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的合成
1
作者 张秀红 付裕轩 +3 位作者 张恒 王培奇 陈思礼 彭浚峰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72-2375,共4页
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是高性能材料聚酰亚胺的前体。采用格氏试剂偶联的方法对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的合成进行了研究。首先4-溴邻二甲苯与金属镁反应制备格氏试剂,然后在三氟甲磺酸铁催化下,格氏试剂自身偶联制得3,3’,4,4... 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是高性能材料聚酰亚胺的前体。采用格氏试剂偶联的方法对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的合成进行了研究。首先4-溴邻二甲苯与金属镁反应制备格氏试剂,然后在三氟甲磺酸铁催化下,格氏试剂自身偶联制得3,3’,4,4’-四甲基联苯;3,3’,4,4’-四甲基联苯经氧化、脱水制得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考察了实验中关键因素的影响,确定了偶联最佳反应条件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偶联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8 h时,3,3’,4,4’-四甲基联苯的收率达到83%。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的收率为78%。机理分析表明格氏试剂在铁催化剂和1,2-二氯乙烷作用下,发生了自偶联反应制备了3,3’,4,4’-四甲基联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3 3’ 4 4-联苯甲酸 4-溴邻甲苯 格氏试剂 偶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9,10-苝四甲酸二酐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传感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志英 周晓敏 +1 位作者 霍曼 张海容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3-307,共5页
以3,4,9,10-苝四甲酸二酐(PTTC)为原料,采用真空气相沉积-分子自组装法制备了有机纳米材料,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差热分析表征所得产物。用吐温20增溶PTTC纳米材料,发现L-赖氨酸对该分散系的荧光具有较强的增... 以3,4,9,10-苝四甲酸二酐(PTTC)为原料,采用真空气相沉积-分子自组装法制备了有机纳米材料,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差热分析表征所得产物。用吐温20增溶PTTC纳米材料,发现L-赖氨酸对该分散系的荧光具有较强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L-赖氨酸的纳米荧光化学传感新方法。体系的荧光变化与赖氨酸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7.00×10-4~5.40×10-7mol/L,检出限为8.39×10-8mol/L。进一步研究发现,PTTC纳米结构使赖氨酸的循环伏安图电流差减小,有望据此制作赖氨酸纳米电化学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 9 10-甲酸 真空气相沉积-分子自组装法 有机纳米材料 L-赖氨酸 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下2-氨基-5,6,7,8-四氢-5-氧代-4-芳基-7,7-二甲基-4H-苯并-[b]-吡喃-3-羧酸乙酯的合成 被引量:1
3
作者 屠树江 王海 +2 位作者 冯建青 唐爱玲 冯骏材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67-268,共2页
关键词 2-氨基-5 6 7 8--5-氧化-4-芳基-7 7-甲基-4H-苯并-[b]-吡喃-3-羧酸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4,4’-二苯醚四甲酸二酐的合成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春荣 胡永玲 +1 位作者 于明慧 耿庆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7-68,共2页
3,3’,4,4’-二苯醚四甲酸二酐(简称单醚酐)是合成高性能聚醚型聚酰亚胺工程塑料的重要原料。采用4-氯代苯酐与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相应的4-氯代苯二甲酸钾盐或钠盐,然后将上步反应的产物与4-氯代苯酐在三氯苯介质中以及相转... 3,3’,4,4’-二苯醚四甲酸二酐(简称单醚酐)是合成高性能聚醚型聚酰亚胺工程塑料的重要原料。采用4-氯代苯酐与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相应的4-氯代苯二甲酸钾盐或钠盐,然后将上步反应的产物与4-氯代苯酐在三氯苯介质中以及相转移催化剂有机磷化合物存在下缩合得到单醚酐,其收率可达60%以上,提纯后的产品熔点227-2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3’ 4 4-苯醚甲酸 4-氯代苯 相转移催化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二氨基-4,4’-二羟基联苯及其聚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费斐 徐永芬 +1 位作者 傅菊荪 虞鑫海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15,22,共5页
4,4’-二羟基联苯(DHBP)和浓硝酸在有机溶剂中反应,合成得到了3,3’-二硝基-4,4’-二羟基联苯(DNDHBP)。随后,在Pd/C-水合肼的还原体系中,被进一步还原,得到了3,3’-二氨基-4,4’-二羟基联苯(DADHBP)。将得到的3,3’-二氨基-4,4’-二羟... 4,4’-二羟基联苯(DHBP)和浓硝酸在有机溶剂中反应,合成得到了3,3’-二硝基-4,4’-二羟基联苯(DNDHBP)。随后,在Pd/C-水合肼的还原体系中,被进一步还原,得到了3,3’-二氨基-4,4’-二羟基联苯(DADHBP)。将得到的3,3’-二氨基-4,4’-二羟基联苯(DADHBP)与3,3’,4,4’-四羧基二苯醚二酐(ODPA)在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了粘稠状的聚酰胺酸(DADHBP/ODPA-PAA)溶液,涂膜,热亚胺化,获得了相应的聚酰亚胺(DADHBP/ODPA-PI)薄膜。利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FT-I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仪器,对它们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成的聚酰亚胺薄膜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3’-硝基-4 4-羟基联苯 3 3’-氨基-4 4-羟基联苯 3 3’ 4 4-羧基苯醚 聚酰亚胺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萘二酐的微波辅助合成 被引量:1
6
作者 阿守燕 陈新兵 +2 位作者 黄忠林 陈沛 安忠维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25-728,共4页
以苊为原料,经硝化、还原、Bucherer逆反应、醚化和氧化5步反应合成了1,1',8,8'-(4-萘醚)四甲酸二酐(EDNTDA)。考察了微波作用下酚自偶联醚化条件,结果表明,微波作用下,功率600 W,温度150℃,醚化反应只需2 h,反应收率可达57.8%。
关键词 5-苊醚 1 1’ 8 8’-(4-萘醚)甲酸 微波辐射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溶性双酮酐型共聚酰亚胺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詹美栋 洪慧铭 +3 位作者 王利云 喻国生 宋琤 宋才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20,共5页
以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4,4’-对苯二甲酰二邻苯二甲酸酐(TDPA)为二酐单体,4,4’-(3-氨基苯氧基)二苯甲酮(BABP)为二胺单体,采用两步法低温溶液缩聚合成了系列双酮酐型共聚酰亚胺。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 以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4,4’-对苯二甲酰二邻苯二甲酸酐(TDPA)为二酐单体,4,4’-(3-氨基苯氧基)二苯甲酮(BABP)为二胺单体,采用两步法低温溶液缩聚合成了系列双酮酐型共聚酰亚胺。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拉伸测试和溶解性能测试对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考察了TDPA/PMDA不同摩尔比对共聚酰亚胺溶解性、耐热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酮酐型聚酰亚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TDPA摩尔含量的增加逐渐下降,溶解性能则逐渐提高,当TDPA/PMDA摩尔比为7/3时,共聚酰亚胺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及力学性能,可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等极性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4-对苯甲酰邻苯甲酸 均苯甲酸 4 4-(3-氨基苯氧基)二苯甲酮 双酮型聚酰亚胺 溶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菌素中间体7-DAMC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德明 费可方 +1 位作者 吴纯鑫 金宁人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2-245,共4页
对7-氨基头孢烷酸(7-ACA)的抗菌活性基团2-位羧基酯化和3-位取代基进行结构修饰,即采用7-ACA和1-甲基-1H-1,2,3,4-四唑-5-硫醇(5-MMT)为原料经3-位取代基亲核取代制备7β-氨基-3-(1-甲基-1H-四唑-5-硫甲基)-3-头孢烯-4-羧酸(7-AMCA),然... 对7-氨基头孢烷酸(7-ACA)的抗菌活性基团2-位羧基酯化和3-位取代基进行结构修饰,即采用7-ACA和1-甲基-1H-1,2,3,4-四唑-5-硫醇(5-MMT)为原料经3-位取代基亲核取代制备7β-氨基-3-(1-甲基-1H-四唑-5-硫甲基)-3-头孢烯-4-羧酸(7-AMCA),然后用7-AMCA与二苯基重氮甲烷(DPM)发生2-位羧基酯化反应合成头孢菌素中间体7β-氨基-3-(1-甲基-1H-四唑-5-硫甲基)-3-头孢烯-4-羧酸二苯酯(7-DAMC),研究了其影响因素,优化了反应条件,7-AMCA的收率为89.87%,HPLC纯度99.21%,7-DAMC的HPLC纯度98.73%,收率74.76%.7-DAMC产品结构经1H-NMR和IR表征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3-(1-甲基-1H--5-硫甲基)-3-头孢烯-4-羧酸苯酯 7-DAMC 7-AMCA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α-甲氧头孢菌素关键中间体7-MAC的合成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德明 李敏 +2 位作者 蔡丽霞 张建庭 金宁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69-1974,共6页
以7-氨基-(1-甲基-1H-四唑-5-硫甲基)-3-头孢烯-4-羧酸二苯甲酯(7-DAMC)为原料经缩合和甲氧基化等一系列反应制备得到甲氧头孢关键中间体7β-氨基-7α-甲氧基-3-(1-甲基-1H-四唑-5-硫甲基)-3-头孢烯-4-羧酸二苯甲酯(7-MAC)。实验结果表... 以7-氨基-(1-甲基-1H-四唑-5-硫甲基)-3-头孢烯-4-羧酸二苯甲酯(7-DAMC)为原料经缩合和甲氧基化等一系列反应制备得到甲氧头孢关键中间体7β-氨基-7α-甲氧基-3-(1-甲基-1H-四唑-5-硫甲基)-3-头孢烯-4-羧酸二苯甲酯(7-MAC)。实验结果表明合成中间体7-对甲苯硫亚氨基-3-(1-甲基-1H-四唑-5-硫甲基)-3-头孢烯-4-羧基酸二苯甲酯(7-DTMC)的较佳条件为:n(7-DAMC)∶n(TSC)∶n(环氧丙烷)=1∶3.5∶40,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30℃;产品7-MAC的较佳合成条件为:n(甲醇)∶n(无水AlCl3)∶n(PPh3)∶n(7-DTMC)=230∶1.5∶2∶1,反应温度25℃,PPh3插入反应时间15h,甲氧基化反应时间5h,收率54.17%,HPLC纯度99.15%。产品结构均经1H-NMR和IR表征认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甲氧基-3-(1-甲基-1H--5-硫甲基)-3-头孢烯-4-羧酸苯甲酯(7-MAC) 甲氧头孢菌素 缩合 甲氧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DA/MDA/BTDA三元共聚聚酰亚胺胶黏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楠 崔馨予 +2 位作者 潘诚 季天宸 陶国良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4-108,187,共6页
采用二酐单体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BTDA)与4,4′-二氨基二苯甲烷(MDA)、对苯二胺(P-PDA)2种二胺单体通过三元共聚的方法合成聚酰胺酸(PAA)。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PA... 采用二酐单体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BTDA)与4,4′-二氨基二苯甲烷(MDA)、对苯二胺(P-PDA)2种二胺单体通过三元共聚的方法合成聚酰胺酸(PAA)。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PAA的结构;利用热重分析仪(TG)、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表征PAA的耐热性能;除此以外,在不同固化条件下,研究了PAA粘接聚四氟乙烯纤维布的性能。结果表明,当P-PDA、MDA和BTDA的摩尔比例为2∶1∶3.03、固含量为20%时,PA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350℃,初始分解温度为568.3℃,特性黏度为0.45 dL/g的PAA。涂胶后,在240℃、0.1 MPa、5 min条件下固化,试样可剥离断裂变形,剥离强度为4.085 2 N/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3′ 4 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 4 4′-氨基苯甲 对苯 三元共聚 聚酰胺酸 聚酰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半胱氨酸不对称转化制备D-半胱氨酸新工艺 被引量:2
11
作者 喻明军 蒋立建 +1 位作者 吴刘洋 李建俊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88-490,共3页
在水杨醛存在下,使L-半胱氨酸、L-酒石酸和丙酮在乙酸中加热,形成D-2,2-二甲基四氢噻唑-4-羧酸-L-酒石酸盐,光学纯度99%以上,收率65.6%。将该盐在水溶液中水解得到D-半胱氨酸,收率(以L-半胱氨酸计)>50%,光学纯度>99%。
关键词 D-半胱氨酸 L-半胱氨酸 L-酒石酸 2 2-甲基-4-氢噻唑-4-羧酸 不对称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膨胀聚(酰胺-酰亚胺)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雨婷 董杰 +1 位作者 赵昕 张清华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23,共6页
以2,2′-双(三氟甲基)-4,4′-二氨基联苯(TFMB)和氯化偏苯三酸酐(TMAc)为原料通过酰基化反应得到含三氟甲基酰胺型四羧酸二酐(TA-TFMB),再与4,4′-二氨基二苯醚(ODA)和TFMB两种二胺通过一步法共聚制备了一系列聚(酰胺-酰亚胺)(PAI)薄膜... 以2,2′-双(三氟甲基)-4,4′-二氨基联苯(TFMB)和氯化偏苯三酸酐(TMAc)为原料通过酰基化反应得到含三氟甲基酰胺型四羧酸二酐(TA-TFMB),再与4,4′-二氨基二苯醚(ODA)和TFMB两种二胺通过一步法共聚制备了一系列聚(酰胺-酰亚胺)(PAI)薄膜,并对薄膜进行动态热机械分析(DMA)、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A)及光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AI薄膜具有良好的热性能和光学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7.0~320.5℃,氮气氛围下,5%热分解温度为449.0~471.0℃;PAI-ODA的线性热膨胀系数(CTE)为17.63×10^-6/K,与普通铜箔的CTE(17.0×10^-6K)相一致;PAI-TFMB具有最高的透光率(85.43%),PAI薄膜颜色参数中的b*值和雾度指数(Haze值)分别低至7.37和0.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三氟甲基酰胺型羧酸 聚(酰胺-酰亚胺)薄膜 热性能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徐永芬 虞鑫海 +1 位作者 费斐 赵炯心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共4页
将3,3'-二氨基-4,4'-二羟基联苯(DADHBP)、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APOPP)、3,3',4,4'-四羧酸二苯醚二酐(ODPA)进行缩聚反应,得到聚酰胺酸前驱体,通过热环化制得聚酰亚胺薄膜,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将3,3'-二氨基-4,4'-二羟基联苯(DADHBP)、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APOPP)、3,3',4,4'-四羧酸二苯醚二酐(ODPA)进行缩聚反应,得到聚酰胺酸前驱体,通过热环化制得聚酰亚胺薄膜,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聚酰亚胺薄膜具有良好的紫外线吸收能力和良好的疏水性,且骨架结构中刚性结构摩尔比越大,玻璃化转变温度越高,耐热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3'-氨基-4 4'-羟基联苯 2 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 3 3' 4 4'-羧酸苯醚 聚酰亚胺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炔封端的BTDA系列酰亚胺预聚体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饶先花 党国栋 +4 位作者 周宏伟 邓勇强 路迎宾 陈春海 吴忠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75-1778,共4页
合成了具有苯侧基的二胺单体1,4-双(4′-氨基苯氧基)-2-(苯基)苯(p-TPEQ),并与3,3′,4,4′-苯酮四羧酸二酐(BTDA)进行缩聚反应,分别以4-苯乙炔苯酐(PEPA)和4-苯乙炔-1,8-萘二甲酸酐(PENA)作为封端剂,合成了两个系列的苯乙炔封端的酰亚... 合成了具有苯侧基的二胺单体1,4-双(4′-氨基苯氧基)-2-(苯基)苯(p-TPEQ),并与3,3′,4,4′-苯酮四羧酸二酐(BTDA)进行缩聚反应,分别以4-苯乙炔苯酐(PEPA)和4-苯乙炔-1,8-萘二甲酸酐(PENA)作为封端剂,合成了两个系列的苯乙炔封端的酰亚胺预聚体.DSC测试结果表明,此类预聚体具有比PETI-5更宽的加工窗口;利用所合成的预聚体制成了具有较高热分解温度热固性交联PI薄膜.结果表明,PI预聚体加工性能良好,其交联后具有优异的力学和热学性能;同时PEPA封端的预聚体树脂具有比PENA封端的树脂更为优异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预聚体 苯乙炔 3 3’ 4 4-苯酮羧酸 1 4-双(4-氨基苯氧基)-2-(苯基)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酰亚胺化方法制备BTDA/ODA型聚酰亚胺薄膜的聚集态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晓丹 刘向阳 +1 位作者 翟燕 顾宜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3-137,共5页
采用两步法首先合成聚酰胺酸,然后经热酰亚胺化和混合酰亚胺化工艺制备了BTDA/ODA型的PI-1和PI-2两种聚酰亚胺薄膜。偏光显微镜观察PI-1膜为无定形的,而PI-2膜发现类似"井"型的网状织构,出现了典型的黒十字消光的球晶形貌,球... 采用两步法首先合成聚酰胺酸,然后经热酰亚胺化和混合酰亚胺化工艺制备了BTDA/ODA型的PI-1和PI-2两种聚酰亚胺薄膜。偏光显微镜观察PI-1膜为无定形的,而PI-2膜发现类似"井"型的网状织构,出现了典型的黒十字消光的球晶形貌,球晶直径为0.02~0.03mm,结晶面密度较低,仅为3个/mm2。同时,从PI-2膜的原子力显微镜的相图中观察到,由于链段的有序排列,出现了明暗两个部分,球晶排列形成亮带,无定形部分形成暗带,也构成"井"状,与偏光显微镜观察结果一致,从而证明了有序结构的存在。X-衍射分析表明PI-2膜的有序度高于PI-1膜,另外PI-2膜在2θ=3.115°又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衍射峰,计算的层间距d=2.83nm,说明经过混合酰亚胺化制备的PI-2膜还生成了一种层状有序结构。其原因在于PI-2体系在经过化学酰亚胺化后形成了部分结构规整的PI链段,起晶核作用,从而导致聚集态有序结构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3′ 4 4′苯酮羧酸 聚酰亚胺 混合酰亚胺化 聚集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抗菌抗紫外双功能整理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丁阳 李蓉 +1 位作者 喻庆波 黄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11-213,216,共4页
以四甲基哌啶胺、2,4-二羟基二苯甲酮和三聚氯氰为原料,合成了具有抗菌和抗紫外双功能的反应型整理剂4-(4-氯-6-(2,2,6,6-四甲基-4-氨基)-1,3,5-三嗪-2-氧基)-2-羟基苯基苯甲酮(UV-DTHM-TMPA),产物的结构用红外光谱、核磁表征。该产物... 以四甲基哌啶胺、2,4-二羟基二苯甲酮和三聚氯氰为原料,合成了具有抗菌和抗紫外双功能的反应型整理剂4-(4-氯-6-(2,2,6,6-四甲基-4-氨基)-1,3,5-三嗪-2-氧基)-2-羟基苯基苯甲酮(UV-DTHM-TMPA),产物的结构用红外光谱、核磁表征。该产物应用于棉织物的整理工艺为:在pH=9的碳酸钠溶液中40℃下浸渍30min,两浸两轧并烘干后在2%(质量分数,以织物质量为基准)UV-DTHM-TMPA的整理液中60℃下浸渍30min,两浸两轧后焙烘(160℃)5min。经过整理后棉织物紫外线防护因子(UPF)值达到42,且织物皂洗30次后UPF值基本恒定在21,具有良好的抗紫外性能。织物在5min内能完全杀死浓度为6.10×10~5cfu的大肠杆菌,10min完全杀死浓度为6.50×10~5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紫外光照射氯化后的织物12h后其含氯量保有率接近50%左右,其抗菌稳定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羟基二苯甲酮 三聚氯氰(TCT) 甲基哌啶胺 抗紫外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苝系衍生物荧光探针识别金属离子的光物理机制计算研究
17
作者 戴玉梅 胡晓钧 +3 位作者 李福君 谢雨萌 赵洋洋 周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33-437,共5页
随着人们对荧光化合物电子光谱和光物理行为的深入研究,在利用荧光分子作为探针,检测各种不同体系的状态及其变化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展。其中,N,N′-二天冬氨酸铵盐-3,4,9,10-四羧酸二酰亚胺(PTCDA)是一种水体环境中选择性好灵敏度高... 随着人们对荧光化合物电子光谱和光物理行为的深入研究,在利用荧光分子作为探针,检测各种不同体系的状态及其变化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展。其中,N,N′-二天冬氨酸铵盐-3,4,9,10-四羧酸二酰亚胺(PTCDA)是一种水体环境中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的典型荧光分子探针。本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PTCDA的光物理机制进行研究。计算了PTCDA分子在理想状态下的最优构型,电荷布居和激发光谱。根据计算结果,拟合此苝系衍生物激发态与Cu2+结合前后的吸收光谱,与Cu2+结合前后,吸收光谱峰形相似,加铜后整体吸收峰位发生了红移,有猝灭变色现象。通过与实验值的对比,计算所得分子构型合理有效,激发光谱谱峰位置切合实际。分析得出:PTCDA分子对二价铜离子有较好荧光探测活性,其光信号响应机制属于分子内电荷转移(ICT)机制。当分子接收二价铜离子时,吸收光谱谱峰位置红移,分子内电荷转移方向和强度均发生变化,既有猝灭信号,也有光的颜色变化信号,是一种具有猝灭与变色双信号的荧光探针材料,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所做工作只是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在分子荧光探针领域进行光物理响应机制分析的初步探索,可以为该领域提供系统而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N N′-天冬氨酸铵盐-3 4 9 10-羧酸酰亚胺(PTCDA) 光物理机制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氰基联苯基团侧链的聚酰亚胺的合成与表征
18
作者 刘习奎 汤嘉陵 顾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1-104,共4页
合成了一种含氰基联苯氧基侧链的二元胺单体,然后通过两步法热酰亚胺化工艺制备了新型的含氰基联苯基团侧链的聚酰亚胺。通过侧链的引入,聚酰亚胺的溶解性获得了很大的提高,同时聚酰亚胺的Tg也大大降低,从而大大改善了聚酰亚胺的溶液与... 合成了一种含氰基联苯氧基侧链的二元胺单体,然后通过两步法热酰亚胺化工艺制备了新型的含氰基联苯基团侧链的聚酰亚胺。通过侧链的引入,聚酰亚胺的溶解性获得了很大的提高,同时聚酰亚胺的Tg也大大降低,从而大大改善了聚酰亚胺的溶液与熔融加工性能。在加工性改善的同时,这种侧链聚酰亚胺仍然保持了原有无侧链聚酰亚胺的优异力学性能。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没有侧链且较为刚性的BPDA/MPDA的聚酰亚胺表现出一种短程有序结构,但这种短程有序受到氰基联苯侧链的明显抑制。TGA研究表明侧链聚酰亚胺表现出典型的两段式失重行为,分别对应于侧链与主链的热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合成 含氰基联苯基团 侧链改性 3 5-硝基苯甲 4-氰基-4-羟基联苯 4-甲基氨基吡啶 6-氯正己醇 环己基碳酰亚胺 氨基苯醚 间苯 4 4-苯醚羧酸 3 3’ 4 4-联苯羧酸 N-甲基吡咯烷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