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ulation of Arc Rotation and Its Effects on Pressure of Expansion Volume in an Auto-Expansion SF_6 Circuit Breaker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俊民 迟程缤 +2 位作者 关永刚 刘卫东 吴军辉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87-291,共5页
A 3D Magnetohydrodynamics (MHD) arc model in conjunction with an arc move- ment model is applied to simulate the arc rotation as well as to solve its effect on the pressure in an auto-expansion circuit breaker. The ... A 3D Magnetohydrodynamics (MHD) arc model in conjunction with an arc move- ment model is applied to simulate the arc rotation as well as to solve its effect on the pressure in an auto-expansion circuit breaker. The rotation of the arc driven by an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force is simulated in the case with 200 kA of the short circuit current and 16 ms of arc duration. The arc rotating process and the speed of arc rotation have been obtained in the simulation. A comparison of the pressure in the expansion volume with and without an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has been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two cases. The results of the simulation reveal that the arc rotation, which causes more energy exchange between the arc and its sur- rounding gas, can evidently bring about the pressurization in the expansion volume, which would contribute to more effective arc quenching at current zero and further reducing operation pow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6 circuit breaker 3d arc model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arc ro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透明土材料的沉桩过程土体三维变形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40
2
作者 曹兆虎 孔纲强 +1 位作者 刘汉龙 周航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5-400,共6页
为了对沉桩过程中桩周土体内部的变形特性进行非插入式测量,利用正十二烷、十五号白油混合液和玻璃砂合成透明土,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沉桩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包括激光器、线性发生器、CCD(charge-coupled device)相机、沉桩加载仪和计... 为了对沉桩过程中桩周土体内部的变形特性进行非插入式测量,利用正十二烷、十五号白油混合液和玻璃砂合成透明土,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沉桩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包括激光器、线性发生器、CCD(charge-coupled device)相机、沉桩加载仪和计算机等。激光经线性发生器转化后将透明土样切分,形成土体内部颗粒切面,CCD相机连续拍摄沉桩过程中该切面的图像,并通过计算机中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分析,得到该切面变形前后的变形位移场。通过与数值模型的对比分析,验证模型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对多个切面变形前后的位移场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沉桩过程中土体变形的完整三维变形场。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沉桩水平挤土位移影响范围为8R;与常规模型试验方法相比,方法实现了土体内部变形的三维测量,有助于了解土体在各种荷载条件下的变形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土 模型试验 沉桩 三维位移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河段港口工程三维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冰冻 李克锋 +1 位作者 李嘉 庄春义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28,共5页
根据天然河段的地形条件,结合某港口建筑物布置,构建了工程河段流场数值计算模型.基于标准k-ε紊流模型,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控制方程组,利用全隐式多重网格耦合求解技术,预测了港口工程河段水流流场的变化.
关键词 三维流场 紊流模型 多重网格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数值模拟在泵站侧向进水前池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芳芳 吴时强 +1 位作者 肖潇 况曼曼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4-59,共6页
泵站布置形式因进水方式不同通常分为正向和侧向两种进水方式,侧向进水时前池来流方向和前池中的主流方向存在夹角,此时由于弯道水流的运动特性,侧向进水前池容易产生主流脱壁、回流和漩涡等不良流态,难以形成良好的水泵进水条件,影响... 泵站布置形式因进水方式不同通常分为正向和侧向两种进水方式,侧向进水时前池来流方向和前池中的主流方向存在夹角,此时由于弯道水流的运动特性,侧向进水前池容易产生主流脱壁、回流和漩涡等不良流态,难以形成良好的水泵进水条件,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针对古德洛尔电厂一期侧向进水泵站前池,采用RNGκ-ε双方程紊流模型封闭雷诺平均的N-S方程,利用SIMPLEC算法对泵站前池及部分引水明渠水流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对比分析设计方案修改前后前池水流的流速、涡量、水面线等水力参量分布特性,并以典型断面流速分布均匀度为目标函数分析整流措施前后前池内流速分布均匀度变化,验证了增加合理的整流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前池流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水池 流场 紊流 三维数值模拟 整流措施 流速分布 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波磁场作用下金属液体运动行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芳 李宝宽 沈峰满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43-1146,共4页
将行波磁场理论和流体运动N-S方程相结合,建立了行波磁场作用下材料制备用容器内三维流场的数学模型,并引入了新的电磁力计算模型.通过与文献中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本模型及计算程序的可靠性.研究还发现,行波磁场作用下装置内纵截面... 将行波磁场理论和流体运动N-S方程相结合,建立了行波磁场作用下材料制备用容器内三维流场的数学模型,并引入了新的电磁力计算模型.通过与文献中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本模型及计算程序的可靠性.研究还发现,行波磁场作用下装置内纵截面形成了两个对称的大环流;当径高比降低时,容器内的流场结构没有改变,仍然为两个对称的旋流,形状由椭圆形变成长方形.当电磁力增大时,轴向速度曲线由平顶变为尖顶的抛物线,并且电磁力越大,波顶离底部壁面的距离越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磁场 数值模拟 流体运动 三维流场 电磁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波动方程正演及模型应用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熊晓军 贺振华 黄德济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6期554-556,共3页
为了真实准确地反映三维地质体的波场特征,在频率一波数域将二维波场延拓算子推广到三维空间,采用三维波动方程延拓方法实现了三维地质模型的快速叠后正演。该方法可以采用相位移加插值方法处理一定的横向变速情况,可以更加灵活方便地... 为了真实准确地反映三维地质体的波场特征,在频率一波数域将二维波场延拓算子推广到三维空间,采用三维波动方程延拓方法实现了三维地质模型的快速叠后正演。该方法可以采用相位移加插值方法处理一定的横向变速情况,可以更加灵活方便地模拟地下复杂的三维地质体。首先进行了三维French模型数值模拟,得到了和实际物理模型实验结果相一致的正演记录,并对比分析了三维偏移剖面和二维偏移剖面的偏移效果;然后进行了三维缝洞地质模型的正演计算,得到了高信噪比的正演记录。模拟结果验证了三维正演和偏移方法的正确性,以及利用该方法进行缝洞地质体识别和研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正演 波动方程 波场延拓 French模型 缝洞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位格架典型部件对5×5棒束通道内流场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田瑞峰 毛晓辉 王小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1-45,共5页
采用数值方法对5×5定位格架棒束通道内三维流场进行了研究,以了解定位格架各典型部件对流场的不同影响。采用混合网格技术、SSTk-ω湍流模型,改进的速度-压力耦合算法SIMPLEC及并行算法技术求解雷诺时均的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得... 采用数值方法对5×5定位格架棒束通道内三维流场进行了研究,以了解定位格架各典型部件对流场的不同影响。采用混合网格技术、SSTk-ω湍流模型,改进的速度-压力耦合算法SIMPLEC及并行算法技术求解雷诺时均的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得到通道内各截面的速度场和压力场,并分析了格架各典型部件对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搅混叶片是产生横向速度的主要原因;弹簧和刚突对轴向速度和阻力系数有较大影响,其中,弹簧的影响更大;搅混叶片对轴向速度有掺合平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格架 三维流场 湍流模型 数值模拟 并行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典型剖面重磁电震综合解释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胡加山 胡贤根 崔世凌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1-406,共6页
潜山内幕、砂砾岩和深层地质体是东营凹陷地震勘探相对困难的目标。为此,选择总长度约100 km的SL616测线进行了重磁电震综合解释方法的研究,该测线依次经过广饶凸起、东营凹陷和陈家庄凸起3个二级构造单元。阐述了航磁资料的三维欧拉反... 潜山内幕、砂砾岩和深层地质体是东营凹陷地震勘探相对困难的目标。为此,选择总长度约100 km的SL616测线进行了重磁电震综合解释方法的研究,该测线依次经过广饶凸起、东营凹陷和陈家庄凸起3个二级构造单元。阐述了航磁资料的三维欧拉反褶积、电法资料的快速松弛反演(RRI)和重力资料的约束正反演等处理方法。地震勘探中存在屏蔽效应的潜山、砂砾岩体等隐蔽地质目标在重磁电资料上有明显的异常特征。通过重磁电震资料的综合对比分析,重新认识了潜山内幕、砂砾岩体、边界断裂和深部地层,发现了新的地质体。认为陈家庄凸起并非是单一的太古界地层,其内部存在断裂和低阻、低密度体;根据地震资料解释的东营凹陷古生界顶面最深点应向北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地球物理解释 砂砾岩 约束重力正反演 三维欧拉反褶积 快速松弛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分布测量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徐亚雪 秦会斌 +3 位作者 郑梁 李方芳 陈晓宁 邵李焕 《电子器件》 CAS 2009年第2期382-385,共4页
介绍了磁场分布测量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方案。该系统将单片机为核心的小系统,结合霍尔传感器作为前端的数据采集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利用串口传送到PC主系统。在LabVIEW环境下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显示并保存。经测试,系统能方... 介绍了磁场分布测量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方案。该系统将单片机为核心的小系统,结合霍尔传感器作为前端的数据采集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利用串口传送到PC主系统。在LabVIEW环境下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显示并保存。经测试,系统能方便灵活地测量磁场,3个方向的测量范围均可达到-900^+900 Gauss,测量精度达1%,并且磁场的测量结果能通过三维图形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测量 磁场分布 三维 数据采集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永久磁铁磁场的标量磁位数值计算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福贵 杨庆新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49-54,共6页
论述了三维永久磁铁磁场的标量磁位有限元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将标量磁位方法与矢量磁位方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计算精度相同的条件下,标量磁位方法比矢量磁位方法耗用较少时间,占用较少的计算机内存.
关键词 永久磁铁 磁场 标量磁位 矢量磁位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家坝水电站马延坡边坡现场试验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姜龙 於浩 +2 位作者 孙建会 王万顺 朱赵辉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9-112,共4页
本文通过向家坝水电站马延坡边坡现场试验研究,详细分析了含软弱夹层的边坡外部变形、深部变形和地下水位特性及其边坡稳定性计算等问题。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边坡位移变形随时间增加而增大,位移变形随深度增加而减小。位移变化速率随... 本文通过向家坝水电站马延坡边坡现场试验研究,详细分析了含软弱夹层的边坡外部变形、深部变形和地下水位特性及其边坡稳定性计算等问题。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边坡位移变形随时间增加而增大,位移变形随深度增加而减小。位移变化速率随时间增加而减小,基本与位移变化阶段相一致;(2)在考虑桩土、岩土体界面罚函数接触的基础上,建立了渗流~应力耦合的三维数值模型,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了马延坡边坡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家坝水电站 马延坡边坡 现场试验 边坡稳定性 三维数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与近似模型的全局气动优化方法 被引量:11
12
作者 薛亮 韩万金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0-366,共7页
开发了基于精英保留策略与小生境技术的求解有约束优化问题的改进遗传算法,并用一多峰值有约束函数对其寻优能力进行了测试。为了降低气动优化设计时间,提出了集成实验设计、三维粘性流场求解程序、二次多项式近似模型、改进遗传算法的... 开发了基于精英保留策略与小生境技术的求解有约束优化问题的改进遗传算法,并用一多峰值有约束函数对其寻优能力进行了测试。为了降低气动优化设计时间,提出了集成实验设计、三维粘性流场求解程序、二次多项式近似模型、改进遗传算法的具有全局寻优能力的三维气动优化设计体系。采用该方法对NASA Rotor37动叶片叶型进行了以绝热效率最大为目标的优化设计,优化后叶片绝热效率提高1.1%。该结果表明了本优化设计体系省时、高效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型 三维动叶片^+ 遗传算法 响应面模型^+ 流场求解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VSP资料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方伍宝 陈林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5期527-531,共5页
已有的一些三维VSP资料处理方法,存在保幅性较差、对复杂构造不能正确归位、成像分辨率低、噪声强和计算效率低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三维VSP资料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其实质是把地表数据的三维单程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 已有的一些三维VSP资料处理方法,存在保幅性较差、对复杂构造不能正确归位、成像分辨率低、噪声强和计算效率低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三维VSP资料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其实质是把地表数据的三维单程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推广应用到三维VSP数据。对方法进行了阐述,其基本原理是将三维VSP数据按井中检波器的位置抽成共检波点道集,对共检波点道集进行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实现过程为将VSP波场分解为背景波场和扰动波场,背景波场采用相移法偏移,扰动波场采用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法偏移,然后对偏移后的上下波场进行相关处理,获得成像结果。数值模拟证明方法正确可行,实际应用表明方法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VSP 波场延拓 深度偏移成像 模型数据试验 实际资料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系数法与壁函数结合在丁坝绕流三维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假冬冬 邵学军 周刚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41,共6页
采用三维紊流模型对实验室丁坝绕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标准k-ε模型将大系数法与壁函数相结合处理丁坝边界.模拟结果表明,模型能有效地处理丁坝边界,较好地模拟了坝头分离流、丁坝后回流及回流区横断面上的二次流,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关键词 丁坝绕流 三维数值模型 丁坝边界 大系数法 壁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直螺线管的电磁场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红 侯国栋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100-104,共5页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和螺线管电流磁场的特点,建立长直螺线管内部和表面的磁场的有限元模型.依据比奥-萨法尔定律和安培环路定理,对长直螺线管磁场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学推导,得到其磁场分布的特点及其解析解.利用Ansoft Maxwell 3D工程电磁...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和螺线管电流磁场的特点,建立长直螺线管内部和表面的磁场的有限元模型.依据比奥-萨法尔定律和安培环路定理,对长直螺线管磁场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学推导,得到其磁场分布的特点及其解析解.利用Ansoft Maxwell 3D工程电磁场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仿真,验证了结果的一致性及利用ANSYS软件进行电磁场分析的直观性和便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直螺线管 有限元模型 磁场分布 ANSofT MAXWELL 3d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庐枞矿集区罗河-小包庄矿区重磁场特征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3
16
作者 尚世贵 张千明 +1 位作者 高昌生 范裕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0-735,共6页
文章对罗河-小包庄西侧、南侧重磁低缓异常进行研究,预测了深部存在铁矿体,并通过钻探证实,取得了找矿重大突破;推测其向东、北存有较大延伸,预测资源量有较大幅度增加。小波多尺度变换将重磁异常分解到不同尺度空间,可有效分离具垂向... 文章对罗河-小包庄西侧、南侧重磁低缓异常进行研究,预测了深部存在铁矿体,并通过钻探证实,取得了找矿重大突破;推测其向东、北存有较大延伸,预测资源量有较大幅度增加。小波多尺度变换将重磁异常分解到不同尺度空间,可有效分离具垂向叠加重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河-小包庄矿区 磁场特征 小波变换 弱低缓异常分离 找矿模型及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电抗计算与建模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卓然 杨春源 +2 位作者 杨善水 严仰光 周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6-152,共7页
混合励磁同步电机(Hybrid excitation synchronous machine,HESM)磁场分布往往呈现三维特性,二维有限元法难以适用。而三维有限元瞬态场分析的计算量巨大,进行混合励磁同步电机与控制系统外电路的闭环场路耦合仿真目前还不现实。本文建... 混合励磁同步电机(Hybrid excitation synchronous machine,HESM)磁场分布往往呈现三维特性,二维有限元法难以适用。而三维有限元瞬态场分析的计算量巨大,进行混合励磁同步电机与控制系统外电路的闭环场路耦合仿真目前还不现实。本文建立了切向磁钢HESM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由静磁场计算得到气隙磁通随励磁电流的变化规律。利用三维瞬态场路耦合分析电机空载特性和外特性,由电势波形和矢量图推算不同励磁、不同负载电流下电机同步电抗值。根据电压方程建立了切向磁钢HESM的MATLAB/Simulink数学模型,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为新型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的闭环系统仿真分析、快速计算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励磁同步电机 三维有限元分析 同步电抗 场路耦合分析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状铁芯结构纵磁触头三维磁场仿真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英杰 杨海军 +1 位作者 康凯 董华军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40-43,共4页
建立了形状为圆柱状形铁芯结构的杯状纵磁真空灭弧室触头三维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不同个数柱状铁芯下的磁场进行了仿真分析,计算得到了触头间隙中心平面处电流峰值时纵向磁场、电流过零时剩余磁场以及磁场滞后时间,并与无铁芯结... 建立了形状为圆柱状形铁芯结构的杯状纵磁真空灭弧室触头三维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不同个数柱状铁芯下的磁场进行了仿真分析,计算得到了触头间隙中心平面处电流峰值时纵向磁场、电流过零时剩余磁场以及磁场滞后时间,并与无铁芯结构的杯状纵磁触头进行了对比.从仿真结果可得到以下结论:电流峰值时有铁芯结构比无铁芯结构的磁场大,有铁芯结构的磁场强度随铁芯个数增加依次增强;电流过零时带有12个铁芯的触头结构剩余磁场最小、磁场滞后时间也最小;电流峰值和电流过零时12个铁芯的触头结构磁场特性都是最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灭弧室 触头 三维磁场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电荷场优化咪唑并吡啶类VEGFR-2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桦 蒲铃铃 +2 位作者 宋海星 曾莉萍 梁桂兆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9-727,共9页
运用不同电荷场优化咪唑并吡啶类VEGFR-2抑制剂,挑选出最优电荷场Gasteiger-Marsili,用COMFA和CoMSIA两种方法建立3D-QSAR模型,以分析化合物结构与分子活性之间的关系。COMFA和CoMSI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分别为q2=0.673和q2=0.612,拟合... 运用不同电荷场优化咪唑并吡啶类VEGFR-2抑制剂,挑选出最优电荷场Gasteiger-Marsili,用COMFA和CoMSIA两种方法建立3D-QSAR模型,以分析化合物结构与分子活性之间的关系。COMFA和CoMSI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分别为q2=0.673和q2=0.612,拟合验证系数分别为r^2=0.891和r^2=0.973,外部验证复相关系数分别为r2 pred=0.669和r2 pred=0.658,结果表明两种模型都有良好的可信度和预测能力。COMFA和CoMSIA模型在三维等视图上相互对照和验证,得到的结论与分子对接结果一致,确立了分子结构对抑制剂活性影响的具体作用方式,对指导药物的设计与改造,新VEGFR-2抑制剂的合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R-2抑制剂 电荷场 COMFA COMSIA 3d-QS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球体三维数据场可视化模型及实现 被引量:2
20
作者 尹爱军 秦树人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4-308,共5页
分析了三维数据场可视化的典型应用及两类基本构造方法;提出一种椭球体三维数据场可视化模型,详细论述该模型的物理意义及实现算法,并给出利用该模型及其算法实现三维数据场可视化的实例。通过对效果图的分析表明,该方法所建立的三维图... 分析了三维数据场可视化的典型应用及两类基本构造方法;提出一种椭球体三维数据场可视化模型,详细论述该模型的物理意义及实现算法,并给出利用该模型及其算法实现三维数据场可视化的实例。通过对效果图的分析表明,该方法所建立的三维图像具有良好的真实感,运行速度快且交互性能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科学计算可视化 椭球体模型 三维数据场 可视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