糖甙 1 4-咖啡奎宁 二萜 分离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药用菊花品种类型主要化学成分的动态累积 被引量:4
17
作者 成明超 李丹霞 +3 位作者 王康才 李淑艳 郭庆海 陈志祥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3-215,共3页
研究药用菊花红心13号、NJK-2、优单6号、似贡2号、大花6号等品种类型木犀草苷、绿原酸、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挥发油、多糖等成分在花期的动态积累过程,为药用菊花最佳采收期的确定提供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杭白菊5... 研究药用菊花红心13号、NJK-2、优单6号、似贡2号、大花6号等品种类型木犀草苷、绿原酸、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挥发油、多糖等成分在花期的动态积累过程,为药用菊花最佳采收期的确定提供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杭白菊5个品种类型花序6个开放程度的木犀草苷含量、绿原酸含量、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采用蒸馏法测定挥发油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菊花多糖含量。结果表明,除似贡2号外,其余品种类型绿原酸、木犀草苷、3,5-O-双咖啡酰基奎宁、总黄酮的含量最大值均出现于80%开放,即药用菊花普遍采收时期;而似贡2号绿原酸、木犀草苷、3,5-O-双咖啡酰基奎宁、总黄酮的含量最大值出现于胎菊时期。5个品种类型绿原酸、木犀草苷、3,5-O-双咖啡酰基奎宁、总黄酮的含量最小值都出现在100%开放时;多糖和挥发油的含量则不同品种有较大差异,但总体呈现随着开放程度增加而逐步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菊花 花期 木犀草苷 绿原 3 5 -o-咖啡酰基奎宁 菊花多糖 挥发油 动态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耳菊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吕婷 杨淑婷 +4 位作者 陆苑 巩仔鹏 李勇军 曹闯 王永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144-2152,共9页
为了研究大鼠灌胃羊耳菊提取物后7个指标成分在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实验建立同时测定大鼠组织中4,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新绿原酸、绿原酸、3,4-二咖啡酰基奎宁酸、1,3-二咖啡酰基奎宁酸、隐绿原酸、木犀草苷的UPLC-MS/MS方法,将羊耳菊... 为了研究大鼠灌胃羊耳菊提取物后7个指标成分在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实验建立同时测定大鼠组织中4,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新绿原酸、绿原酸、3,4-二咖啡酰基奎宁酸、1,3-二咖啡酰基奎宁酸、隐绿原酸、木犀草苷的UPLC-MS/MS方法,将羊耳菊提取物灌胃给予SD大鼠,分别于给药0.5、1.5、5 h取其主要脏器和组织,采用UPLC-MS/MS测定各时间点下7个指标成分在脏器和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大鼠灌胃羊耳菊提取物后,对于新绿原酸,其浓度0.5 h在小肠、肾、肺、肝达到峰值;1.5 h在胃、肌、脾达到峰值;5 h在心达到峰值。对于绿原酸,其浓度0.5 h在小肠、肾、肺、心达到峰值;1.5 h在胃、肌、脾、肝达到峰值。对于隐绿原酸,其浓度0.5 h在小肠、肾、肺达到峰值;1.5 h时在心、肝、脾、肺、胃达到峰值。对于1,3-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其浓度0.5 h在心、肺、肾、小肠达到峰值;1.5 h在肝、脾、肌、胃达到峰值。对于3,4-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其浓度0.5 h在小肠和肾达到峰值;1.5 h在肝、脾、肌、胃达到峰值;5 h在心、肺达到峰值。对于4,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其浓度0.5 h在小肠、肾、心达到峰值;1.5 h在肝、脾、肌、胃达到峰值;5 h在肺达到峰值。对于木犀草苷,其浓度0.5h在小肠和心达到峰值;1.5 h在肝、脾、胃达到峰值;5 h在肺和肾达到峰值。7个指标成分可迅速、广泛地分布在各组织器官中,脑组织中未检测到该7种成分。7种成分主要分布在胃、小肠和肾组织中,对肾脏表现出较强的亲和力,推测肾脏可能是羊耳菊的主要排泄器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耳菊提取物 组织分布 4 5-二咖啡酰基奎宁 新绿原 绿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发酵牛蒡根的化学成分及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田盛 王祎 +1 位作者 吴德超 曲扬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0-55,共6页
为明确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发酵对牛蒡(Arctium lappa)根的化学成分及其降糖活性的影响,本文采用黑曲霉发酵牛蒡根,分析不同发酵时间不同的发酵品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作用和化学成分的变化。酶抑制实验结果表明,牛蒡... 为明确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发酵对牛蒡(Arctium lappa)根的化学成分及其降糖活性的影响,本文采用黑曲霉发酵牛蒡根,分析不同发酵时间不同的发酵品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作用和化学成分的变化。酶抑制实验结果表明,牛蒡根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随发酵时间延长而增强,牛蒡根发酵后对二者的抑制率分别提升17.8%和27.9%。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间的发酵产品可依据其化学组成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1~5 d)、第二阶段(6~14 d)和第三阶段(15~20 d)。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对三个阶段的差异性成分进行分析,发现绿原酸、咖啡酸、异绿原酸A是不同发酵时间牛蒡根中的主要差异性成分。在发酵后牛蒡根中的绿原酸、咖啡酸、异绿原酸A的含量升高,分别可达到发酵前的2.1、148.7和1.2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牛蒡根经黑曲霉发酵后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增强与绿原酸、咖啡酸和异绿原酸A含量升高有关。因此,可以通过控制黑曲霉发酵的时间来达到提高牛蒡根中具有降糖作用的物质含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根 黑曲霉 微生物发酵 咖啡酰基奎宁 降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和多指标评价假东风草和东风草的质量 被引量:2
20
作者 苏宏娜 李学学 +3 位作者 农常东 李修善 李文兵 刘圆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70-975,共6页
目的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和多指标评价假东风草和东风草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2020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水分、灰分、浸出物,紫外-可见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HPLC法测定3,4-二咖啡酰奎宁酸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含量,聚类分析和主成... 目的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和多指标评价假东风草和东风草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2020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水分、灰分、浸出物,紫外-可见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HPLC法测定3,4-二咖啡酰奎宁酸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含量,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进行数据处理。结果9批假东风草和东风草(大花种,非标品种)水分平均值分别为9.21%、8.00%,总灰分平均值分别为6.50%、8.90%,酸不溶性灰分平均值分别为0.87%、1.21%,浸出物平均值分别为22.21%、13.56%,总黄酮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126.16、82.65 mg/g,3,4-二咖啡酰奎宁酸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7.80、3.52 mg/g,3,5-二咖啡酰奎宁酸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4.18、4.43 mg/g。以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总黄酮含量、3,4-二咖啡酰奎宁酸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为指标时,不能将假东风草和东风草(大花种,非标品种)明显区分开。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假东风草和东风草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东风草 东风草 总黄酮 3 4-二咖啡奎宁 3 5-二咖啡奎宁 多元统计分析 多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