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苯乙炔封端的BTDA系列酰亚胺预聚体的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饶先花
党国栋
+4 位作者
周宏伟
邓勇强
路迎宾
陈春海
吴忠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75-1778,共4页
合成了具有苯侧基的二胺单体1,4-双(4′-氨基苯氧基)-2-(苯基)苯(p-TPEQ),并与3,3′,4,4′-苯酮四羧酸二酐(BTDA)进行缩聚反应,分别以4-苯乙炔苯酐(PEPA)和4-苯乙炔-1,8-萘二甲酸酐(PENA)作为封端剂,合成了两个系列的苯乙炔封端的酰亚...
合成了具有苯侧基的二胺单体1,4-双(4′-氨基苯氧基)-2-(苯基)苯(p-TPEQ),并与3,3′,4,4′-苯酮四羧酸二酐(BTDA)进行缩聚反应,分别以4-苯乙炔苯酐(PEPA)和4-苯乙炔-1,8-萘二甲酸酐(PENA)作为封端剂,合成了两个系列的苯乙炔封端的酰亚胺预聚体.DSC测试结果表明,此类预聚体具有比PETI-5更宽的加工窗口;利用所合成的预聚体制成了具有较高热分解温度热固性交联PI薄膜.结果表明,PI预聚体加工性能良好,其交联后具有优异的力学和热学性能;同时PEPA封端的预聚体树脂具有比PENA封端的树脂更为优异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预聚体
苯
乙炔
3
3’
4
4
’-
苯
酮
四
羧酸
二
酐
1
4
-双(
4
’-氨基
苯
氧基)-2-(
苯
基)
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混合酰亚胺化方法制备BTDA/ODA型聚酰亚胺薄膜的聚集态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晓丹
刘向阳
+1 位作者
翟燕
顾宜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3-137,共5页
采用两步法首先合成聚酰胺酸,然后经热酰亚胺化和混合酰亚胺化工艺制备了BTDA/ODA型的PI-1和PI-2两种聚酰亚胺薄膜。偏光显微镜观察PI-1膜为无定形的,而PI-2膜发现类似"井"型的网状织构,出现了典型的黒十字消光的球晶形貌,球...
采用两步法首先合成聚酰胺酸,然后经热酰亚胺化和混合酰亚胺化工艺制备了BTDA/ODA型的PI-1和PI-2两种聚酰亚胺薄膜。偏光显微镜观察PI-1膜为无定形的,而PI-2膜发现类似"井"型的网状织构,出现了典型的黒十字消光的球晶形貌,球晶直径为0.02~0.03mm,结晶面密度较低,仅为3个/mm2。同时,从PI-2膜的原子力显微镜的相图中观察到,由于链段的有序排列,出现了明暗两个部分,球晶排列形成亮带,无定形部分形成暗带,也构成"井"状,与偏光显微镜观察结果一致,从而证明了有序结构的存在。X-衍射分析表明PI-2膜的有序度高于PI-1膜,另外PI-2膜在2θ=3.115°又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衍射峰,计算的层间距d=2.83nm,说明经过混合酰亚胺化制备的PI-2膜还生成了一种层状有序结构。其原因在于PI-2体系在经过化学酰亚胺化后形成了部分结构规整的PI链段,起晶核作用,从而导致聚集态有序结构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3′
4
4′一二苯酮四羧酸二酐
聚酰亚胺
混合酰亚胺化
聚集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苯乙炔封端的BTDA系列酰亚胺预聚体的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饶先花
党国栋
周宏伟
邓勇强
路迎宾
陈春海
吴忠文
机构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出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75-1778,共4页
基金
国家'九七三'计划(批准号:G2003CB615604)
吉林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文摘
合成了具有苯侧基的二胺单体1,4-双(4′-氨基苯氧基)-2-(苯基)苯(p-TPEQ),并与3,3′,4,4′-苯酮四羧酸二酐(BTDA)进行缩聚反应,分别以4-苯乙炔苯酐(PEPA)和4-苯乙炔-1,8-萘二甲酸酐(PENA)作为封端剂,合成了两个系列的苯乙炔封端的酰亚胺预聚体.DSC测试结果表明,此类预聚体具有比PETI-5更宽的加工窗口;利用所合成的预聚体制成了具有较高热分解温度热固性交联PI薄膜.结果表明,PI预聚体加工性能良好,其交联后具有优异的力学和热学性能;同时PEPA封端的预聚体树脂具有比PENA封端的树脂更为优异的综合性能.
关键词
聚酰亚胺
预聚体
苯
乙炔
3
3’
4
4
’-
苯
酮
四
羧酸
二
酐
1
4
-双(
4
’-氨基
苯
氧基)-2-(
苯
基)
苯
Keywords
Polyimide
Oligomer
Phenylethyne
3, 3',
4
, -Benzophenone-tetracarboxyhc dianhydride P(BTDA)
1,
4
-Bis (
4
'-aminophenoxy) -2-phenylbenzene (p-TPEQ)
分类号
O631 [理学—高分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混合酰亚胺化方法制备BTDA/ODA型聚酰亚胺薄膜的聚集态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晓丹
刘向阳
翟燕
顾宜
机构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3-13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433010)
文摘
采用两步法首先合成聚酰胺酸,然后经热酰亚胺化和混合酰亚胺化工艺制备了BTDA/ODA型的PI-1和PI-2两种聚酰亚胺薄膜。偏光显微镜观察PI-1膜为无定形的,而PI-2膜发现类似"井"型的网状织构,出现了典型的黒十字消光的球晶形貌,球晶直径为0.02~0.03mm,结晶面密度较低,仅为3个/mm2。同时,从PI-2膜的原子力显微镜的相图中观察到,由于链段的有序排列,出现了明暗两个部分,球晶排列形成亮带,无定形部分形成暗带,也构成"井"状,与偏光显微镜观察结果一致,从而证明了有序结构的存在。X-衍射分析表明PI-2膜的有序度高于PI-1膜,另外PI-2膜在2θ=3.115°又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衍射峰,计算的层间距d=2.83nm,说明经过混合酰亚胺化制备的PI-2膜还生成了一种层状有序结构。其原因在于PI-2体系在经过化学酰亚胺化后形成了部分结构规整的PI链段,起晶核作用,从而导致聚集态有序结构的形成。
关键词
3
3′
4
4′一二苯酮四羧酸二酐
聚酰亚胺
混合酰亚胺化
聚集态结构
Keywords
3,3′ ,
4
,
4′
- benzophenone tetraearboxylic dianhydride
polyimide
mixed irnidization
aggregation structure
分类号
TQ323.7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苯乙炔封端的BTDA系列酰亚胺预聚体的研究
饶先花
党国栋
周宏伟
邓勇强
路迎宾
陈春海
吴忠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混合酰亚胺化方法制备BTDA/ODA型聚酰亚胺薄膜的聚集态结构的研究
李晓丹
刘向阳
翟燕
顾宜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