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诱导剂作用时间对3T3-L1前脂肪细胞系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新农 刘秀 +4 位作者 李天佳 王占启 倪冷 刘暴 刘昌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诱导剂作用时间对3T3-L1前脂肪细胞系分化的影响。方法参照传统鸡尾酒法,分别在作用时间为2 d(A组,传统法),3 d(B组)、4 d(C组,改良法)条件下诱导分化,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油红O染色及三酰甘油检测脂肪含量,台盼蓝... 目的观察不同诱导剂作用时间对3T3-L1前脂肪细胞系分化的影响。方法参照传统鸡尾酒法,分别在作用时间为2 d(A组,传统法),3 d(B组)、4 d(C组,改良法)条件下诱导分化,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油红O染色及三酰甘油检测脂肪含量,台盼蓝染色鉴定细胞活力。结果 A组3T3-L1前脂肪细胞转化率在80%以上的样本数(n=12)占该组所有样本数(n=18)的66%,而B、C两组中所有样本(n=18)的3T3-L1前脂肪细胞转化率均在80%以上。油红O染色定量检测结果显示,C组510nm处的OD值为2.59±0.17,明显高于A组的2.12±0.47(F=6.62,P=0.0001)和B组的2.20±0.17(F=5.15,P=0.0001),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4,P=0.74)。C组的三酰甘油含量为(1351.04±119.01)ng/ml,明显高于A组的(1077.88±272.75)ng/ml(F=6.73,P=0.001)和B组的(1089.38±115.39)ng/ml(F=5.78,P=0.001),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7,P=0.64)。台盼蓝染色结果显示,A、B、C 3组细胞的活力分别为(98.3±1.2)%、(98.5±1.8)%、(98.9±2.1)%,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8,P=0.83)。结论改良法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法能提高脂肪细胞转化率,可作为高效诱导脂肪细胞模型的方法之一。推荐作用时间为3 d的改良法诱导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t3-l1 脂肪细胞系 脂肪细胞模型 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链氨基酸通过Stat3通路双向调控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
2
作者 蔡兴华 高洁 +5 位作者 徐媛颖 张会会 买热艳木·肉孜 沙雯君 鲁郡 雷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4-501,共8页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支链氨基酸(BCAA)对3T3-L1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3T3-L1前体脂肪细胞分为空白对照(Control)组、分化介质(DM)组、低浓度BCAA组和高浓度BCAA组;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BCAA对前脂肪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油...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支链氨基酸(BCAA)对3T3-L1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3T3-L1前体脂肪细胞分为空白对照(Control)组、分化介质(DM)组、低浓度BCAA组和高浓度BCAA组;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BCAA对前脂肪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油红O染色观察各组脂肪细胞脂滴形成情况;酶法检测细胞内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tat3和脂肪细胞分化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CCK-8结果显示,当BCAA浓度≤10 mmol/L时,3T3-L1细胞的存活率不受BCAA的影响。与DM组相比,低浓度BCAA组(0.5、1.0 mmol/L)细胞内脂滴明显增大、脂滴数目明显增加,且细胞内TC(0.88 vs 0.68 mmol/g;0.83 vs 0.68 mmol/g,P<0.01)和TG水平(0.77 vs 0.40 mmol/g;0.62 vs 0.40 mmol/g,P<0.01)明显上升;而高浓度BCAA组(5.0、10.0 mmol/l)细胞分化较DM组明显下降。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低浓度BCAA组PPARγ、C/EBPα、Adiponectin、FABP4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上升,而高浓度BCAA组上述基因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此外,低浓度BCAA促进Stat3磷酸化水平,而高浓度BCAA抑制其磷酸化水平(P<0.01)。结论 BCAA通过Stat3双向调控前脂肪细胞脂肪分化,即低浓度BCAA可通过促进Stat3磷酸化水平诱导其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而高浓度BCAA则抑制Stat3磷酸化及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AA 3t3-l1 脂肪细胞分化 StAt3 脂肪生成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对3T3-L1前脂肪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
3
作者 王晓娟 杨晨晨 +3 位作者 齐玮瑜 姜宇宸 李相辰 张莉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26-31,共6页
枸杞多糖(L.barbarum polysaccharides,LBP)具有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免疫调节等多种功效,然而枸杞多糖在细胞水平上对脂肪细胞分化过程的影响及具体的作用机制,目前尚无深入研究。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枸杞多糖在3T3-L1前脂肪细胞分... 枸杞多糖(L.barbarum polysaccharides,LBP)具有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免疫调节等多种功效,然而枸杞多糖在细胞水平上对脂肪细胞分化过程的影响及具体的作用机制,目前尚无深入研究。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枸杞多糖在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试验采用“经典鸡尾酒法”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在细胞接触抑制后2 d(分化第0天),加入诱导剂及不同浓度的枸杞多糖(100µg/mL、200µg/mL、400µg/mL)处理细胞,对照组则不加入药物,分化至第12天时,通过油红O染色分析3T3-L1细胞脂肪积累情况,并采用生化法检测3T3-L1细胞中甘油三酯(TG)的含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脂肪酸合成酶(FAS)及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枸杞多糖均能够显著降低3T3-L1细胞中脂滴与甘油三酯的含量(P<0.05),极显著下调PPARγ和FAS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极显著上调HSL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结果提示,枸杞多糖能够有效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减少脂肪细胞的生成和脂质积累,其潜在机制可能与抑制PPARγ相关通路的蛋白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3t3-l1脂肪细胞 分化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脂肪酸合成酶 激素敏感性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叶1号发酵茶复配养生茶调节3T3-L1细胞脂质代谢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天乐 盛思杰 +4 位作者 徐铃琳 吴媛媛 刘仲华 王凯茜 屠幼英 《中国茶叶》 2025年第1期50-57,共8页
随着肥胖问题的日益突出,调节血脂、预防肥胖成了人们的关注焦点,通过健康饮食方法解决该问题是最简单可行的途径。试验采用白叶1号发酵茶配伍枸杞、山楂制成养生茶,就其对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的调脂效果和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将3T3-L... 随着肥胖问题的日益突出,调节血脂、预防肥胖成了人们的关注焦点,通过健康饮食方法解决该问题是最简单可行的途径。试验采用白叶1号发酵茶配伍枸杞、山楂制成养生茶,就其对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的调脂效果和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将3T3-L1细胞诱导为成熟脂肪细胞后,通过测定油红O染色面积、脂肪和甘油三酯(TG)含量来判断养生茶对脂质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在200~500μg/mL范围内,随着养生茶质量浓度的升高,3T3-L1前脂肪细胞的油红O染色面积下降,表明养生茶具有降脂功效。当茶样质量浓度为300、400、500μg/mL时,与模型组相比,细胞脂肪含量分别降低了22.64、23.17、30.63个百分点,降脂效果优于阳性药物辛伐他丁。此外,养生茶可以显著减少细胞中的TG含量,具有剂量依赖效应。当养生茶质量浓度为500μg/mL时,细胞内TG含量最低,与模型组相比降低了89.33%。通过茶饮代谢物与3T3-L1细胞脂肪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该养生茶中多种成分与3T3-L1细胞的脂质代谢物呈强相关关系。本研究可为开发具有降脂功能的新式茶饮产品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白化茶 枸杞 山楂 3t3-l1脂肪细胞 调节脂肪代谢 功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苷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和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梦 任子怡 +5 位作者 米思 冯丹琦 程鑫颖 冯雪 刘卫华 王向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16-123,共8页
目的:研究木犀草苷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和脂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3T3-L1前脂肪细胞,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木犀草苷对3T3-L1前脂肪细胞毒性的影响;使用鸡尾酒诱导法诱导细胞分化,用油红O染色观察脂滴形... 目的:研究木犀草苷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和脂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3T3-L1前脂肪细胞,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木犀草苷对3T3-L1前脂肪细胞毒性的影响;使用鸡尾酒诱导法诱导细胞分化,用油红O染色观察脂滴形成情况;测定分化后细胞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的含量以及相关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瘦素(leptin,LEP)和脂联素(adiponectin,ADPN)的分泌量;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d receptor,PPAR)γ、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s,C/EBP)-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 1,SREBP1)、PPARα、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1,CPT-1)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3T3-L1前脂肪细胞存活率随木犀草苷质量浓度的升高整体呈降低趋势,木犀草苷质量浓度在5~60μg/mL时细胞存活率均在80%以上。木犀草苷处理组可显著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减少脂质积累;木犀草苷可下调成脂分化后细胞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6和LEP的分泌量,上调IL-10和ADPN的分泌量;木犀草苷能下调PPARγ、C/EBP-α和SREBP1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上调PPARα、UCP-1和CPT-1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论:木犀草苷可以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和影响脂代谢,其机制一方面是下调PPARγ、C/EBP-α和SREBP1蛋白表达,抑制脂肪合成;另一方面是激活PPARα上调下游蛋白,促进脂肪消耗;木犀草苷还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的分泌量,促进细胞脂解,从而改善脂代谢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苷 3t3-l1脂肪细胞 分化 脂代谢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sfatin-1对3T3-L1脂肪细胞糖代谢和自噬的影响
6
作者 玉斯日古楞 白兆星 +1 位作者 罗雨晨 么宏强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3,共7页
为探讨厌食肽Nesfatin-1对脂肪细胞糖代谢和自噬的影响,本试验通过体外诱导分化3T3-L1前脂肪细胞,并在高糖状态下,以Nesfatin-1干预1 h之后,采用非放射性荧光法、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摄取水... 为探讨厌食肽Nesfatin-1对脂肪细胞糖代谢和自噬的影响,本试验通过体外诱导分化3T3-L1前脂肪细胞,并在高糖状态下,以Nesfatin-1干预1 h之后,采用非放射性荧光法、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摄取水平、丙酮酸含量、己糖激酶和磷酸果糖激酶活性以及自噬因子LC3、p62和Beclin-1 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3T3-L1前脂肪细胞经过8 d诱导可达到完全分化状态;与对照组相比,经过Nesfatin-1处理后,3T3-L1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摄取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己糖激酶和磷酸果糖激酶的酶活性均非常显著地降低(P<0.001),p62 mRNA和蛋白表达量极显著下降(P<0.01),但丙酮酸含量、Beclin-1 mRNA以及LC3 mRNA和蛋白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Nesfatin-1不仅能有效降低3T3-L1脂肪细胞的糖消耗能力,还能上调脂肪细胞的自噬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SFAtIN-1 高糖 3t3-l1脂肪细胞 糖代谢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糖蛋白激素β5/α2调控cAMP/PKA/CREB通路促进3T3-L1细胞脂肪分解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千爱君 萧耿苗 +6 位作者 李壮 田雪 刘晓红 宋玉萍 赵正刚 赵子建 李芳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72-1278,共7页
目的研究重组糖蛋白激素β5/α2(rCGH)对3T3-L1脂肪细胞脂解的影响,并探究其潜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并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给予不同浓度rCGH干预24 h。以CCK-8法检测3T3-L1脂肪细胞的细胞活力,酶学方法测定细胞内... 目的研究重组糖蛋白激素β5/α2(rCGH)对3T3-L1脂肪细胞脂解的影响,并探究其潜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并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给予不同浓度rCGH干预24 h。以CCK-8法检测3T3-L1脂肪细胞的细胞活力,酶学方法测定细胞内甘油三酯(TG)及培养上清中甘油的水平,油红O染色观察脂滴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脂肪细胞中HSL和ATGL脂解蛋白的表达水平。不同浓度rCGH加或不加PKA抑制剂H89对已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进行联合干预实验,将培养细胞分为对照组、H89预处理组、1μmol·L^(-1)rCGH组和(1μmol·L^(-1)rCGH+H89)联合干预组。酶法测定胞内TG及游离甘油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CREB及脂解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rCGH(0.25、0.5、1、2μmol·L^(-1))对脂肪细胞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rCGH处理显著降低了脂滴大小和细胞内TG含量,同时显著升高了细胞上清液中的甘油浓度。rCGH处理还刺激了p-HSL、ATGL和p-PKA的蛋白表达。此外,加入PKA抑制剂H89,减弱了rCGH对游离甘油水平、细胞内TG含量以及p-HSL、p-PLIN1和p-CREB表达的影响。结论rCGH通过上调HSL、ATGL和PKA活性促进3T3-L1脂肪细胞的脂质分解,促进甘油释放,抑制TG合成和脂质积累,其作用机制与cAMP/PKA/CREB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糖蛋白激素β5/α2 3t3-l1脂肪细胞 甘油 甘油三酯 脂解 cAMP/PKA/CRE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statin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征 邹大进 +3 位作者 陈月 王淼 吴捷 郭志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29-932,共4页
目的:观察obestatin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obestatin(10^-8、10^-9、10^-10、10^-11、10^-12mmol/L)和10^-10mmol/L ghrelin干预体外培养的3T3-L1前脂肪细胞,MTT法观察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与空... 目的:观察obestatin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obestatin(10^-8、10^-9、10^-10、10^-11、10^-12mmol/L)和10^-10mmol/L ghrelin干预体外培养的3T3-L1前脂肪细胞,MTT法观察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分别应用10^-10mmol/L obestatin和ghrelin全程干预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成熟过程(分化第1-10日),采用油红O染色法鉴定脂肪细胞分化并测定分化成熟脂肪细胞的脂肪含量,RT-PCR法检测分化过程中及成熟脂肪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对照组(加常规诱导剂)比较。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obestatin组细胞数量均明显降低(P〈0.05);10^-10mmol/L obestatin连续作用10 d的3T3-L1前脂肪细胞与对照组相比,脂肪产量明显减少(P〈0.05);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PPARγ2基因表达逐渐增多;在成熟脂肪细胞中,与对照组相比,obestatin组PPARγ2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5)。Ghrelin的作用与之完全相反。结论:Obestatin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StAtIN GHRELIN PPARΓ2基因 3t3-l1脂肪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荭草素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及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何彦峰 李刚 +2 位作者 盖祥云 林鹏程 王洪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21-1226,共6页
目的研究荭草素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及对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传统鸡尾酒法诱导分化3T3-L1前脂肪细胞,MTT法检测荭草素对前脂肪细胞活力的影响,油红O染色法检测脂质积累,酶法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triglyce... 目的研究荭草素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及对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传统鸡尾酒法诱导分化3T3-L1前脂肪细胞,MTT法检测荭草素对前脂肪细胞活力的影响,油红O染色法检测脂质积累,酶法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的含量。地塞米松诱导成熟的脂肪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荧光标记2-脱氧葡萄糖(2-[N-(7-nitrobenz-2-oxa-1,3-diaxol-4-yl)amino]-2-deoxyglucose,2-NBDG)摄入法观察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 A carboxylase,ACC)的磷酸化水平及葡萄糖转运体4(glucose transporter type 4,GLUT4)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GLUT4的向膜转位能力。结果荭草素可浓度依赖性地减少细胞脂滴的积累及细胞内TG的含量,但对细胞活力无明显的影响(P>0.05)。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荭草素明显增加脂肪细胞对2-NBDG的摄取(P<0.05),明显上调AMPK、ACC的磷酸化水平(P<0.05),促进GLUT4的向膜转位及表达。结论荭草素抑制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同时,荭草素通过上调AMPK/GLUT4信号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了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达到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荭草素 3t3-l1脂肪细胞 分化 胰岛素抵抗 p-ACC p-AMPK GLUt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T3-L1前脂肪细胞在功能性成分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蔡教英 刘姚 +1 位作者 王文君 杨武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301-305,共5页
脂肪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异常是导致人类肥胖、心血管疾病和Ⅱ型糖尿病等的发生的主要原因,而3T3-L1前脂肪细胞是国际上公认的研究脂肪代谢的细胞模型,因此脂肪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论述3T3-L1前脂肪细胞的体外培养... 脂肪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异常是导致人类肥胖、心血管疾病和Ⅱ型糖尿病等的发生的主要原因,而3T3-L1前脂肪细胞是国际上公认的研究脂肪代谢的细胞模型,因此脂肪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论述3T3-L1前脂肪细胞的体外培养、增殖与分化及调控及其在功能性成分的评价中的应用,以期为预防和治疗肥胖及糖尿病等并发症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t3-l1脂肪细胞 增殖 分化 功能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钱柳多糖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姚 傅凌韵 +2 位作者 叶振南 李楠 王文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91-295,共5页
为探讨青钱柳多糖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以青钱柳多糖为研究对象,通过D301-R大孔吸附树脂和DEAE纤维素阴离子树脂分离纯化,得到青钱柳多糖组分(CPC),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和多角度极光散射(MALLS)法分析其分子质量;采用... 为探讨青钱柳多糖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以青钱柳多糖为研究对象,通过D301-R大孔吸附树脂和DEAE纤维素阴离子树脂分离纯化,得到青钱柳多糖组分(CPC),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和多角度极光散射(MALLS)法分析其分子质量;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多糖作用于3T3-L1脂肪细胞,采用MTT法和油红O染色检测多糖对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同时测定细胞葡萄糖的消耗和细胞外甘油含量。结果表明:CPC含有3个组分,其黏均分子质量(Mη)分别为50300、3951g/mol和1406g/mol;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CPC对前脂肪细胞的生长表现为增殖趋势,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与对照组相比,青钱柳多糖能够降低3T3-L1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消耗,降低3T3-L1脂肪细胞细胞外甘油含量,其抑制率分别高达9.61%和30.8%。提示青钱柳多糖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能够促进脂肪细胞的增殖,降低葡萄糖的消耗和细胞外甘油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多糖 3t3-l1脂肪细胞 黏均分子质量(Mη)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地瓜硫酸软骨素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龙腾腾 王静凤 +4 位作者 常耀光 贺敏 武凤娟 王玉明 薛长湖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08-714,共7页
目的研究海地瓜硫酸软骨素(Acaudina Molpadioideschondroitin sulfate,AM-CHS)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传统的鸡尾酒诱导剂诱导分化3T3-L1前脂肪细胞,以MTT法检测AM-CHS对3T3-L1前脂肪细胞及不... 目的研究海地瓜硫酸软骨素(Acaudina Molpadioideschondroitin sulfate,AM-CHS)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传统的鸡尾酒诱导剂诱导分化3T3-L1前脂肪细胞,以MTT法检测AM-CHS对3T3-L1前脂肪细胞及不同分化阶段3T3-L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分别采用油红O染色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含量测定法评价其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采用RT-PCR法检测脂肪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 gamma,PPARγ)、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alpha,C/EBP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c,SREBP-1c)等分化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AM-CHS能明显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和成熟脂肪细胞的增殖,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以对分化早期的抑制作用最强。RT-PCR结果表明,AM-CHS能明显降低脂肪细胞PPARγ、C/EBPα和SREBP-1c mRNA的表达。结论海地瓜AM-CHS能明显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其作用机制与下调分化相关基因PPARγ、C/EBPα和SREBP-1c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地瓜硫酸软骨素 3t3-l脂肪细胞 分化 PPARγ C EBPα SREBP-1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基因在3T3-L1脂肪前体细胞诱导分化中表达水平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季东林 李晓琼 +3 位作者 郭锡熔 张敏 潘晓勤 陈荣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4-237,共4页
目的:观察脂联素基因mRNA在3T3-L1脂肪前体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3T3-L1脂肪前体细胞,应用MIX、地塞米松、胰岛素诱导其分化,采用RT-PCR技术检测诱导分化不同时间(0~10天)脂肪细胞中脂联素基因mRNA的表达水... 目的:观察脂联素基因mRNA在3T3-L1脂肪前体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3T3-L1脂肪前体细胞,应用MIX、地塞米松、胰岛素诱导其分化,采用RT-PCR技术检测诱导分化不同时间(0~10天)脂肪细胞中脂联素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脂联素基因低表达于3T3-L1脂肪前体细胞中,并随脂肪前体细胞分化成熟,该基因表达水平呈逐渐上调趋势,除在诱导剂作用后第0天与第2天、第1~2天、第3~4天、第6天与第8~10天、第7~10天各时段内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其余各时段之间表达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3T3-L1脂肪前体细胞分化过程中脂联素基因表达逐渐上调,可能有利于脂肪细胞的分化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基因 3t3-l1脂肪细胞 细胞分化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蓝根水提物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吉萍 张文友 +2 位作者 孙婷婷 冯薏婷 刘墨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59-1164,共6页
目的探讨板蓝根水提物(water extract of Radix Isatidis,WERI)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MTT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WERI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鸡尾酒诱导剂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油红O... 目的探讨板蓝根水提物(water extract of Radix Isatidis,WERI)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MTT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WERI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鸡尾酒诱导剂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油红O染色和比色分析法观察WERI对前脂肪细胞分化及脂肪积累的影响;采用RT-PCR检测脂肪细胞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及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α,C/EBPα)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PARγ及C/EBPα蛋白表达。结果WERI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有效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同时细胞周期呈现G_0/G_1向S期阻滞;与空白组相比,用不同浓度的WERI处理后,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受到明显抑制,且细胞内脂滴生成量明显减少;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WERI还可以抑制脂肪细胞PPARγ和C/EBPα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论 WERI具有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作用,并可通过下调PPARγ和C/EBPαmRNA及蛋白表达来抑制细胞成脂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水提物 3t3-l1脂肪细胞 增殖 分化 PPARΓ C/EBPΑ 脂肪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拉帕米对前体脂肪细胞3T3-L1分化及脂质积聚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石 郭锡熔 +4 位作者 潘晓勤 费莉 郭梅 秦锐 陈荣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18-320,F006,共4页
目的:观察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盐酸维拉帕米对3T3鄄L1前体脂肪细胞分化及脂质积聚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3T3鄄L1前体脂肪细胞,在常规诱导分化方案基础上加用维拉帕米(终浓度30μmol/L),采用油红O染色各分化时段脂肪细胞,计数含脂滴脂肪细... 目的:观察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盐酸维拉帕米对3T3鄄L1前体脂肪细胞分化及脂质积聚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3T3鄄L1前体脂肪细胞,在常规诱导分化方案基础上加用维拉帕米(终浓度30μmol/L),采用油红O染色各分化时段脂肪细胞,计数含脂滴脂肪细胞数。结果:维拉帕米干预后,脂肪细胞分化速度低于正常对照,虽未影响脂滴出现的时间(第4天),但含脂滴脂肪细胞数均显著低于同期正常对照(P<0.001)。结论:维拉帕米具有抑制脂肪细胞分化及脂质积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拉帕米 3t3-l1脂肪细胞 分化 脂质积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苣酸下调3T3-L1前脂肪细胞中PGC-1α及FoxO4蛋白表达 被引量:4
16
作者 肖海芳 袁莉 +1 位作者 王静 刘学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97-301,共5页
通过菊苣酸作用于3T3-L1前脂肪细胞,检测其对PGC-1α及FoxO4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菊苣酸能够有效抑制细胞中PGC-1α及FoxO4蛋白的表达;PI3K/Akt抑制剂LY294002可增强菊苣酸对两种蛋白的影响。提示菊苣酸通过PI3K/... 通过菊苣酸作用于3T3-L1前脂肪细胞,检测其对PGC-1α及FoxO4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菊苣酸能够有效抑制细胞中PGC-1α及FoxO4蛋白的表达;PI3K/Akt抑制剂LY294002可增强菊苣酸对两种蛋白的影响。提示菊苣酸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下调PGC-1α及FoxO4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苣酸 3t3-l1脂肪细胞 PI3K AKt PGC-1Α Fox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促进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云 孙岩 +3 位作者 朱亭 程鹏 胡刚 丁国宪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0,F0002,共6页
目的:应用3T3-L1细胞模型研究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11β-HSD1)与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关系,探讨11β-HSD1在前脂肪细胞分化及肥胖中的作用。方法:构建11β-HSD1-SiRNA表达质粒pGCsilencerTMH1/TetO1-11β-HSD1并稳定转染3T3-L1细胞,采用... 目的:应用3T3-L1细胞模型研究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11β-HSD1)与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关系,探讨11β-HSD1在前脂肪细胞分化及肥胖中的作用。方法:构建11β-HSD1-SiRNA表达质粒pGCsilencerTMH1/TetO1-11β-HSD1并稳定转染3T3-L1细胞,采用油红染色观察脂滴堆积情况,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11β-HSD1在正常3T3-L1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并用Real-timePCR检测脂肪细胞分化相关标志基因的变化,阐明11β-HSD1对前脂肪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结果:正常3T3-L1前脂肪细胞在上述三联诱导分化后脂滴堆积随着分化过程逐渐增加;在pGCsilencerTMH1/TetO1-11β-HSD1转染的3T3-L1诱导分化过程中可见脂滴堆积的减少。在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模型中(days0,2,4,6,8),11β-HSD1蛋白水平是上调的。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模型中GR在分化模型早期(D4及D6)是上调的,但是在分化后期(D8)很快又下降。在正常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早期LPL上调,随着分化后期FAS、PPARγ等明显上升,Pref-1作为脂肪细胞分化抑制因子,在分化早期升高,在分化后期明显下调。在pGCsilencerTMH1/TetO1-11β-HSD1转染后的3T3-L1细胞分化模型中上述有关标志基因发生变化。结论:11β-HSD1作为受体前调节剂促进前脂肪细胞分化,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 3t3-l1细胞模型 RNA干涉 脂肪细胞 细胞分化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II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琨 李世敏 +2 位作者 张丽君 彭光华 张声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1-134,共4页
为探讨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ngII)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采用鸡尾酒法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并用油红O染色法和还原型烟酰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adenine dinuceotid,NADH)氧化速率法检测了3T3-L1脂肪细胞... 为探讨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ngII)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采用鸡尾酒法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并用油红O染色法和还原型烟酰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adenine dinuceotid,NADH)氧化速率法检测了3T3-L1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胞浆脂质的累积和甘油磷酸脱氢酶(glycerol phosphatedehydrogenase,GPDH)的活性。结果表明,100 nmol/L的AngII可显著增大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胞浆脂质累积和GPDH活性(P<0.01),外源性AngII可促进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增加脂肪细胞中脂类合成和储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II 3t3-l1 脂肪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降低LYRM1 mRNA表达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翔 黎文明 +3 位作者 钟贤武 郑琳 李明慧 冯翔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50-253,共4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对3T3-L1前脂肪细胞进行培养,分别设置对照组以及25、50、75、100μmol/L的Res干预组,噻唑蓝比色法观察不同剂量干预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实...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对3T3-L1前脂肪细胞进行培养,分别设置对照组以及25、50、75、100μmol/L的Res干预组,噻唑蓝比色法观察不同剂量干预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中LYR Motif containing 1(LYRM1)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细胞中促凋亡蛋白Bak和抑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Res干预可使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中LYRM1 mRNA水平降低,Bak蛋白表达含量升高,Bcl-2蛋白表达含量降低,均具有剂量依赖效应。结论:Res可以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这可能与Res降低细胞内LYRM1 mRNA表达,影响线粒体功能并启动凋亡程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3t3-l1脂肪细胞 细胞增殖 LYRM1 BCL-2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笃斯越橘花青素提取物对3T3-L1前脂肪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柳嘉 David G.Popovich 景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48-252,共5页
目的:研究笃斯越橘花青素提取物对3T3-L1前脂肪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MTT法观察细胞生长抑制并确定半数抑制浓度(IC50),LDH(lactate dehydrogenase)法评价提取物引起的细胞膜损伤,流式细胞计法测定细胞周期,荧光显微... 目的:研究笃斯越橘花青素提取物对3T3-L1前脂肪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MTT法观察细胞生长抑制并确定半数抑制浓度(IC50),LDH(lactate dehydrogenase)法评价提取物引起的细胞膜损伤,流式细胞计法测定细胞周期,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结果:笃斯越橘花青素提取物能够有效地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生长且IC50约为214μg/mL;LDH实验表明细胞LDH释放率在24、48、72h分别为89.0%、85.2%、67.8%,72h时相对24h或48h明显降低(P<0.05),提取物对3T3-L1前脂肪细胞膜的通透性未见明显增加;笃斯越橘花青素提取物能够有效诱导细胞凋亡,同时在S或G0/G1期产生阻滞,但是对细胞的G2/M期未见明显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出现典型凋亡特征。结论:笃斯越橘花青素提取物能有效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生长的作用,具有开发为天然抗肥胖功能因子的潜在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笃斯越橘花青素提取物 3t3-l1脂肪细胞 生长抑制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