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炭/环氧3D机织复合材料轴向和非轴向拉伸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彩云 刘雍 +1 位作者 陈利 李嘉禄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7-71,共5页
炭/环氧3D层-层正交角联锁机织复合材料是很有应用潜力的材料,但目前这种材料的力学性能数据较少,影响了其可靠性的评估。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分析,客观地评价了4种不同结构炭/环氧3D层-层正交角联锁机织复合材料沿0°、30°、45... 炭/环氧3D层-层正交角联锁机织复合材料是很有应用潜力的材料,但目前这种材料的力学性能数据较少,影响了其可靠性的评估。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分析,客观地评价了4种不同结构炭/环氧3D层-层正交角联锁机织复合材料沿0°、30°、45°、60°、90°方向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实验结果表明,4种材料均具有明显的正交各向异性特点,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的极值均出现在轴向,非轴向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明显低于轴向值;带有衬经和衬纬结构的织物具有最佳的拉伸性能;4种材料的非轴向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彼此之间差异不是很大,拉伸过程伴随着剪切过程一同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机织复合材料 结构参数 轴向拉伸 非轴向拉伸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机织复合材料卫星桁架接头的抗弯刚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彩云 杨红娜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0-813,共4页
为了研制高性能复合材料卫星桁架接头,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技术,分析了三维整体织物增强的碳纤维卫星桁架接头三通制件的等效抗弯刚度和内部应力分布,并与制件的三点弯曲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三通制件的等效抗弯刚度可以用有限... 为了研制高性能复合材料卫星桁架接头,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技术,分析了三维整体织物增强的碳纤维卫星桁架接头三通制件的等效抗弯刚度和内部应力分布,并与制件的三点弯曲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三通制件的等效抗弯刚度可以用有限元软件快速、方便、准确地计算出来,并可提供制件任意部位的应力分布状态,为优化制件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弯曲破坏实验的破坏载荷未能真实地反映接头的最大抗弯破坏承载能力,3个方管的根部应力尚未达到材料的破坏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机织复合材料 卫星桁架接头 抗弯刚度 有限元分析 实验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式3D机织增强复合材料树脂渗透性 被引量:12
3
作者 祝成炎 申小宏 +1 位作者 李艳清 朱俊萍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1-23,共3页
通过对玻纤进行包缠设计并在普通二维织机上试制了组合式3D机织结构预制件,采用真空辅助成型工艺研制了复合材料。同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SEM分别对织造中玻纤断裂情况和树脂在复合材料成型过程中的渗透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3d增强复合材料 一步包缠技术 真空辅助成型 树脂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基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彩云 李嘉禄 +1 位作者 陈利 张国利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1-55,共5页
通过拉伸、弯曲、压缩等实验,评价了4种不同结构的三维机织角联锁织物增强的碳/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纤维体积含量相近的4种不同结构的3D机织复合材料而言,它们之间的拉伸、弯曲、压缩性能差异很大,在2倍... 通过拉伸、弯曲、压缩等实验,评价了4种不同结构的三维机织角联锁织物增强的碳/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纤维体积含量相近的4种不同结构的3D机织复合材料而言,它们之间的拉伸、弯曲、压缩性能差异很大,在2倍左右;衬经纱和衬纬纱可以显著改善力学性能;纤维与树脂之间的界面破坏-脱粘是3D机织复合材料最先发生失效的形式;带衬经衬纬的No.1结构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可以推断,改进界面结合力能大大提高3D机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机织复合材料 结构 力学性能 衬经纱 衬纬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避震塔强度性能多尺度优化设计 被引量:7
5
作者 卢家海 汪霞 寇宏滨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1-56,共6页
综合考虑机织复合材料成型及力学性能特点,设计了一体式结构3D机织碳纤维复合材料避震塔,并基于多尺度优化方法,综合考虑材料和结构参数,实现避震塔强度性能优化设计。为获取准确的仿真分析用材料参数,基于显微镜观测得到的机织参数建... 综合考虑机织复合材料成型及力学性能特点,设计了一体式结构3D机织碳纤维复合材料避震塔,并基于多尺度优化方法,综合考虑材料和结构参数,实现避震塔强度性能优化设计。为获取准确的仿真分析用材料参数,基于显微镜观测得到的机织参数建立多尺度预测模型。通过避震塔强度性能仿真分析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考虑工艺过程影响的材料参数预测结果及结构性能仿真分析方法的正确性,与原高强钢避震塔相比,优化得到的3D机织碳纤维复合材料避震塔实现了50%的轻量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碳纤维复合材料 避震塔 强度性能 多尺度优化设计 一体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