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MDMA及其代谢物MDA在大鼠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
被引量:
1
1
作者
于维光
贺强
+9 位作者
王铮迪
田成俊
王锦凯
郑茜
任飞
张潮
王优美
徐鹏
尉志文
贠克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探究单次和连续给药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3,4-methylenedioxy-N-methylamphetamine,MDMA)后,MDMA及其代谢物4,5-亚甲基二氧基苯丙胺(4,5-methylene dioxy amphetamine,MDA)在大鼠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差异,为MDMA的法医学鉴...
目的探究单次和连续给药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3,4-methylenedioxy-N-methylamphetamine,MDMA)后,MDMA及其代谢物4,5-亚甲基二氧基苯丙胺(4,5-methylene dioxy amphetamine,MDA)在大鼠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差异,为MDMA的法医学鉴定提供数据依据。方法单次给药组取24只大鼠随机分为5、10、20 mg/kg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腹腔注射给药MDMA,对照组经腹腔注射给药与实验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后5 min、30 min、1 h、1.5 h、2 h、4 h、6 h、8 h、10 h、12 h通过内眦动脉取血0.5 mL。连续给药组取24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8只)和对照组(6只)。实验组连续腹腔注射递增给药MDMA 7 d,每日给药剂量分别为5、7、9、11、13、15、17 mg/kg,对照组经腹腔注射给药与实验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第8天将实验组大鼠随机分为5、10、20 mg/kg剂量组,每组6只,腹腔注射给药MDMA,对照组经腹腔注射与实验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后5 min、30 min、1 h、1.5 h、2 h、4 h、6 h、8 h、10 h、12 h通过内眦动脉取血0.5 mL。使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检测MDMA和MDA含量,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单次给药组血浆中MDMA在给药后5 min达到峰浓度,MDA在给药后1 h达到峰浓度,MDMA和MDA的最长检出时限为12 h。连续给药组第8天MDMA在给药后30 min达到峰浓度,MDA在给药后1.5 h达到峰浓度,MDMA和MDA的最长检出时限为10 h。单次给药组和连续给药组检出时限内MDMA和MDA质量浓度比与给药时间的非线性拟合方程分别为T=10.362C^(-1.183),R^(2)=0.9746;T=7.3973C^(-0.694),R^(2)=0.9615(T为给药时间,C为MDMA和MDA在血浆中的质量浓度比)。结论本研究得到的MDMA及其代谢物MDA在单次和连续给药大鼠体内毒物代谢动力学数据(达峰浓度、达峰时间、检测时限和质量浓度比与给药时间的关系)为相关法医学鉴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毒物化学
毒物代谢动力学
3
4
-
亚
甲
基
二氧
基
甲
基
苯丙
胺
4
5
-
亚
甲
基
二氧
基
苯丙
胺
模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饮酒、突感不适、急死
2
作者
周海燕
金中元
周建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5-366,共2页
关键词
N
-
甲
基
-
3
4-亚甲二氧苯丙胺/中毒
急死
尸体解剖
临床病理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药物滥用者的脑功能显像研究
被引量:
25
3
作者
郑继旺
徐国柱
+1 位作者
时杰
贾少微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30-535,共6页
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研究长期滥用海洛因和摇头丸对局部脑血流量、脑功能活动和多巴胺系统的影响以及电针的效应机制。通过观察摇头丸滥用者和健康志愿者在电针前后的脑血流变化 ,以及摇头丸和海洛因滥用者与正常志愿者的...
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研究长期滥用海洛因和摇头丸对局部脑血流量、脑功能活动和多巴胺系统的影响以及电针的效应机制。通过观察摇头丸滥用者和健康志愿者在电针前后的脑血流变化 ,以及摇头丸和海洛因滥用者与正常志愿者的脑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的对比研究 ,通过对采集的影像数据进行视觉和定量分析 ,结果发现 ,摇头丸滥用组 94 .1 % ( 1 6 /1 7)存在单侧额 脑岛 基底节 颞叶区局限性血流灌注和脑功能活动异常增高 ,而且所有滥用者大脑皮质都存在不同区域的局限性血流灌注和脑功能活动低下区。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更清晰地表明 ,摇头丸、海洛因滥用者和正常志愿者相比 ,双侧纹状体明显变小、形态异常 ,而且 ,纹状体的长度、宽度及纹状体 /全脑比值都与正常志愿者差异明显 ,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此外 ,滥用者的颅板、头皮和窦汇皆显影 ,表明血 脑脊液屏障的通透性亦明显增高。综合研究结果 ,摇头丸和海洛因对脑的损害是广泛的 ,包括血流灌注、脑细胞功能活动、多巴胺系统和血脑屏障。电针治疗可以显著增加或调整局部脑血流量 ,并改善大脑的功能活动。提示针刺可以作为一种简便、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
-
亚
甲
二氧
基
甲
基
苯丙
胺
二醋吗啡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电针
多巴
胺
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DMA及其代谢物MDA在大鼠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
被引量:
1
1
作者
于维光
贺强
王铮迪
田成俊
王锦凯
郑茜
任飞
张潮
王优美
徐鹏
尉志文
贠克明
机构
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法庭毒物分析公安部重点实验室
阳泉市盂县公安局
太原市公安局
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国家毒品实验室
出处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8YFC08074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82130056)
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资助项目(2019L0413)。
文摘
目的探究单次和连续给药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3,4-methylenedioxy-N-methylamphetamine,MDMA)后,MDMA及其代谢物4,5-亚甲基二氧基苯丙胺(4,5-methylene dioxy amphetamine,MDA)在大鼠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差异,为MDMA的法医学鉴定提供数据依据。方法单次给药组取24只大鼠随机分为5、10、20 mg/kg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腹腔注射给药MDMA,对照组经腹腔注射给药与实验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后5 min、30 min、1 h、1.5 h、2 h、4 h、6 h、8 h、10 h、12 h通过内眦动脉取血0.5 mL。连续给药组取24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8只)和对照组(6只)。实验组连续腹腔注射递增给药MDMA 7 d,每日给药剂量分别为5、7、9、11、13、15、17 mg/kg,对照组经腹腔注射给药与实验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第8天将实验组大鼠随机分为5、10、20 mg/kg剂量组,每组6只,腹腔注射给药MDMA,对照组经腹腔注射与实验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后5 min、30 min、1 h、1.5 h、2 h、4 h、6 h、8 h、10 h、12 h通过内眦动脉取血0.5 mL。使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检测MDMA和MDA含量,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单次给药组血浆中MDMA在给药后5 min达到峰浓度,MDA在给药后1 h达到峰浓度,MDMA和MDA的最长检出时限为12 h。连续给药组第8天MDMA在给药后30 min达到峰浓度,MDA在给药后1.5 h达到峰浓度,MDMA和MDA的最长检出时限为10 h。单次给药组和连续给药组检出时限内MDMA和MDA质量浓度比与给药时间的非线性拟合方程分别为T=10.362C^(-1.183),R^(2)=0.9746;T=7.3973C^(-0.694),R^(2)=0.9615(T为给药时间,C为MDMA和MDA在血浆中的质量浓度比)。结论本研究得到的MDMA及其代谢物MDA在单次和连续给药大鼠体内毒物代谢动力学数据(达峰浓度、达峰时间、检测时限和质量浓度比与给药时间的关系)为相关法医学鉴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依据。
关键词
法医学
毒物化学
毒物代谢动力学
3
4
-
亚
甲
基
二氧
基
甲
基
苯丙
胺
4
5
-
亚
甲
基
二氧
基
苯丙
胺
模型
大鼠
Keywords
forensic medicine
toxicology
toxicokinetics
3,
4
-
methylenedioxy
-
N
-
methylamphetamine
4
,5
-
methylene dioxy amphetamine
model
rats
分类号
DF795.1 [医药卫生—法医学]
D919.1 [医药卫生—法医学]
R89 [医药卫生—法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饮酒、突感不适、急死
2
作者
周海燕
金中元
周建华
机构
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5-366,共2页
关键词
N
-
甲
基
-
3
4-亚甲二氧苯丙胺/中毒
急死
尸体解剖
临床病理讨论
分类号
R971.7 [医药卫生—药品]
R5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药物滥用者的脑功能显像研究
被引量:
25
3
作者
郑继旺
徐国柱
时杰
贾少微
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30-535,共6页
文摘
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研究长期滥用海洛因和摇头丸对局部脑血流量、脑功能活动和多巴胺系统的影响以及电针的效应机制。通过观察摇头丸滥用者和健康志愿者在电针前后的脑血流变化 ,以及摇头丸和海洛因滥用者与正常志愿者的脑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的对比研究 ,通过对采集的影像数据进行视觉和定量分析 ,结果发现 ,摇头丸滥用组 94 .1 % ( 1 6 /1 7)存在单侧额 脑岛 基底节 颞叶区局限性血流灌注和脑功能活动异常增高 ,而且所有滥用者大脑皮质都存在不同区域的局限性血流灌注和脑功能活动低下区。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更清晰地表明 ,摇头丸、海洛因滥用者和正常志愿者相比 ,双侧纹状体明显变小、形态异常 ,而且 ,纹状体的长度、宽度及纹状体 /全脑比值都与正常志愿者差异明显 ,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此外 ,滥用者的颅板、头皮和窦汇皆显影 ,表明血 脑脊液屏障的通透性亦明显增高。综合研究结果 ,摇头丸和海洛因对脑的损害是广泛的 ,包括血流灌注、脑细胞功能活动、多巴胺系统和血脑屏障。电针治疗可以显著增加或调整局部脑血流量 ,并改善大脑的功能活动。提示针刺可以作为一种简便、有效。
关键词
3
4
-
亚
甲
二氧
基
甲
基
苯丙
胺
二醋吗啡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电针
多巴
胺
转运蛋白
Keywords
methylenedioxymethamphetamine(MDMA)
Diacetylmorphine
Tomography, emission
-
computed,single
-
photon
Electroacupuncture
Dopamine transporter
分类号
R971.1 [医药卫生—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MDMA及其代谢物MDA在大鼠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
于维光
贺强
王铮迪
田成俊
王锦凯
郑茜
任飞
张潮
王优美
徐鹏
尉志文
贠克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饮酒、突感不适、急死
周海燕
金中元
周建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药物滥用者的脑功能显像研究
郑继旺
徐国柱
时杰
贾少微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