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四(5,6-二氢-1,4-二噻英)四氮杂卟啉修饰玻碳电极对多巴胺的选择性检测 被引量:1
1
作者 帅颖 王佳 +1 位作者 郭晓利 刘昌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3-56,共4页
将四(5,6-二氢-1,4-二噻英)四氮杂卟啉(FePz(dtn)4)通过电沉积的方式固载在玻碳电极上,该电极在抗坏血酸(AA)和尿酸(UA)等干扰物存在下,可选择性地检测多巴胺(DA).对比裸电极,在循环伏安测量中修饰过后的电极在氧化电位处对DA表现出良... 将四(5,6-二氢-1,4-二噻英)四氮杂卟啉(FePz(dtn)4)通过电沉积的方式固载在玻碳电极上,该电极在抗坏血酸(AA)和尿酸(UA)等干扰物存在下,可选择性地检测多巴胺(DA).对比裸电极,在循环伏安测量中修饰过后的电极在氧化电位处对DA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并且出现一对可逆的氧化还原峰,阳极和阴极的电位值分别为0.182V和0.142V.在电解质溶液中氧化峰电流随着DA的浓度线性增加.两个线性范围分别是1~10和10~200μg/m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 7和0.998 8.检出限为0.3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6--1 4-) 玻碳电极 多巴胺 抗坏血酸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仿生分子四酯基四(1,4-二噻英)四氮杂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
作者 邓佳 陈连清 +3 位作者 张丙广 孙杰 吕康乐 邓克俭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5期21-23,共3页
以2,3-二氰基-5-酯基-1,4-二噻英为前驱体、以Mg2+为模板成功地合成了新型仿生化合物四酯基四(1,4-二噻英)四氮杂卟啉镁[MgPz(H3COOC-dtn)4]及其自由配体[H2Pz(H3COOC-dtn)4],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质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其进... 以2,3-二氰基-5-酯基-1,4-二噻英为前驱体、以Mg2+为模板成功地合成了新型仿生化合物四酯基四(1,4-二噻英)四氮杂卟啉镁[MgPz(H3COOC-dtn)4]及其自由配体[H2Pz(H3COOC-dtn)4],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质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仿生化合物四甲基四(1,4-二噻)四氮杂卟啉锰的合成与表征
3
作者 王亚娟 杨昌军 +2 位作者 孙杰 吕康乐 邓克俭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7年第9期22-23,26,共3页
成功合成了新型化合物2,3-二氰基-5-甲基-1,4-二噻,进一步以其为前驱体用模板反应法合成出四甲基四(1,4-二噻)四氮杂卟啉锰,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关键词 [口] 合成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溴丙基四(1,4-二噻)四氮杂卟啉锌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4
作者 唐俊峰 李群丽 +4 位作者 刘红涛 陈连清 孙杰 吕康乐 邓克俭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7期19-21,28,共4页
以镁离子为模板,2,3-二氰基-5-溴丙基-1,4-二噻为前驱体,成功地合成了四溴丙基四(1,4-二噻)四氮杂卟啉锌,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将目标化合物负载到树脂上,初步考察了其对苯酚的光催... 以镁离子为模板,2,3-二氰基-5-溴丙基-1,4-二噻为前驱体,成功地合成了四溴丙基四(1,4-二噻)四氮杂卟啉锌,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将目标化合物负载到树脂上,初步考察了其对苯酚的光催化降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丙基(1 4-) 合成与表征 活化分子氧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Pz(dtn)_4和纳米金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郭晓利 刘昌华 +2 位作者 赵三根 戴勋 袁若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0-45,共6页
在玻碳电极上电沉积四(1,4-二噻英)四氮杂卟啉铁(FePz(dtn)4),将其作为电子媒介体与纳米金结合,利用纳米金的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等优点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最后用聚乙烯缩丁醛包埋修饰好的电极,制备了过氧化氢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 在玻碳电极上电沉积四(1,4-二噻英)四氮杂卟啉铁(FePz(dtn)4),将其作为电子媒介体与纳米金结合,利用纳米金的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等优点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最后用聚乙烯缩丁醛包埋修饰好的电极,制备了过氧化氢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传感器的电化学特性,以-0.25V为工作电位,在pH=6.5,温度为25℃的最佳条件下,其峰电流值与H2O2浓度在3.5×10-6~7.35×10-3mol/L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1.0×10-6mol/L(S/N=3).该传感器有非常好的稳定性,响应较快、灵敏度较高,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铁(FePz(dtn)4) 纳米金 电沉积 辣根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