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n(Ⅱ)与5-氨基四氮唑和1,4-对苯二甲酸配位聚合物的溶剂可控合成 被引量:3
1
作者 卢文贯 刘宏文 +2 位作者 殷旭光 蓝路梅 刘海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691-2698,共8页
以5-氨基四氮唑(HATz)、1,4-对苯二甲酸(H2BDC)和Zn(NO3)2为反应物,在水热条件下得到了1个二维层结构的Zn(Ⅱ)配位聚合物{[Zn2(ATz)2(BDC)(H2O)2]·H2O}n(1),而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热条件下得到了1个三维结构的Zn(Ⅱ)... 以5-氨基四氮唑(HATz)、1,4-对苯二甲酸(H2BDC)和Zn(NO3)2为反应物,在水热条件下得到了1个二维层结构的Zn(Ⅱ)配位聚合物{[Zn2(ATz)2(BDC)(H2O)2]·H2O}n(1),而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热条件下得到了1个三维结构的Zn(Ⅱ)配位聚合物{[Zn2(ATz)2(BDC)(DMF)2]}n(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和粉末X射线衍射等对它们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是以Zn(Ⅱ)离子作连接点、μ2-ATz-和μ2-BDC2-作连接子形成的3-连接(6,3)蜂窝型二维层结构,二维层之间再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是以两羧基桥连的双核Zn(Ⅱ)单元[Zn2(CO)2]作连接点、μ2-ATz-和μ4-BDC2-作连接子形成的6-连接简单立方格子的三维金属-有机框架结构.室温固体荧光实验表明,在350 nm的光激发下,配合物1和2分别在451和466 nm处出现强烈的荧光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 5-氨基四氮唑 1 4-二甲酸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苯二甲酸-双(4-甲氧基苯酯)及其衍生物的结构与光谱 被引量:3
2
作者 胡競丹 李权 赵可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79-882,共4页
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水平上计算研究了对苯二甲酸-双(4-甲氧基苯酯)及其OH和F腰接取代化合物的几何结构与红外振动光谱和电子光谱性质。研究发现这类化合物的酯基碳氧原子与苯环形成不同的离域大π键,空间位阻效应和共轭效应使... 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水平上计算研究了对苯二甲酸-双(4-甲氧基苯酯)及其OH和F腰接取代化合物的几何结构与红外振动光谱和电子光谱性质。研究发现这类化合物的酯基碳氧原子与苯环形成不同的离域大π键,空间位阻效应和共轭效应使三个苯环位于不同平面上,二面角在53°~59°范围。含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第一激发态的电子垂直跃迁能,表明最大吸收光谱全部源于分子中HOMO→LUMO的π→π*跃迁,对应的最大吸收波长数值位于370~384nm之间,属于紫外区。腰接基对这类化合物的几何结构影响不大,仅由于空间位阻效应,使苯环(1)和苯环(2)之间的二面角增大3°~4°,但对其所在苯环的变形及其氢的振动有一定影响。同时,腰接羟基使HOMO→LUMO的能隙略有减小,最大吸收波长略有增大。腰接氟时因弱的共轭效应使得HOMO→LUMO的能隙减小0.1209eV,导致最大吸收波长红移14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酸-双(4-甲氧基酯) 分子结构 振动光谱 电子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4-氯-1,2-苯二甲酸配体的含氯氢键的Cu(Ⅱ)三维超分子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波谱性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付安 张天杰 杨维春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79-1884,共6页
利用水热方法得到了一种含有氯氢键的铜配位聚合物{[CuL(bpy)(H2O)3]·2.5H2O}n(1)的单晶(H2L=4-氯-1,2-苯二甲酸,bpy=4,4-联吡啶),并利用元素分析、IR谱、Uv/vis谱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构分析表明:该化... 利用水热方法得到了一种含有氯氢键的铜配位聚合物{[CuL(bpy)(H2O)3]·2.5H2O}n(1)的单晶(H2L=4-氯-1,2-苯二甲酸,bpy=4,4-联吡啶),并利用元素分析、IR谱、Uv/vis谱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为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ī。晶体中,bpy配体将Cu(II)离子桥联成了"之"字型链状结构(-Cu-bpy-Cu-);在平行于bc平面的面内,这些链又被弱的链间O-H…O氢键和C-H…Cl氯氢键连接成了二维鱼骨状骨架,而最终的三维超分子结构是通过层间O-H…O氢键来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1 2-二甲酸 配位聚合物 氯氢键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酸酯和2,2′-双(4-羟苯基)丙烷聚苯二甲酸酯的相容原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宇宏 詹茂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37-1940,共4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和溶液共混法制备了双酚A型聚碳酸酯(PC)和2,2′-双(4-羟苯基)丙烷聚苯二甲酸酯(PAR)的共混物。采用溶解度参数比较、透明性测试、DSC、DMA、SEM及扭矩流变测试等多种方法,全面研究了PC与PAR的相容性。双螺杆挤出机制备... 通过熔融共混法和溶液共混法制备了双酚A型聚碳酸酯(PC)和2,2′-双(4-羟苯基)丙烷聚苯二甲酸酯(PAR)的共混物。采用溶解度参数比较、透明性测试、DSC、DMA、SEM及扭矩流变测试等多种方法,全面研究了PC与PAR的相容性。双螺杆挤出机制备的熔融共混物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单一玻璃化温度和均相SEM特征,但扭矩流变测试和对溶液共混物热处理后的DSC分析结果表明,PC和PAR是部分相容体系,在熔融温度下酯交换反应得以进行,生成的嵌段共聚物起到了相容剂的作用,使得共混物成为均相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2.2'-双(4-基)丙烷聚二甲酸 相容性 酯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甲氧基-1,3-苯二甲酸二苯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5
作者 赵东亚 孟杰 +3 位作者 王媞媞 邓娜 刘秀杰 刘宁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24,共4页
以化合物4-甲氧基-1,3-苯二甲酸二苯酯(PO1)为先导化合物,合成了13个4-甲氧基-1,3-苯二甲酸二苯酯类化合物(PO1~PO13),其中8个化合物(PO6~PO13)未见文献报道。目标化合物结构已经由1H NMR,IR,MS确证,并对各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血小板... 以化合物4-甲氧基-1,3-苯二甲酸二苯酯(PO1)为先导化合物,合成了13个4-甲氧基-1,3-苯二甲酸二苯酯类化合物(PO1~PO13),其中8个化合物(PO6~PO13)未见文献报道。目标化合物结构已经由1H NMR,IR,MS确证,并对各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实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以上化合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在4个引入-NO的化合物中,有3个化合物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明显增强;苯基上引入-CH3的位置和个数对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甲氧基-1 3-二甲酸酯类化合物 亚硝基 合成 抗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三氟甲基苯氧基)对苯二甲酰氯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6
作者 霍毅 盛寿日 +3 位作者 裴学良 刘卓 刘晓玲 宋才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4-527,共4页
在KOH和K2CO3存在下,通过对氯三氟甲苯(PCTFB)和2,5.二甲基苯酚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的缩合反应制得了2-(4.三氟甲基苯氧基)对二甲苯(TFDMB),该步最佳的反应条件为:PCTFB与2,5.二甲基苯酚的摩尔比为1:1.2,反应时... 在KOH和K2CO3存在下,通过对氯三氟甲苯(PCTFB)和2,5.二甲基苯酚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的缩合反应制得了2-(4.三氟甲基苯氧基)对二甲苯(TFDMB),该步最佳的反应条件为:PCTFB与2,5.二甲基苯酚的摩尔比为1:1.2,反应时间为8h,反应温度为140-190℃,TFDMB的产率达93.7%.TFDMB继而用KMn04作氧化剂分别在吡啶、NaOH的水溶液中经两步氧化制得关键中间体2-(4.三氟甲基苯氧基)对苯二甲酸(仰A),产率为75%;再将TFPA和氯化亚砜反应以92%的产率合成了聚合单体2-(4.三氟甲基苯氧基)对苯二甲酰氯(TFTPC),三步总收率为6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氯三氟甲 2 5-二甲基 2-(4-三氟甲基氧基)对二甲酸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fluorescence sensing of a highly sensitive and multi-response cadmium coordination polymer
7
作者 REN Jing YAN Ruikui +3 位作者 CHEN Xiaoli CUI Huali YANG Hua WANG Jijiang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4-586,共13页
A coordination polymer{[Cd(H_(2)dpa)(bpy)]·3H_(2)O}_(n)(Cd-CP)was designed and hydrothermal synthesized based on 4-(2,4-dicarboxyphenoxy)phthalic acid(H_(4)dpa),2,2'-bipyridine(bpy)and Cd(NO_(3))_(2)·4H_... A coordination polymer{[Cd(H_(2)dpa)(bpy)]·3H_(2)O}_(n)(Cd-CP)was designed and hydrothermal synthesized based on 4-(2,4-dicarboxyphenoxy)phthalic acid(H_(4)dpa),2,2'-bipyridine(bpy)and Cd(NO_(3))_(2)·4H_(2)O.The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powder X-ray diffraction,elemental analysis,and infrared spectroscopy.Cd-CP belongs to the monoclinic crystal system with the P2_1/c space group and performs in a 1D double-chain structure.The adjacent double chains further form a 3D supramolecular network structure through hydrogen bonding.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shows that Cd-CP has good thermal stability.Fluoresce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Cd-CP had good choosing selectively and was sensitive to metal ions(Fe^(3+)and Zn^(2+)),2,4,6-trinitrophenylhydrazine(TRI),and pyrimethanil(Pth).Interestingly,when Cd-CP was used for fluorescence detection of metal ions,it was found to have a fluorescence quenching effect on Fe^(3+)but had an obvious enhancement effect on Zn^(2+).Therefore,we designed an“on-off-on”logic gate.In addition,the mechanism of fluorescence sensing has been deeply explored.CCDC:22586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rdination polymer 4⁃(2 4⁃dicarboxylic phenoxyl)phthalic acid fluorescence sensing logic g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铅配合物[Pb_2(C_8H_4O_4)_2(C_(19)H_(12)N_4O)_2]n·3.5nH_2O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与荧光性质研究(英文)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春香 王艰 +3 位作者 刘春波 车广波 李秀颖 王湘成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211-2214,共4页
In the title compound, [Pb2(C8H4O4)2(C19H12N4O)2]n·3.5nH2O (1),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hydrothermal assembly of 1,4-benzenedicarboxylate and 4-(1H-1,3,7,8-tetraazacyclopenta[l]-phenanthren-2-yl)phenol(TCPP) ... In the title compound, [Pb2(C8H4O4)2(C19H12N4O)2]n·3.5nH2O (1),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hydrothermal assembly of 1,4-benzenedicarboxylate and 4-(1H-1,3,7,8-tetraazacyclopenta[l]-phenanthren-2-yl)phenol(TCPP) with lead acetate. Elemental analysis, X-ray 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 IR spectrum,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and luminescence property were carried out for the structural determin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title compound. Compound 1 crystallizes in triclinic, space group P1 with a=1.013 54(10) nm, b=1.104 84(11) nm, c=1.210 05(12) nm, α=76.812 0(10)°, β=74.814 0(10)°, γ=86.030 0(10)°, V=1.273 1(2) nm3, Pb2C54H39N8O13.5, Mr=1 430.31, Z=1, Dc= 1.866 g·cm-3, μ=6.680 mm-1, F(000)=691, R=0.027 3 and wR=0.068 7 for 4 042 observed reflections (I>2σ(I)). The compound 1 exhibits two-dimensional network structures, which are further stacked through π-π interactions and hydrogen bonds to form three-dimensional supramolecular polymer. Solid-state luminescent spectrum of the compound 1 indicates intense fluorescent emission. CCDC: 7488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PP 1 4-苯二甲酸 晶体结构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三环己基锡羧酸酯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凯 梅泽民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9-72,共4页
以苯做溶剂,以2,5-二羧基-1,4-苯二甲酸二乙酯为配体,与三环己基氢氧化锡进行脱水反应,合成了新型三环己基锡羧酸酯配合物1.采用元素分析、1 H NMR、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为三方晶系,空间群为R... 以苯做溶剂,以2,5-二羧基-1,4-苯二甲酸二乙酯为配体,与三环己基氢氧化锡进行脱水反应,合成了新型三环己基锡羧酸酯配合物1.采用元素分析、1 H NMR、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为三方晶系,空间群为R3,a=b=3.039 4(4)nm,c=1.563 7(2)nm,α=β=90°,γ=120°,V=12.510(3)nm3,z=9,Dc=1.248g/cm3,μ=9.43nm-1,F(000)=4 878,R1=0.045 2,wR2=0.090 7.配合物1是Sn原子化学环境相同的对称结构,Sn原子与3个环己基碳原子和1个羧基氧原子成键,中心Sn原子为畸变四面体构型.分子间的O→Sn(0.317 2nm)配位作用,形成三维网状堆积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锡(Ⅳ) 三环己基氢氧化锡 2 5-二羧基-1 4-苯二甲酸二乙酯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酸酯与聚酯的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宇宏 袁渊 郭宝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7,共4页
分别采用熔融共混法和溶液共混法制备配比不同的聚碳酸酯 /聚双 (4 羟苯基 )丙烷苯二甲酸酯 (PC/PARL)。熔融共混法制备的PC/PARL具有良好的透明性 ,DSC和DMA测试表明其具有单一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说明PC与PARL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溶液... 分别采用熔融共混法和溶液共混法制备配比不同的聚碳酸酯 /聚双 (4 羟苯基 )丙烷苯二甲酸酯 (PC/PARL)。熔融共混法制备的PC/PARL具有良好的透明性 ,DSC和DMA测试表明其具有单一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说明PC与PARL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溶液共混法制备的PC/PARL外观不透明 ,FTIR分析表明PC与PARL相容性不好。扭矩流变分析表明PC与PARL在熔融共混时相容是由于PC与PARL在高温下发生了酯交换反应 ,反应产物起到了增容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聚酯 相容性 熔融共混 溶液共混 扭矩流变分析 酯交换反应 增容剂 聚双(4-基)丙烷二甲酸 共混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