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及其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丽娟 虞鑫海 +1 位作者 徐永芬 傅菊荪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8,13,共6页
以间苯二酚和2-氯-5-硝基三氟甲苯为基本原料,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经亲核取代反应制得1,3-双(4-硝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DNRes-2TF),并利用Pd/C、水合肼进一步还原得到1,3-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DARes-2TF)。随后,以... 以间苯二酚和2-氯-5-硝基三氟甲苯为基本原料,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经亲核取代反应制得1,3-双(4-硝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DNRes-2TF),并利用Pd/C、水合肼进一步还原得到1,3-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DARes-2TF)。随后,以该二胺和芳香族二酐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溶剂中,聚合得到聚酰胺酸溶液,热亚胺化得到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并对薄膜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氟取代基及间位取代结构是制备无色透明聚酰亚胺的一条颇具前途的路线,且不会牺牲材料的耐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双(4-硝基-2-甲基氧基) 1 3-双(4-氨基-2-甲基氧基) 聚酰亚胺薄膜 制备 性能 透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式-三(2-(4-三氟甲基苯基)吡啶)合铱配合物为发光中心的高效绿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滕明瑜 王铖铖 +2 位作者 荆一铭 郑佑轩 林晨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90-1496,共7页
用经典的方法合成了面式-三(2-(4-三氟甲基苯基)吡啶)合铱配合物(fac-Ir(tfmppy)3),并得到了其晶体结构。在CH2Cl2溶液中Ir(tfmppy)3的发射光谱显示出了峰值位于525 nm的π→π*跃迁吸收以及金属到配体电荷转移(MLCT)吸收,色坐标(CIE)为... 用经典的方法合成了面式-三(2-(4-三氟甲基苯基)吡啶)合铱配合物(fac-Ir(tfmppy)3),并得到了其晶体结构。在CH2Cl2溶液中Ir(tfmppy)3的发射光谱显示出了峰值位于525 nm的π→π*跃迁吸收以及金属到配体电荷转移(MLCT)吸收,色坐标(CIE)为(0.31,0.62),量子效率计算为4.59%(以Ru(bpy)3]Cl2为参照)。以Ir(tfmppy)3为发光中心,制备并研究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ITO/TAPC(60 nm)/Ir(tfmppy)3(x%)∶mCP(30 nm)/TPBi(60 nm)/LiF(1 nm)/Al(100 nm)。4%掺杂浓度的器件在4 197 cd·m-2的亮度下显示的最大电流效率为33.95 cd·A-1,在12.7 V时的最大亮度为43 612 cd·m-2,色坐标(CIE)为(0.31,0.61)。利用瞬态电致发光法(transient electroluminescence(TEL))、在1 300(V·cm-1)1/2的电场强度下Ir(tfmppy)3配合物的电子迁移率测定为4.24×10-6cm2·(V·s)-1。非常接近于常用的电子传输材料八羟基喹啉铝(Alq3)的电子迁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铱配合物 4-甲基联吡啶 电致磷光 有机电致发光 电子迁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三氟甲基苯氧基)对苯二甲酰氯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3
作者 霍毅 盛寿日 +3 位作者 裴学良 刘卓 刘晓玲 宋才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4-527,共4页
在KOH和K2CO3存在下,通过对氯三氟甲苯(PCTFB)和2,5.二甲基苯酚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的缩合反应制得了2-(4.三氟甲基苯氧基)对二甲苯(TFDMB),该步最佳的反应条件为:PCTFB与2,5.二甲基苯酚的摩尔比为1:1.2,反应时... 在KOH和K2CO3存在下,通过对氯三氟甲苯(PCTFB)和2,5.二甲基苯酚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的缩合反应制得了2-(4.三氟甲基苯氧基)对二甲苯(TFDMB),该步最佳的反应条件为:PCTFB与2,5.二甲基苯酚的摩尔比为1:1.2,反应时间为8h,反应温度为140-190℃,TFDMB的产率达93.7%.TFDMB继而用KMn04作氧化剂分别在吡啶、NaOH的水溶液中经两步氧化制得关键中间体2-(4.三氟甲基苯氧基)对苯二甲酸(仰A),产率为75%;再将TFPA和氯化亚砜反应以92%的产率合成了聚合单体2-(4.三氟甲基苯氧基)对苯二甲酰氯(TFTPC),三步总收率为6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氯 2 5-二甲基 2-(4-甲基氧基)对二甲酸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三氟甲基-4-卤苯腈的合成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宙兴 李光红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22-1725,共4页
以3-三氟甲基4-卤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化和催化氰化反应合成了3-三氟甲基-4-卤苯腈。重点探讨了3-三氟甲基4-卤苯胺的重氮化、中和剂碱的选取、氰化过程中催化体系组成和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确定了适宜合成反应... 以3-三氟甲基4-卤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化和催化氰化反应合成了3-三氟甲基-4-卤苯腈。重点探讨了3-三氟甲基4-卤苯胺的重氮化、中和剂碱的选取、氰化过程中催化体系组成和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确定了适宜合成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组成n(乙二胺):n(醋酸铜)=3:1,催化剂用量为底物的15%,0—5℃下反应2h,产率为70%-82%。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Fr—In)、核磁共振氢谱(。HNMR)和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表征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甲基-4- K3[Fe(CN)6] 3-甲基4-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氯-4-硝基-α,α,α-三氟甲氧基苯的氟化反应研究
5
作者 陈其亮 徐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32-433,共2页
研究了 2 氯 4 硝基 α ,α ,α 三氟甲氧基苯 (CNTFMB)的氟化反应 ,考察了溶剂、相转移催化剂聚乙二醇 (PEG60 0 0 )、KF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经实验确定了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n(CNTFMB)∶n(KF) =1 0∶1 4,CNTFMB的质量 (g)... 研究了 2 氯 4 硝基 α ,α ,α 三氟甲氧基苯 (CNTFMB)的氟化反应 ,考察了溶剂、相转移催化剂聚乙二醇 (PEG60 0 0 )、KF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经实验确定了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n(CNTFMB)∶n(KF) =1 0∶1 4,CNTFMB的质量 (g)与溶剂DMF的体积 (mL)之比为 1∶3,n(PEG60 0 0 )∶n (CNTFMB) =0 5∶10 0 0 ,反应温度 135℃。在此条件下 ,2 氟 4 硝基 α ,α ,α 三氟甲氧基苯 (FNTFMB)的收率为 85 % ,产品纯度w (FNTFMB) =9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硝基-α α α-甲氧基 2--4-硝基-α α α-甲氧基 相转移催化 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氯-3-三氟甲基异氰酸苯脂改性电解液
6
作者 李庆余 薛珂 +2 位作者 解雪松 王红强 史洪峰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1-222,233,共3页
在六氟磷酸锂(LiPF6)基电解液中,掺入不同比例的4-氯-3-三氟甲基异氰酸苯脂(S TD),制备得到改性后的锂盐电解液配方,研究了STD作为电解液添加剂对Li PF6基电解液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TD可与Li PF6耦合,有效提高电解液离子... 在六氟磷酸锂(LiPF6)基电解液中,掺入不同比例的4-氯-3-三氟甲基异氰酸苯脂(S TD),制备得到改性后的锂盐电解液配方,研究了STD作为电解液添加剂对Li PF6基电解液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TD可与Li PF6耦合,有效提高电解液离子电导率,当STD掺杂量为0.3%(体积比)时,有效提高电池首次充放电效率,改善充放电循环稳定性及降低内阻,其首次充放电效率为62.1%,循环10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97.6%;未掺杂STD电解液的首次充放电效率为41.5%,10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9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锂 4--3-甲基异氰酸 电解液 掺杂 电解液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氟苯脲基壳聚糖纳米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7
作者 赵艳玲 汤积德 +2 位作者 闫凤美 潘庆才 高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6-157,160,共3页
采用亚结构拼接法将2,3,4-三氟苯异氰酸酯定位导入到壳聚糖上,制得了多氟苯脲基壳聚糖纳米材料;纳米材料的结构经红外光谱仪、元素分析仪、透射电镜、热重分析仪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发生在壳聚糖的氨基上;纳米片直径和厚度分... 采用亚结构拼接法将2,3,4-三氟苯异氰酸酯定位导入到壳聚糖上,制得了多氟苯脲基壳聚糖纳米材料;纳米材料的结构经红外光谱仪、元素分析仪、透射电镜、热重分析仪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发生在壳聚糖的氨基上;纳米片直径和厚度分别集中在50~200nm和15~30nm;纳米材料的热稳定性比壳聚糖的明显提高,分别在310℃和540℃出现2次热降解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 4-三氟苯异氰酸酯 壳聚糖 纳米材料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新型单体—含氟和氧膦二胺的合成 被引量:5
8
作者 杨志兰 张爱清 +1 位作者 杨政险 王维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9期29-31,共3页
从 3,5 二 (三氟甲基 )溴苯出发 ,经格氏、硝化、水合肼还原反应合成了含氟和氧膦的新型二胺 ,总收率达到 5 0 %以上 。
关键词 聚酰亚胺 3 5-二(甲基)溴 合成 二胺 氧膦二胺 3 5-二(甲基)基二氧膦 二(3-硝基)-4-(甲基)基氧化膦 二(3-胺基)-4-(甲基)基氧化膦 结构 表征 水合肼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