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3篇文章
< 1 2 10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接触用涂料中2-甲基咪唑、4-甲基咪唑和1-乙烯基咪唑的含量
1
作者 王乐 项海波 张丽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218,共6页
取0.500 g溶剂型食品接触用涂料样品,加入5 mL乙酸乙酯,超声提取15 min,加入20 mL甲醇,离心10 min。取0.500 g水性食品接触用涂料样品,加入25 mL甲醇,涡旋1 min,超声提取15 min,离心10 min。所得上清液均过0.22μm有机滤膜,滤液采用高... 取0.500 g溶剂型食品接触用涂料样品,加入5 mL乙酸乙酯,超声提取15 min,加入20 mL甲醇,离心10 min。取0.500 g水性食品接触用涂料样品,加入25 mL甲醇,涡旋1 min,超声提取15 min,离心10 min。所得上清液均过0.22μm有机滤膜,滤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以Acclaim^(TM) 120 C_(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体积比1∶9的乙腈-0.05%(体积分数)氨水溶液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在1.0 mL·min^(-1)流量下等度洗脱分离3种咪唑类化合物,在检测波长211 nm(2-甲基咪唑、4-甲基咪唑)和227 nm(1-乙烯基咪唑)下测定。结果显示,3种咪唑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均在一定范围内和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测定下限(10S/N)为5.0~20.0 m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2.5%~108%,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不大于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溶剂型食品接触用涂料 水性食品接触用涂料 2-甲基咪唑 4-甲基咪唑 1-乙烯基咪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剂浓度对超支化聚4-氯甲基苯乙烯支化度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志平 王晶晶 +1 位作者 贾正伟 盛维琛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4-588,593,共6页
以4-氯甲基苯乙烯(4-CMS)为自引发单体,CuCl和2,2’-联吡啶(Bipy)为催化剂,氯苯作为溶剂,通过改变催化剂与自引发单体的摩尔比,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支化度的超支化聚4-氯甲基苯乙烯[P(4-CMS)],分析了催化剂浓度对聚合产物... 以4-氯甲基苯乙烯(4-CMS)为自引发单体,CuCl和2,2’-联吡啶(Bipy)为催化剂,氯苯作为溶剂,通过改变催化剂与自引发单体的摩尔比,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支化度的超支化聚4-氯甲基苯乙烯[P(4-CMS)],分析了催化剂浓度对聚合产物支化度的影响,利用凝胶渗透色谱和核磁共振对聚合产物进行了表征.摩尔比很低或较高时,生成的P(4-CMS)支化度较低;当摩尔比为0.1—0.2时,生成的P(4-CMS)支化度较高.反应产物的结构可以通过改变摩尔比来调整.动力学分析表明:假定一个催化剂单体激活基团活化2.6次,试验数据与理论分析结果很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4-甲基苯乙烯 支化度 核磁共振 动力学 自缩合乙烯基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生物炭协同PMS去除4-氯酚性能及机理研究
3
作者 裘晶晶 李新瑞 +4 位作者 邹正康 梁莎 虞文波 段华波 杨家宽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8,共9页
市政污泥产量巨大,其高效资源化利用日益受到关注。该研究以市政污泥为原料,采用KHCO3活化热解制备了分级多孔生物炭(PSB),将其协同过一硫酸盐(PMS)高效去除高浓度4-氯酚(4-CP),考察了不同热解温度、制备工艺、PMS投加量等因素对PSB协同... 市政污泥产量巨大,其高效资源化利用日益受到关注。该研究以市政污泥为原料,采用KHCO3活化热解制备了分级多孔生物炭(PSB),将其协同过一硫酸盐(PMS)高效去除高浓度4-氯酚(4-CP),考察了不同热解温度、制备工艺、PMS投加量等因素对PSB协同PMS对500 mg/L 4-CP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其去除机理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900℃制备的生物炭PSB-900比表面积达1476 m^(2)/g,对4-CP吸附能力最强,去除率为65%,吸附平衡后加入PMS,在较低的PMS投加量(PMS∶4-CP(摩尔比)=2)下,可在30 min内实现4-CP的100%去除。在PSB-900/PMS催化降解体系中,电子传递起主导作用,热解温度的升高增强了生物炭的导电性。此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也在催化降解4-CP的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研究结果为污泥基分级多孔生物炭的制备和废水中高浓度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快速去除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热解 分级多孔生物炭 4-苯酚 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二甲基-3-氯丙醇皂化反应及副反应机理研究
4
作者 鹿永华 秦利涛 +2 位作者 寇祖星 周波 岳金彩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86-290,共5页
2,2-二甲基-3-氯丙醇(简称LBC)是1,2-转位重排法生产布洛芬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采用卤代醇皂化水解路线将LBC转化成新戊二醇,能够提高布洛芬生产工艺的原子经济性,降低生产成本,但目前LBC皂化反应收率较低。对LBC皂化反应开展研究,通... 2,2-二甲基-3-氯丙醇(简称LBC)是1,2-转位重排法生产布洛芬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采用卤代醇皂化水解路线将LBC转化成新戊二醇,能够提高布洛芬生产工艺的原子经济性,降低生产成本,但目前LBC皂化反应收率较低。对LBC皂化反应开展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相转移催化剂(PTC)浓度、反应初始压力、温度、碱浓度、原料配比(氢氧化钠与LBC摩尔比)对目标产物2,2-二甲基-1,3-环氧丙烷(简称HBM)收率的影响规律,在优化条件下HBM收率达到94.47%。首次使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副反应产物进行研究,发现有甲醇、甲酸钠和异丁烯等副产物生成。根据副产物推断副反应路径如下:LBC首先生成一氯甲醇与异丁烯,然后一氯甲醇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甲醛和氯化钠,甲醛在碱性条件下继续发生Cannizzaro反应最终生成甲醇和甲酸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芬 2 2-甲基-3-丙醇 皂化反应 副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相分离法制备梯度孔聚4-甲基-1-戊烯中空纤维膜
5
作者 田野 李沐霏 +9 位作者 林亚凯 唐元晖 汪林 王晓琳 赵志杰 卢瑞瑶 汤明 胡声威 冯可 张筱帆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4,74,共10页
本文在聚4-甲基-1-戊烯(PMP)/肉豆蔻酸(MA)体系的基础上,添加水溶性无毒非溶剂PolarClean,使得PMP/MA/PolarClean体系发生复合相分离,成功获得了表面致密、内部具有双连续梯度孔结构的PMP中空纤维膜;系统地探究了MA/PolarClean配比,以及... 本文在聚4-甲基-1-戊烯(PMP)/肉豆蔻酸(MA)体系的基础上,添加水溶性无毒非溶剂PolarClean,使得PMP/MA/PolarClean体系发生复合相分离,成功获得了表面致密、内部具有双连续梯度孔结构的PMP中空纤维膜;系统地探究了MA/PolarClean配比,以及PMP质量分数对中空纤维膜的形貌、强度、泡点、透气量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A/PolarClean质量比为5∶1,且PMP质量分数为40%时,PMP中空纤维膜的综合性能与商品膜相仿,展现了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甲基-1-戊烯 中空纤维膜 PolarClean 复合相分离法 梯度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同步检测液态乳中4-甲基咪唑、糠氨酸和羧甲基赖氨酸
6
作者 徐文龙 谢一嘉 +5 位作者 潘洋 廖丽娟 黄敏 杨寅玺 吴永泰 李冰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7-73,共7页
乳品加工中美拉德反应的有害产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建立高效、准确的美拉德反应有害产物检测方法对于乳制品品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超高分辨率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测定乳制品中4-... 乳品加工中美拉德反应的有害产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建立高效、准确的美拉德反应有害产物检测方法对于乳制品品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超高分辨率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测定乳制品中4-甲基咪唑(4-methylimidazole,4-MEI)、糠氨酸和羧甲基赖氨酸(Nε-(carboxymethyl)lysine,CML)含量的同步检测方法。结果表明,牛奶最佳盐酸水解条件为温度110℃,时间6 h,HCl浓度10.6 mol/L。方法学验证表明,3种目标分析物在相应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检出限和定量限在1~3 ng/mL和3~10 ng/mL范围内。平均回收率范围为69.50%~79.01%,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利用该方法检测市售的6种液态乳制品,结果显示高温灭菌乳4-MEI含量最高,超高温瞬时杀菌乳糠氨酸含量最高,巴氏杀菌乳CML含量最高。综上,该方法适用于液态乳制品中4-MEI、糠氨酸和CML的同步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制品 同步检测 4-甲基咪唑 糠氨酸 甲基赖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地表水中的2-甲基茚、1-甲基萘、1,4-二氢萘和4-甲基苯乙烯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奕奕 徐建芬 +3 位作者 阮东德 唐访良 杜圣军 顾红波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1-65,共5页
将地表水中的2-甲基茚、1-甲基萘、1,4-二氢萘和4-甲基苯乙烯同时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进样体积为20 mL时,方法检出限为0.42~0.46μg/L,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9,方法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4.2%... 将地表水中的2-甲基茚、1-甲基萘、1,4-二氢萘和4-甲基苯乙烯同时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进样体积为20 mL时,方法检出限为0.42~0.46μg/L,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9,方法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4.2%,加标回收率为80.0%~118.0%,均符合有关分析要求.该方法灵敏度高、分离效果良好,在实际样品测定特别是突发性环境污染应急事故监测中有较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甲基苯乙烯 2-甲基 1 4-二氢萘 1-甲基 自动吹扫捕集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地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的合成及其在卷烟加香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张改红 杜帅 +3 位作者 许航 徐月莹 石栋栋 毛多斌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3,共8页
为了开发热稳定及释香稳定型烟用香料,采用离子液体催化法合成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对合成的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进行热稳定及热裂解分析,并考察其加入卷烟后向主流烟气粒相中释放4-甲基愈创木酚的情况。结果表明:以1... 为了开发热稳定及释香稳定型烟用香料,采用离子液体催化法合成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对合成的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进行热稳定及热裂解分析,并考察其加入卷烟后向主流烟气粒相中释放4-甲基愈创木酚的情况。结果表明:以1-丁基-3-甲基-溴化咪唑鎓为离子液体催化剂,合成了4-甲基愈创木酚-2,3,4,6-四-O-乙酰基-β-D-葡萄糖苷,收率为49.3%;脱去乙酰基,得到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收率为87.3%;热重-微商热重(TG-DTG)分析表明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的热稳定性优于4-甲基愈创木酚;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分析表明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在300、600、900℃的主要裂解产物均为4-甲基愈创木酚;烟丝加香方式和卷烟纸加香方式下烟气中4-甲基愈创木酚的释放量不同,加香效果不同;添加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的加香卷烟燃吸时能释放4-甲基愈创木酚,并且释香更均匀、逐口稳定性更好,效果优于添加4-甲基愈创木酚的;推测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可能是一种释香稳定的香料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 糖苷化 离子液体 加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紫外吸收剂4-甲基苄亚基樟脑污染现状及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陈茜茜 柳鑫 赵晓乐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8-336,共9页
4-甲基苄亚基樟脑(4-methylbenzylidene camphor,4-MBC)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有机紫外吸收剂,然而,4-MBC日益增长的使用量,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挑战。本文综述了4-MBC的环境污染现状、生物毒性效应及其降解途径。4-MBC在水体和沉积物中的广... 4-甲基苄亚基樟脑(4-methylbenzylidene camphor,4-MBC)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有机紫外吸收剂,然而,4-MBC日益增长的使用量,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挑战。本文综述了4-MBC的环境污染现状、生物毒性效应及其降解途径。4-MBC在水体和沉积物中的广泛分布,以及其生物累积性和内分泌干扰特性,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了显著威胁。尽管4-MBC的部分替代和降解技术已显示出潜力,但其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健康风险评估仍需加强。未来研究需聚焦于4-MBC的环境行为、毒性机制及高效降解技术的开发,以实现这一化学物质的环境风险有效管控,保护人类健康及地球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甲基苄亚基樟脑 污染现状 毒性效应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介质阻挡放电降解4-氯酚污染物工艺研究
10
作者 孙玉 王泽华 +4 位作者 贾晓凤 王肖丹 白琳 李婉婷 邵景干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8-711,716,共5页
基于响应面法的中心复合设计方法对介质阻挡放电降解4-氯酚工艺进行优化。考察了介质阻挡放电电压、4-氯酚初始浓度、4-氯酚初始pH值3因素对4-氯酚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因素显著程度排序为放电电压>初始浓度>初始pH值,二次多... 基于响应面法的中心复合设计方法对介质阻挡放电降解4-氯酚工艺进行优化。考察了介质阻挡放电电压、4-氯酚初始浓度、4-氯酚初始pH值3因素对4-氯酚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因素显著程度排序为放电电压>初始浓度>初始pH值,二次多项式模型回归性好;最优降解条件为放电电压81.28 kV,4-氯酚初始浓度100 mg/L,4-氯酚初始pH为6.20,在此条件下,4-氯酚去除率为94.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介质阻挡放电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聚苯乙烯-氯甲基苯乙烯材料的合成及其对蒽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静荣 吕浩永 +2 位作者 刘惠玲 刘王玮 张慧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4-470,共7页
采用4-氯甲基苯乙烯(VBC)为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DVB),以磁性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修饰硅胶微球为核,在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下,以甲苯和聚乙二醇2000的混合溶液(质量比1∶2)为联合致孔剂,原位聚合制备了磁性... 采用4-氯甲基苯乙烯(VBC)为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DVB),以磁性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修饰硅胶微球为核,在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下,以甲苯和聚乙二醇2000的混合溶液(质量比1∶2)为联合致孔剂,原位聚合制备了磁性聚苯乙烯-氯甲基苯乙烯材料(Fe3O4@Si O2@DVBVBC)。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氮气物理吸附对该材料的结构和组成特性进行了表征。以蒽为考察对象,对制备材料的吸附性能进行了考察,发现单体和交联剂的质量比对材料的吸附能力影响较大。当单体和交联剂的质量比为1∶4时,对蒽的吸附性能最佳。材料的孔结构会影响吸附平衡时间。制备的材料对蒽能够在3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且吸附率达95%。该材料对多环芳烃化合物的吸附主要依靠疏水作用。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材料对蒽的吸附性能对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具有较好的拟合程度。采用2 mL乙腈涡旋15 min可将99%的蒽洗脱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聚苯乙烯-甲基苯乙烯材料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酰胺-酯)对聚丙烯/聚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刁建志 巴信武 +1 位作者 王素娟 丁海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4-17,共4页
研究了超支化聚 (酰胺 -酯 ) (HBP)对聚丙烯 /聚氯乙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 [PP/PVC/PP g (St co MMA) ]的增容作用。讨论了HBP的用量对PP/PVC( 80 / 2 0 )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剪切应力、剪切速... 研究了超支化聚 (酰胺 -酯 ) (HBP)对聚丙烯 /聚氯乙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 [PP/PVC/PP g (St co MMA) ]的增容作用。讨论了HBP的用量对PP/PVC( 80 / 2 0 )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剪切应力、剪切速率和温度对PP/PVC( 80 / 2 0 )共混物熔体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P/PVC/PP g (St co MMA) ( 80 / 2 0 / 6)共混物中加入 1份HBP时 ,就可以很好改善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使共混物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 ,同时使熔体表观黏度达到较小值。该共混物熔体属于假塑性流体。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研究结果证明了HBP增强了PP/PVC/PP g (St co MMA)的界面粘结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酰胺-酯) 聚丙烯/聚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 增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乙烯基苄氯/苯乙烯细乳液制备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闫哲 陈英 +3 位作者 陈东 吕挺 王路辉 王玉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95-1200,共6页
以4-乙烯基苄氯(p-CMS)为模型单体,采用超声细乳化的方法制备了系列p-CMS/苯乙烯(St)细乳液。利用纳米粒度仪研究了乳化剂用量、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和助稳定剂等对细乳液制备及p-CMS/St质量比值对细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乳化... 以4-乙烯基苄氯(p-CMS)为模型单体,采用超声细乳化的方法制备了系列p-CMS/苯乙烯(St)细乳液。利用纳米粒度仪研究了乳化剂用量、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和助稳定剂等对细乳液制备及p-CMS/St质量比值对细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乳化剂用量为10 g/L、超声24 min、超声功率400 W、助稳定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5%时,制得细乳液的液滴平均粒径约为99 nm,粒径多分散指数为0.12;细乳液的稳定性随着p-CMS/St质量比值的增大而下降,Ostwald熟化作用可能是p-CMS/St细乳液失稳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乳液 4-乙烯基苄 超声 稳定性 Ostwald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6-氯-2-(4-三氟甲基苯乙烯基)-3-喹啉甲酸的合成及其环化(英文)
14
作者 符鑫博 高文涛 +1 位作者 王东方 赵雅楠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1-705,共5页
设计了以6-氯-2-氯甲基-3-喹啉甲酸乙酯(1)为起始化合物与4-三氟甲基苯甲醛(2)通过"一锅法"反应合成(E)-6-氯-2-(4-三氟甲基苯乙烯基)-3-喹啉甲酸(3),化合物3在PPA的作用下发生傅瑞德尔-克拉夫茨酰基化反应得到2-氯-10-三氟甲... 设计了以6-氯-2-氯甲基-3-喹啉甲酸乙酯(1)为起始化合物与4-三氟甲基苯甲醛(2)通过"一锅法"反应合成(E)-6-氯-2-(4-三氟甲基苯乙烯基)-3-喹啉甲酸(3),化合物3在PPA的作用下发生傅瑞德尔-克拉夫茨酰基化反应得到2-氯-10-三氟甲基-12H-苯并[4,5]卓酮并[1,2-b]喹啉-12-酮(4)。所合成的化合物3,4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和高分辨质谱得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2-甲基-3-喹啉甲酸乙酯 三氟甲基 2-苯乙烯基喹啉 多聚磷酸 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闪烁剂——2,5-二苯基噁唑和1,4-双(2-甲基苯乙烯基)苯的结构表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嘉伦 刘小成 +4 位作者 秦海敏 胡丽 李觅 李翔 喻宗沅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5年第7期37-40,共4页
通过HPLC、DSC、FTIR、1 HNMR、13 CNMR对自制的两种有机闪烁剂2,5-二苯基唑(DPO)和1,4-双(2-甲基苯乙烯基)苯(bis-MSB)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结合分析结果对其结构式进行了推断。
关键词 有机闪烁剂 2 5-二苯基唑(DPO) 1 4-双(2-甲基苯乙烯基)苯(bis-MSB)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闪烁剂1,4-双(2-甲基苯乙烯基)苯的合成、表征和稳定性
16
作者 邓嘉伦 刘小成 +5 位作者 胡丽 邱黎 蔡光威 张刚 李自勇 李翔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8年第7期57-60,共4页
1,4-双(2-甲基苯乙烯基)苯(bis-MSB)应用于闪烁剂,作为波长位移剂使用。以邻二甲苯为原料,与二溴海因进行溴化反应、与三苯基膦进行叶立德反应、在叔丁醇钾存在下与对苯二甲醛发生Wittig反应,合成了目标产物bisMSB。总收率74.9%,纯度99.... 1,4-双(2-甲基苯乙烯基)苯(bis-MSB)应用于闪烁剂,作为波长位移剂使用。以邻二甲苯为原料,与二溴海因进行溴化反应、与三苯基膦进行叶立德反应、在叔丁醇钾存在下与对苯二甲醛发生Wittig反应,合成了目标产物bisMSB。总收率74.9%,纯度99.9%(HPLC),其结构经HPLC、DSC、FTIR、1 HNMR、13 CNMR确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表明,加入42-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可显著提高bis-MSB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双(2-甲基苯乙烯基)苯 闪烁剂 合成 表征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乳液共聚制备4-乙烯基苄氯/苯乙烯乳胶微球
17
作者 闫哲 陈英 +2 位作者 陈东 王玉华 王路辉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6期538-544,共7页
4-乙烯基苄氯的单聚物或共聚物微球中均含有的氯甲基使其在离子树脂及复合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本文采用细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4-乙烯基苄氯(p-CMS)/苯乙烯(St)共聚物P(p-CMS-St)乳胶微球,并应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和动态光散射对制... 4-乙烯基苄氯的单聚物或共聚物微球中均含有的氯甲基使其在离子树脂及复合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本文采用细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4-乙烯基苄氯(p-CMS)/苯乙烯(St)共聚物P(p-CMS-St)乳胶微球,并应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和动态光散射对制备的乳胶微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p-CMS和St用量均为4.75 g、乳化剂浓度为10 g/L、超声功率400 W及超声时间30 min、过硫酸钾为0.12 g和二乙烯基苯为0.50 g的条件下,70℃反应4 h,制得的P(p-CMS-St)乳胶微球水力学平均直径约为71 nm,粒径多分散指数为0.10,乳胶微球粒径为纳米级,且粒径分布比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乳液 4-乙烯基苄 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_(2)^(−)对高铁酸盐降解水中4-氯-3,5-二甲基苯酚的影响
18
作者 卢颖 姚滨斌 +3 位作者 杨培增 季跃飞 陈静 陆隽鹤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522-5529,共8页
探讨NO_(2)^(−)对高铁酸盐(Fe(Ⅵ))降解4-氯-3,5-二甲基苯酚(PCMX)的动力学、产物和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7~9范围内,Fe(Ⅵ)能有效降解水中的PCMX,在[Fe(Ⅵ)]:[PCMX]=10:1的条件下,PCMX在5min内的降解率可达100%.0.1~10mg/L的腐殖酸(... 探讨NO_(2)^(−)对高铁酸盐(Fe(Ⅵ))降解4-氯-3,5-二甲基苯酚(PCMX)的动力学、产物和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7~9范围内,Fe(Ⅵ)能有效降解水中的PCMX,在[Fe(Ⅵ)]:[PCMX]=10:1的条件下,PCMX在5min内的降解率可达100%.0.1~10mg/L的腐殖酸(HA)明显促进了PCMX的降解;而NO_(2)^(−)的引入则显著抑制了反应过程,并导致多种硝基副产物的生成.淬灭实验结果表明,高价铁是反应过程中的主要反应物种.毒性预测显示,生成的硝基副产物和偶联产物具有持久性和生物毒性,如OP-6和OP-7的半衰期超过180d,生物富集因子大于5000,慢性毒性值小于1mg/L,可能带来一定的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酸盐 4--3 5-甲基苯酚 硝基副产物 理论计算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羟基苯乙烯)基-4,6-二甲基均三嗪分子内质子转移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华静 周子彦 于先进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3-96,共4页
利用量子化学的DFT/B3LYP方法,在6-311+G*水平上,研究了2-(2-羟基苯乙烯)基-4,6-二甲基均三嗪分子醇式和酮式结构互变异构化反应.对反应势能面的研究发现,标题化合物至少有8种异构体和8个过渡态,通过振动分析和内禀反应坐标分析对过渡... 利用量子化学的DFT/B3LYP方法,在6-311+G*水平上,研究了2-(2-羟基苯乙烯)基-4,6-二甲基均三嗪分子醇式和酮式结构互变异构化反应.对反应势能面的研究发现,标题化合物至少有8种异构体和8个过渡态,通过振动分析和内禀反应坐标分析对过渡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有醇式结构的异构体都比酮式结构的能量低;在室温下分子内质子转移由醇式向酮式转变难以进行,其转变最小的活化能为267.8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羟基苯乙烯)基-4 6-甲基均三嗪 质子转移 密度泛函理论 量化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氯氯苄在CO_(2)下电还原为对氯苯乙酸机制研究
20
作者 董文慧 金葆康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83,共9页
对氯苯乙酸在生活生产中有重要应用,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合成方法都有烦琐的步骤或使用各种重金属催化剂,成本高且有污染.笔者提出一种在CO_(2)存在下,电化学还原4-氯氯苄制备高价值对氯苯乙酸化合物的方法,同时实现温室气体CO_(2)的利用... 对氯苯乙酸在生活生产中有重要应用,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合成方法都有烦琐的步骤或使用各种重金属催化剂,成本高且有污染.笔者提出一种在CO_(2)存在下,电化学还原4-氯氯苄制备高价值对氯苯乙酸化合物的方法,同时实现温室气体CO_(2)的利用与转化.采用4-氯氯苄在含电解质四乙基四氟硼酸铵的乙腈溶剂中恒电位电解合成对氯苯乙酸,电解产物经过核磁、质谱等表征方式确认结构.结果表明,法拉第电解效率为94.0%,转化率为92.9%.利用循环伏安法和原位FT-IR光谱电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电化学还原制备对氯苯乙酸的电子转移机制.发现银电极上,CO_(2)气氛下4-氯氯苄的还原过程机制为两电子的不可逆过程,生成的一价阴离子随后进攻CO_(2)生成对氯苯乙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苯乙 CO_(2)捕获 现场红外光谱电化学 循环伏安法 电化学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