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3D皮肤模型研究不同分子量透明质酸的抗刺激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喻欢 陈彧 +1 位作者 程树军 秦瑶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39-343,共5页
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质酸(HA)共同作用于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 Ca T)和3D皮肤模型,作用24 h后通过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利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液中人白细胞介素(IL-1α)的水平,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细胞形态。研究在... 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质酸(HA)共同作用于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 Ca T)和3D皮肤模型,作用24 h后通过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利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液中人白细胞介素(IL-1α)的水平,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细胞形态。研究在不同实验模型中,不同分子量HA影响SDS对细胞的损伤和释放IL-1α的差异。结果表明,3D皮肤模型可用于HA的体外抗皮肤刺激作用的研究,实验结果更接近人体实际使用情况以及能提供更多的机制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硫酸钠 3d皮肤模型 角质细胞 透明质酸 刺激性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妆品功效评价(Ⅷ)-3D皮肤模型在化妆品功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2
作者 李潇 张晓娥 +1 位作者 卢永波 金岩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89-494,510,共7页
概述了3D皮肤模型在化妆品功效评价中的应用,对3D皮肤模型的类型以及基于各种3D皮肤模型的主要体外功效检测方法进行了介绍。3D表皮模型由角质形成细胞构成,用于皮肤屏障、保湿、抗炎、UV防护、经皮吸收等功效性检测;3D黑素皮肤模型由... 概述了3D皮肤模型在化妆品功效评价中的应用,对3D皮肤模型的类型以及基于各种3D皮肤模型的主要体外功效检测方法进行了介绍。3D表皮模型由角质形成细胞构成,用于皮肤屏障、保湿、抗炎、UV防护、经皮吸收等功效性检测;3D黑素皮肤模型由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构成,主要用于美白功效检测;3D全层皮肤模型由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构成,主要用于抗衰功效检测。基于3D皮肤模型,可获得多维度检测结果,实现对化妆品受试物功效的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功效评价 3d皮肤模型 体外检测 皮肤屏障 美白 抗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皮肤模型的构建及其在化妆品原料活性物功效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宋肖洁 周春霞 吴越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33-636,650,共5页
使用Mimedisc作为支架,接种正常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经过3周培养形成类似真皮结构,然后在其上接种正常人表皮角质细胞,依次经过浸没培养阶段和气-液相培养阶段,最终在体外形成3D皮肤结构模型。通过Masson染色及一系列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此3... 使用Mimedisc作为支架,接种正常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经过3周培养形成类似真皮结构,然后在其上接种正常人表皮角质细胞,依次经过浸没培养阶段和气-液相培养阶段,最终在体外形成3D皮肤结构模型。通过Masson染色及一系列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此3D皮肤模型有近似真实皮肤的结构及关键蛋白表达。以此模型为工具研究了活性物喜马拉雅雪松精粹对皮肤真表皮连接处(DEJ)的作用。结果显示喜马拉雅雪松精粹可以明显提高表皮的厚度,增加皮肤抵抗外界环境的屏障能力,并且可以显著促进DEJ重要蛋白层粘连蛋白5(Laminin 5)和VI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VII,Col VII)的表达,使Laminin 5上调20%,Col VII上调47%,具有应用于抗衰老类化妆品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原料 雪松 3d皮肤模型 真表皮连接处 抗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酰胺复合物对光损伤3D全层皮肤模型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蔡卓 卢媛 +1 位作者 汪冰洁 刘俏苑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7-53,共7页
通过重建光损伤3D全层皮肤模型,利用石蜡切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染色等办法,观察样本细胞、组织形态,检测模型细胞外基质Ⅰ型胶原蛋白,表皮屏障蛋白FLG、CLDN-1、LCE-A1以及相关应激酶的含量变化,评估神经酰胺复合物对光损伤的成年皮肤... 通过重建光损伤3D全层皮肤模型,利用石蜡切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染色等办法,观察样本细胞、组织形态,检测模型细胞外基质Ⅰ型胶原蛋白,表皮屏障蛋白FLG、CLDN-1、LCE-A1以及相关应激酶的含量变化,评估神经酰胺复合物对光损伤的成年皮肤真表皮层的影响。实验发现神经酰胺复合物可以显著缓解因紫外造成的表皮分化紊乱、胶原蛋白流失、屏障蛋白降低和皮肤应激防御反应,减少皮肤因紫外辐照产生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对皮肤光损伤具有预防修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酰胺复合物 光损伤 3d全层皮肤模型 预防修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薰衣草精油对皮肤屏障紫外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
5
作者 刘菲 王倩 +3 位作者 韩婷婷 杨素珍 王文翠 郭凤娇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3,共8页
为探究薰衣草精油(Lavender essential oil,LEO)对皮肤屏障紫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法对LEO的成分进行鉴定分析,并采用3D表皮皮肤模型,以600 mJ/cm^(2)剂量的... 为探究薰衣草精油(Lavender essential oil,LEO)对皮肤屏障紫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法对LEO的成分进行鉴定分析,并采用3D表皮皮肤模型,以600 mJ/cm^(2)剂量的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B,UVB)进行辐照,建立皮肤屏障紫外损伤模型;实验设置未给药+UVB未照射组、未给药+UVB照射组、维生素E/地塞米松+UVB照射组及LEO+UVB照射组,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免疫组化法和免疫荧光法等探究不同组别对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屏障结构相关蛋白以及CD44受体的影响。结果显示,LEO经GC-MS检测分析后,共鉴定出51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乙酸芳樟酯、芳樟醇、乙酸薰衣草酯等。UVB会造成皮肤屏障损伤,表现为ROS水平升高,SOD酶活性降低,炎症因子表达增多,屏障相关蛋白及CD44受体表达减少。LEO对UVB诱导的皮肤屏障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效果,主要通过抑制UVB诱导的白介素1α、肿瘤坏死因子α和前列腺素E2表达量增加及ROS水平上升(P<0.05),提升受损皮肤模型中4种屏障相关蛋白和CD44受体蛋白表达量及SOD酶活力来实现(P<0.01)。以上结果表明LEO在减少皮肤屏障紫外损伤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为其在护肤品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精油 3d表皮皮肤模型 保护机制 屏障 紫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葡萄球菌发酵提取物对人体皮肤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帖航 吕瑜峰 +2 位作者 张阳 徐亮 闫妍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3-389,共7页
从健康人体皮肤中分离获取一株表皮葡萄球菌(SE),并进行培养发酵,制备SE发酵提取物;通过实时无标记动态细胞分析技术(RTCA)检测SE发酵提取物对人原代角质形成细胞(KC)的活性影响;使用聚肌苷酸胞苷酸(poly(I:C))和脂多糖(LPS)分别刺激KC... 从健康人体皮肤中分离获取一株表皮葡萄球菌(SE),并进行培养发酵,制备SE发酵提取物;通过实时无标记动态细胞分析技术(RTCA)检测SE发酵提取物对人原代角质形成细胞(KC)的活性影响;使用聚肌苷酸胞苷酸(poly(I:C))和脂多糖(LPS)分别刺激KC细胞,造成Toll样受体(TLR)3和TLR 4介导的炎症反应模型,然后加入SE发酵提取物,研究SE发酵提取物对KC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最后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LS)刺激3D表皮模型,构建受损皮肤模型,并研究SE发酵提取物对损伤皮肤模型中丝聚蛋白(FLG)和兜甲蛋白(LOR)表达影响的作用。结果显示,体积分数为1%SE发酵提取物作用于KC细胞100 h,并未见明显细胞毒性作用,且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SE发酵提取物可以抑制由TLR3介导的炎症反应,而对TLR4介导的炎症反应无明显抑制作用,并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受损屏障中的FLG和LOR含量。表皮葡萄球菌作为人体皮肤的常驻菌,对皮肤的屏障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葡萄球菌 炎症因子 皮肤屏障 3d皮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驴油提升皮肤屏障功能及潜在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樊雨梅 帖航 +2 位作者 赵海晴 苏宁 廖峰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26-631,共6页
探讨驴油提升皮肤屏障功能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将十二烷基硫酸钠作用于体外重组三维表皮模型(EpiKutis)构建皮肤屏障损伤模型,采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组织活力,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ELISA)检测IL-1α的水平,考察驴油对... 探讨驴油提升皮肤屏障功能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将十二烷基硫酸钠作用于体外重组三维表皮模型(EpiKutis)构建皮肤屏障损伤模型,采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组织活力,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ELISA)检测IL-1α的水平,考察驴油对人3D皮肤屏障损伤模型的屏障指数和IL-1α水平的影响。采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RNAseq)技术揭示驴油对皮肤生理的机制,并揭示驴油提升皮肤屏障功能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驴油可显著提升人3D皮肤屏障损伤模型的屏障指数和降低IL-1α水平,效果与地塞米松类似。驴油作用于人3D皮肤模型后,筛选出164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619个基因上调,1030个基因下调。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与表皮发育、表皮细胞分化及皮肤发育有关;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基因参与TGF-β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NF-κB信号通路等重要生物学通路,其中与驴油提升皮肤屏障功能有关的通路可能是TGF-β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和NF-κB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驴油 皮肤屏障 3d皮肤模型 高通量测序(RNA-se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酰胺脂质体对光损伤的修护及机械损伤的修复功效研究
8
作者 刘敏 叶磊 +1 位作者 蒋玲玲 郑久炎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02-908,共7页
通过高压均质微射流技术制备了水溶性神经酰胺NP脂质体(CNPL),首先研究了CNPL理化性质和驻留性;再用UVB损伤的3D表皮皮肤模型研究CNPL的修护机理及功效;最后采用斑马鱼胚胎尾鳍切除模型研究了CNPL对机械损伤的修复效果。实验表明:制备... 通过高压均质微射流技术制备了水溶性神经酰胺NP脂质体(CNPL),首先研究了CNPL理化性质和驻留性;再用UVB损伤的3D表皮皮肤模型研究CNPL的修护机理及功效;最后采用斑马鱼胚胎尾鳍切除模型研究了CNPL对机械损伤的修复效果。实验表明:制备得到的CNPL透明度好,10.00%质量分数以内的CNPL水溶液透光率与水接近;平均粒径22.25 nm(PDI=0.241),pH范围6.70~6.90;经皮驻留实验发现,CNPL中的神经酰胺NP的驻留量是未包裹的神经酰胺NP的3.8倍;3.00%体积分数的CNPL对UVB光损伤后的3D表皮皮肤模型中丝聚蛋白(FLG)和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的提升率分别为128.21%和73.68%,5.00%体积分数的CNPL对损伤模型中FLG和Claudin-1的提升率分别为194.87%和100.00%;质量浓度0.01和0.03 g/L的CNPL对斑马鱼胚胎尾鳍修复促进率分别为3.05%和8.60%。结果表明:CNPL具有很好的水溶性、稳定性、透光性、更高的透皮驻留性和生物利用度,对3D表皮皮肤模型中的光损伤具有一定的修护效果,也对斑马鱼尾鳍的机械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效果,CNPL在配方应用中更加的便捷,高效,这有助于神经酰胺NP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酰胺脂质体 修护 光损伤 3d表皮皮肤模型 斑马鱼胚胎尾鳍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美白霜的研制及其美白功效评价 被引量:18
9
作者 万禁禁 刘瑞学 +1 位作者 冷群英 陈效芳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12-516,521,共6页
以传明酸、烟酰胺、4-甲氧基水杨酸钾和光果甘草根提取物为主要美白活性成分制备了一种美白霜。该美白霜分布均匀、无颗粒感、细腻柔滑、稠度适宜,稳定性良好;采用3D黑素皮肤模型体外测试和人体试验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美白功效评价。3D黑... 以传明酸、烟酰胺、4-甲氧基水杨酸钾和光果甘草根提取物为主要美白活性成分制备了一种美白霜。该美白霜分布均匀、无颗粒感、细腻柔滑、稠度适宜,稳定性良好;采用3D黑素皮肤模型体外测试和人体试验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美白功效评价。3D黑素皮肤模型体外测试结果表明,该美白霜对黑色素的合成或转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具有优异的体外美白功效;人体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该美白霜4周后,受试者皮肤黑色素含量(MI值)明显降低,肌肤白度(L*值)和明亮度(ITA°值)增加,说明其具有良好的美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白化妆品 3d黑素皮肤模型 体外测试 人体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