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氰酸酯扩链改性对聚(4-羟基丁酸酯)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王子豪 陶安民 +3 位作者 李志 宋红玮 付小会 阚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2,共10页
聚(4-羟基丁酸酯)(P4HB)是一种生物可降解的脂肪族聚酯,具有韧性高、降解速率优异和降解产物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但较低的熔体强度和结晶速率等限制了其加工应用。为了改善P4HB的熔体强度和结晶速率,选用芳香族的4,4’-二苯基甲烷二异... 聚(4-羟基丁酸酯)(P4HB)是一种生物可降解的脂肪族聚酯,具有韧性高、降解速率优异和降解产物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但较低的熔体强度和结晶速率等限制了其加工应用。为了改善P4HB的熔体强度和结晶速率,选用芳香族的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脂肪族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做扩链剂,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的催化下通过熔融加工对P4HB进行扩链改性。通过优化催化剂和扩链剂的用量,系统研究了异氰酸酯扩链剂对P4HB熔体强度、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MDI可以更好地提升P4HB的熔体强度和力学性能,而HDI可以更好地提高P4HB的结晶温度和结晶速率。当P4HB与MDI的投料摩尔比为1:3时,P4HB的冲击强度由8.4 k J/m2提高到25.1 kJ/m2,熔体流动速率由158 g/10 min降低到20 g/10 min。当P4HB与HDI的投料摩尔比为1:2.5时,P4HB的结晶温度由20.8℃升高到3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4-羟基丁酸) 异氰酸 扩链 熔体强度 结晶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氟苯基异氰酸酯及纳米SiO_2改性环氧有机硅树脂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勇 李鸣 张小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38,共3页
用4-氟苯基异氰酸酯改性环氧有机硅树脂(ES),使树脂接枝含氟基团,增强了树脂的疏水性,使腐蚀性物质不易粘附。改性树脂中再添加氢氧化铝包覆的纳米SiO2,以提高涂层的致密性,使腐蚀性介质难以侵入。通过双重改性的环氧有机硅涂层具有极... 用4-氟苯基异氰酸酯改性环氧有机硅树脂(ES),使树脂接枝含氟基团,增强了树脂的疏水性,使腐蚀性物质不易粘附。改性树脂中再添加氢氧化铝包覆的纳米SiO2,以提高涂层的致密性,使腐蚀性介质难以侵入。通过双重改性的环氧有机硅涂层具有极低的表面能和优良的防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氟苯基异氰酸 环氧有机硅树脂 纳米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价钐配合物和异氰酸苯酯的反应——[(CH_3C_5H_4)_2(THF)Sm]_2[μ-η~4-(PhN)OCCO(NPh)]·2THF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袁福根 沈琪 孙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501-1505,共5页
报道了二价配合物 ( CH3C5H4) 2 Sm( THF)和 Sm I2 ( THF) x 与异氰酸苯酯的反应 . ( CH3C5H4) 2 Sm( THF)和异氰酸苯酯反应生成配合物 [( CH3C5H4) 2 ( THF) Sm]2 [μ-η4-( Ph N) OCCO( NPh) ]· 2 THF( 1 ) ,而Sm I2 ( THF) x则... 报道了二价配合物 ( CH3C5H4) 2 Sm( THF)和 Sm I2 ( THF) x 与异氰酸苯酯的反应 . ( CH3C5H4) 2 Sm( THF)和异氰酸苯酯反应生成配合物 [( CH3C5H4) 2 ( THF) Sm]2 [μ-η4-( Ph N) OCCO( NPh) ]· 2 THF( 1 ) ,而Sm I2 ( THF) x则被异氰酸苯酯氧化为 [Sm I2 ( THF) 5][Sm I4( THF) 2 ]. ( CH3C5H4) 2 Sm( THF)和配合物 1都能催化异氰酸苯酯的齐聚反应 .( CH3C5H4) 2 Sm( THF)和异氰酸苯酯作用生成配合物 1的反应可以认为是( CH3C5H4) 2 Sm( THF)催化异氰酸苯酯齐聚的引发反应 ,而配合物 1是该齐聚反应的活性中间体 . 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 ,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 齐聚 异氰酸 二价钐配合物 合成 [(CH3C5H4)2(THF)Sm]2[μ-η^4(-PhN)OCCO(NPh)]·2TH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氯-3-三氟甲基异氰酸苯脂改性电解液
4
作者 李庆余 薛珂 +2 位作者 解雪松 王红强 史洪峰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1-222,233,共3页
在六氟磷酸锂(LiPF6)基电解液中,掺入不同比例的4-氯-3-三氟甲基异氰酸苯脂(S TD),制备得到改性后的锂盐电解液配方,研究了STD作为电解液添加剂对Li PF6基电解液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TD可与Li PF6耦合,有效提高电解液离子... 在六氟磷酸锂(LiPF6)基电解液中,掺入不同比例的4-氯-3-三氟甲基异氰酸苯脂(S TD),制备得到改性后的锂盐电解液配方,研究了STD作为电解液添加剂对Li PF6基电解液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TD可与Li PF6耦合,有效提高电解液离子电导率,当STD掺杂量为0.3%(体积比)时,有效提高电池首次充放电效率,改善充放电循环稳定性及降低内阻,其首次充放电效率为62.1%,循环10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97.6%;未掺杂STD电解液的首次充放电效率为41.5%,10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9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氟磷酸锂 4--3-氟甲基异氰酸苯脂 电解液 掺杂 电解液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苄基和三丁基锡4-吡啶甲酸酯聚合物的合成、性质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7
5
作者 尹汉东 王传华 +1 位作者 王勇 马春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309-1313,共5页
用三苄基氯化锡及三丁基氯化锡与 4-吡啶甲酸钠反应 ,分别合成了三苄基锡 4-吡啶甲酸酯 (1 )和三丁基锡 -4-吡啶甲酸酯 (2 ) ,并进行了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表征 .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 ,化合物 1属单斜晶系 ,P2 1 /n空间... 用三苄基氯化锡及三丁基氯化锡与 4-吡啶甲酸钠反应 ,分别合成了三苄基锡 4-吡啶甲酸酯 (1 )和三丁基锡 -4-吡啶甲酸酯 (2 ) ,并进行了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表征 .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 ,化合物 1属单斜晶系 ,P2 1 /n空间群 ,晶胞参数 :a=0 .965 64(8) nm,b=1 .640 85 (1 4) nm,c=1 .4940 3 (1 3 ) nm,β=97.681 (2 ) 0 ,V=2 .3 460 (3 ) nm3,Z=4,Dc=1 .45 6g/cm3.化合物 2属单斜晶系 ,P2 1 /n空间群 ,晶胞参数 :a=0 .96673 (1 4) nm,b=2 .3 845 (4 ) nm,c=0 .970 71 (1 4) nm,β=1 1 2 .463 (3 ) o ,V=2 .0 679(5 ) nm3,Z=4,Dc=1 .3 2 4g/cm3.两个化合物均通过 4-吡啶甲酸配体的氮原子桥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基锡4-吡啶甲酸 聚合物 合成 性质 一维无限链 晶体结构 苄基锡4-吡啶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三(4-甲基苯甲酸酯)手性固定相拆分5种芳基丙酸类药物对映体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2
6
作者 罗安 万强 +4 位作者 范华均 陈智 吴学昊 黄晓文 臧林泉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13-1018,共6页
采用纤维素-三(4-甲基苯甲酸酯)(CTMB)手性固定相,利用反相色谱法研究了氟比洛芬、普拉洛芬、布洛芬、萘普生、洛索洛芬5种芳基丙酸类手性药物的色谱拆分行为。考察了流动相组成、酸碱添加剂及柱温对上述5种药物对映体分离的影响,并通... 采用纤维素-三(4-甲基苯甲酸酯)(CTMB)手性固定相,利用反相色谱法研究了氟比洛芬、普拉洛芬、布洛芬、萘普生、洛索洛芬5种芳基丙酸类手性药物的色谱拆分行为。考察了流动相组成、酸碱添加剂及柱温对上述5种药物对映体分离的影响,并通过热力学研究及对映体结构分析对CTMB固定相的手性拆分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除萘普生采用乙腈-0.1%(v/v)甲酸溶液外,以甲醇-0.1%(v/v)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可使普拉洛芬、洛索洛芬、氟比洛芬和布洛芬的对映体间的分离度均大于1.5,CTMB固定相对这5种芳基丙酸类药物的手性拆分能力依次为普拉洛芬>洛索洛芬>氟比洛芬>布洛芬>萘普生。在各自的优化色谱条件下,将方法应用于上述5种药物制剂的含量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纤维素-(4-甲基苯甲酸) 手性固定相 芳基丙酸类药物 手性拆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对MCF-7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汪楠 陈飞虎 +3 位作者 葛金芳 潘春晓 彭晓清 居靖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67-772,共6页
目的研究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4-ami-no-2-trifluoromethyl-phenyl retinate,ATPR)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ATPR作用MCF-7细胞后,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分析细胞增殖情况;瑞氏-吉姆萨染... 目的研究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4-ami-no-2-trifluoromethyl-phenyl retinate,ATPR)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ATPR作用MCF-7细胞后,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分析细胞增殖情况;瑞氏-吉姆萨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粘蛋白(mucin 1,MUC-1)活性;RT-PCR法检测维甲酸受体(RARα、RARβ、RARγ)、维甲酸受体诱导基因1(RRIG1)、雌激素受体(ERα、ERβ)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RARα、RARβ、RARγ蛋白的表达。结果 ATPR明显抑制MCF-7细胞增殖,且随浓度和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强;镜下观察ATPR作用72 h后MCF-7细胞形态趋向正常细胞分化;ELISA结果显示ATPR明显降低MCF-7细胞培养上清MUC-1浓度(P<0.05);ATPR作用MCF-7细胞72 h后,RARβ、RRIG1、ERβ表达增强(P<0.05),RARγ表达下调(P<0.05),RARα和ERα表达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ATPR可明显抑制MCF-7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分化程度增高,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维甲酸受体和雌激素受体平衡,并上调RRIG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氨基-2-氟甲基苯基维甲酸 乳腺癌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MCF-7细胞 维甲酸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乙胺/吡啶催化合成硫代磷酸三(4-氨基苯)酯及类似物 被引量:5
8
作者 张跃华 张其平 +4 位作者 胡兰萍 雷武 陈勇 夏明珠 王风云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7-401,共5页
为提高硫代磷酸三(4-氨基苯)酯(TPTA)的产率,以对氨基酚和三氯硫磷为原料,三乙胺/吡啶为缚酸剂催化合成TPTA。通过实验得到了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n(对氨基酚)∶n(三乙胺/吡啶)∶n(三氯硫磷)=3.05∶3.65∶1.00,n(三乙胺)∶n(吡啶)=1.00∶... 为提高硫代磷酸三(4-氨基苯)酯(TPTA)的产率,以对氨基酚和三氯硫磷为原料,三乙胺/吡啶为缚酸剂催化合成TPTA。通过实验得到了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n(对氨基酚)∶n(三乙胺/吡啶)∶n(三氯硫磷)=3.05∶3.65∶1.00,n(三乙胺)∶n(吡啶)=1.00∶0.02,丙酮为溶剂,反应时间为4 h。在三乙胺中加入少量的吡啶,组成复式缚酸剂能有效地提高反应的产率。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TPTA的产率可达到69.6%。用类似的缚酸剂体系合成了硫代磷酸三(4-硝基苯)酯,硫代磷酸三(4-甲基苯)酯,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等手段对各产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胺/吡啶 硫代磷酸(4-氨基苯) 缚酸剂 催化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通过PTEN/PI3K/Akt抑制YAC-1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分化 被引量:6
9
作者 彭晓清 陈飞虎 +3 位作者 葛金芳 汪楠 潘春晓 雷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研究新型维甲酸衍生物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4-amino-2-trifluoromethyl—phenylretinate,ATPR)对鼠淋巴瘤YAC-1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ATPR作用鼠淋巴瘤YAC-1细胞后,MTT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 目的研究新型维甲酸衍生物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4-amino-2-trifluoromethyl—phenylretinate,ATPR)对鼠淋巴瘤YAC-1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ATPR作用鼠淋巴瘤YAC-1细胞后,MTT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LDH法检测细胞毒性;瑞氏-吉姆萨染色法检测细胞形态;NBT检测细胞分化阳性率;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维甲酸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FFEN/P13K/Akt和cyclinD的蛋白表达。结果ATPR(10^-5、10^-6、10^-7、10^-8、10^-9mol·L^-1)用药后72h明显抑制YAC-1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随浓度和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强;随着药物浓度升高,ATPR对YAC-1细胞毒性增强;ATPR(10^-5~10^-9mol·L^-1)作用72h后可诱导YAC-1细胞形态呈现高分化趋势,且NBT阳性率升高;ATPR(10^-5mol·L^-1)体外用药72h可诱导RARα的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但RARβ和RARγ表达无明显变化;而且可诱导PTEN表达升高并下调p-Akt和cyclinD的蛋白表达。结论ATPR可明显抑制YAC-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分化,其机制可能是与RARα结合后参与调节PTEN/P13K/Akt信号通路,从而抑制cyclinD的过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氨基-2-氟甲基苯基维甲酸 淋巴瘤 细胞增 细胞分化 YAC-1细胞 维甲酸衍生物 PTEN P13K 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6-三硝基甲苯对2,3-二羟甲基-2,3-二硝基-1,4-丁二醇四硝酸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娟 刘大斌 周新利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1-165,共5页
为了更好地改善2,3-二羟甲基-2,3-二硝基-1,4-丁二醇四硝酸酯(2,3-bis(hydroxymethyl)-2,3-dinitro-1,4-butanediol tetranitrate,BHDBT)的某些性能,通过2,4,6-三硝基甲苯(2,4,6-trinitrotoluene,TNT)对BHDBT进行包覆研究了其对BHDBT性... 为了更好地改善2,3-二羟甲基-2,3-二硝基-1,4-丁二醇四硝酸酯(2,3-bis(hydroxymethyl)-2,3-dinitro-1,4-butanediol tetranitrate,BHDBT)的某些性能,通过2,4,6-三硝基甲苯(2,4,6-trinitrotoluene,TNT)对BHDBT进行包覆研究了其对BHDBT性能的影响。以BHDBT为主体,采用溶液水悬浮法,分别与质量分数为3%、8%和10%的TNT混合得到样品1,2,3,对混合前后样品进行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和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测试。比较结果发现,样品1和样品2的热安定略有降低,样品3的热安定性略有提高,且3种样品的分解热均显著提高,分解残渣均增加。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激光粒度仪进行分析,发现样品1的粒度变化不显著,样品2和3的颗粒明显变大。机械感度测试结果表明,样品3与BHDBT相比,撞击感度有下降的趋势,而样品1和2没有显著变化;3种样品的摩擦感度均与BHDBT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二羟甲基-2 3-二硝基-1 4-丁二醇四硝酸 2 4 6-硝基甲苯 混合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诱导分化作用及可能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雷静 陈飞虎 +3 位作者 葛金芳 李悦 高文凡 邓子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73-979,共7页
目的观察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4-anino-2-trifluoromethyl-phenyl retimate,ATPR)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抑制增殖诱导分化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MTT检测细胞增殖,绘制细胞... 目的观察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4-anino-2-trifluoromethyl-phenyl retimate,ATPR)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抑制增殖诱导分化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MTT检测细胞增殖,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瑞氏-吉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酶联免疫法检测粘蛋白MUC-1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维甲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s,RAR)RARα、RARβ、RARγ和维甲类受体(retinoid X receptors,RXR)RXRα、RXRβ、RXR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ATPR能够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具有浓度-时间依赖性,染色后镜下观察MDA-MB-231细胞生长密度降低,形态趋于正常。ELISA结果显示,ATPR作用后明显降低MDA-MB-231细胞培养上清中MUC-1的浓度;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MDA-MB-231细胞中G0/G1期表达量增加,S期表达量减少,细胞阻滞在G0/G1期比例增加。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TPR作用后,RARγ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RXRs mRNA和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ATPR可以抑制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增殖并诱导其分化,其机制可能与RARγ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4-氨基-2-氟甲基苯基维甲酸 诱导分化-MDA-MB-231细胞 维甲酸受体 维甲类受体 雌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氟-3-三氟甲基苯氧基)环三磷嗪添加剂对季戊四醇酯减摩抗磨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卢启明 王海忠 +3 位作者 叶承峰 刘惠文 刘维民 薛群基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09-513,共5页
合成了(4-氟-3-三氟甲基苯氧基)环三磷嗪,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热重法分析了其热稳定性,在SRV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评价了其作为季戊四醇酯添加剂对钢/钢体系的润滑作用,并采用扫描电子... 合成了(4-氟-3-三氟甲基苯氧基)环三磷嗪,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热重法分析了其热稳定性,在SRV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评价了其作为季戊四醇酯添加剂对钢/钢体系的润滑作用,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同另一种芳氧基磷嗪化合物X-1P相比,(4-氟-3-三氟甲基苯氧基)环三磷嗪作为高温润滑油添加剂表现出更好的摩擦学性能.就磷嗪衍生物添加剂而言,氟代芳氧基中的氟含量对摩擦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在摩擦过程中,(4-氟-3-三氟甲基苯氧基)环三磷嗪与摩擦副表面发生了复杂的摩擦化学作用,在摩擦副表面形成了含Fe3(PO4)2及FeF2等物质的边界润滑膜,从而表现出减摩、抗磨和承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3-氟甲基苯氧基)环磷嗪 季戊四醇 高温润滑油添加剂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的在体肠吸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詹侠 陈飞虎 +1 位作者 汤继辉 徐亚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全反式维甲酸(ATRA)衍生物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ATPR)的在体肠吸收特性。方法建立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灌流液中的ATPR、ATRA的浓度,分别计算100、250、500、1 000 mg/L ATPR在... 目的探讨新型全反式维甲酸(ATRA)衍生物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ATPR)的在体肠吸收特性。方法建立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灌流液中的ATPR、ATRA的浓度,分别计算100、250、500、1 000 mg/L ATPR在空肠及ATPR、ATRA在不同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 a)和有效渗透系数(P eff)。结果随着ATPR浓度的增加,其K a、P eff值分别为(6.77±1.84)×10-3、(14.85±3.46)×10-3、(12.48±3.15)×10-3、(3.03±0.73)×10-3/s和(0.61±0.17)×10-3、(1.41±0.25)×10-3、(1.23±0.30)×10-3、(0.29±0.07)×10-3cm/s,均先增加后减小,存在高浓度饱和现象。灌流液在各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K a和P eff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且与ATRA在4个肠段的K a和P eff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ATPR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机制可能为主动转运或易化扩散,且在全肠段内无特定吸收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氨基-2-氟甲基苯基维甲酸 全反式维甲酸 肠吸收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全反式维甲酸衍生物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对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慧 周青 汪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研究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ATPR)对人肝癌细胞株Hep G2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Hep G2细胞为研究对象,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ATPR分别作用细胞,应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目的研究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ATPR)对人肝癌细胞株Hep G2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Hep G2细胞为研究对象,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ATPR分别作用细胞,应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Hep G2细胞内周期蛋白D(cyclin D)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和CDK6蛋白表达量。结果ATPR能够显著抑制Hep G2细胞的增殖,将细胞阻滞在G0/G1期,呈浓度与时间依赖性(P<0.05),并且同浓度、同一处理时间下,ATPR的抑制率更高(P<0.05);此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TPR较ATRA更能显著下调Hep G2细胞中cyclin D和CDK6蛋白表达水平(P<0.05),而CDK4蛋白水平在各组变化均不明显。结论同等浓度下,ATPR抑制Hep G2细胞增殖的效果明显强于ATRA,其机制可能是ATPR通过下调cyclin D和CDK6蛋白的表达水平,造成G0/G1期阻滞,最终导致肝癌细胞株Hep G2的增殖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HEPG2细胞 全反式维甲酸 4-氨基-2-氟甲 基苯基维甲酸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加氢制备三(4-氨基苯基)硫代磷酸酯工艺条件的改进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培毅 陶全保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63-865,共3页
以对硝基苯酚和三氯硫磷合成反应制得的三(4-硝基苯基)硫代磷酸酯为原料,催化加氢还原制备三(4-氨基苯基)硫代磷酸酯.通过对溶剂种类、催化剂型号及用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等工艺条件的研究,得出如下较佳的工艺条件:以甲醇为溶剂,Rane... 以对硝基苯酚和三氯硫磷合成反应制得的三(4-硝基苯基)硫代磷酸酯为原料,催化加氢还原制备三(4-氨基苯基)硫代磷酸酯.通过对溶剂种类、催化剂型号及用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等工艺条件的研究,得出如下较佳的工艺条件:以甲醇为溶剂,Raney-Ni为催化剂,反应温度70℃、反应压力2.0~3.0MPa.所得成品纯度大于94%.通过补加少量新鲜催化剂,催化剂能够重复使用并且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氨基苯基)硫代磷酸 催化 加氰 RANEY镍 (4-硝基苯基)硫代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代磷酸三(4-氨基苯)酯的合成
16
作者 雷武 陈勇 +1 位作者 夏明珠 王风云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97-800,共4页
为了提高产率,以对乙酰氨基酚和三氯硫磷为原料采用酰胺水解法合成了硫代磷酸三(4-氨基苯)酯,通过实验得到了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各原料物质的量之比为n(对乙酰氨基酚)∶n(三乙胺)∶n(三氯硫磷)=3.10∶3.80∶1,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 为了提高产率,以对乙酰氨基酚和三氯硫磷为原料采用酰胺水解法合成了硫代磷酸三(4-氨基苯)酯,通过实验得到了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各原料物质的量之比为n(对乙酰氨基酚)∶n(三乙胺)∶n(三氯硫磷)=3.10∶3.80∶1,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3.5h.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对产品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对实验方法的进一步研究,结果发现在三乙胺中加入少量的吡啶,组成复式缚酸剂后,能有效地提高反应的产率.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产率为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 合成 硫代磷酸(4-氨基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8,9-三-O-乙酰-N-乙酰-2-脱氧-2,3-二脱氢-4β-羟基-D-神经氨酸甲酯的合成
17
作者 李卓荣 刘宗英 +1 位作者 孙兰英 郭惠元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1-42,共2页
7,8 ,9-三 - O-乙酰 - N-乙酰 - 2 -脱氧 - 2 ,3-二脱氢 - 4β-羟基 - D-神经氨酸甲酯是合成抗流感药物扎那米韦的关键中间体 ,本文对其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改进。以 N-乙酰神经氨酸为起始原料 ,经酯化、氯化、脱氯化氢同时环合成口恶... 7,8 ,9-三 - O-乙酰 - N-乙酰 - 2 -脱氧 - 2 ,3-二脱氢 - 4β-羟基 - D-神经氨酸甲酯是合成抗流感药物扎那米韦的关键中间体 ,本文对其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改进。以 N-乙酰神经氨酸为起始原料 ,经酯化、氯化、脱氯化氢同时环合成口恶唑环及水解开环等六个反应、三步操作即可制目的物。该路线反应步骤少 ,操作简单 ,收率高 ,重复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那米韦 合成 关键中间体 7 8 9--O-乙酰-N-乙酰-2-脱氯-2 3-二脱氢-4β-羟基-D-神经氨酸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甲硫基-4-三氟甲基苯甲酸甲酯的生产工艺
18
作者 陆阳 陶京朝 +1 位作者 周志莲 张志荣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7年第1期14-20,共7页
本文研究了异嗯唑草酮中间体2-甲硫基-4-三氟甲基苯磺酸甲酯的合成方法,以对溴三氟甲苯为起始原料,经过硝化、氰基取代、甲硫基取代、水解、酯化5步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对反应的时间、温度、物料比进行了考察,在优化的的实验条件下,2... 本文研究了异嗯唑草酮中间体2-甲硫基-4-三氟甲基苯磺酸甲酯的合成方法,以对溴三氟甲苯为起始原料,经过硝化、氰基取代、甲硫基取代、水解、酯化5步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对反应的时间、温度、物料比进行了考察,在优化的的实验条件下,2-甲硫基-4-三氟甲基苯磺酸甲酯反应总收率为57.7%。该合成技术降低了成本,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硫基-4-氟甲基苯甲酸甲 合成 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反应制备键合型纤维素-三(4-甲基苯基甲酸酯)衍生物类手性固定相 被引量:9
19
作者 秦峰 陈小明 +2 位作者 刘月启 孔亮 邹汉法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9-574,共6页
合成了带有甲基丙烯酰基的纤维素 三(4 甲基苯基甲酸酯)衍生物(CTMB),并通过聚合反应将其键合在具有双键的硅胶表面,得到手性固定相(CSP)。用所得到的CSP对9种对映体化合物(丁苯酞、酮基布洛芬、反 2,3 二苯环氧乙烷、安息香、安息香类... 合成了带有甲基丙烯酰基的纤维素 三(4 甲基苯基甲酸酯)衍生物(CTMB),并通过聚合反应将其键合在具有双键的硅胶表面,得到手性固定相(CSP)。用所得到的CSP对9种对映体化合物(丁苯酞、酮基布洛芬、反 2,3 二苯环氧乙烷、安息香、安息香类似物、托葛尔碱、华法令、4,4′ 二甲氧基 5,6,5′,6′ 二次甲二氧基 2,2′ 羰甲基甲酯联苯、4,4′ 二甲氧基 5,6,5′,6′ 二次甲二氧基 2 羰甲基甲酯 2′ 羰甲基乙酯联苯)进行了拆分。考察了CSP制备过程中甲基丙烯酰氯的用量、键合方式以及硅胶的性质对所得CSP色谱性能的影响。所制备的CSP在采用含有高浓度四氢呋喃的流动相进行手性分离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涂覆型固定相相比,可选择的流动相范围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4-甲基苯基甲酸)衍生物 键合 手性固定相 手性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4^(2-)/Al-SBA-15催化合成偏苯三酸三辛酯 被引量:3
20
作者 孟小雷 刘婷 +3 位作者 牛蕊 杨丹丹 常玥 查飞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04-608,共5页
异丙醇铝作为铝源通过直接法制备Al-SBA-15介孔分子筛,经1 mol/L硫酸浸渍,得到固体超强酸SO2-4/AlSBA-15,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和N2吸附-脱附实验对其进行表征。合成偏苯三酸三辛酯中SO2-4/AlSBA-15的催化活性高于SBA-15、Al-SB... 异丙醇铝作为铝源通过直接法制备Al-SBA-15介孔分子筛,经1 mol/L硫酸浸渍,得到固体超强酸SO2-4/AlSBA-15,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和N2吸附-脱附实验对其进行表征。合成偏苯三酸三辛酯中SO2-4/AlSBA-15的催化活性高于SBA-15、Al-SBA-15,在210℃,偏苯三酸酐和2-乙基己醇的摩尔比为1∶4,催化剂用量为总反应原料质量的4%,反应6 h,偏苯三酸三辛酯的酯化率为96.7%。催化剂重复使用六次,酯化率仍为9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分子筛 SO2-4/Al-SBA-15 固体超强酸 偏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