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的共振散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魏永巨 戚秀菊 +2 位作者 敦惠娟 王惠英 兰瑞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89-1292,共4页
研究了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水溶液的共振散射光谱的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 在弱酸性溶液中, PAR可产生很强的共振光散射, 散射光谱形状与吸收光谱有关. 溶液酸度影响PAR的电离平衡和存在状态, 因而影响散射光谱. 在pH 3.1~6.2之... 研究了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水溶液的共振散射光谱的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 在弱酸性溶液中, PAR可产生很强的共振光散射, 散射光谱形状与吸收光谱有关. 溶液酸度影响PAR的电离平衡和存在状态, 因而影响散射光谱. 在pH 3.1~6.2之间, PAR为不带电荷的中性分子, 可在疏水力的作用下结合形成分子聚合体, 从而导致共振光散射增强. 光偏振实验表明PAR的散射光为完全偏振光. 在一定实验条件下, 光散射强度与PAR浓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 共振光散射 吸收光谱 光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吖啶黄能量转移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铁(Ⅱ)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鲍所言 王桂华 +3 位作者 刘保生 孙汉文 黄永章 石生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7-89,共3页
对 4 (2 吡啶偶氮 ) 间苯二酚 (PAR)与吖啶黄间荧光能量转移进行了探讨 ,研究了其能量转移的最佳条件 ,并应用该体系测定痕量铁 (Ⅱ ) ,由此建立了能量转移荧光测定痕量铁的新方法。在λex/em =46 5nm/5 0 5nm ,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 对 4 (2 吡啶偶氮 ) 间苯二酚 (PAR)与吖啶黄间荧光能量转移进行了探讨 ,研究了其能量转移的最佳条件 ,并应用该体系测定痕量铁 (Ⅱ ) ,由此建立了能量转移荧光测定痕量铁的新方法。在λex/em =46 5nm/5 0 5nm ,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作用下 ,pH =9 2时 ,吖啶黄与PAR 铁 (Ⅱ )络合物间能发生有效能量转移 ,使吖啶黄的荧光猝灭。铁的量在 0~ 10 μ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 0 0 6 μg·L-1。该方法用于水样、发样中痕量铁的测定 ,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吖啶黄 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 par 能量转移 荧光猝灭 痕量分析 头发 荧光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喜树碱在导电聚合物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性能及其电化学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爱林 张少波 +3 位作者 李丽萍 吴潇霎 曹扬远 林新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4-487,共4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对羟喜树碱在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导电聚合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性能及其电化学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磷酸盐缓冲液中(pH 3.0),在-0.2^+0.4 V范围内羟喜树碱在PAR膜修饰电极表面受吸附控制,发生准可逆单电子转移... 采用循环伏安法对羟喜树碱在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导电聚合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性能及其电化学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磷酸盐缓冲液中(pH 3.0),在-0.2^+0.4 V范围内羟喜树碱在PAR膜修饰电极表面受吸附控制,发生准可逆单电子转移电极反应过程,电子转移系数α=0.38;首次提出了以差示脉冲伏安法建立检测羟喜树碱含量的新方法。在聚合时间为40圈(100 mV/s),富集电位+1.0 V,富集时间240 s条件下,利用差示脉冲伏安法测得其氧化峰电流Ip与浓度分别在0.01~1.0μmol/L和1.0~4.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 n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修饰电极 导电聚合膜修饰电极 羟喜树碱 循环伏安法 生物碱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度法快速测定金-钴-镍-铟合金镀液中的钴 被引量:1
4
作者 丘山 丘星初 黄曙明 《电镀与精饰》 CAS 2004年第5期27-28,共2页
研究了钴离子与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形成配合物的条件及其光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在pH6~8的柠檬酸铵介质中,钴离子与PAR形成紫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7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70=1.8×104L/(mol·c... 研究了钴离子与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形成配合物的条件及其光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在pH6~8的柠檬酸铵介质中,钴离子与PAR形成紫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7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70=1.8×104L/(mol·cm),钴质量浓度介于0~2.5μg/mL遵守比尔定律。用硫酸酸化后,配合物不分解,因而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应用于金-钴-镍-铟合金镀液中钴的测定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液 柠檬酸铵 钴离子 硫酸 快速测定 par 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 铟合金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螯合形成树脂特性的研究
5
作者 梁仲文 周志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5年第9期796-798,共3页
我们曾报导了用D-290阴离子树脂与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制得PAR螯合形成树脂^([1]),简称PAR树脂。其形成不同于一般的螯合形成树脂^([2-6])。从而扩大了获得这类树脂的领域。本文对它的特性进行了研究。(一)实验1.试剂D-290大... 我们曾报导了用D-290阴离子树脂与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制得PAR螯合形成树脂^([1]),简称PAR树脂。其形成不同于一般的螯合形成树脂^([2-6])。从而扩大了获得这类树脂的领域。本文对它的特性进行了研究。(一)实验1.试剂D-290大孔强碱性阴离子树脂(氯型)40-500,南开大学化工厂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树脂 螯合形成树脂 阴离子树脂 南开大学化工厂 par 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天然产物提取物对铅离子螯合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方月娟 夏道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5-298,共4页
目的:建立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天然产物提取物对铅离子螯合能力的检测方法。方法:用双硫腙、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与铅络合成红色络合物,加入不同天然产物提取物,测定吸光度,从而衡量样品对铅离子螯合能力。结果:双硫腙-PAR-铅分光... 目的:建立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天然产物提取物对铅离子螯合能力的检测方法。方法:用双硫腙、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与铅络合成红色络合物,加入不同天然产物提取物,测定吸光度,从而衡量样品对铅离子螯合能力。结果:双硫腙-PAR-铅分光光度法能快速检测溶液中的铅离子含量,土茯苓总黄酮、高良姜总黄酮、莲房多酚、辣木叶总黄酮、葛根总黄酮在体外有很好的螯合作用。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稳定、快速,可用于测定中药等天然产物与铅离子螯合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硫腙 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 分光光度法 螯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