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氧化钨/聚(3,4-乙烯二氧噻吩)核壳纳米线阵列薄膜的制备与电致变色性能
1
作者 陈传胜 李熙瑞 张青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1-409,共9页
本文采用溶剂热和电沉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三氧化钨/聚(3,4-乙烯二氧噻吩)(WO_(3)/PEDOT)核壳纳米线阵列薄膜,对实验样品进行表面结构表征、电化学性能测试和电致变色性能测试。测试显示WO_(3)/PEDOT纳米线阵列直径约为15-55 nm。透射... 本文采用溶剂热和电沉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三氧化钨/聚(3,4-乙烯二氧噻吩)(WO_(3)/PEDOT)核壳纳米线阵列薄膜,对实验样品进行表面结构表征、电化学性能测试和电致变色性能测试。测试显示WO_(3)/PEDOT纳米线阵列直径约为15-55 nm。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证实WO_(3)/PEDOT纳米线阵列薄膜为核壳结构,X射线衍射花样和拉曼光谱证明核壳结构为六方相的WO_(3)核与非晶PEDOT薄壳层所组成。循环伏安曲线显示WO_(3)/PEDOT纳米线的电化学反应为扩散控制过程。WO_(3)/PEDOT纳米线在波长为633 nm处获得了对比度为78.2%、着色时间为4.6 s、褪色时间为2.0 s以及着色效率为78.6 cm^(2)/C的优异特性,由于核与壳层结构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复合结构的变色响应速度和循环稳定性获得了显著的提升,在智能显示、节能窗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钨 聚(3 4-乙烯二氧噻吩) 核壳纳米结构 溶剂热 电致变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2-氰乙基吡咯/3,4-乙烯二氧噻吩电致变色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能
2
作者 李慧娴 孙肖梦 +4 位作者 许天旭 邢小静 杜宪超 邱东方 程新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45-2651,2659,共8页
以N-2-氰乙基吡咯(CNPy)和3,4-乙烯二氧噻吩(EDOT)为原料,通过电化学聚合制备了导电聚合物P(CNPy-co-EDOT)膜。采用FTIR、SEM、电化学工作站、UV-Vis吸收光谱对P(CNPy-co-EDOT)膜进行了表征,通过光谱电化学法,探究了n(CNPy)∶n(EDOT)对P... 以N-2-氰乙基吡咯(CNPy)和3,4-乙烯二氧噻吩(EDOT)为原料,通过电化学聚合制备了导电聚合物P(CNPy-co-EDOT)膜。采用FTIR、SEM、电化学工作站、UV-Vis吸收光谱对P(CNPy-co-EDOT)膜进行了表征,通过光谱电化学法,探究了n(CNPy)∶n(EDOT)对P(CNPy-co-EDOT)膜电致变色转换和开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EDOT的引入能够显著提高CNPy的合成膜能力,形成了具有电化学氧化还原活性和光学吸收特性的P(CNPy-co-EDOT)膜;P(CNPy-co-EDOT)膜具有较低的禁带宽度(1.70~2.32 e V)和利于电解质离子传输的多孔状颗粒堆积结构;由n(CNPy)∶n(EDOT)=3∶7制备的P(CNPy_(3)-co-EDOT_(7))膜具有显著的多色电致变色特性,在不同外加电压下,呈现出黄褐色(–0.8 V)、草绿色(0.4 V)到蓝色(1.0 V)的丰富颜色变化;P(CNPy_(3)-co-EDOT_(7))膜的光学对比度为35.7%,响应时间为0.76 s,着色效率为219.6 cm^(2)/C;P(CNPy_(3)-co-EDOT_(7))膜在氧化态和还原态的透过率几乎没有变化,能维持原来的色泽,不会出现显著的褪色现象,显示出优异的光存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聚合物 氰乙基吡咯 3 4-乙烯二氧噻吩 电化学聚合 电致变色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3,4-乙烯二氧噻吩)/MXene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容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娟娟 轩晓蝶 +4 位作者 杜子富 刘潞潞 高楼军 高晓明 简选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13-3221,共9页
MXene材料具有组分灵活可调、电容量较高等优势在超级电容器储能领域备受关注。采用电化学法制得聚3, 4-乙烯二氧噻吩/Nb_(2)CT_(x) MXene (PEDOT/MXene)复合电极材料。结果表明,在扫描速率为30 mV·s^(-1)时,PEDOT/MXene的面积比... MXene材料具有组分灵活可调、电容量较高等优势在超级电容器储能领域备受关注。采用电化学法制得聚3, 4-乙烯二氧噻吩/Nb_(2)CT_(x) MXene (PEDOT/MXene)复合电极材料。结果表明,在扫描速率为30 mV·s^(-1)时,PEDOT/MXene的面积比电容可达250.21 mF·cm^(-2),当电流密度从0.1 mA·cm^(-2)增加到5 mA·cm^(-2)时,PEDOT/MXene的面积比电容保持率为83.5%,远优于PEDOT的64.1%,并且在100 mV·s^(-1)的扫描速率下循环测试1 000次后初始电容保持率可达84%,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和稳定性。工作为基于MXene基材料构筑高性能电化学储能界面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ene 3 4-乙烯二氧噻吩 电化学法 复合电极材料 电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4-乙烯二氧噻吩和吡咯-3-甲酸的共聚物薄膜的制备、表征及电致变色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吕耀康 刘幼幼 +6 位作者 潘云 刘刚 陈钧 郭芸 初文静 慎炼 张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84-494,共11页
以3,4-乙烯二氧噻吩(EDOT)和吡咯-3-甲酸(P3C)为共聚单体,EDOT和P3C分别按物质的量比1∶1,3∶1,5∶1,10∶1配比,通过电化学聚合制得了4种聚(3,4-乙烯二氧噻吩-吡咯-3-甲酸)薄膜,并依次命名为P(EDOT∶P3C)-1,P(EDOT∶P3C)-3,P(EDOT∶P3C... 以3,4-乙烯二氧噻吩(EDOT)和吡咯-3-甲酸(P3C)为共聚单体,EDOT和P3C分别按物质的量比1∶1,3∶1,5∶1,10∶1配比,通过电化学聚合制得了4种聚(3,4-乙烯二氧噻吩-吡咯-3-甲酸)薄膜,并依次命名为P(EDOT∶P3C)-1,P(EDOT∶P3C)-3,P(EDOT∶P3C)-5和P(EDOT∶P3C)-10.光谱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4种共聚物薄膜都具有优良的电致变色性能,同时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活性和较高的光学对比度.与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相比,P(EDOT∶P3C)能展示更丰富的颜色变化,如P(EDOT∶P3C)-1薄膜随着电压的变化,可呈现从暗红色、浅褐色、灰蓝色到蓝色的变化.此外,基于EDOT和P3C以及钛氧簇[Ti_7(OEt)_(19)O_5(CoBr)],我们还设计合成了含钛共聚物薄膜P(EDOT∶P3C)-1-Ti,该薄膜不仅具有电致变色性能,而且还具有电催化氧化水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 4-乙烯二氧噻吩-吡咯-3-甲酸) 电化学聚合 电致变色 钛氧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咯-(3,4-乙烯二氧噻吩)共聚物有序纳米阵列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5
作者 钱明 徐志民 +1 位作者 刘炜炜 韩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2-616,共5页
采用阳极氧化铝(AAO)模板电化学沉积方法,合成了1种新型吡咯-(3,4-乙烯二氧噻吩)(PE)共聚物纳米线阵列薄膜,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其表现出较高的比容量(1426. 1 m A·h/g,充放电电流密度为100 m A/g)和很好的循环稳定性(在充放... 采用阳极氧化铝(AAO)模板电化学沉积方法,合成了1种新型吡咯-(3,4-乙烯二氧噻吩)(PE)共聚物纳米线阵列薄膜,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其表现出较高的比容量(1426. 1 m A·h/g,充放电电流密度为100 m A/g)和很好的循环稳定性(在充放电循环300圈之后,比容量仍然保持在1400 m A·h/g以上).这种多组分共聚物纳米线阵列有可能成为下一代长寿命、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而被广泛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3 4-乙烯二氧噻吩)共聚物 纳米阵列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氧化石墨烯/聚3,4-二氧乙烯噻吩∶聚苯乙烯磺酸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娜 杜鹃 +1 位作者 罗艳 钟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2-65,共4页
采用HI整体还原法将原位聚合法制备出的氧化石墨烯/聚3,4-二氧乙烯噻吩∶聚苯乙烯磺酸(GO/PEDOT∶PSS)复合薄膜还原成还原氧化石墨烯/PEDOT∶PSS(RGO/PEDOT∶PSS)复合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扫描电镜、四探针测试仪和紫外分光... 采用HI整体还原法将原位聚合法制备出的氧化石墨烯/聚3,4-二氧乙烯噻吩∶聚苯乙烯磺酸(GO/PEDOT∶PSS)复合薄膜还原成还原氧化石墨烯/PEDOT∶PSS(RGO/PEDOT∶PSS)复合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扫描电镜、四探针测试仪和紫外分光光度仪等手段对所制备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RGO掺杂量为15%(质量分数)时,RGO/PEDOT∶PSS复合薄膜综合性能最优,其方块电阻为0.25kΩ/□,透光率达到85.2%(λ=550nm),同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3 4-二氧乙烯噻吩∶聚苯乙烯磺酸 掺杂 整体还原 柔性透明导电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电导率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兴平 杜鹃 +1 位作者 罗艳 钟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7-99,150,共4页
采用聚苯乙烯磺酸作为电荷平衡掺杂剂,通过氧化3,4-乙烯二氧噻吩聚合制备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图谱和四探针电导率测试仪分别对其结构和导电性能进行表征。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PEDOT... 采用聚苯乙烯磺酸作为电荷平衡掺杂剂,通过氧化3,4-乙烯二氧噻吩聚合制备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图谱和四探针电导率测试仪分别对其结构和导电性能进行表征。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PEDOT∶PSS为半晶态结构。电导率测试结果表明聚合工艺条件对PEDOT∶PSS电导率均有显著的影响,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出电导率高达73S/cm的PEDOT∶P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 4-乙烯二氧噻吩) 聚苯乙烯磺酸 导电聚合物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超疏油聚(3,4-乙烯基二氧)噻吩薄膜的制备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兆元 丁春梅 +2 位作者 朱英 万梅香 江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8-104,共7页
以离子液体溴化(1-己基-3-甲基咪唑盐)作为电解质和掺杂剂采用电化学一步法制备了微纳米复合结构的聚(3,4-乙烯基二氧噻吩)薄膜,薄膜由槽内排布着纳米珠链的棒状结构组成.研究表明,通过控制电流密度的大小,可以调节棒状结构和珠状结构... 以离子液体溴化(1-己基-3-甲基咪唑盐)作为电解质和掺杂剂采用电化学一步法制备了微纳米复合结构的聚(3,4-乙烯基二氧噻吩)薄膜,薄膜由槽内排布着纳米珠链的棒状结构组成.研究表明,通过控制电流密度的大小,可以调节棒状结构和珠状结构的平均直径.离子液体中的咪唑阳离子和对阴离子均掺杂到聚合物中,该薄膜具有可逆的电化学活性及水下超疏油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 4-乙烯二氧噻吩)薄膜 离子液体 纳米结构 水下超疏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3,4-乙二氧噻吩包覆碳纳米管的原位化学氧化合成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大庆 黄俊 +3 位作者 哈恩华 刘旸 吕明云 丁鹤雁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16,共4页
报道了不同溶剂体系中原位化学氧化合成PEDOT/CNTs纳米复合物的实验,用红外光谱(IR)、拉曼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四探针电导率仪对合成的纳米复合物进行了表征,可以看出:采用乙腈作为反应介质环境,可以获得反应充分完全的具有... 报道了不同溶剂体系中原位化学氧化合成PEDOT/CNTs纳米复合物的实验,用红外光谱(IR)、拉曼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四探针电导率仪对合成的纳米复合物进行了表征,可以看出:采用乙腈作为反应介质环境,可以获得反应充分完全的具有理想形态的聚乙二氧噻吩包覆碳纳米管的纳米复合纤维;通过对合成纳米复合纤维进行导电性方面的表征,证明通过一维纳米形态的碳纳米管和导电聚乙二氧噻吩的复合,可以获得具有更高导电性的纳米复合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二氧噻吩(PEDOT) 碳纳米管(CNTs) 原位化学氧化合成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3,4-乙烯基二氧噻吩)/碳纳米管复合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制备及其用于8-羟基-2'-脱氧鸟嘌呤核苷的检测
10
作者 潘吉超 姚飞 +4 位作者 任腾飞 贾丽萍 贾文丽 崔慧 王怀生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6-71,共6页
通过恒电流电解一步法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聚(3,4-乙烯基二氧噻吩)/碳纳米管复合膜,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膜修饰电极综合了聚(3,4-乙烯基二氧噻吩)(PEDOT)和碳纳米管(CNTs)两者的优点,对8-羟基-2'-脱氧鸟嘌呤核苷(8-OH-dG)的氧化具... 通过恒电流电解一步法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聚(3,4-乙烯基二氧噻吩)/碳纳米管复合膜,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膜修饰电极综合了聚(3,4-乙烯基二氧噻吩)(PEDOT)和碳纳米管(CNTs)两者的优点,对8-羟基-2'-脱氧鸟嘌呤核苷(8-OH-dG)的氧化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较好地抑制尿酸的干扰,而且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在0.1 mol/L pH 9.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8-OH-dG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0.014~14.0μmol/L和14.0~56.0μmol/L两个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可达35 nmol/L(S/N=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2’-脱氧鸟嘌呤核苷 聚(3 4-乙烯二氧噻吩) 碳纳米管 导电聚合物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案化与生物功能化聚3,4-乙烯二氧噻吩生物界面
11
作者 张亚琼 林兴安 +4 位作者 潘齐超 钱思昊 张述华 邱高 朱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0183-20189,共7页
本工作制备了具有可调控蛋白/细胞作用且低阻抗的功能化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的图案化生物界面,并在空间上引导细胞的粘附行为。功能化PEDOT共聚物由具有抗非特异性粘附的磷酸胆碱功能化的EDOT(EDOT-PC)和可进行生物耦合反应的羧... 本工作制备了具有可调控蛋白/细胞作用且低阻抗的功能化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的图案化生物界面,并在空间上引导细胞的粘附行为。功能化PEDOT共聚物由具有抗非特异性粘附的磷酸胆碱功能化的EDOT(EDOT-PC)和可进行生物耦合反应的羧基功能化的EDOT(EDOT-COOH)两种单体共聚而成。本工作研究了不同组分共聚物的电化学阻抗性能及其对蛋白、细胞的抗粘附性能,同时通过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多肽的引入实现了在抗非特异性粘附背景下对细胞的特异性粘附。在此基础上,通过光刻及电化学沉积技术制备了由细胞特异性粘附区与抗细胞粘附区组成的图案化PEDOT生物界面,可有效地在空间上控制细胞粘附行为。该工作为研究细胞在材料表面的其他行为提供了可能性,在组织修复、再生工程中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乙烯二氧噻吩 磷酸胆碱 羧酸功能化 图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噻吩甲酸在Fe_3O_4@Ag基底上的吸附及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江美 刘文涵 +1 位作者 滕渊洁 袁荣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77-1484,共8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Fe3O4纳米颗粒,再以柠檬酸三钠还原Ag NO3获得了具有SERS活性的Fe3O4@Ag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从理论计算和实验测定表征探讨了2-噻吩甲酸(2-TCA)在...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Fe3O4纳米颗粒,再以柠檬酸三钠还原Ag NO3获得了具有SERS活性的Fe3O4@Ag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从理论计算和实验测定表征探讨了2-噻吩甲酸(2-TCA)在Fe3O4@Ag表面的吸附行为和增强效应。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得到的拉曼光谱与实际测得的常规拉曼光谱基本一致,而在DFT理论计算中所键连的Ag原子数越多,与实测值就越接近。溶液的浓度和p H对拉曼增强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当溶液的p H=3且浓度为1×10-4mol·L-1时有最大拉曼增强效应。峰强随2-TCA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浓度过大会导致大量2-TCA分子吸附聚集在Ag表面形成局部"拥堵",阻碍了激发光尤其是光谱信号的散射通过,从而减弱了拉曼增强效应。p H的变化使溶液中2-TCA分子形态发生改变,结构形态不同,其在Ag表面的吸附方式也不同。中性C4H3SCOOH分子以环上S:形式垂直吸附键合在Ag表面,形成S—Ag配位键而产生SERS光谱。-1价C4H3SCOO-离子以S—Ag配位和O—Ag共价"双键合"侧卧方式共同吸附在Ag表面而产生SERS光谱。在Ag表面,以单独S—Ag配位键吸附或键合的能力比S—Ag配位和O—Ag共价共同吸附方式要弱,但其产生的SERS信号更强,故2-TCA中性分子比2-TCA-离子更有利于SERS的产生。随着p H值的增加,溶液中的2-TCA由中性分子逐渐转化为-1价的C4H3SCOO-离子,因而在p H>3以后,拉曼增强效应逐步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噻吩甲酸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Fe3O4@Ag DFT 化学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S,4R)-3,4-(二氧丙叉基)-N-氧化吡咯烷与丙烯酸甲酯的环加成反应研究
13
作者 李欣 林智杰 +1 位作者 胡泓梵 张洪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4-68,共5页
硝酮与烯烃的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是构成五元含氮杂环的重要方法.本文先由异抗坏血酸经H2O2氧化,合成了(2R,3R)-(O,O-丙叉基)-γ-丁内酯1,然后用"一锅煮"的实验方法经DIBAL-H还原,羟胺化及甲磺酸处理,以55%的产率制备了环状... 硝酮与烯烃的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是构成五元含氮杂环的重要方法.本文先由异抗坏血酸经H2O2氧化,合成了(2R,3R)-(O,O-丙叉基)-γ-丁内酯1,然后用"一锅煮"的实验方法经DIBAL-H还原,羟胺化及甲磺酸处理,以55%的产率制备了环状硝酮2.接着,研究了环状硝酮2与丙烯酸甲酯3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在甲苯中于室温下搅拌1.5 h,得到了区域选择性的环加成产物4a和4b,产率为76%.产物的波谱分析指出:该环加成反应具有高度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但endo/exo选择性较差(1: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硝酮 丙烯酸甲酯 (3S 4R)-3 4-(二氧丙叉基)-N-氧化吡咯 1 3-偶极环加成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3,4-乙撑二氧取代基的聚三噻吩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春宝 吐尔逊.阿不都热依木 +2 位作者 石伟 姚美芹 司马义.努尔拉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0-54,共5页
通过Stille反应合成了3’,4'-乙撑二氧-2,2’:5’,2”-三噻吩,并以其作为单体,在0~5℃下,以FeCl3为氧化剂,在氯仿溶液中合成了3种聚(3’,4’-乙撑二氧-2,2’:5’,2”-三噻吩)。并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傅里叶... 通过Stille反应合成了3’,4'-乙撑二氧-2,2’:5’,2”-三噻吩,并以其作为单体,在0~5℃下,以FeCl3为氧化剂,在氯仿溶液中合成了3种聚(3’,4’-乙撑二氧-2,2’:5’,2”-三噻吩)。并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凝胶色谱(GPC)、循环伏安(CV)、透射电镜(TEM)和热重分析(TGA)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同时讨论了乙撑二氧取代基和FeCl3用量对聚合物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的紫外最大吸收为466~474nm,数均分子量为3.4×10^3~3.6×10^3,能隙大约为2.05eV,热分解温度为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 4-乙撑二氧-2 2’:5’ 2”-噻吩) FECL3 氧化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lO_4)_3氧化合成聚乙撑二氧-三噻吩 被引量:1
15
作者 黎万丽 赵春宝 +2 位作者 吐尔逊.阿不都热依木 韩艳 司马义.努尔拉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5-39,49,共6页
分别以Fe(Cl O4)3、FeCl3、Fe2(SO4)3作为氧化剂,对3′,4′-乙撑二氧-2,2′∶5′,2″-三噻吩(TET)进行了化学氧化聚合,并研究了聚合条件对聚合物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射线衍射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采用循... 分别以Fe(Cl O4)3、FeCl3、Fe2(SO4)3作为氧化剂,对3′,4′-乙撑二氧-2,2′∶5′,2″-三噻吩(TET)进行了化学氧化聚合,并研究了聚合条件对聚合物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射线衍射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当TET与Fe(Cl O4)3的摩尔比为1∶4,反应温度为18℃,反应时间为12 h时,聚3′,4′-乙撑二氧-2,2′∶5′,2″-三噻吩(PTET)具有更好的共轭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导电率可达1.47 S/m,比电容可达133 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乙撑二氧-2 2′∶5′ 2″-噻吩 Fe(ClO4)3 氧化聚合 导电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苯醌二亚胺与3,4-乙撑二氧噻吩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16
作者 孟新涛 吐尼莎古丽.阿吾提 +2 位作者 买苏尔.米吉提 张建平 司马义.努尔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20,共4页
以N,N′-二氯对苯醌二亚胺、2,5-二甲基-N,N′-二氯对苯醌二亚胺与2,5-二溴-3,4-乙撑二氧噻吩为单体,1,3-二(二苯基膦)丙烷二氯化镍(Ⅱ)为催化剂,采用金属配合物催化法合成了聚(N,N′-对苯醌二亚胺-3,4-乙撑二氧噻吩)和聚(2,5-二甲基-N,... 以N,N′-二氯对苯醌二亚胺、2,5-二甲基-N,N′-二氯对苯醌二亚胺与2,5-二溴-3,4-乙撑二氧噻吩为单体,1,3-二(二苯基膦)丙烷二氯化镍(Ⅱ)为催化剂,采用金属配合物催化法合成了聚(N,N′-对苯醌二亚胺-3,4-乙撑二氧噻吩)和聚(2,5-二甲基-N,N′-对苯醌二亚胺-3,4-乙撑二氧噻吩)两种共聚物。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X射线衍射(XRD)、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和循环伏安(CV)等测试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两种共聚物在CF3COOH(TFA)溶液中的UV-Vis最大吸收波长分别在500 nm和511 nm处;氧化还原峰出现在-0.2 V-0.8 V之间;通过碘掺杂后共聚物的电化学窗口拓宽,电化学活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Ⅱ)配合物催化法 对苯醌二亚胺 格氏试剂 3 4-乙撑二氧噻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乳化液中聚3,4-已撑二氧噻吩(PEDOT)低维材料的制备
17
作者 刘晓媛 程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25,共3页
实验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乳化剂,Na2S2O8为氧化剂,正己烷为油相水性乳化液中制备出聚3,4-已撑二氧噻吩(PEDOT)纳米棒和纳米球。研究了乳化剂浓度、温度、油水比、氧化剂浓度对PEDOT形貌的影响。当油水比例为1/4,乳化剂的量为1.0... 实验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乳化剂,Na2S2O8为氧化剂,正己烷为油相水性乳化液中制备出聚3,4-已撑二氧噻吩(PEDOT)纳米棒和纳米球。研究了乳化剂浓度、温度、油水比、氧化剂浓度对PEDOT形貌的影响。当油水比例为1/4,乳化剂的量为1.00g,氧化剂的量为0.1626g,温度为60℃时,得到PEDOT为分布均匀规则的纳米棒,相同条件下,油水比例为1/8时,PEDOT为纳米球。油水比例为1/4,乳化剂用量为1.0g~2.0g,随乳化剂用量增加,PEDOT的形状由棒状变为球状,并且随着乳化剂用量增加,球状尺寸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已撑二氧噻吩(PEDOT)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 聚合物纳米球 聚合物纳米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核壳结构高电化学性能PEDOT/PAN-b-PSS的研究
18
作者 唐火强 武晶晶 +4 位作者 胡来文 郭德超 董维福 姚文强 杜显锋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9-276,共8页
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4-乙烯基苯磺酸(PEDOT/PSS)水分散体因具有众多优点被公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商业导电聚合物之一,但由于绝缘的PSS会包裹在其颗粒表面使电荷传递能垒变高,影响导电性。合成的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丙烯腈-b-聚4-乙烯... 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4-乙烯基苯磺酸(PEDOT/PSS)水分散体因具有众多优点被公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商业导电聚合物之一,但由于绝缘的PSS会包裹在其颗粒表面使电荷传递能垒变高,影响导电性。合成的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丙烯腈-b-聚4-乙烯基苯磺酸(PEDOT/PAN-b-PSS)在水中能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胶束,这种核壳结构以PAN为核,PSS为壳,导电聚合物PEDOT堆积在壳上,增加了颗粒之间PEDOT的接触,可以有效降低电荷传递能垒,提高电导率(8.1S/cm→59.2S/cm),改善电化学性能,并有良好的成膜性(均方根粗糙度≤1.53nm)。将PEDOT/PAN-b-PSS应用于固态电容器中,相对于传统的PEDOT/PSS,能有效降低等效串联电阻(16.1mΩ→6.9mΩ),提高容量引出率(88.3%→95.0%)。为生产企业合成高品质PEDOT水分散体和下游企业选择更合适的PEDOT水分散体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聚合物 3 4-乙烯二氧噻吩 嵌段共聚物 核壳结构 电化学性能 固态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吩并[3,2-d]嘧啶-4(3H)-酮的合成工艺研究
19
作者 蒋达洪 范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3-55,共3页
报道了一种噻吩并[3,2-d]嘧啶-4(3H)-酮的简便、高效合成新工艺。巯基乙酸乙酯和2-氯丙烯腈在乙醇钠作用下进行环合制得3-氨基噻吩-2-甲酸乙酯,然后在乙酸乙酯中与氯化氢气体成盐进行分离。3-氨基噻吩-2-甲酸乙酯的盐酸盐直接与过量的... 报道了一种噻吩并[3,2-d]嘧啶-4(3H)-酮的简便、高效合成新工艺。巯基乙酸乙酯和2-氯丙烯腈在乙醇钠作用下进行环合制得3-氨基噻吩-2-甲酸乙酯,然后在乙酸乙酯中与氯化氢气体成盐进行分离。3-氨基噻吩-2-甲酸乙酯的盐酸盐直接与过量的甲酰胺关环制得噻吩并[3,2-d]嘧啶-4(3H)-酮,两步总产率约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吩并[3 2-d]嘧啶-4(3H)- 3-氨基噻吩-2-甲酸乙酯 甲酰胺 合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苯基四氢环戊二烯并[4,5]噻吩并[2,3-d]嘧啶-4-酮七乙酰乳糖硫苷的合成
20
作者 戴秋红 刘明国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106-108,共3页
以2-氨基四氢环戊二烯并[4,5]噻吩-3-甲酸乙酯为原料,采用有别于文献报道的合成方法,经3-苯基-2-巯基四氢环戊二烯并[4,5]噻吩并[2,3-d]嘧啶-4-酮中间体,高产率的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3-苯基四氢环戊二烯并[4,5]噻吩并[2,3-d]嘧啶-4-酮... 以2-氨基四氢环戊二烯并[4,5]噻吩-3-甲酸乙酯为原料,采用有别于文献报道的合成方法,经3-苯基-2-巯基四氢环戊二烯并[4,5]噻吩并[2,3-d]嘧啶-4-酮中间体,高产率的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3-苯基四氢环戊二烯并[4,5]噻吩并[2,3-d]嘧啶-4-酮七乙酰乳糖硫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氨基四氢环戊二烯并[4 5]噻吩-3-甲酸乙酯 3-苯基-2-巯基四氢环戊二烯并[4 5]噻吩并[2 3-d]嘧啶-4- 3-苯基四氢环戊二烯并[4 5]噻吩并[2 3-d]嘧啶-4-酮七乙酰乳糖硫苷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