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结构聚三唑的固相聚合反应动力学
1
作者 叶涛 吴雪莹 +1 位作者 光善仪 徐洪耀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6,共10页
以4,4'-二叠氮二苯甲烷(DAM)分别与DIAH,BPDIA,DIAO,BADIA不同酰亚胺炔在本体热聚合条件下制备了不同结构的聚三唑,利用红外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其聚合反应工艺及其动力学之间的差异,通过外推法求出特征温度,用Kissinger和Ozawa... 以4,4'-二叠氮二苯甲烷(DAM)分别与DIAH,BPDIA,DIAO,BADIA不同酰亚胺炔在本体热聚合条件下制备了不同结构的聚三唑,利用红外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其聚合反应工艺及其动力学之间的差异,通过外推法求出特征温度,用Kissinger和Ozawa法计算出相关动力学参数,并研究了催化剂对聚合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体系中含有柔性结构或者引入侧基结构会降低反应起始温度、反应峰值温度和反应所需的活化能,4种体系的反应级数均为0.95,可认为叠氮与炔基的反应是一级反应,向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可以有效地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有着明显差异,使用Cu(PPh3)3Br作为催化剂时,体系的反应活化能为138.92 k J/mol,催化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反应动力学 酰亚胺炔 活化能 4 4'-二叠氮二苯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改性聚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顾晓华 周士静 +3 位作者 张希伟 曾鹏 宋雪 程伟东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1-34,共4页
首先利用丁二酸酐和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DA)合成一种含酰胺键二元羧酸(简称为第三单体),并将少量该单体与乙二醇(EG)、精对苯二甲酸(PTA)进行缩合共聚,制备出新型共聚酯。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傅里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差示扫... 首先利用丁二酸酐和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DA)合成一种含酰胺键二元羧酸(简称为第三单体),并将少量该单体与乙二醇(EG)、精对苯二甲酸(PTA)进行缩合共聚,制备出新型共聚酯。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傅里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试、压差法阻隔测试等手段对单体和共聚酯进行了性能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当第三单体摩尔分数为0.5%时,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相比,新型改性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大约提高了5℃,熔点变化不大,其气体阻隔性能提高了近3倍,说明第三单体的引入有效地改善了聚酯的气体阻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酐 4 4'-氨基甲烷 精对甲酸 聚对甲酸乙醇酯 新型共聚酯 阻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芳醚酮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何丽杉 孙庆民 +2 位作者 刘程 宋媛 蹇锡高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1,共3页
以对苯二酚(HQ)、新型类双酚单体4(3,5二甲基4羟基苯基)2,3二氮杂萘1酮(DMDHPZ)和4,4′二氟二苯酮(DFBP)为原料,经溶液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具有较高摩尔质量的新型聚芳醚酮共聚物,并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为部分结晶态,... 以对苯二酚(HQ)、新型类双酚单体4(3,5二甲基4羟基苯基)2,3二氮杂萘1酮(DMDHPZ)和4,4′二氟二苯酮(DFBP)为原料,经溶液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具有较高摩尔质量的新型聚芳醚酮共聚物,并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为部分结晶态,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溶解性,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229~275℃,质量损失率为5%时的温度为485~538℃。室温下易溶于N甲基2吡咯烷酮(NMP)、硝基苯(NB)、三氯甲烷(CHCl3)等极性非质子溶剂,部分溶解于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随着共聚物中DMDHPZ含量的增加,溶解性明显改善,Tg也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3 5-甲基-4-羟基基)-2 3-杂萘-1-酮 4 4'- 聚芳醚酮 结晶 溶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