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槲皮素及其乙酸乙酯衍生物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4
1
作者 何翊 秦燕 +2 位作者 范亚苇 邓泽元 胡蒋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55-58,共4页
通过测定槲皮素及其酯化物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检测酯化后的槲皮素衍生物脂溶性是否提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槲皮素及3,7,3’,4’-O-四乙酸乙酯槲皮素在水、不同缓冲盐溶液中的质量浓度;采用摇瓶-液相色谱法,测定二者在正... 通过测定槲皮素及其酯化物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检测酯化后的槲皮素衍生物脂溶性是否提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槲皮素及3,7,3’,4’-O-四乙酸乙酯槲皮素在水、不同缓冲盐溶液中的质量浓度;采用摇瓶-液相色谱法,测定二者在正辛醇-水、缓冲液体系中的油水分配系数。37℃时,槲皮素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为23.02μg/m L,而3,7,3’,4’-O-四乙酸乙酯槲皮素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更小,为10.23μg/m L。随着溶剂p H值的增大,槲皮素的平衡溶解度增大,3,7,3’,4’-O-四乙酸乙酯槲皮素变化并不显著。槲皮素、3,7,3’,4’-O-四乙酸乙酯槲皮素在正辛醇-水体系条件下的油水分配系数分别为1.819、3.696。酯化修饰后的3,7,3’,4’-O-四乙酸乙酯槲皮素脂溶性高于槲皮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素 3 7 3’ 4’-o-四乙酸乙酯槲皮素 平衡溶解度 油水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7,3’,4’-O-四甲基槲皮素的制备工艺优化
2
作者 王忠雷 杨丽燕 张小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82-1187,共6页
目的:优化5,7,3’,4’-O-四甲基槲皮素(TMQ)的制备工艺。方法:以5,7,3’,4’-O-四甲基芦丁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对TMQ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酸性水溶液法制备TMQ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0,温度80℃,盐酸浓度0.50%,水... 目的:优化5,7,3’,4’-O-四甲基槲皮素(TMQ)的制备工艺。方法:以5,7,3’,4’-O-四甲基芦丁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对TMQ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酸性水溶液法制备TMQ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0,温度80℃,盐酸浓度0.50%,水解时间1.0 h。结论:该方法收率高、工艺简单、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7 3' 4'-o-甲基皮素 制备工艺 单因素实验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杖花的黄酮类成分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罗国军 任荣 +2 位作者 李洪梅 李海舟 李蓉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1期6-9,共4页
爆杖花(Rhododendron spinuliferum)茎叶75%丙酮水提取物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分离纯化,从其乙酸乙酯部分中共分离和鉴定了6个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3-O-[3″,4″-O-(异丙叉基)-β-D-木吡喃糖苷](1),... 爆杖花(Rhododendron spinuliferum)茎叶75%丙酮水提取物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分离纯化,从其乙酸乙酯部分中共分离和鉴定了6个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3-O-[3″,4″-O-(异丙叉基)-β-D-木吡喃糖苷](1),二氢槲皮素(2),二氢槲皮素-3-O-β-D-木吡喃糖苷(3),5,7,4′-三羟基-二氢黄酮醇-3-O-α-L-鼠李吡喃糖苷(4),二氢槲皮素-3-O-α-L-鼠李吡喃糖苷(5),花青素A-2(6)。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爆杖花的化学成分为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花科 爆杖花 黄酮类化合物 皮素-3-o-[3'' 4''-o-(异丙叉基)-β-D-木吡喃糖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QQ/MS法分析比较不同品种苦荞麦代表性成分含量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迪 邓放 +3 位作者 李阳倩 高蒨 章津铭 邹亮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3-66,72,共5页
建立超快速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UPLC-QQQ/MS)同时测定川荞1号、西荞1号、米荞1号、迪苦4个不同品种苦荞麦中6种代表性成分含量的方法,并对不同品种之间含量差异进行分析与评价。所测6种成分葫芦巴碱、芦丁、山奈酚-3-O-芸... 建立超快速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UPLC-QQQ/MS)同时测定川荞1号、西荞1号、米荞1号、迪苦4个不同品种苦荞麦中6种代表性成分含量的方法,并对不同品种之间含量差异进行分析与评价。所测6种成分葫芦巴碱、芦丁、山奈酚-3-O-芸香糖苷、槲皮素、山奈酚、大黄素在测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5.27%~107.31%。4个品种苦荞麦成分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的主要为黄酮类成分,其在米荞1号中含量最高,远高于川荞1号和西荞1号(P <0.01)。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及灵敏度高,可用于不同品种苦荞麦6种成分的测定,为不同产地、不同品种苦荞麦质量评价提供新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速液相色谱-三重极杆质谱联用技术(UPLC-QQQ/MS) 葫芦巴碱 芦丁 山奈酚-3-o-芸香糖苷 皮素 山奈酚 大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鬼针草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万仲贤 吴建国 +3 位作者 吴飞 郑良栋 覃鸿恩 吴锦忠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391-1394,共4页
目的:研究白花鬼针草醇提物的化学成分。方法:以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色谱及C18反相硅色谱分离纯化白花鬼针草醇提物的化学成分,以1H-NMR、13C-NMR以及质谱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白花鬼针草醇提物中分离、纯化、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 目的:研究白花鬼针草醇提物的化学成分。方法:以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色谱及C18反相硅色谱分离纯化白花鬼针草醇提物的化学成分,以1H-NMR、13C-NMR以及质谱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白花鬼针草醇提物中分离、纯化、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3,3′-二甲醚-7-O-β-D-吡喃酮葡萄糖苷(1)、奥卡宁4′-O-β-D-(2″,4″,6″-三乙酰基)-吡喃酮葡萄糖苷(2)、4-O-(6″-O-对-香豆酰基-β-D-吡喃酮葡萄糖)-对-香豆酸(3)、4-O-(2″-O-乙酰基-6″-O-对-香豆酰基-β-D-吡喃酮葡萄糖)-对-香豆酸(4)、邻苯二甲酸异丙酯(5)、原儿茶酸(6)。结论:6个化合物均首次从白花鬼针草中分离得到,其中,槲皮素-3,3′-二甲醚-7-O-β-D-吡喃酮葡萄糖苷(1)、4-O-(6″-O-对-香豆酰基-β-D-吡喃酮葡萄糖)-对-香豆酸(3)、4-O-(2″-O-乙酰基-6″-O-对-香豆酰基-β-D-吡喃酮葡萄糖)-对-香豆酸(4)、邻苯二甲酸异丙酯(5)4个化合物属于首次从鬼针草数药用植物植物中分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鬼针草 化学成分 皮素-3 3′-二甲醚-7-o-β-D-吡喃酮葡萄糖苷 奥卡宁4-o-β-D-(2″ 4 6″-三乙酰基)-吡喃酮葡萄糖苷 4-o-(6″-o-对-香豆酰基-β-D-吡喃酮葡萄糖)-对-香豆酸 4-o-(2″-o-乙酰基-6″-o-对-香豆酰基-β-D-吡喃酮葡萄糖)-对-香豆酸 邻苯二甲酸异丙酯 原儿茶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