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芥菜型油菜4-二氢黄酮醇还原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严明理 刘显军 +3 位作者 刘忠松 官春云 袁谋志 熊兴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共7页
利用同源克隆方法,在芥菜型油菜中克隆了DFR基因。在DNA和cDNA中扩增的DFR基因大小分别为1612bp和1214bp。该基因含有5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为1158bp,预计编码385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42886.0Da,推测的等电点为5.54。DFR基因在芥菜型油... 利用同源克隆方法,在芥菜型油菜中克隆了DFR基因。在DNA和cDNA中扩增的DFR基因大小分别为1612bp和1214bp。该基因含有5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为1158bp,预计编码385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42886.0Da,推测的等电点为5.54。DFR基因在芥菜型油菜紫叶芥和黑籽近等基因系的叶片、胚和种皮中都表达,在四川黄籽中只在叶片和胚中表达。DFR基因在四川黄籽种皮中不表达,导致种皮中花色素和原花色素不能合成,从而种皮透明,形成黄籽,因此DFR基因是油菜种皮颜色形成途径中一个关键基因。本研究为利用该基因与种子、种皮特异启动子构建反义表达载体或RNAi载体,阐明油菜种皮颜色形成的分子机理和创造黄籽油菜新种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4-二氢黄酮醇还原酶基因 克隆 RT-PCR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郁金香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TgDFR1和TgDFR2的克隆与功能鉴定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恒滨 黄玲 +4 位作者 胡先梅 梁泽慧 王艳平 产祝龙 向林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在花色形成过程中,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 DFR)基因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研究以红色的郁金香品种‘纯火’为实验材料,克隆了2个DFR基因,分别编码365、422个氨基酸。在花不同发育时期的基因表达分析表明,T... 在花色形成过程中,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 DFR)基因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研究以红色的郁金香品种‘纯火’为实验材料,克隆了2个DFR基因,分别编码365、422个氨基酸。在花不同发育时期的基因表达分析表明,TgDFR1与TgDFR2在花发育的第二阶段(着色期)的表达显著上调,而TgDFR1在第三阶段(初开期)、第四阶段(盛开期)的表达有所回落,TgDFR2的表达量则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表明其与花青素苷的积累呈正相关。在烟草中过表达TgDFR1、TgDFR2,发现在转基因株系中基因表达量与花青素苷含量显著升高。对转基因烟草内源花青素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进行分析,发现与转空载体对照植株相比,NtDFR的表达量显著上升,编码查耳酮合成酶(chalcone synthase, CHS)、查耳酮异构酶(chalcone isomerase, CHI)、黄酮醇合成酶(flavonol synthase, FLS)、黄烷酮3-羟化酶(flavanone 3-hydroxylase, F3H)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下降。综上所述,TgDFR1与TgDFR2在郁金香花青素苷的积累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金香 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 花青素苷 基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DFR)的克隆及反义表达对儿茶素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左涛 赵树堂 +3 位作者 卢孟柱 孙爱东 王延伟 贺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9-55,共7页
为了验证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DFR)在杨树上的功能,明确DFR对抗病物质儿茶素合成的影响,利用抗病基因防治树木溃疡病提供候选基因。以接种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菌后6 d的一年生中林46杨树苗干的树皮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DFR基因... 为了验证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DFR)在杨树上的功能,明确DFR对抗病物质儿茶素合成的影响,利用抗病基因防治树木溃疡病提供候选基因。以接种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菌后6 d的一年生中林46杨树苗干的树皮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DFR基因的ORF序列,并构建DFR的反义表达载体anti-p BI121-DFR。采用农杆菌介导叶盘法转化84K杨,获得了转反义DFR基因的84K杨4株。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转基因植株叶片中的儿茶素质量分数,结果显示,4株转反义DFR株其内源儿茶素质量分数分别为0.97、2.4、1.6和0.87 ng/g,与84K野生型植株中儿茶素质量分数(8.9 ng/g)相比显著降低。上述结果表明DFR基因参与了杨树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该基因与儿茶素的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黄酮 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 反义表达载体 儿茶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云生 许玉娇 +6 位作者 胡晓婧 蒋晓岚 杨琴 李伟伟 刘亚军 高丽萍 夏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3-201,共9页
茶树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DFR)是儿茶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获得了茶树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CsDFR)的开放阅读框,它编码含347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推测分子量为38.69 kD,等电点为6.0... 茶树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DFR)是儿茶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获得了茶树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CsDFR)的开放阅读框,它编码含347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推测分子量为38.69 kD,等电点为6.02。成功地将该基因重组到表达载体SUMO上,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原核表达;优化了原核表达中诱导时间、诱导温度、IPTG浓度;纯化出目的蛋白。利用HPLC-MS方法对重组蛋白进行了体外酶活检测,结果表明目的蛋白具有DFR酶活性,可催化DHQ和DHM的还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黄酮醇4-还原酶 原核表达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望兰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SrDFR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樊荣辉 黄敏玲 +1 位作者 钟淮钦 吴建设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748-751,共4页
采用RT-PCR方法从鹤望兰蓝色花瓣中克隆到类黄酮合成途径关键基因SrDFR,该片段长246bp,编码82个氨基酸。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SrDFR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其他植物的DFR蛋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鹤望兰SrDFR与... 采用RT-PCR方法从鹤望兰蓝色花瓣中克隆到类黄酮合成途径关键基因SrDFR,该片段长246bp,编码82个氨基酸。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SrDFR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其他植物的DFR蛋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鹤望兰SrDFR与姜荷花聚为一类,亲缘关系较近。应用半定量PCR分析表明,SrDFR在蓝色花瓣中高表达,在黄色花萼和叶片中低表达,且在花发育的始花期表达量最高,表明该基因在蓝色花瓣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望兰 黄酮醇-4-还原酶 类黄酮生物合成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基因在烟草中的过量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春国 马素娴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6期563-565,578,共4页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是花青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它在花色的修饰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烟草植物体内过量表达积累后,可能会使烟草的花色加深或变为红色。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转基因技术将NtDfr1,NtDfr2基因转入烟草后,获得转基因植...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是花青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它在花色的修饰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烟草植物体内过量表达积累后,可能会使烟草的花色加深或变为红色。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转基因技术将NtDfr1,NtDfr2基因转入烟草后,获得转基因植株烟草的花色为红色,这与试验预期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黄酮醇-4-还原酶(DFR)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焦淑珍 张正言 +3 位作者 王林 徐盼 李琴琴 贾秋娥 《南方农业》 2016年第21期186-187,190,共3页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是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在花色的修饰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已从多种植物中分离得到。从DFR基因的结构和作用机制、底物特异性、时空表达模式及花色修饰等方面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为DFR基因的进一步研究和...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是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在花色的修饰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已从多种植物中分离得到。从DFR基因的结构和作用机制、底物特异性、时空表达模式及花色修饰等方面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为DFR基因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醇-4-还原酶 花青素 基因工程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葱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的分子克隆
8
作者 缪军 杨妍妍 +5 位作者 张一卉 刘冰江 霍雨猛 霍凤梅 修景润 吴雄 《山东农业科学》 2010年第2期8-12,共5页
鳞茎的皮色是洋葱的重要经济性状之一。洋葱的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AcDFR1的开放阅读框为1 158 bp,编码385个氨基酸残基;具有5个内含子,均符合GT-AG规则。本研究为阐明洋葱皮色形成的分子机制以及开发分子标记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洋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荞和甜荞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dfr)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祝婷 李成磊 +3 位作者 吴琦 蒙华 陈惠 邵继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19-223,共5页
采用同源基因克隆的方法,以苦荞和甜荞叶片为材料,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获得其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dfr)cDNA序列,并通过T载体克隆后测序。序列分析表明,获得了苦荞和甜荞dfr的全长cDNA编码序列,其1026bp的全长开放阅读框(ORF)均编... 采用同源基因克隆的方法,以苦荞和甜荞叶片为材料,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获得其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dfr)cDNA序列,并通过T载体克隆后测序。序列分析表明,获得了苦荞和甜荞dfr的全长cDNA编码序列,其1026bp的全长开放阅读框(ORF)均编码341个氨基酸,并具典型的dfr结构特征和功能模块。同源性分析显示,苦荞和甜荞与其他植物的dfr基因核苷酸相似性为71%~98%;根据氨基酸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表明,二者与豆科、桑科和蔷薇科聚为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甜荞 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和花青素合酶基因在桑椹中的表达谱及其与花青素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如凤 苗珂 +6 位作者 曹方园 方荣俊 潘刚 赵卫国 张林 程嘉翎 刘利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90-798,共9页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和花青素合酶(ANS)是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的2个重要酶类。从鲁桑品种育711号植株中克隆得到MmDFR和MmANS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MmDFR基因的ORF长度为1011 bp,编码336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为3951 ...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和花青素合酶(ANS)是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的2个重要酶类。从鲁桑品种育711号植株中克隆得到MmDFR和MmANS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MmDFR基因的ORF长度为1011 bp,编码336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为3951 kD,等电点为534;MmANS基因ORF的长度为1077 bp,编码358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为42.23 kD,等电点为5.25;MmDFR和MmANS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有很高的保守性。qRT-PCR检测结果表明,MmDFR和MmANS在不同桑种质成熟桑椹中的表达丰度存在显著差异,在同一品种中随着果实成熟,基因的表达水平逐渐提高。结合对桑椹花青素含量的检测,表明桑椹花青素含量与MmDFR和MmANS基因的表达量呈正相关,推测MmDFR和MmANS在桑椹花青素合成途径中具正向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黄酮醇-4-还原酶 花青素合酶 基因克隆 表达特征 花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在花青素合成中的功能及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亚丽 李欣 +4 位作者 肖婕 李瑞玲 杨华丽 孙勃 汤浩茹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7-196,共10页
植物色素主要有花青素、类胡萝卜素和生物碱类色素三大类,其中花青素是决定大部分被子植物组织或器官颜色的重要色素。花青素通过类黄酮途径合成,该途径是生物学上研究较多且较为清楚的代谢途径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该途径中除了... 植物色素主要有花青素、类胡萝卜素和生物碱类色素三大类,其中花青素是决定大部分被子植物组织或器官颜色的重要色素。花青素通过类黄酮途径合成,该途径是生物学上研究较多且较为清楚的代谢途径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该途径中除了查尔酮合成酶(chalcone synthase,CHS)、查尔酮异构酶(chalcone isomerase,CHI)和黄烷酮-3-羟化酶(flavanone-3-hydrolase,F3H)起着关键作用外,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DFR)对花青素的合成也至关重要。DFR可催化3种二氢黄酮醇和2种黄烷酮生成5种不同的花青素前体,且DFR基因家族不同成员对各个底物的催化效率不同,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植物中花青素的种类和含量,从而影响植物组织或器官的颜色。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DFR在花青素合成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与调控,包括DFR的特征、作用机制和系统进化以及环境、转录因子和一些结构基因与DFR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DFR今后的研究和利用基因工程改变植物组织或器官的颜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醇-4-还原酶 花青素 环境 激素 结构基因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植物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2
作者 于婷婷 倪秀珍 +3 位作者 高立宏 韩国军 朱长甫 盛彦敏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2-640,共9页
花青素苷是影响植物花瓣呈色的重要色素,而花色是决定花卉观赏价值和商业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花青素苷的生物合成过程中,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是花青素苷生物合成下游途径中的第一个关键的酶。因此,DFR在高等植物花色的形成过程... 花青素苷是影响植物花瓣呈色的重要色素,而花色是决定花卉观赏价值和商业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花青素苷的生物合成过程中,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是花青素苷生物合成下游途径中的第一个关键的酶。因此,DFR在高等植物花色的形成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形成花青素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调控点。DFR对3种二氢黄酮醇底物具有选择特异性,但决定DFR底物特异性的分子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该文简单概述了花青素苷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转录调控机制,并结合作者的工作重点综述了DFR的底物特异性以及克隆的DFR基因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青素 花青素苷 类黄酮 黄酮醇4-还原酶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郝爱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0-34,共5页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是黄酮类化合物合成途径中的重要酶之一。利用NCBI数据库中已经注册的植物DFR基因核酸以及氨基酸序列,以拟南芥DFR为主,对其组成成分、疏水性/亲水性、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以及三级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及预测,结果表...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是黄酮类化合物合成途径中的重要酶之一。利用NCBI数据库中已经注册的植物DFR基因核酸以及氨基酸序列,以拟南芥DFR为主,对其组成成分、疏水性/亲水性、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以及三级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及预测,结果表明:拟南芥等植物DFR不具有明显的疏水或亲水区域;主要构件为α-螺旋和不规则卷曲;植物DFR在高级结构、活性位点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醇4-还原酶 生物信息学 黄酮类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荞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的原核表达与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蒙 陈芳霞 +1 位作者 吕宁 陈鹏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84-889,共6页
苦荞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是花青素合成途径的关键酶。该研究以苦荞种子灌浆期cD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克隆苦荞DFR编码基因,并将其连接到表达载体pET47b上,转化获得苦荞DFR编码基因的大肠杆菌BL21(DE3)工程菌,通过IPTG诱导表达,用... 苦荞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是花青素合成途径的关键酶。该研究以苦荞种子灌浆期cD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克隆苦荞DFR编码基因,并将其连接到表达载体pET47b上,转化获得苦荞DFR编码基因的大肠杆菌BL21(DE3)工程菌,通过IPTG诱导表达,用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用亲和层析方法纯化蛋白,制备苦荞DFR多克隆抗体。RT-PCR技术获得了苦荞DFR编码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重组表达载体经PCR和测序鉴定,表明表达载体构建成功,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分别以可溶和不可溶的形式高效表达,亲和层析纯化得到融合蛋白,Western blotting显示,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特异识别其对应的抗原,天然的苦荞DFR蛋白在苦荞种子灌浆期中大量表达。苦荞DFR编码基因的原核表达与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为进一步开展DFR编码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黄酮醇4-还原酶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二氢黄酮醇还原酶基因(MsDFR)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董洁 王学敏 +2 位作者 王赞 高洪文 孙桂枝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3-132,共10页
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ihydroflavonol reductase,DFR)是缩合单宁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在单宁的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同源克隆的原理,利用RACE技术,从"中苜一号"苜蓿中克隆得到DFR基因(MsDFR),并对其进行了序列分析及... 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ihydroflavonol reductase,DFR)是缩合单宁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在单宁的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同源克隆的原理,利用RACE技术,从"中苜一号"苜蓿中克隆得到DFR基因(MsDFR),并对其进行了序列分析及不同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MsDFR基因cDNA全长1 402bp,包括开放阅读框1 023bp,编码340个氨基酸,在N端存在1个NADP结合位点"VTGASGFIGSWLVMRLMERGY",中部存在1个底物特异性结合的氨基酸基序"TLNVTEDQKPLWDESCWSDVEFCRRV"。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该基因在荚果中表达量较高,根中较弱;在NaCl和GA3诱导下,MsDFR基因表达受到抑制;在黑暗条件下,该基因被诱导表达。由此推测"中苜一号"苜蓿中可能存在不依赖于GA3信号的单宁合成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黄酮醇还原酶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二羟基-7,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醇和(±)-3,5,7-三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醇的全合成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应鹏 李瀛 +2 位作者 薛吉军 牛颖辉 吴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92-293,共2页
Dihydroxy-7,4′-dimethoxy-dihydroflavonol and (±)-3,5,7-trihydroxy-4′-methoxy-dihydroflavonol were found in many medicinal plants, here we describe a concise synthesis route by selective protection, aldol-cond... Dihydroxy-7,4′-dimethoxy-dihydroflavonol and (±)-3,5,7-trihydroxy-4′-methoxy-dihydroflavonol were found in many medicinal plants, here we describe a concise synthesis route by selective protection, aldol-condensation, 30% H2O2 epoxidation, cyclization and deprotection from 2,4,6-trihydroxyacetophone and anisaldehy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羟基-7 4-甲氧基黄酮醇 (±)-3 5 7-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醇 合成 生物活性 抗菌活性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含水量对玫瑰茄花青素含量及DFR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17
作者 汪桦燕 李静 +5 位作者 陈浩楠 林荔辉 方平平 徐建堂 张立武 陶爱芬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分析土壤含水量对玫瑰茄萼片花青素含量以及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为玫瑰茄栽培时的水分管理以及进一步明确DFR基因在花青素合成中的功能提供参考。【方法】以玫瑰茄品种‘广东早熟’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 【目的】分析土壤含水量对玫瑰茄萼片花青素含量以及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为玫瑰茄栽培时的水分管理以及进一步明确DFR基因在花青素合成中的功能提供参考。【方法】以玫瑰茄品种‘广东早熟’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了33%(极度干旱)、55%(轻度干旱)、80%(渍涝)3个土壤含水量处理,分别测定各处理下开花后10(前期)、20(中期)、30 d(后期)玫瑰茄萼片中花青素的含量以及5个DFR基因的表达量,并对花青素含量与DFR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1)不同土壤含水量下,随着开花时间的推移,玫瑰茄萼片花青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开花前期与开花后期的差异显著;含水量为80%时,花青素含量下降幅度最大;开花前、中期,土壤含水量为33%的花青素含量明显低于土壤含水量为55%、80%的含量;开花后期,3个土壤含水量处理的花青素含量差异不显著。(2)不同土壤含水量下,DFR基因的表达量随着开花时间的推移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土壤含水量为33%时,5个DFR基因的表达量高于其他两个含水量处理,且在开花后30 d显著上调,达到最高值,其中,DFR4表达量最高,DFR5表达量最低;土壤含水量为55%、80%时,5个DFR基因的表达量均较低。(3)土壤含水量为55%时,DFR4、DFR5表达量与花青素含量显著相关,表明其为调控花青素合成的关键基因。【结论】严重的干旱和渍涝都不利于玫瑰茄萼片花青素的合成;干旱胁迫促进了DFR基因的表达,而渍涝情况下DFR基因的表达受到了抑制;DFR4、DFR5基因为调控玫瑰茄花青素合成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茄 土壤含水量 花青素 黄酮醇-4-还原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花色绿绒蒿DFR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18
作者 王海菊 陈晓涓 +2 位作者 李拓键 罗军 屈燕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95,共8页
二氢黄酮4-还原酶(DFR)是花青素合成通路中的关键酶,其表达与花青素积累紧密相关,影响花朵呈色。为了探究DFR基因与绿绒蒿花色形成的关系,以红色的红花绿绒蒿和黄色的全缘叶绿绒蒿为试验材料,使用RT-PCR技术成功从中克隆出DFR基因,并对... 二氢黄酮4-还原酶(DFR)是花青素合成通路中的关键酶,其表达与花青素积累紧密相关,影响花朵呈色。为了探究DFR基因与绿绒蒿花色形成的关系,以红色的红花绿绒蒿和黄色的全缘叶绿绒蒿为试验材料,使用RT-PCR技术成功从中克隆出DFR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RT-qPCR分析。结果显示,2种绿绒蒿DFR基因的cDNA全长为1 131,1 125 bp,分别编码376,374个氨基酸,命名为MpDFR、MiDFR。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2种蛋白均属于亲水性蛋白,且具有DFR特有的NADPH结合结构域和底物特异性结合结构域。系统进化树表明,MpDFR、MiDFR蛋白与鸦片罂粟、沉水樟、三枝九叶草、澳洲坚果、蒂罗花的亲缘关系最近。Motif分析发现,DFR蛋白基序在不同植物中均较为保守。RT-qPCR结果显示,MpDFR、MiDFR在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花蕾期中MpDFR、MiDFR基因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2个时期。另外,红花绿绒蒿中DFR表达量均高于全缘叶绿绒蒿。结合西南林业大学屈燕课题组研究发现,这2种绿绒蒿中花青素类化合物的积累模式与DFR基因的表达模式一致,所以,研究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结构基因DFR对于了解该途径以及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良植物花色均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绿绒蒿 全缘叶绿绒蒿 黄酮4-还原酶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菜型油菜BjuA09DFR基因及其启动子的克隆与转化和表达 被引量:3
19
作者 袁玉辉 朱守晶 +4 位作者 邹杰 曾贤军 肖强 徐新仁 刘显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31,共8页
该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检测了BjuA09 DFR基因的时空表达特异性,并通过克隆BjuA09 DFR基因启动子片段,构建该基因的启动子GUS融合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重组质粒转入野生型拟南芥,最后对拟南芥转基因材料不同发育时期的... 该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检测了BjuA09 DFR基因的时空表达特异性,并通过克隆BjuA09 DFR基因启动子片段,构建该基因的启动子GUS融合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重组质粒转入野生型拟南芥,最后对拟南芥转基因材料不同发育时期的不同组织部位进行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BjuA09 DFR基因启动子的表达模式,为BjuA09 DFR基因启动子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BjuA09 DFR基因在芥菜型油菜的多个组织部位都有表达,尤其是在叶、花、角果和授粉后15d种子中表达量较高。(2)成功构建了BjuA09 DFR基因启动子和GUS基因融合表达载体(pBjuA09 DFR∷GUS),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重组质粒转入野生型拟南芥,经卡那霉素筛选和PCR检测抗性苗,获得转基因拟南芥阳性苗。(3)GUS组织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转基因拟南芥材料的GUS活性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异性,在叶、花、角果和种子中的染色较深,具有很强的GUS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4-二氢黄酮醇还原酶基因(DFR) 启动子 拟南芥转化 GUS组织化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肉猕猴桃DFR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杨俊 姜正旺 王彦昌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3-681,共9页
利用葡萄(Vitis vinifera)果实的DFR-cDNA序列搜索猕猴桃(Actinidia Lindl.)EST数据库,拼接所有与该cDNA相似片段成contig并借此设计引物,分离出红肉猕猴桃(A.chinensis var.rufopulpa)中DFR的两个克隆(AcDFR1和AcDFR2)的片段。在此基... 利用葡萄(Vitis vinifera)果实的DFR-cDNA序列搜索猕猴桃(Actinidia Lindl.)EST数据库,拼接所有与该cDNA相似片段成contig并借此设计引物,分离出红肉猕猴桃(A.chinensis var.rufopulpa)中DFR的两个克隆(AcDFR1和AcDFR2)的片段。在此基础上利用5′RACE和3′RACE技术,分别克隆到具有完整阅读框的AcDFR1(1264 bp)和靠近3′端的部分AcDFR2序列(880 bp)。AcDFR1与茶DFR-cDNA(Camellia sinensis)相似达84%,且AcDFR1与非洲菊变种(Gerbera hybrida var.regina)的氨基酸序列相似达80%。据DFR聚类分析,AcDFR1与AcDFR2蛋白类型上差异显著。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AcDFR1在‘金魁'(A.chinensis var.deliciosa‘Jinkui')中表达很高,AcDFR1和AcDFR2在‘金农'(A.chinensis var.chinensis‘Jinnong')与‘红阳'(A.chinensis var.chinensis‘Hongyang')中较低,且在果实发育后期(大约花后90~120 d)均有所升高,二者可能参与了红肉猕猴桃中花青素的积累,而在绿肉猕猴桃‘金魁'与黄肉猕猴桃‘金农'中,AcDFR1可能还参与了类黄酮代谢过程中的上游分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 电子克隆 花青素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