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4-二硝基咪唑铜配合物[Cu(DNI)_2(H_2O)]·3H_2O的制备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8
1
作者 崔荣 郑晓东 +5 位作者 毛治华 张志忠 封利民 姚逸伦 李洪丽 姜俊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6期27-30,共4页
通过2,4-二硝基咪唑(2,4-DNI)钠盐的水溶液与硫酸铜的水溶液反应,制备出2,4-二硝基咪唑铜配合物;采用自然挥发法培养出了适于X光结构测定的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结果显示,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体学参数为:a=7.2560(10)×10-1... 通过2,4-二硝基咪唑(2,4-DNI)钠盐的水溶液与硫酸铜的水溶液反应,制备出2,4-二硝基咪唑铜配合物;采用自然挥发法培养出了适于X光结构测定的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结果显示,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体学参数为:a=7.2560(10)×10-1nm,b=7.762(2)×10-1nm,c=16.685(3)×10-1nm,α=87.13(3)°,β=83.81(3)°,γ=62.25(3)°,V=826.8(3)×10-3nm3,Z=2,Dc=1.871 g.cm-3,μ=1.411 mm-1,F(000)=470,最终偏离因子R为0.0388。根据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确定2,4-二硝基咪唑铜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C6H10CuN8O13;分子结构式为[Cu(DNI)2(H2O)2].3H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学 2 4-二硝基咪唑铜配合物 制备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二硝基-2,2'-联咪唑及其铜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DNA相互作用研究
2
作者 杨莉宁 姚琳 +2 位作者 余丽丽 杨黎燕 尤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8期13717-13719,共3页
[目的]研究4-硝基咪唑衍生物及其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为药物的定向合成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合成4,4'-二硝基-2,2'-联咪唑及其铜配合物,对其性质进行表征,并以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及黏度法初步研究配体及其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 [目的]研究4-硝基咪唑衍生物及其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为药物的定向合成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合成4,4'-二硝基-2,2'-联咪唑及其铜配合物,对其性质进行表征,并以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及黏度法初步研究配体及其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元素分析、IR、UV及摩尔电导率等数据表明4,4'-二硝基-2,2'-联咪唑与铜发生了配位;配体及配合物与DNA作用后其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都发生了一定变化,两者对DNA黏度也有不同的影响。[结论]配合物的可能组成为Cu[(NO2)2biim]2SO4.2H2O,配体及其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分别为非经典插入式和部分插入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4'-硝基-2 2'-咪唑 配合 小牛胸腺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4-硝基苯基)二吡咯甲烷铜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苯酚羟基化反应的活性
3
作者 王洪宇 吴振豪 张龙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8-143,共6页
以2,2′-(4-硝基苯基)二吡咯甲烷与Cu(CH3COO)2·H2O为原料,在甲醇溶液中成功合成了2,2′-(4-硝基苯基)二吡咯甲烷铜配合物;利用FTIR、元素分析及质谱对该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2,2′-(4-硝基苯基)二吡咯甲烷铜配合物为催化剂... 以2,2′-(4-硝基苯基)二吡咯甲烷与Cu(CH3COO)2·H2O为原料,在甲醇溶液中成功合成了2,2′-(4-硝基苯基)二吡咯甲烷铜配合物;利用FTIR、元素分析及质谱对该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2,2′-(4-硝基苯基)二吡咯甲烷铜配合物为催化剂,进行苯酚羟基化反应,研究了反应条件对苯酚羟基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催化剂用量50 mg、苯酚浓度1.0 mol/L、30%(w)H2O21.8 mL、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 h。在此条件下,苯酚转化率达63.5%,苯二酚的选择性达到100%(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的选择性分别为50.2%和49.8%)。重复使用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甲烷 2 2'-(4-硝基苯基)吡咯甲烷配合 苯酚羟基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Ⅱ),Cu(Ⅱ),Co(Ⅱ)与3,5-二硝基苯甲酸-咪唑三元超分子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有明 张勤生 +3 位作者 林奇 曹成 卢彦云 魏太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181-2186,共6页
在水和甲醇混合溶液中合成了3个配合物[Zn(DNBC)2(Im)2](1),[Cu(DNBC)2(Im)(H2O)](2)和[Co1.5(DNBC)4(Im)(CH3OH)(H2O)2](3)(DNBC=3,5-二硝基苯甲酸,Im=咪唑),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3个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 在水和甲醇混合溶液中合成了3个配合物[Zn(DNBC)2(Im)2](1),[Cu(DNBC)2(Im)(H2O)](2)和[Co1.5(DNBC)4(Im)(CH3OH)(H2O)2](3)(DNBC=3,5-二硝基苯甲酸,Im=咪唑),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3个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1中的Zn原子为四配位,具有扭曲的四面体构型,通过分子间氢键及范德华力形成了三维网状的超分子框架结构.配合物2中金属铜原子为五配位,分别与4个氧原子和1个咪唑氮原子配位,形成扭曲的四方锥体,再通过羧基和硝基与金属铜的连接形成了一维"Z"字链状结构.配合物3的空间群为P21/n,a=1.20876(7)nm,b=2.63287(16)nm,c=1.36466(9)nm,V=4.3045(5)nm3,Z=4,F(000)=2166,Co…Co原子之间的距离为0.3587 nm.在配合物3中,具有八面体配位构型的Co(Ⅱ)离子与μ-OH2组成的三核金属钴通过氢键与相邻的三核金属钴连接,Co(Ⅱ)离子与μ-OH2形成一维"Z"字链,并且配合物的空腔中包含未配位的咪唑和甲醇分子.配合物3的磁学性质测试表明,三核金属Co(Ⅱ)之间存在着反铁磁交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硝基苯甲酸 咪唑 配合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4-甲基吡唑基)甲烷和氯化铜(钴,镍)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5
作者 曹晓峰 李青山 刁海鹏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312-313,共2页
首次合成了二 (4 -甲基吡唑基 )甲烷 (C9H12 N4 )与氯化铜 (钴 ,镍 )三种配合物 ,并通过摩尔电导 ,元素分析的结果表明这三种配合物为 1∶2型的配合物。又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的分析数据 。
关键词 (4-甲基吡唑基)甲烷 配合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能配合物[Cu_3(C_4H_2N_6O_5)_3(H_2O)_3]·5NMP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能(英文) 被引量:3
6
作者 刘进剑 刘祖亮 成健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7-181,共5页
合成了一种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嗪-1-氧化物(LLM-105)的含能配合物[Cu3(C4H2N6O5)3(H2O)3]·5NMP,并通过红外、元素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TG)等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此Cu(II)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 合成了一种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嗪-1-氧化物(LLM-105)的含能配合物[Cu3(C4H2N6O5)3(H2O)3]·5NMP,并通过红外、元素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TG)等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此Cu(II)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用Kissinger和Ozawa法计算了配合物的放热过程的表观活化能,计算值为161 kJ·mol-1。同时研究了此配合物对高氯酸铵(AP)热分解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此配合物可以使AP的高温分解峰温提前98.363℃,使分解速度加快,对AP具有非常显著的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化学 2 6-氨基-3 5-硝基吡嗪-1-氧化(LLM-105) 含能配合[Cu3(C4H2N6O5)3(H2O)3]·5NMP 晶体结构 高氯酸铵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C_8H_4F_3O_2S)_2(C_(12)H_8N_2)]·C_3H_(6)O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7
作者 张文莉 沈小平 +2 位作者 贺敏强 俞运鹏 徐正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9,12,共4页
标题配合物 [Cu(C8H4 F3O2 S) 2 (C12 H8N2 ) ]·C3H6 O属于三斜晶系 ,空间群为P1,并测得如下晶胞参数a =10 .5 77(3) ,b =15 .72 2 (4) ,c =10 .133(2 ) ,α =94 .5 3(2 ) ,β =10 0 .81(2 ) ,γ =96 .18(2 )° ,V =16 37.0 3... 标题配合物 [Cu(C8H4 F3O2 S) 2 (C12 H8N2 ) ]·C3H6 O属于三斜晶系 ,空间群为P1,并测得如下晶胞参数a =10 .5 77(3) ,b =15 .72 2 (4) ,c =10 .133(2 ) ,α =94 .5 3(2 ) ,β =10 0 .81(2 ) ,γ =96 .18(2 )° ,V =16 37.0 3 3,Z =2 ,Mr =74 4.18,Dx =1.5 1× 10 6 g·m- 3,F(0 0 0 ) =5 2 6 ,μ =8 2 4cm- 1,最终偏差因子为R =0 .0 83,Rw=0 .0 74。Cu(II)与 2个 4 ,4 ,4 三氟 1 (2 噻吩基 )丁二酮 1,3中的四个氧原子和菲咯啉中的两个氮原子 ,组成了一个畸变的八面体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 配合 菲咯啉 晶体结构 衍生 合成 [Cu(C8H4F3O2S)2(C12H8N2)]·C3H6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NH_3)_2(FOX-7)_2的晶体结构和热行为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咏顺 徐抗震 +2 位作者 王敏 马海霞 赵凤起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共5页
用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的钾盐[K(FOX-7).H2O]和硝酸铜在氨水体系中合成了Cu(NH3)2(FOX-7)2,并培养得到了单晶。该晶体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0.688 18(7)nm,b=0.730 83(8)nm,c=1.319 66(14)nm,β=95.986°,V=0.660 09(12)n... 用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的钾盐[K(FOX-7).H2O]和硝酸铜在氨水体系中合成了Cu(NH3)2(FOX-7)2,并培养得到了单晶。该晶体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0.688 18(7)nm,b=0.730 83(8)nm,c=1.319 66(14)nm,β=95.986°,V=0.660 09(12)nm3,Dc=1.972 g/cm,μ=0.862 mm-1,F(000)=199,Z=2,R1=0.034 4,wR2=0.098 9。利用DSC研究了Cu(NH3)2(FOX-7)2的热分解行为。结果表明,Cu(NH3)2(FOX-7)2第一放热分解过程的放热焓、表观活化能、指前因子分别为-439.0 J/g,140.2 kJ/mol和14.78 s-1,热爆炸的临界温度为152.86℃,热稳定性低于FOX-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化学 1 1-氨基-2 2-硝基乙烯(FOX-7) (Ⅱ)配合 晶体结构 热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pn)_2(FOX-7)_2的非等温分解动力学、比热容与绝热至爆时间(英文)
9
作者 龚翔 孙倩 +2 位作者 徐抗震 宋纪蓉 赵凤起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81-1185,共5页
通过K(FOX-7)·H_2O和Cu(NO_3)_2·3H_2O在1,3-丙二胺溶液中的反应制得含能配合物Cu(pn)_2(FOX-7)_2(pn=1,3-丙二胺)。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微商热重法(TG/DTG)研究了Cu(pn)_2(FOX-7)_2的热分解行为,采用微量热DSC法测... 通过K(FOX-7)·H_2O和Cu(NO_3)_2·3H_2O在1,3-丙二胺溶液中的反应制得含能配合物Cu(pn)_2(FOX-7)_2(pn=1,3-丙二胺)。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微商热重法(TG/DTG)研究了Cu(pn)_2(FOX-7)_2的热分解行为,采用微量热DSC法测定了比热容,也研究了绝热至爆时间和撞击感度。结果表明,第一放热分解过程的非等温动力学方程为:dα/dT=(10^(17.83)/β)3α^(2/3)exp(-1.635×10~5/RT)。自加速分解温度和热爆炸临界温度分别为145.6℃和146.74℃。298.15 K时摩尔比热容为653.79 J·mol^(-1)·K^(-1)。绝热至爆时间约为77 s,Cu(pn)2(FOX-7)_2的特性落高(H_(50))是71 cm(>14 J)(RDX>7.5 J),Cu(pn)_2(FOX-7)_2是相对不敏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氨基-2 2.硝基乙烯(FOX-7) 配合 1 3-胺(pn) 非等温分解动力学 绝热至爆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