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注意力-残差双特征流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图帧内编码单元快速划分算法
1
作者 贾克斌 吴岳珩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9-551,共13页
针对三维高效视频编码(three-dimensional 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3D-HEVC)深度图编码单元(coding unit,CU)划分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的算法来实现快速深度图帧内编码。... 针对三维高效视频编码(three-dimensional 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3D-HEVC)深度图编码单元(coding unit,CU)划分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的算法来实现快速深度图帧内编码。首先,提出一种具有3个分支的注意力-残差双特征流卷积神经网络(attention-residual bi-feature stream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ARBS-CNN)模型,其中基于残差模块(residual module,RM)和特征蒸馏(feature distill,FD)模块的2个分支用于提取全局图像特征,基于动态模块(dynamic module,DM)和卷积-卷积块注意力模块(convolutional-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Conv-CBAM)的分支用于提取局部图像特征;然后,将提取到的特征进行整合并输出,得到对深度图CU划分结构的预测;最后,将ARBS-CNN嵌入到3D-HEVC测试平台中,利用预测结果加速深度图帧内编码。与原始算法相比,提出的算法能在维持率失真性能几乎不受影响的条件下,平均减少74.2%的编码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保持率失真性能的条件下,有效降低3D-HEVC的编码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高效视频编码(three-dimensional 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 3d-HEVC) 深度图 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 编码单元(coding unit CU)划分 帧内编码 双特征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3D-CNN结合深度可分离卷积对高光谱图像分类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燕 梁琦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860-2869,共10页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在高光谱图像特征提取和分类的过程中,存在空谱特征提取不充分以及网络层数太多引起的参数量大、计算复杂的问题,提出快速三维卷积神经网络(3D-CNN)结合深度可分离卷积(DSC)的轻量型卷积模型。该方法首先利用增量主成...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在高光谱图像特征提取和分类的过程中,存在空谱特征提取不充分以及网络层数太多引起的参数量大、计算复杂的问题,提出快速三维卷积神经网络(3D-CNN)结合深度可分离卷积(DSC)的轻量型卷积模型。该方法首先利用增量主成分分析(IPCA)对输入的数据进行降维预处理;其次将输入模型的像素分割成小的重叠的三维小卷积块,在分割的小块上基于中心像素形成地面标签,利用三维核函数进行卷积处理,形成连续的三维特征图,保留空谱特征。用3D-CNN同时提取空谱特征,然后在三维卷积中加入深度可分离卷积对空间特征再次提取,丰富空谱特征的同时减少参数量,从而减少计算时间,分类精度也有所提高。所提模型在Indian Pines、Salinas Scene和University of Pavia公开数据集上验证,并且同其他经典的分类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大幅度节省可学习的参数,降低模型复杂度,而且表现出较好的分类性能,其中总体精度(OA)、平均分类精度(AA)和Kappa系数均可达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分类 空谱特征提取 三维卷积神经网络(3d-CNN) 深度可分离卷积(DSC)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时空注意力网络的微表情检测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于洋 孙芳芳 +2 位作者 吕华 李扬 王晓民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8-235,共8页
微表情可以揭示人们试图隐藏的真实情绪,为刑事侦查、心理辅导等提供潜在的信息。现有微表情检测方法主要在获取空间特征的基础上提取时间特征以构建时空特征,这种处理方式容易导致时间特征失真,同时在空间处理过程中会破坏原有时序关系... 微表情可以揭示人们试图隐藏的真实情绪,为刑事侦查、心理辅导等提供潜在的信息。现有微表情检测方法主要在获取空间特征的基础上提取时间特征以构建时空特征,这种处理方式容易导致时间特征失真,同时在空间处理过程中会破坏原有时序关系,降低微表情时空特征的判别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多尺度时空注意力网络的微表情检测方法。利用包含时间和空间关系的三维卷积神经网络(3DCNN)对微表情序列进行处理,获取兼顾时间域和空间域的鲁棒性特征。构建多尺度时间输入序列,从不同时间长度的图像序列中提取多维时间特征,采用轻量级3DCNN提取多尺度时空特征,利用全局时空注意力模块(GSAM)对时空特征进行全局性时空关联加强,其中时空重组模块用于加强不同时刻图像帧之间的连通性,全局信息关注模块构建单帧图像上的空间关联信息,最后对不同时刻的特征赋予权重以突出关键时间信息,有效完成微表情检测工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检测出微表情序列片段,在CASME、CASME II和SAMM公开数据集上的准确率分别达到92.32%、95.04%和89.56%,相比目前最优的深度学习方法LGAttNet,所提方法在CASME II和SAMM数据集上的准确率分别提高了3.84和4.96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表情检测 三维卷积神经网络 时空特征 多尺度特征 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块编码特点的压缩视频质量增强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于海 杨磊 +4 位作者 高阳 刘枫琪 刘鹏宇 孙萱 张悦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9-1076,共8页
针对现有压缩视频质量增强算法未能充分利用压缩视频特点的问题,研究了视频编码与压缩视频质量增强任务之间的本质关系,并针对性地设计了一种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3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3D-CNN)的非对齐压缩视频质量增强... 针对现有压缩视频质量增强算法未能充分利用压缩视频特点的问题,研究了视频编码与压缩视频质量增强任务之间的本质关系,并针对性地设计了一种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3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3D-CNN)的非对齐压缩视频质量增强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高效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 HEVC)标准H.265,所提算法在低延迟(low delay, LD)配置下且量化参数(quantization parameter, QP)为37时,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 PSNR)提升了0.465 2 dB;相较于数据压缩会议(data compression conference, DCC)中提出的多帧引导的注意力网络(multi-frame guided attention network, MGANet)方法,该算法PSNR的增长量提升了1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编码 高效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 HEVC) 压缩视频质量增强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 三维卷积神经网络(3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3d-C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激光三维扫描测量仪的研制 被引量:13
5
作者 杜立彬 高晓辉 +1 位作者 夏进军 刘宏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6-369,共4页
研制了一种基于测量机器人的激光三维扫描仪,介绍了系统的测量原理,根据双三角法原理推导出物体空间三维点坐标,提出了具有一定泛化能力的神经网络系统整体标定方法,并对一茶杯盖进行了实际测量实验,测量误差小于0.1mm,实验结果验证了... 研制了一种基于测量机器人的激光三维扫描仪,介绍了系统的测量原理,根据双三角法原理推导出物体空间三维点坐标,提出了具有一定泛化能力的神经网络系统整体标定方法,并对一茶杯盖进行了实际测量实验,测量误差小于0.1mm,实验结果验证了测量原理的有效性和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仪 双三角法 神经网络 摄像机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初始地应力场三维反分析 被引量:45
6
作者 蒋中明 徐卫亚 邵建富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2-56,共5页
通过对初始地应力场的计算方法的回顾 ,结合有限变形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理论 ,提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初始地应力场三维反分析方法 .该方法综合了目前初始地应力场计算方法的优点 ,并考虑了多种因素对地应力场分布的影响 .实例表明 ,按... 通过对初始地应力场的计算方法的回顾 ,结合有限变形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理论 ,提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初始地应力场三维反分析方法 .该方法综合了目前初始地应力场计算方法的优点 ,并考虑了多种因素对地应力场分布的影响 .实例表明 ,按本文提出方法模拟的初始地应力场较为合理 ,且其精度也较高 .此外 ,由于考虑了断层对初始地应力场的影响 ,可较好地解释实测地应力值分散的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初始地应力场 有限变形理论 三维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测量的青年女性臀部体型概率神经网络识别模型构建 被引量:9
7
作者 金娟凤 杨允出 +2 位作者 夏馨 倪世明 邹奉元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0-104,共5页
快速准确地实现体型识别是人体体型研究的热点。为满足服装臀部合体性的要求,结合青年女性臀部体型特征,构建了基于三维测量的青年女性臀部体型PNN识别模型。首先,运用三维人体测量仪采集数据,并提取6个典型指标,进行臀部体型细分;其次... 快速准确地实现体型识别是人体体型研究的热点。为满足服装臀部合体性的要求,结合青年女性臀部体型特征,构建了基于三维测量的青年女性臀部体型PNN识别模型。首先,运用三维人体测量仪采集数据,并提取6个典型指标,进行臀部体型细分;其次,引入概率神经网络方法,构建以典型指标作为输入层,体型类别作为输出层,径向基函数作为模式层的网络结构模型;再次,利用MatLab R2009a软件对构建的概率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仿真实验,通过训练获取精度高,结果稳定的模型;最后,测试模型识别精度。结果表明,该模型识别率高,识别性能良好,为女性臀部体型识别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同时也拓宽了概率神经网络方法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测量 臀部体型 概率神经网络 识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的多AUV全覆盖路径规划 被引量:20
8
作者 朱大奇 朱婷婷 颜明重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05-1514,共10页
针对三维环境下的多自主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UnderwaterVehicle,AUV)全覆盖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神经网络—Glasius生物启发神经网络(GlasiusBio-inspiredNeural Network,GBNN)的全覆盖路径规划算法。对AUV的水下工作环境构... 针对三维环境下的多自主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UnderwaterVehicle,AUV)全覆盖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神经网络—Glasius生物启发神经网络(GlasiusBio-inspiredNeural Network,GBNN)的全覆盖路径规划算法。对AUV的水下工作环境构建离散的三维栅格地图;根据栅格地图,建立相对应的三维GBNN模型;根据GBNN活性值的动态变化,AUV规划各自的搜索路径,对水下任务区域进行全覆盖搜索。仿真结果表示,多AUV可以协同完成覆盖搜索任务,能够自动避开各类静态和动态的障碍物,自动逃离路径的死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AUV 三维环境 全覆盖路径规划 Glasius生物启发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和神经网络的雷达目标三维散射中心提取 被引量:4
9
作者 吕玉增 任双桥 +2 位作者 刘永祥 曹敏 黎湘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2-466,共5页
本文根据目标散射中心在雷达视线上的几何投影关系,分析了由多姿态角下一维散射中心重构雷达目标三维散射中心的基本原理和散射中心关联等技术难点,提出了基于聚类分析和神经网络两种三维散射中心提取方法并比较了二者特点。最后,本文采... 本文根据目标散射中心在雷达视线上的几何投影关系,分析了由多姿态角下一维散射中心重构雷达目标三维散射中心的基本原理和散射中心关联等技术难点,提出了基于聚类分析和神经网络两种三维散射中心提取方法并比较了二者特点。最后,本文采用GTD散射模型生成的回波数据和暗室测量数据进行实验,验证了两种方法具有实现简单、结果稳定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神经网络 关联 三维散射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和深度视频的人体行为识别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智 冯欣 张杰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9-106,共8页
传统人体行为识别基于人工设计特征方法涉及的环节多,具有时间开销大,算法难以整体调优的缺点。以深度视频为研究对象,构建了3维卷积深度神经网络自动学习人体行为的时空特征,使用Softmax分类器进行人体行为的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 传统人体行为识别基于人工设计特征方法涉及的环节多,具有时间开销大,算法难以整体调优的缺点。以深度视频为研究对象,构建了3维卷积深度神经网络自动学习人体行为的时空特征,使用Softmax分类器进行人体行为的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取人体行为的潜在特征,不但在MSR-Action3D数据集上能够获得与当前最好方法一致的识别效果,在UTKinect-Action3D数据集也能够获得与基准项目相当的识别效果。本方法的优势是不需要人工提取特征,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构成一个端到端的完整闭环系统,方法更加简单。同时,研究方法也验证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性能,使用MSR-Action3D数据集训练的模型直接应用于UTKinect-Action3D数据集上行为的分类识别,同样获得了良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人体行为识别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视频 3维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钻孔信息的二维剖面图的三维实体重建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献峰 薛惠锋 苏锦旗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107-2109,共3页
为了有效地表示地质应用领域的三维实体,针对矿山地质三维数据的特征,提出了基于钻孔信息的地质体分层模型重建策略。给定原始地质钻孔数据,利用自适应神经网络预测地质体横剖面内信息未知区域的品位属性,生成分层数据;结合离散网络模... 为了有效地表示地质应用领域的三维实体,针对矿山地质三维数据的特征,提出了基于钻孔信息的地质体分层模型重建策略。给定原始地质钻孔数据,利用自适应神经网络预测地质体横剖面内信息未知区域的品位属性,生成分层数据;结合离散网络模型自动创建相邻数据分层内控制点之间的拓扑关系,由此建立三维实体的表面模型;然后利用OpenGL造型系统对上述模型进行可视化渲染。最后为验证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开发了一套地质体三维建模实验系统,并结合实证数据进行了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 神经网络 三维重建 OPENG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的三维卷积神经网络的视频流分类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裴颂文 杨保国 顾春华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66-2270,共5页
三维数学模型擅长描述连续性视频流数据的多维度信息,是视频分类研究中的重要手段.将多个顺序模型融合(Merge)后通过全连接(Dense)的方式构建了融合的三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3DConvNet_Ensemble),解决了单个三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训练不... 三维数学模型擅长描述连续性视频流数据的多维度信息,是视频分类研究中的重要手段.将多个顺序模型融合(Merge)后通过全连接(Dense)的方式构建了融合的三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3DConvNet_Ensemble),解决了单个三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训练不充分性和低相关性问题.对UCF-101视频流数据集的101类场景进行动作行为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UCF-101数据集上获得了87. 7%的分类准确率,相比二维ConvNet和三维ConvNet模型的分类准确率分别提高了32%和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卷积神经网络 MERGE DENSE UCF-101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S模式的女子体型识别及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邹奉元 张苏豫 +1 位作者 丁笑君 朱小行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1-104,共4页
采用C/S模式,建立女子体型的识别和应用系统。目的在于经过对三维人体数据的研究,生成符合人体尺寸的服装样板,应用于服装企业的生产中,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首先,通过三维人体扫描仪,采集江浙青年女子人体数据,构建人体数据库;再... 采用C/S模式,建立女子体型的识别和应用系统。目的在于经过对三维人体数据的研究,生成符合人体尺寸的服装样板,应用于服装企业的生产中,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首先,通过三维人体扫描仪,采集江浙青年女子人体数据,构建人体数据库;再次,根据企业的服装款式,建立基本的样板数据库;最后,利用BP神经网络对个体特征参数进行识别分类,形成个性的服装样板图。这一系统通过VB.NET平台的自制软件得以实现,企业试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体测量 数据库 BP神经网络 体型分析 C/S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复合材料缺陷超声波检测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万振凯 王占刚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4-59,共6页
描述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内部缺陷的超声波检测方法。在实现方法上,系统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超声波A扫描回波信号进行小波包变换后,材料的内部缺陷信号被分解后表示为能量特征,并将缺陷特征值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通过BP神经网络... 描述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内部缺陷的超声波检测方法。在实现方法上,系统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超声波A扫描回波信号进行小波包变换后,材料的内部缺陷信号被分解后表示为能量特征,并将缺陷特征值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通过BP神经网络实现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微裂纹和孔隙的分类识别,并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缺陷进行自动化识别。实验结果证明采用该方法分析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内部缺陷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 超声波无损检测 小波包变换 BP神经网络 缺陷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S.自组织三维神经网络的改进及其在机器人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正志 周宗潭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9-14,共6页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Martinetz,Ritter和Schulten的自组织三维神经网络,提出了改进方案,研究了三维自组织网络在机器人眼手协调控制中的应用。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比M.R.S.的方法具有更好的自组织能力和更高的控制精度。
关键词 协调控制 机器人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不变矩和神经网络的三维物体识别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胜 彭启琮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1期78-80,共3页
在三维物体识别系统中,提出将三维物体的Hu不变矩和仿射不变矩两者的低阶矩组合作为三维物体的特征,结合改进的BP神经网络应用于三维物体的分类识别。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组合这两种矩特征进行物体识别,性能优于单独使用Hu不变矩,如... 在三维物体识别系统中,提出将三维物体的Hu不变矩和仿射不变矩两者的低阶矩组合作为三维物体的特征,结合改进的BP神经网络应用于三维物体的分类识别。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组合这两种矩特征进行物体识别,性能优于单独使用Hu不变矩,如果进一步对这两种组合的矩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处理,可显著提高系统识别性能,并减少网络的训练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物体识别 HU不变矩 仿射不变矩 BP神经网络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测力装置维间耦合效应试验及解耦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益瑞 苏建 徐观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5-144,共10页
为实现转向架试验台载荷测量功能,提升转向架参数测定精度,设计了多测力传感器并联的三维测力装置,对其测量原理进行理论分析并搭建了惠斯通电桥测量电路。三维测力装置属于切应力传感器,分析表明其测量电路输出电压与载荷有确定的线性... 为实现转向架试验台载荷测量功能,提升转向架参数测定精度,设计了多测力传感器并联的三维测力装置,对其测量原理进行理论分析并搭建了惠斯通电桥测量电路。三维测力装置属于切应力传感器,分析表明其测量电路输出电压与载荷有确定的线性关系;进行了三维测力装置单轴加载的静态标定试验,分析了单轴加载的输出特性及其载荷测量的维间耦合效应,发现单轴加载时,加载轴所对应测量电路有线性度良好的电压输出,但非加载轴测量电路同时有较小的电压输出。文中还提出了评价维间耦合效应的耦合度以及基于最小二乘法和BP神经网络的数值解耦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了两种解耦方法的有效性;同时采用正交实验法进行三维测力装置多轴加载试验,单轴测量误差和整体测量误差均没有超过1.5%,测量精度满足测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架试验台 三维测力装置 维间耦合 最小二乘法 BP神经网络 耦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盲区牙模激光三维测量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忠科 王勇 +1 位作者 秦永元 吕培军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67-370,共4页
介绍了一种应用半导体激光 ,单CCD摄象机和人工神经网技术实现牙颌模型表面三维自动测量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摄象机视场中设置一面反射镜 ,减少了测量的盲区 ,采用人工神经网技术实现图象坐标系到世界坐标系的映射 ,无须测定摄象机... 介绍了一种应用半导体激光 ,单CCD摄象机和人工神经网技术实现牙颌模型表面三维自动测量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摄象机视场中设置一面反射镜 ,减少了测量的盲区 ,采用人工神经网技术实现图象坐标系到世界坐标系的映射 ,无须测定摄象机和激光平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自动修正镜头的几何畸变 ,由单视点序列影象就可测量牙颌模型表面的三维坐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激光 三维测量 反射镜 咬合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的激光双三角法测量三维曲面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晶 吴章江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7-89,共3页
分析了激光三角法在 3D曲面测量系统中的非线性误差 ,及影响测量精度的各方面因素。提出了采用双摄像头的光学系统 ,利用基于神经网络的多维拟和标定的方法 ,较好地消除各种非线性系统误差和测量盲点问题 。
关键词 激光在角测量 三维曲面 图像处理 神经网络 B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学仿真中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琼 石教英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13,共7页
虽然许多研究人员已认识到三维真实感声音在未来人机交互中的重要地位,但是三维真实感声音在计算机领域的真正实现仍有不少障碍有待克服.基于对声学及心理声学最新研究成果的调查和分析,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HR... 虽然许多研究人员已认识到三维真实感声音在未来人机交互中的重要地位,但是三维真实感声音在计算机领域的真正实现仍有不少障碍有待克服.基于对声学及心理声学最新研究成果的调查和分析,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HRTF(head-relatedtransferfunction)模型,用于三维真实感声音的生成.模型中的数据可通过网络学习进行重新设置,以满足多种场合的需要.并且,通过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可以获取空间任意位置的HRTF数据.初步的实验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仿真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