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舌及嘴部的3D肌肉控制模型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志翔 程义民 +1 位作者 曾丹 葛仕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72-378,共7页
提出了一种人舌及嘴部三维肌肉控制模型.该模型根据解剖学结构及舌部运动特征,由内部舌体和外部嘴部组成.舌体运动由3类共6条肌肉控制,嘴部运动由3类共9条肌肉控制.模型建模及驱动比较方便,并已在PC机上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舌体运动较... 提出了一种人舌及嘴部三维肌肉控制模型.该模型根据解剖学结构及舌部运动特征,由内部舌体和外部嘴部组成.舌体运动由3类共6条肌肉控制,嘴部运动由3类共9条肌肉控制.模型建模及驱动比较方便,并已在PC机上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舌体运动较逼真,可较好地模拟人舌及嘴部运动及部分表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肌肉控制模型 舌体模型 人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舌鳞癌诱变过程中MMP-3、TIMP-1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治平 赵建江 +2 位作者 陈中利 韩久松 郑俊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7期651-655,共5页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在大鼠舌鳞癌诱变过程中转录水平表达变化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另2组每天喂养0.002%4-硝基喹啉...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在大鼠舌鳞癌诱变过程中转录水平表达变化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另2组每天喂养0.002%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于16周和24周处死;16周组可见上皮异常增生,而24周组已经为舌鳞癌,分别选取8个标本作检测。各组利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MP-3、TIMP-1在不同病变时期舌组织中转录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MMP-3及TIMP-1的mRNA于正常对照组相对表达量较少,上皮异常增生组相对表达量较正常组显著增加,舌鳞癌组的相对表达量最高。MMP-3与TIMP-1的mRNA表达之间成显著相关性。结论:MMP-3与TIMP-1随癌变的发生表达显著上调,两者间平衡失调可导致舌鳞癌的发生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3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舌鳞癌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轨迹分析的3D唇舌肌肉控制模型 被引量:6
3
作者 杨逸 侯进 王献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236-2240,共5页
针对可视化语音以及虚拟说话人系统中对唇部和舌部动画的高逼真度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轨迹分析的3D唇舌肌肉控制模型。该方法首先根据解剖学原理,建立基于网格和纹理的唇部、舌部模型。然后,根据分析唇部的运动轨迹,将口轮匝肌分解... 针对可视化语音以及虚拟说话人系统中对唇部和舌部动画的高逼真度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轨迹分析的3D唇舌肌肉控制模型。该方法首先根据解剖学原理,建立基于网格和纹理的唇部、舌部模型。然后,根据分析唇部的运动轨迹,将口轮匝肌分解成两部分来联合控制唇部的运动,可以获得各种口型。在舌部的运动模拟中,将它的运动轨迹分解成一些机械运动的组合,通过使用四种肌肉模型来控制这些运动。最终实现了人脸嘴部说话时的各种口型,实现了卷舌、舔嘴等动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逼真地实现出唇部、舌部的运动动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部建模 舌部建模 肌肉控制模型 运动轨迹分析 唇舌运动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口泥沙输运三维数值模拟Ⅰ——黄河口切变锋 被引量:43
4
作者 王厚杰 杨作升 毕乃双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共9页
采用三维数学模型研究黄河口泥沙输运过程,并利用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数值模拟结果揭示了黄河口切变锋的时空运动过程及其对河口泥沙传输的作用。黄河口切变锋在涨、落潮时段存在两种不同的形态,分别历时2小时左右。切变锋在浅... 采用三维数学模型研究黄河口泥沙输运过程,并利用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数值模拟结果揭示了黄河口切变锋的时空运动过程及其对河口泥沙传输的作用。黄河口切变锋在涨、落潮时段存在两种不同的形态,分别历时2小时左右。切变锋在浅水区域产生,向深水区移动,经历2小时左右消失,它的产生是由于近岸区域与10 m深线以外区域的潮汐相位差所导致。切变锋对河口泥沙的向海传输有重要的阻隔作用,导致河口泥沙集中在切变锋的向岸一侧随落潮流向北侧传输,在涨潮时河口向海排沙量降低,少量泥沙随涨潮流沿岸向南传输。长期的地貌演化表明切变锋对河口的淤积和侵蚀分区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导致河口泥沙在其向岸一侧沉积,是长时间尺度的河口地貌演化对短时间尺度河口沉积动力过程的重要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泥沙输运 数学模型 切变锋 地貌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舌运动与嘴部表情的多线谱仿真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志翔 程义民 曾丹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7518-7521,共4页
描述了一种人舌运动与嘴部表情仿真的方法。该方法基于以人舌及嘴部的解剖结构和肌肉控制原理建立的3D模型,用一组表示肌肉收缩量随时间变化而波动的多线谱曲线驱动模型,得到舌体运动及一些舌部参与的嘴部表情。给出了一些微机模拟驱动... 描述了一种人舌运动与嘴部表情仿真的方法。该方法基于以人舌及嘴部的解剖结构和肌肉控制原理建立的3D模型,用一组表示肌肉收缩量随时间变化而波动的多线谱曲线驱动模型,得到舌体运动及一些舌部参与的嘴部表情。给出了一些微机模拟驱动的实例,结果表明,所描述方法简洁,所用数据量小,易于模型驱动,能较好模拟人舌运动及嘴部表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体建模 嘴部模型 多线谱 表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钓口河口行水期泥沙输运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4
6
作者 邢国攀 宋振杰 +3 位作者 张勇 吴晓 毕乃双 王厚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34,共14页
由于钓口流路行水时期普遍缺乏对河口和近海的系统观测,基于1976年黄河三角洲实测水深数据和汛期水沙数据,采用EFDC三维数值模式对钓口河口泥沙沉积动力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型结果表明,钓口河口的羽状流和异重流的时空分布具有... 由于钓口流路行水时期普遍缺乏对河口和近海的系统观测,基于1976年黄河三角洲实测水深数据和汛期水沙数据,采用EFDC三维数值模式对钓口河口泥沙沉积动力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型结果表明,钓口河口的羽状流和异重流的时空分布具有显著的潮周期变化特征。受与岸线平行的涨落潮流作用,表层羽状流的侧向摆动幅度较大,河口羽状流输沙主要平行于岸线方向,跨等深线的泥沙输运受到限制。汛期黄河入海的高浓度泥沙在钓口河口形成潜没的异重流,在底层沿河口轴线向北输运泥沙至三角洲前缘区域,泥沙输运通量比表层羽状流的输送通量高出一个数量级,且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大而呈指数形式快速衰减。随着水深增大,单宽泥沙通量的衰减速率逐渐减小。计算结果显示,由于汛期高浓度泥沙入海,钓口河口的异重流稳定存在,导致约75%的入海泥沙沉积在10m水深以浅的区域,25%的入海泥沙淤积在三角洲前缘外侧,异重流过程对汛期钓口河口泥沙向深水区输运和沉积具有控制作用。数值模拟结果与前人根据水深变化揭示的三角洲冲淤分布格局一致,与钻孔的沉积记录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输运 数学模型 河口异重流 地貌响应 钓口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