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PFC3D microscopic parameters 被引量:7
1
作者 LI Zhuo RAO Qiu-hu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3期911-925,共15页
It is important to calibrate micro-parameters for applying partied flow code(PFC)to study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rock materials.Uniform design method is firstly adopted to determine the mi... It is important to calibrate micro-parameters for applying partied flow code(PFC)to study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rock materials.Uniform design method is firstly adopted to determine the microscopic parameters of parallel-bonded particle model for three-dimensional discrete element particle flow code(PFC3D).Variation ranges of microscopic of the microscopic parameters are created by analyzing the effects of microscopic parameters on macroscopic parameters(elastic modulus E,Poisson ratio v,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σc,and ratio of crack initial stress to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σci/σc)in order to obtain the actual uniform design talbe.The calculation equations of the microscopic and macroscopic parameters of rock materials can be established by the actual uniform design table and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thus the PFC3D microscopic parameters can be quantitatively determined.The PFC3D simulated results of the intact and pre-cracked rock specimens under uniaxial and triaxial compressions(including the macroscopic mechanical parameters,stress−strain curves and failure process)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which can prove the validity of the calculation equations of microscopic and macroscopic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of microscopic and macroscopic parameters uniform design method three-dimensional particle flow code(PFC3d) RO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HoVAIF模型用于八角茴香油成分色谱保留时间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廖立敏 李建凤 朱万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6期943-947,共5页
本文采用GC/MS测定了八角茴香油中各组分,应用本实验室新近提出的三维原子场全息作用矢量(3D-HoVAIF)对鉴定的48个挥发性有机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分别采用了偏最小二乘回归(PLS)与多元线性回归(MLR)进行了建模研究。结果表明,3D-HoVAI... 本文采用GC/MS测定了八角茴香油中各组分,应用本实验室新近提出的三维原子场全息作用矢量(3D-HoVAIF)对鉴定的48个挥发性有机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分别采用了偏最小二乘回归(PLS)与多元线性回归(MLR)进行了建模研究。结果表明,3D-HoVAIF能够较好地表征茴香油中各组分的化学结构,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估计能力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茴香油 挥发性有机物 三维原子场全息作用矢量 定量结构.色谱保留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苯环5-(取代)苯甲酰胺基苯磺酰脲类化合物的比较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美怡 马翼 +1 位作者 李正名 王素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61-1364,共4页
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对26个新型苯环5-(取代)苯甲酰胺基苯磺酰脲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建立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CoMFA模型(R2=0.948,F=91.364,SE=0.141).结果表明,此类磺酰脲类化合物的... 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对26个新型苯环5-(取代)苯甲酰胺基苯磺酰脲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建立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CoMFA模型(R2=0.948,F=91.364,SE=0.141).结果表明,此类磺酰脲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与苯环5位取代基的立体结构和电场性质密切相关.根据CoMFA模型的立体场和静电场三维等值线图不仅直观地解释了结构与活性的关系,而且为进一步设计高活性的目标化合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 苯环5-(取代)苯甲酰胺基苯磺酰脲 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用于均三氮苯类衍生物除草活性的QSAR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美萍 张生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97-1002,共6页
本文利用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3D-HoVAIF)对均三氮苯类衍生物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并利用逐步回归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均三氮苯类衍生物除草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模型,同时采用内外部双重验证的方法检验模型的稳定性.所建模型相关统计量... 本文利用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3D-HoVAIF)对均三氮苯类衍生物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并利用逐步回归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均三氮苯类衍生物除草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模型,同时采用内外部双重验证的方法检验模型的稳定性.所建模型相关统计量如下:建模相关系数(R)、留一法(LOO)交互验证相关系数(R_(cv))、外部样本验证相关系数(Q_(ext))和标准偏差(SD)分别为0.897、0.818、0.856和0.470.结果表明,3D-HoVAIF能较好地表征均三氮苯类衍生物分子的结构信息,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同时也指出了SP^3杂化的C之间的立体作用、SP^2杂化的N与SP^3杂化的C之间的立体作用、SP^2杂化C与SP^3杂化的N原子之间的静电作用以及SP^3杂化的C与X(卤素)之间的静电作用是影响该类化合物除草活性的重要因素.为高活性除草剂类分子设计和改造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3d-HoVAIF) 均三氮苯类衍生物 多元线性回归 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唑噻吩并嘧啶衍生物杀菌活性的QSAR研究
5
作者 岳玮 冯惠 冯长君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9期1665-1667,共3页
为了研究三唑噻吩并嘧啶衍生物对小麦赤霉菌抑菌活性(G/%)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按照分子的拓扑环境编程计算了14种上述化合物的电性距离矢量(M_D)。通过最佳变量子集回归,建立了它们的二参数(M_(26)、M_(32))QSAR模型,非交叉验证相关系... 为了研究三唑噻吩并嘧啶衍生物对小麦赤霉菌抑菌活性(G/%)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按照分子的拓扑环境编程计算了14种上述化合物的电性距离矢量(M_D)。通过最佳变量子集回归,建立了它们的二参数(M_(26)、M_(32))QSAR模型,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与逐一剔除法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_(cv)~2)分别为0.857、0.648,显示良好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根据进入模型可知,影响三唑噻吩并嘧啶衍生物对小麦赤霉菌抑菌活性的主要因素是>C-、-O等结构碎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噻吩并嘧啶衍生物 小麦赤霉菌 抑菌活性 电性距离矢量 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与多元线性回归的咪唑啉衍生物缓蚀剂的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友权 李坤 +4 位作者 唐永帆 吴文刚 王道成 张燕 孙川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2-67,共6页
以15种不同十一烷基咪唑啉衍生物缓蚀剂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森林与多元线性回归相结合考察了分子结构对其缓蚀效率(IE)的影响。首先,从能量、电荷、分子表面与信息量、立体构象与拓扑特征6个方面对15种咪唑啉类缓蚀剂进行了全面表征,共... 以15种不同十一烷基咪唑啉衍生物缓蚀剂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森林与多元线性回归相结合考察了分子结构对其缓蚀效率(IE)的影响。首先,从能量、电荷、分子表面与信息量、立体构象与拓扑特征6个方面对15种咪唑啉类缓蚀剂进行了全面表征,共得到55个分子结构参数;然后运用随机森林(RF)与多元线性回归(MLR)分别对特征参数进行了优化,筛选出top10的8个重叠参数。从8个参数中随机挑选3个,使用留一法(LOO)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构建,最终得到了最优的特征组合为分子总能量(Te)、信息含量(Ic)与分子折射率(Mr)。基于此得到的最优定量结构-缓蚀效率关系模型,其相关系数R^2为0.843,关系式表示为IE=-5.517-0.010 1×Te+15.601 7×Ic+0.222×Mr。考察样本后去掉一个奇异样本,其相对误差达到18.9%,剩余14个样本留一法建模,模型效果大大提高,其R^2为0.911。结果表明,Te、Ic、Mr与缓蚀效率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分子结构越稳定、对称性好及折射率高,则其IE值就越高,为设计新型高效的缓蚀剂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啉衍生物缓蚀剂 定量结构-缓蚀效率关系 立体结构参数 随机森林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