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7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矩形粗糙通道内火箭煤油流动换热特性试验方法研究
1
作者 刘朝晖 彭乐钦 +2 位作者 李沛奇 杨宝娥 王玫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5,67,共10页
为探究3D打印再生冷却通道在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中的替代应用特性,研制了具有不同内表面粗糙度的正弦波纹结构3D打印304不锈钢矩形通道。内截面名义尺寸为2.0 mm×2.0 mm,设计粗糙度分别为6.3、25.0、100.0μm,实际粗糙度Ra分别为... 为探究3D打印再生冷却通道在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中的替代应用特性,研制了具有不同内表面粗糙度的正弦波纹结构3D打印304不锈钢矩形通道。内截面名义尺寸为2.0 mm×2.0 mm,设计粗糙度分别为6.3、25.0、100.0μm,实际粗糙度Ra分别为11.88、12.70、17.53μm,通过将高温电阻率法和像素法相结合获得了3D打印通道的实际内径和壁厚,修正了火箭煤油流动换热的内壁温和热流密度,建立了3D打印粗糙通道内火箭煤油流动换热特性试验研究方法。试验参数如下:压力处于15~20 MPa范围、质量流速在12450~24900 kg·m^(-2)·s^(-1)之间、热流密度为5~15 MW·m^(-2)、流体温度为-150℃。研究结果表明:火箭煤油流动换热特性受到热流密度、流体温度和质量流速的影响;流体温度处于50~135℃范围内,换热系数增加约25%~33%;热流密度处于5.0~15.0 MW·m^(-2)范围内,换热系数增加了8.3%;质量流速为12450~24900 kg·m^(-2)·s^(-1)范围内,换热系数增加了60.2%。粗糙度增加对火箭煤油流动换热起到强化作用,粗糙度从11.88μm增加到17.53μm时,换热强化幅度超过20%以上。该研究可为3D打印通道在火箭发动机推力室中的替代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矩形通道 流动换热 粗糙度 火箭煤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执3D之蜡印,扬蓝染之精华
2
作者 周青青 金芸如 +4 位作者 贺延年 吕景春 郭岭岭 何雪梅 周天池 《山东纺织经济》 2025年第1期28-32,45,共6页
蜡缬工艺(蓝染)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非遗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史上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和文化艺术发展史中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将蜡缬手工艺术的传统工艺步骤与3D打印相结合,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技艺,采用3D打印技术,对蜡染模具... 蜡缬工艺(蓝染)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非遗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史上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和文化艺术发展史中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将蜡缬手工艺术的传统工艺步骤与3D打印相结合,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技艺,采用3D打印技术,对蜡染模具进行设计及制作,织物绘蜡效果较好;采用靛蓝、活性染料对防印织物进行冷染,既弘扬了传统蓝染技术,又丰富了织物色彩。蜡缬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有助于推动我国非遗文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缬工艺 3d打印 传承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太空制造的复合材料3D打印与回收利用
3
作者 田小永 刘腾飞 +1 位作者 张曼玉 李涤尘 《上海航天(中英文)》 2025年第1期20-28,共9页
面向太空制造资源紧缺问题,提出了两种基于连续纤维3D打印的复合材料回收再利用技术。利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逆向熔融抽丝方法,实现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PEEK)预浸丝回收。提出聚苯硫醚(PPS)自增强复合材料过冷3D打印工艺,实现自增强复... 面向太空制造资源紧缺问题,提出了两种基于连续纤维3D打印的复合材料回收再利用技术。利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逆向熔融抽丝方法,实现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PEEK)预浸丝回收。提出聚苯硫醚(PPS)自增强复合材料过冷3D打印工艺,实现自增强复合材料成形与回收再利用。研究了回收前后材料微观结构、力学性能的演变规律,回收预浸丝再次打印获得CF/PEEK试样,其弯曲强度和模量较原始复合材料分别提升4.8%和50.8%,PPS自增强复合材料回收再次打印后相比原始PPS材料直接打印,试样弯曲应变提高了13.8%,韧性显著提升,实现非降级回收。探讨了面向太空制造的3D打印复合材料全生命周期回收再利用策略,为未来太空制造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空制造 3d打印 复合材料 连续纤维 自增强 回收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nity3D的无人推土机路径规划仿真与验证
4
作者 武占刚 姜雨田 +3 位作者 许道盛 朱绪康 黎娆 朱泽洋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5年第1期150-155,共6页
随着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浪潮的推进,土方工程机械智能化成为必然趋势。无人推土机研发引入路径规划方法至关重要,但其真机测试成本较高,传统路径仿真验证局限性明显。针对上述问题,采用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分析路径仿真系统功能需求,基... 随着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浪潮的推进,土方工程机械智能化成为必然趋势。无人推土机研发引入路径规划方法至关重要,但其真机测试成本较高,传统路径仿真验证局限性明显。针对上述问题,采用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分析路径仿真系统功能需求,基于Unity3D进行系统开发,搭建了较为完备的无人推土机路径仿真系统,有效验证路径规划算法的可行性。通过两类施工作业仿真,验证了系统的全面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该系统能直观展示无人推土机路径规划仿真过程,动态可视化演示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建造 无人推土机 UNITY3d 路径规划 三维虚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资产3D建模和场景生成领域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方捷新 《现代电影技术》 2025年第2期39-44,共6页
近年来,在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推动下,3D建模、数字资产构建、地形编辑、场景搭建等工作已积极引入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工具。本文概述了3D建模和场景生成解决方案,深入研究并对比了AIGC技术在3D建模领域的应用,简述了相关领域开... 近年来,在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推动下,3D建模、数字资产构建、地形编辑、场景搭建等工作已积极引入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工具。本文概述了3D建模和场景生成解决方案,深入研究并对比了AIGC技术在3D建模领域的应用,简述了相关领域开放大模型推出情况,提出了数字资产3D建模和场景生成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表明,当前数字资产3D建模和场景生成已呈现智能化发展趋势,随着相关技术和产品演进升级,AIGC 3D生成大模型将进一步服务3D建模和场景生成相关工作,同时相应数字资产库构建的持续完善,将帮助影视行业利用行业整体优势,解决高质量3D建模和场景生成需求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产 AIGC 3d生成 3d建模 场景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3D虚拟仿真技术在益阳服装企业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李菊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5年第1期19-21,共3页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3D虚拟仿真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传统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文章以湖南旭荣制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荣)为研究对象,探讨3D虚拟仿真技术在益阳服装企业中的应用现状、优势、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旨在...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3D虚拟仿真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传统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文章以湖南旭荣制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荣)为研究对象,探讨3D虚拟仿真技术在益阳服装企业中的应用现状、优势、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旨在运用具体案例分析,研究3D虚拟仿真技术如何提升益阳服装企业的设计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并为服装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3d虚拟仿真技术 服装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nity3D的大学生宿舍消防安全教育游戏设计与实现
7
作者 孙丽娜 李天雨 +3 位作者 邓雨婕 李世浩 黄应平 赵鸿宇 《电子设计工程》 2025年第5期166-171,共6页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游戏与教育相融合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文中以Unity3D游戏引擎为核心开发平台,结合宿舍消防安全教学内容,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基于Unity3D的大学生宿舍消防安全教育游戏。游戏包括消防知识、火灾扑救、逃生系...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游戏与教育相融合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文中以Unity3D游戏引擎为核心开发平台,结合宿舍消防安全教学内容,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基于Unity3D的大学生宿舍消防安全教育游戏。游戏包括消防知识、火灾扑救、逃生系统三个模块,涵盖了消防知识答题、违禁物品随机生成、灭火器操作交互、生命值机制、人机任务交互、人物动作控制等技术。实践结果表明,该游戏不仅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能和临场感游戏体验,还增强了学生的宿舍消防安全意识和火灾应急处理能力,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TY3d 宿舍消防安全 教育游戏 游戏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art 3D的船体结构开孔参数化工具开发
8
作者 陈悦 王荣青 +1 位作者 张延昌 芮鑫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25年第1期40-46,共7页
为了解决船体结构开孔设计建模效率低下的问题,基于Smart 3D二次开发框架,通过研究参数化设计方法,建立一种基于Smart3D二次开发的结构开孔参数化设计方法。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集成开发环境下,基于Net FrameWork框架,运用vb.net... 为了解决船体结构开孔设计建模效率低下的问题,基于Smart 3D二次开发框架,通过研究参数化设计方法,建立一种基于Smart3D二次开发的结构开孔参数化设计方法。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集成开发环境下,基于Net FrameWork框架,运用vb.net语言进行船体结构开孔参数化建模工具的二次开发。在此基础上,以某7000 TEU箱船Smart 3D模型为应用实例,借助开发的工具进行实例验证,验证表明,该工具可实现多船体肋位上结构开孔的批量建模功能,与传统开孔技术相比,可进一步提升开孔设计建模效率,增加建模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体结构开孔 Smart 3d 参数化建模 工具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技术在食品3D打印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9
作者 童强 肖帅磊 +2 位作者 姜宇 董秀萍 庞桂兵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5-321,共7页
随着食品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辅助技术与其结合的创新应用越来越受关注。激光技术具有精确、高能量和快速实现材料成型等特点,与食品3D打印技术的个性化定制优势高度契合,两者的结合在食品加工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在... 随着食品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辅助技术与其结合的创新应用越来越受关注。激光技术具有精确、高能量和快速实现材料成型等特点,与食品3D打印技术的个性化定制优势高度契合,两者的结合在食品加工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在介绍食品3D打印技术和激光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重阐述激光技术在食品3D打印中的应用,包括激光参数(如波长、功率、脉冲等)和工艺优势。同时,指出激光技术在食品3D打印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如激光照射下的食品安全、应用局限等问题。最后,对激光技术和食品3D打印技术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与展望,指明未来发展方向,为激光技术在食品3D打印领域的创新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3d打印 增材制造 激光技术 食品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M技术的蕾丝3D打印面料开发
10
作者 程燕婷 孟家光 +1 位作者 薛涛 刘晓巧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共4页
为了丰富3D打印面料的花型,增加目前市面上蕾丝面料的外观、风格及品种,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到蕾丝3D打印面料的最佳打印参数为:分层厚度0.20 mm,打印速度90 mm/s,打印温度220℃。以柔性PLA为材料,采用FDM技术,在最佳打印参数下,对3ds ... 为了丰富3D打印面料的花型,增加目前市面上蕾丝面料的外观、风格及品种,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到蕾丝3D打印面料的最佳打印参数为:分层厚度0.20 mm,打印速度90 mm/s,打印温度220℃。以柔性PLA为材料,采用FDM技术,在最佳打印参数下,对3ds Max软件中模拟的模型进行打印,开发出一款具有科技感和时尚感的蕾丝3D打印面料。对蕾丝3D打印面料的性能进行测试,得到蕾丝3D打印面料的横向拉伸强力为74 N,纵向拉伸强力为158 N;顶破强力为204 N;横向抗弯长度为30 mm,纵向抗弯长度为32 mm;透气率为3143 L/(m^(2)·s);透湿量为8251 g/[m^(2)·(24 h)]。该研究为3D打印面料的成形精度提升及蕾丝面料的花型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蕾丝 3d打印 FdM技术 面料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手性液晶智能材料研究进展
11
作者 毕然 刘源 +4 位作者 张璇 杨言昭 曹致隆 封伟 王玲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74,共20页
手性液晶材料是一种独特的光子材料,一般可以分为一维胆甾相液晶和三维蓝相液晶。得益于内部周期性排列的纳米结构,手性液晶不仅具有一般液晶所没有的光学性质,如选择性反射、旋光性和圆二色性等,还可以快速灵敏地协同响应外界环境条件... 手性液晶材料是一种独特的光子材料,一般可以分为一维胆甾相液晶和三维蓝相液晶。得益于内部周期性排列的纳米结构,手性液晶不仅具有一般液晶所没有的光学性质,如选择性反射、旋光性和圆二色性等,还可以快速灵敏地协同响应外界环境条件,这在先进显示、动态防伪、信息加密、智能织物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蓬勃发展,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可打印的手性液晶墨水,制备了具有复杂几何结构、多功能、多刺激响应性的手性液晶材料,并深入研究了3D打印手性液晶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首先系统综述了基于3D打印技术的手性液晶的自组装机制,例如剪切诱导取向自组装、各向异性挥发自组装、临界胶体浓度自组装等,并重点介绍了基于3D打印技术的各种刺激响应性的手性液晶材料和具有荧光发光的手性液晶功能材料。最后总结了3D打印手性液晶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潜在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液晶 3d打印 结构色 圆偏振发光 刺激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氨基苯并[d]异噁唑类大环ALK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
12
作者 周振 刘耀阳 +4 位作者 黎瑶 华炫智 刘洋 杨华丽 程卯生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2-66,共15页
目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的活性失调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以恩曲替尼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一系列3-氨基苯并[d]异噁唑类ALK抑制剂,测试其对ALK阳性的人肺腺癌H2228细胞的抑制活性。方法以邻甲氧... 目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的活性失调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以恩曲替尼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一系列3-氨基苯并[d]异噁唑类ALK抑制剂,测试其对ALK阳性的人肺腺癌H2228细胞的抑制活性。方法以邻甲氧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过还原性C-C偶联、杂环合成和酰胺缩合得到目标化合物A1。以间羟基苯甲酸甲酯和水杨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亲核取代、水解酸化得到中间体5a、5b、13a和13b。以水杨醛及取代水杨醛为起始原料,经过还原性C-C偶联、亲核取代、杂环合成、酰胺缩合、Boc保护与脱保护,以及分子内烯烃复分解反应最终合成得到B、C、D系列大环化合物B1-B4、C1-C4和D1-D7。以恩曲替尼为阳性对照药,使用ALK阳性人肺腺癌H2228细胞株和ALK阴性的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株,采用CCK-8法测试目标化合物对细胞株的抑制活性。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实验测试化合物B1对H2228肿瘤细胞的凋亡诱导情况。对目标化合物B1和D1进行了ALK酶抑制活性测试。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6个3-氨基苯并[d]异噁唑类化合物,其中B、C、D系列化合物为大环结构,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及高分辨质谱确证。体外H2228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B1的抑制活性最佳,IC50=(16.55±3.79)μmol·L^(-1)。细胞凋亡实验表明B1能够浓度依赖性地诱导H2228细胞凋亡。ALK体外酶抑制活性实验中B1和D1的IC50分别为303.7 nmol·L^(-1)和288.0 n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氨基苯并[d]异噁唑 ALK抑制剂 大环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籽胶和魔芋胶对豌豆分离蛋白乳液凝胶3D打印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白从瑾 郭京京 +3 位作者 王一凡 李振荣 焦博 代蕾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1,共9页
为了开发适合吞咽困难患者食用的植物蛋白3D打印食品,本文将亚麻籽胶和魔芋胶按照质量比2:3进行复配形成复合多糖,并与豌豆分离蛋白(Pea protein isolate,PPI)进行剪切处理,探究了不同浓度的复合多糖(0.5%、0.7%、0.9%、1.1%和1.3%)对... 为了开发适合吞咽困难患者食用的植物蛋白3D打印食品,本文将亚麻籽胶和魔芋胶按照质量比2:3进行复配形成复合多糖,并与豌豆分离蛋白(Pea protein isolate,PPI)进行剪切处理,探究了不同浓度的复合多糖(0.5%、0.7%、0.9%、1.1%和1.3%)对乳液凝胶粒径、流变学特性和3D打印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国际吞咽障碍标准化倡议(IDDSI)对乳液凝胶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复合多糖改善乳液凝胶的效果不同。粒径测试表明随着复合多糖浓度的增加,PPI乳液凝胶的粒径呈现减小的趋势。流变学特性表明多糖的加入使PPI乳液凝胶具有粘弹性,且所有的乳液凝胶样品均显示出G'>G''。当复合多糖浓度为1.1%时,乳液凝胶的粒径最小,G'和G''值最高,粘弹性最好,打印的产品具有最清晰的纹理、最稳定的结构和较好的印刷适应性。IDDSI测试表明添加1.1%和1.3%浓度复合多糖的乳液凝胶可归类为Ⅳ级过渡性食品。综上所述,1.1%浓度的复合多糖对豌豆分离蛋白乳液凝胶3D打印性能的改善最显著,这为开发植物基3D打印油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分离蛋白(PPI) 魔芋胶 亚麻籽胶 乳液凝胶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固化型3D打印聚合物材料研究进展
14
作者 胡飞洋 李昊丁 +5 位作者 栾书杨 毛财旺 陈稼淼 范豪 师建军 宋江选 《航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43,共18页
光固化3D打印是增材制造领域中发展历史最为悠久,也是目前发展速度最快、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这项技术利用紫外光或其他形式的光源实现液态光敏聚合物的快速固化,制造出传统加工方法难以实现的具有复杂几何结构的产品。本文总结3D... 光固化3D打印是增材制造领域中发展历史最为悠久,也是目前发展速度最快、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这项技术利用紫外光或其他形式的光源实现液态光敏聚合物的快速固化,制造出传统加工方法难以实现的具有复杂几何结构的产品。本文总结3D打印光固化聚合物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涵盖不同类型的光固化聚合物材料,包括具有高重塑能力的热塑性聚合物、结构稳定性良好的热固性聚合物以及具有亲水性网络交联结构的水凝胶。此外,详细介绍光固化3D打印聚合物在生物医疗、柔性电子器件、软机器人、能源存储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还探讨光固化技术在4D打印中的应用,突出4D打印在动态材料和智能制造方面的潜力。未来,光固化3D打印技术将朝着高性能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发、智能化与自动化打印系统的集成,以及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深度结合等方向迈进,不断推动其在高精尖领域和制造业中的应用与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光固化 聚合物材料 研究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磷生物陶瓷支架的常温自强式3D打印技术与工艺研究
15
作者 贾倩倩 赵雪妮 +5 位作者 袁海泉 李玲娜 石国文 朱智鹏 刘朝阳 谷泽鑫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5,共10页
在常温不添加高分子聚合物粘接剂的情况下,首次研发了自强式钙磷生物陶瓷的无需高温后处理的3D打印成型技术与工艺.通过材料表征、孔隙率、力学性能测试和降解性测试对不同配比和不同打印间距的支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HA含量从70 w... 在常温不添加高分子聚合物粘接剂的情况下,首次研发了自强式钙磷生物陶瓷的无需高温后处理的3D打印成型技术与工艺.通过材料表征、孔隙率、力学性能测试和降解性测试对不同配比和不同打印间距的支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HA含量从70 wt.%减小至50 wt.%,浆料粘度与打印成型性变差,孔隙尺寸减小,而60 wt.%HA含量浆料具有良好的打印成型性,所打印的支架结构稳定、均匀.压缩强度随着HA含量的减少而增大,60 wt.%和50 wt.%含量的HA打印的钙磷生物陶瓷支架压缩强度分别为3.61±0.194 MPa(0.6-HTC)和5.28±0.629 MPa(0.5-HTC),能够匹配松质骨的要求.此外,随着打印间距(1 mm、2 mm和4 mm)的增加,支架的压缩强度也随之降低.随着HA含量的增加,钙磷生物陶瓷支架的孔隙率先增大后减小.60 wt.%HA含量的支架孔隙率最大(51.4%),降解性能优异,且降解后能保持完整性.此创新的3D打印技术能够根据临床手术现场患者实际植入部位结构尺寸要求直接打印并调整支架结构和形状,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钙磷生物陶瓷 支架 力学性能 生物降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材料非完全凝固状态3D打印阶梯效应修补策略研究
16
作者 孙梓轩 王叶松 +2 位作者 李飞龙 陈银娟 张春燕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4-302,共9页
在熔融沉积(FDM)3D打印过程中,受到2.5D逐层制造工艺的限制,打印斜面/曲面时常常会出现阶梯效应。其中,倾斜切片无支撑打印中支撑斜面构建过程中,也会出现阶梯效应,导致层间附着强度下降,从而对打印件的力学性能产生不良影响。针对这一... 在熔融沉积(FDM)3D打印过程中,受到2.5D逐层制造工艺的限制,打印斜面/曲面时常常会出现阶梯效应。其中,倾斜切片无支撑打印中支撑斜面构建过程中,也会出现阶梯效应,导致层间附着强度下降,从而对打印件的力学性能产生不良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策略,通过研究直线型和弧线型轮廓对阶梯结构的影响规律,充分修补阶梯效应。该策略基于打印材料在流动性和非完全凝固状态下的特性,对阶梯效应的间隙进行修补。此外,还深入探讨了打印层高、打印速度、挤出速度、打印温度等参数对材料流动性的影响,以有效填补阶梯结构中的打印材料缺失。以聚乳酸(PLA)打印为例,通过相同情况的对比实验证明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打印温度210℃,环境温度40℃,打印层高0.1 mm,打印速度60 mm/s的工艺条件下,阶梯效应最高修补率达到98%,且表面质量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M 打印参数 3d打印 阶梯效应 非完全凝固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肝癌切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17
作者 陈健 李友伟 +6 位作者 刘余 李淼 李锋 周禄科 杨洁 李晓东 郑本波 《山东医药》 2025年第2期80-84,共5页
目的分析CT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肝癌切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肝细胞癌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3D组38例、常规组42例。3D组于肝切除手术前采用CT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进行手术规划和指导,常规组按传统手术规划... 目的分析CT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肝癌切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肝细胞癌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3D组38例、常规组42例。3D组于肝切除手术前采用CT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进行手术规划和指导,常规组按传统手术规划,常规腹腔镜或开腹实施肝切除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肝门阻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虚拟与实际肝脏切除体积和残肝体积,病理切缘阴性率,手术前后肝功能[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1、2年肿瘤复发/转移率和术后1、2年生存率。结果3D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肝门阻断时间均低于常规组,虚拟与实际残肝体积均高于常规组(P均<0.05);两组住院时间、虚拟与实际肝脏切除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D组术中病理切缘阴性率高于常规组(P<0.05)。3D组术后3、7 d血清ALT、AST、TBIL、γ-GT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同期(P均<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年肿瘤复发/转移率及术后1、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T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用于肝癌切除手术,可避免肿瘤残留,保护残余肝体积,减轻肝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扫描 三维重建技术 3d打印技术 肝肿瘤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注意力机制优化的C3D视频火灾烟雾分类方法
18
作者 朱家哲 何豪 +2 位作者 阳书林 杨智 黄冬梅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58,共6页
现有研究普遍针对特定类别的火灾烟雾制定模型算法来提高火灾识别的准确度,并没有对火灾进行精确分类。在发生火灾时,明确火灾类别对于后续火灾的扑灭与救援活动有指导作用。对此,文中开展了四种标准火实验,建立四种基本类型火灾(木材... 现有研究普遍针对特定类别的火灾烟雾制定模型算法来提高火灾识别的准确度,并没有对火灾进行精确分类。在发生火灾时,明确火灾类别对于后续火灾的扑灭与救援活动有指导作用。对此,文中开展了四种标准火实验,建立四种基本类型火灾(木材热解阴燃火、棉绳阴燃火、聚氨酯泡沫火、正庚烷油火)的视频图像数据集,并提出一种基于优化C3D卷积网络的视频火灾烟雾分类模型,为提升模型特征提取能力引入双重SE注意力模块,采用全局平均池化层(GAP)替代传统的全连接层,减少模型参数、防止过拟合,提升模型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C3D模型在识别火灾烟雾类型方面准确率达到98.9%,相比原始模型准确率提升了9.28%,同时模型参数数量减少了64.39%,这为火灾烟雾监测与预警提供了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烟雾分类 C3d 注意力机制 火灾识别 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特征增强和深度关系感知策略的3D人脸识别方法
19
作者 张龙 胡金蓉 +2 位作者 张艳 黄果 黄飞虎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4,共10页
针对2D人脸识别方法易受到外部环境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3D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从人脸几何信息中获取特征,对光照等环境因素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根据对现有研究内容的分析,设计了一个双域特征增强模块。该模块分别从通... 针对2D人脸识别方法易受到外部环境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3D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从人脸几何信息中获取特征,对光照等环境因素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根据对现有研究内容的分析,设计了一个双域特征增强模块。该模块分别从通道域和空间域提取出人脸的局部特征,并将其作为全局特征的增强部分,从而获得更加完备的人脸特征。针对3D人脸数据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合于3D人脸识别的特征学习策略。该策略旨在使人脸识别模型学习从3D人脸的深度关系中提取身份特征,能够极大缓解三维人脸中噪声对特征计算的负面影响。通过实验,在公开数据集Bosphorus和Texas上分别获得了96.32%与98.93%的验证准确率,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得更高的识别精度,并且在复杂情况下的人脸识别也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人脸识别 深度学习 深度关系感知 双域特征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技术的宋锦小花楼织机数字虚拟复原及效果评价
20
作者 张金宇 李鸿宇 朱剑鸣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9,共10页
为了更好地实现宋锦小花楼织机及其制作技艺与织造技艺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播,文章提出一种基于三维建模对宋锦小花楼织机的数字虚拟复原的方法。首先,运用实地调查法对宋锦小花楼织机各项数据进行实地勘测,并运用AUTO CAD软件对宋锦小花... 为了更好地实现宋锦小花楼织机及其制作技艺与织造技艺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播,文章提出一种基于三维建模对宋锦小花楼织机的数字虚拟复原的方法。首先,运用实地调查法对宋锦小花楼织机各项数据进行实地勘测,并运用AUTO CAD软件对宋锦小花楼织机的形制、结构及联动机构进行绘制;其次,运用基于Autodesk 3dsmax三维建模技术对该织机进行数字建模及其制作、织造工艺的数字化动态复原,并运用VRay软件对复原的宋锦小花楼织机进行材质及场景渲染;最后,将宋锦小花楼织机数字复原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基于3D技术对宋锦小花楼织机及其制作与织造工艺的数字动态复原,可以有效解决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古织机制作技艺与传统织造技艺传播的难题。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完成宋锦小花楼织机及其制作与织造技术的高精度数字化复原,可以有效还原出宋锦小花楼织机及其制作与织造过程的动态展示,为纺织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数字技术 宋锦小花楼织机 制作技艺 织造技艺 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