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二氟亚甲基-5,4'-二甲氧基染料木黄酮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砚芬 白军 +1 位作者 徐家丽 宋晓晖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3-470,共8页
目的:检测7-二氟亚甲基-5,4'-二甲氧基染料木黄酮(7-difluoromethoxy-5,4'-dimethoxygenistein,DFMG)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宫颈癌HeLa细胞,MTT法检测HeLa细胞的增殖;AO/EB染色检测HeL... 目的:检测7-二氟亚甲基-5,4'-二甲氧基染料木黄酮(7-difluoromethoxy-5,4'-dimethoxygenistein,DFMG)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宫颈癌HeLa细胞,MTT法检测HeLa细胞的增殖;AO/EB染色检测HeLa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FCM检测HeLa细胞凋亡率;DNA琼脂糖电泳检测HeLa细胞凋亡的DNA条带;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DFMG对HeLa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DFMG在体外呈浓度(0.25~64μg/mL)和时间(24~72 h)依赖性抑制HeLa细胞增殖,其作用48 h的IC_(50)值为4.62μg/mL,HeLa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典型的凋亡DNA条带,凋亡率呈浓度依赖性增高,伴随c-myc mRNA和蛋白表达增高,其下游蛋白bax,cyto-c,caspase-9表达增高,而bcl-2蛋白表达降低。用siRNA干扰沉默c-myc基因,能部分抵消DFMG对HeLa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效应,而用c-myc cDNA转染HeLa细胞,则能协同DFMG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凋亡的诱导作用。结论:DFMG在体外具有抑制HeLa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钝化c-myc基因,启动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7-氟亚甲基-5 4'-二甲氧基染料木黄酮 增殖 凋亡 C-MY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子心脂溶性生物碱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萍 杨光明 +3 位作者 张玉玲 顾子杨 李萌 潘扬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27,共9页
为进一步分离并鉴定保健食品莲子心中活性脂溶性生物碱,根据脂溶性成分和酚性生物碱的化学性质,先将莲子心脂溶性成分提取、分离酚性和非酚性二个部位;再运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分别对这二个提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对所得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为进一步分离并鉴定保健食品莲子心中活性脂溶性生物碱,根据脂溶性成分和酚性生物碱的化学性质,先将莲子心脂溶性成分提取、分离酚性和非酚性二个部位;再运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分别对这二个提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对所得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UV,IR,MS,~1H NMR、^(13)C NMR及其2D-NMR)进行分析归纳,最终确定它们的化学结构。从莲子心脂溶性部位共获得12个单体化合物,经鉴定其中10个成分为生物碱。酚性部位有6个化合物,分别为:l-薄荷醇(l-menthol,1),甲基莲心碱(neferine,2),亚美罂粟碱(amepavine,3),4'-甲氧基-N-甲基衡州(4'-methoxy-N-methyl coclaurine,4),异莲心碱(isoliensinine,5),莲心碱(liensinine,6);非酚性部位有6个化合物,分别为:谷甾醇(sitosterol,7),荷叶碱(nuciferine,8),前荷叶碱(pronuciferine,9),莲明碱(lysicamine,10),N-甲氧基头花千金藤二酮B(N-methoxycepharadione B,11)和N-甲基紫堇定(N-methylcordaldine,12)。其中1、4、10、11和12则为该植物中首次发现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子心 脂溶性生物碱 4'-甲氧基-N-甲基衡州乌药碱 L-薄荷醇 莲明碱 N-甲氧基头花千金藤B(N-methoxycepharadione B) N-甲基紫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盐鸢尾根中化学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小飞 李冠 杨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0-553,共4页
从喜盐鸢尾(Iris.halophila Pall.)根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中分离得到4个异黄酮类化合物,用UV、IR、MS和NMR等技术,结合文献,确定其结构为5-羟基-6,7,4′-三甲氧基异黄酮(Ⅰ);5,7,3′-三羟基-6,4′,5′-三甲氧基异黄酮(Ⅱ);5,4... 从喜盐鸢尾(Iris.halophila Pall.)根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中分离得到4个异黄酮类化合物,用UV、IR、MS和NMR等技术,结合文献,确定其结构为5-羟基-6,7,4′-三甲氧基异黄酮(Ⅰ);5,7,3′-三羟基-6,4′,5′-三甲氧基异黄酮(Ⅱ);5,4′-二羟基-6,7-亚甲二氧基异黄酮(Ⅲ);5-甲氧基-4′-羟基-6,7-亚甲二氧基异黄酮(Ⅳ)。这四种化合物均首次从喜盐鸢尾(Iris.halophila Pall.)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盐鸢尾 5-羟基-6 7 4'-甲氧基异黄 5 7 3’-三羟基 6 4 5’-三甲氧基异黄 5 4'-羟基-6 7-亚甲氧基异黄 5-甲氧基4’-羟基-6 7-亚甲氧基异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