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8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模拟手术结合3D打印技术在复杂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立宇 郭文娟 +2 位作者 叶飞 张一奇 巴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0,177,共5页
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基础的3D打印技术能够快速制作三维立体模型,清晰显示骨折部位的解剖结构、类型和破裂程度,为了解骨折情况提供全方位的视觉化手段。该技术还能帮助医生设计个性化的植入物,选择定制的手术导向板和固定螺丝。手术医... 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基础的3D打印技术能够快速制作三维立体模型,清晰显示骨折部位的解剖结构、类型和破裂程度,为了解骨折情况提供全方位的视觉化手段。该技术还能帮助医生设计个性化的植入物,选择定制的手术导向板和固定螺丝。手术医生通过术前模拟操作,对手术方案进行优化,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效果。本文总结了计算机模拟手术结合3D打印技术在多种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情况,并广泛阐述了3D打印技术在临床骨科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3d打印 复杂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陶瓷的3D打印成形与致密化新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殷杰 耿佳毅 +3 位作者 王康龙 陈忠明 刘学建 黄政仁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5-255,共11页
SiC陶瓷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热稳定性,在航空航天、热端部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对大尺寸和复杂形状SiC陶瓷需求的日益增长, 3D打印技术在制造周期、成本及可靠性等诸多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减材、等材制造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3... SiC陶瓷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热稳定性,在航空航天、热端部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对大尺寸和复杂形状SiC陶瓷需求的日益增长, 3D打印技术在制造周期、成本及可靠性等诸多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减材、等材制造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3D打印方法众多,各具特点:立体光刻(Stereolithography, SLA)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和优良的表面质量,但实际操作中往往需要设计支撑结构,再加上残余应力和低固含量等问题,极大限制了其发展;激光选区烧结(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SLS)技术具有较强的材料普适性,适用于高分子、金属和陶瓷等多种材料,可实现大尺寸快速成形,且制造成本较低,但其成形素坯表面质量较低,需进行后续加工;熔融沉积(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技术制备的SiC陶瓷材料可借助反应烧结实现致密化,但成形素坯存在层间结合强度低、表面有较明显条纹等缺陷,并且成形速度相对较慢,不适合构建大型零件,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受到限制。本文综述了近五年来3D打印SiC陶瓷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成形素坯的后续高温致密化处理方法及其基本物理性能,并展望了3D打印SiC陶瓷材料的未来前景。新型3D打印技术及其与多种打印方式的融合将在陶瓷宏微观结构的精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或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陶瓷 3d打印 激光选区烧结 致密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越野场景无人履带平台3D语义占据预测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慧岩 司璐璐 +1 位作者 王旭睿 王文硕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为了理解和处理复杂越野场景中环境要素形状不规则、地形多变及路面属性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感知的3D语义占据预测方法.首先,基于图像和激光雷达融合网络获取初始3D语义标签;然后,对越野场景稀疏点云采用贝叶斯稠密化... 为了理解和处理复杂越野场景中环境要素形状不规则、地形多变及路面属性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感知的3D语义占据预测方法.首先,基于图像和激光雷达融合网络获取初始3D语义标签;然后,对越野场景稀疏点云采用贝叶斯稠密化算法补全3D语义占据标签;最后,生成包含复杂环境要素大小、位置和语义信息的3D语义占据栅格地图.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和表示复杂越野环境中的3D信息,为复杂越野环境下无人履带平台的路径规划提供了更加准确和丰富的先验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履带平台 多模态融合 3d语义占据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和马铃薯淀粉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3D打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丽莉 段京瑶 +5 位作者 郭悦 邵贝贝 谢天怡 程伟伟 丁玥 肖枫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53-260,共8页
为研究不同比例明胶/马铃薯淀粉对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凝胶性能及3D打印性能的影响,该文以SPI、明胶和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通过热诱导的方式制备SPI复合凝胶,并对复合凝胶的水分分布、质构、流变特性、结构、微观... 为研究不同比例明胶/马铃薯淀粉对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凝胶性能及3D打印性能的影响,该文以SPI、明胶和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通过热诱导的方式制备SPI复合凝胶,并对复合凝胶的水分分布、质构、流变特性、结构、微观结构以及3D打印特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明胶与马铃薯淀粉比例在1∶8~6∶8(质量比,下同)范围内,随着比例增加,自由水比例降低,不易流动水比例升高,明胶与马铃薯淀粉比例为6∶8时,不易流动水比例最高,占比为2.48%。复配凝胶的硬度、内聚性和咀嚼性随着明胶与马铃薯淀粉比例的增加逐渐降低,6∶8时达到最低,质地最为柔软。随着剪切速率升高,凝胶的黏度均下降,样品的G′和G″随着明胶与马铃薯淀粉比例的增加也均呈升高趋势。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显示,添加了明胶和马铃薯淀粉的样品在波长3295.44 cm-1处的—OH振动发生红移,氢键作用增强。随着明胶与马铃薯淀粉比例的增加,复配凝胶孔径逐渐减小,明胶与马铃薯淀粉比例为6∶8时,凝胶孔隙分布呈现出最高的均匀性,打印精度最好,高度打印精确度99.60%,直径打印精确度99.92%,且在1 h内未出现明显塌陷。综上所述,明胶/马铃薯淀粉比例为6∶8时,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3D打印性能的改善最为显著,这为开发蛋白基3D打印油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马铃薯淀粉 大豆分离蛋白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技术的软弱夹层干湿循环作用强度劣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浩 张文 芦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133,共9页
软弱夹层是一类较为特殊敏感的地质体,其存在对水电工程边坡的稳定性起控制性作用。为了深入探讨库岸边坡中软弱夹层在干湿循环条件下的剪切力学特性及破坏机制,以菜籽坝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坝址左岸坝肩边坡为研究对象,利用3D打印技术... 软弱夹层是一类较为特殊敏感的地质体,其存在对水电工程边坡的稳定性起控制性作用。为了深入探讨库岸边坡中软弱夹层在干湿循环条件下的剪切力学特性及破坏机制,以菜籽坝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坝址左岸坝肩边坡为研究对象,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具有真实岩石形貌特征的结构面,并计算出结构面的粗糙度系数JRC,然后开展干湿循环作用下含人工节理面的软弱夹层剪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不同次数干湿循环,抗剪强度随循环次数增加呈负指数型降低,最终会趋于一个极低的稳定值,为初始强度的5%,且抗剪强度与结构面粗糙度呈正相关。软弱夹层的剪切应力-应变曲线在破坏阶段会呈阶梯式降低,结构面粗糙度越大,残余曲线阶梯式降低次数越多,且结构面粗糙度大的试样会在更短的剪切位移到达残余强度阶段,残余强度也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研究成果对抽水蓄能电站岸坡的稳定性评价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夹层 干湿循环 3d打印 强度劣化 粗糙度 残余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 FIESTA-C序列与3D-Cube T2序列检测内耳结构的MRI伪影分析
6
作者 杨珂 王宇焘 +5 位作者 邢娟丽 员艳宁 全星璞 范妤欣 张明 王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8-543,共6页
目的对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3D FIESTA-C)和三维快速自旋回波序列(3D-Cube T2)采集外周性眩晕患者内耳结构的磁共振图像(MRI)伪影进行分析。方法筛选2023年10月至2024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63例外周... 目的对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3D FIESTA-C)和三维快速自旋回波序列(3D-Cube T2)采集外周性眩晕患者内耳结构的磁共振图像(MRI)伪影进行分析。方法筛选2023年10月至2024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63例外周性眩晕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性16例,女性47例,年龄18~60岁。由两名资深影像科医师对两种MRI序列的扫描图像进行独立质量评价,采用Kappa检验对两名医师的主观判断进行一致性评价,并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各序列的图像质量。计算3D FIESTA-C序列、3D-Cube T2序列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对内耳结构显示的准确率。结果3D-Cube T2序列的整体图像质量优于3D FIESTA-C序列(Z=-11.670,P<0.001),3D FIESTA-C联合3D-Cube T2序列显示半规管的准确率优于单独应用3D FIESTA-C与3D-Cube T2序列,三者显示水平半规管的准确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3D FIESTA-C序列检测水平半规管具有一定优势,3D-Cube T2序列显示上半规管图像质量更佳,两者联合应用与单独采用某一序列相比,可以有效避免对外周性眩晕患者半规管结构的误诊或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3d FIESTA-C) 三维快速自旋回波序列(3d-Cube T2) 磁共振水成像(MRH) 外周性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AC^(3D)-COMSOL耦合的采动覆岩渗流演化及展布仿真实验
7
作者 许玉军 马立强 +2 位作者 王磊 刘怀谦 李少波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采空区CO_(2)矿化充填需完全实现对上覆含水体的渗流隔离。基于FLAC^(3D)-COMSOL有限差分-有限元耦合仿真实验方法,模拟了连采连充CO_(2)矿化充填条件下覆岩渗透性演化规律及展布特征,提出基于渗透率劣化率及渗流速度的覆岩分区阈值确... 采空区CO_(2)矿化充填需完全实现对上覆含水体的渗流隔离。基于FLAC^(3D)-COMSOL有限差分-有限元耦合仿真实验方法,模拟了连采连充CO_(2)矿化充填条件下覆岩渗透性演化规律及展布特征,提出基于渗透率劣化率及渗流速度的覆岩分区阈值确定方法。结果表明:采动覆岩渗透率劣化率呈“蝶形”展布,且在开切眼与停采线呈“类马鞍形”分布。整个开采区域可分为恒定区、恢复区、过渡区、剧增区与紊乱区。基于采动覆岩渗流速度,整个区域可分为:无渗流通道、微渗流通道、弱渗流通道、强渗流通道和渗漏通道。以采-充宽度为30—10 m为例,开采块段回采过程中矿井涌水量分别为280、300、950、1150、1350、1550 m^(3)/d,均小于突水量等级划分标准中规定的最低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C^(3d)二次开发 FLAC^(3d)-COMSOL耦合 连采连充 CO_(2)矿化充填 覆岩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固化3D打印前驱体转化SiCN陶瓷吸波材料
8
作者 李鹏举 郭晨悦 +6 位作者 邢瑞哲 徐国璇 刘永胜 刘烨锟 周睿 梁瑾 孔杰 《航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6,共13页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高性能电磁波吸收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兼具轻量化、耐高温和宽频吸收特性的材料成为研究热点。本工作提出一种基于紫外光固化超支化聚硅氮烷(UV-PSN)前驱体的陶瓷超材料制备策略,通过向陶瓷前...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高性能电磁波吸收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兼具轻量化、耐高温和宽频吸收特性的材料成为研究热点。本工作提出一种基于紫外光固化超支化聚硅氮烷(UV-PSN)前驱体的陶瓷超材料制备策略,通过向陶瓷前驱体单体中引入光敏基团,结合数字光处理(DLP)3D打印技术,成功实现微观结构与宏观形貌的协同调控。制备的SiCN陶瓷超材料不仅具有高达1400℃的耐高温性能和可调的介电特性,还展现出优异的制造精度。此外,通过拓扑结构设计,有效提升整体SiCN陶瓷材料的阻抗匹配性能,X波段有效吸收带宽达3.4 GHz,材料整体质量较实心结构减轻了79.6%,为开发适用于极端环境的多功能电磁波吸收材料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和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波超材料 前驱体转化陶瓷 陶瓷超材料 光固化3d打印陶瓷 3d打印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柱透镜光栅的曲面光场3D显示(特邀)
9
作者 唐骏 杨洁 +3 位作者 白玉成 赵崇吉 陈宇昂 邓欢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24,共8页
光场3D显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裸眼3D显示技术,传统的平面光场3D显示系统存在3D视角狭窄的问题,曲面光场3D显示系统能明显增大3D视角。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柱透镜光栅的曲面光场3D显示系统,针对透镜非整数倍覆盖像素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 光场3D显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裸眼3D显示技术,传统的平面光场3D显示系统存在3D视角狭窄的问题,曲面光场3D显示系统能明显增大3D视角。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柱透镜光栅的曲面光场3D显示系统,针对透镜非整数倍覆盖像素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逆向光线跟踪的独立相机拍摄方法。该方法为曲面显示屏上的每个像素设置了一个独立的虚拟相机来确定光线的原点与方向,结合逆向光线跟踪技术,记录碰撞点的RGB信息,可以高效、便捷地生成曲面光场图像。本文建立了以曲面系统中心为原点的空间坐标系,通过独立分析横截面的方式,计算出所有像素及虚拟相机的空间位置,确定了图像渲染所需的所有光线矢量。实验搭建了由分辨率为3 840×2 160的曲面显示屏和柱透镜光栅组成的曲面光场3D显示装置,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的方法可以为该系统生成正确的曲面光场图像,在左27°到右27°的大视角范围内,呈现出清晰、视差平滑连续、立体感明显的3D图像。该方法也为未来异型显示屏的光场图像生成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场3d显示 3d视角 独立相机拍摄 曲面光场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悬臂空间反射镜高轻量化3D打印钛合金支撑结构设计
10
作者 常君磊 王伟之 +8 位作者 刘浩川 庞寿成 刘朋朋 孙建 张迪 张博伟 杨居奎 伏瑞敏 张执南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60,共10页
悬臂式支撑空间反射镜是遥感器的设计难点,传统铸钛、碳-碳化硅等结构无法兼顾高轻量化、高支撑刚度、异形构型等要求。文章采用点阵加蒙皮的高轻量化3D打印钛合金的结构设计实现了某遥感器上垂吊式悬臂反射镜的支撑。首先通过拓扑优化... 悬臂式支撑空间反射镜是遥感器的设计难点,传统铸钛、碳-碳化硅等结构无法兼顾高轻量化、高支撑刚度、异形构型等要求。文章采用点阵加蒙皮的高轻量化3D打印钛合金的结构设计实现了某遥感器上垂吊式悬臂反射镜的支撑。首先通过拓扑优化对支撑结构进行概念构型;然后基于概念模型完成几何重建,利用Creo软件进行壳体抽取,再通过专用软件实现点阵结构填充,构建出具有点阵内核与蒙皮外壳的增材制造模型;最后采用HyperWorks软件开展有限元仿真分析,通过多轮迭代优化蒙皮结构厚度、点阵单元尺寸及局部加强筋布局等关键参数,从而确定出最优的增材制造工艺方案。对完成制备的支撑结构进行了动力学试验及三坐标测试,验证了该支撑设计的有效性。文章提出的设计方法能有效解决悬吊异形反射镜的支撑问题,对3D打印钛合金在高轻量化遥感器上的设计应用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相机 反射镜支撑 高轻量化 3d打印 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空3D打印技术及未来发展
11
作者 卢秉恒 张琦 +2 位作者 李斌潮 罗海波 韩宾 《火箭推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共18页
随着深空探测任务的不断拓展,传统的地面制造与轨道运输模式逐渐暴露出成本高、响应慢、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太空3D打印(3D printing in space)技术凭借按需制造与原位构建的优势,成为实现空间制造自主化的关键路径。系统梳理了当前... 随着深空探测任务的不断拓展,传统的地面制造与轨道运输模式逐渐暴露出成本高、响应慢、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太空3D打印(3D printing in space)技术凭借按需制造与原位构建的优势,成为实现空间制造自主化的关键路径。系统梳理了当前太空3D打印的材料体系,包括金属、聚合物、生物及月壤等材料,并分析了在微重力、真空及太空辐射等极端环境下的工艺适应性与技术挑战。同时,探讨了该领域在资源回收、大型太空结构打印等方面的发展方向。旨在为太空3D打印技术的工程化应用与未来深空探索任务提供理论参考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空制造 3d打印 极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技术联合智能手机在神经内镜PBL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2
作者 李洋 张思佳 +5 位作者 蒋传路 杨海城 蔡金全 孟祥祺 胡雪松 董佳玮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 探讨3D技术联合智能手机在神经内镜以案例为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的82名规培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两组学生分别实施PB... 目的 探讨3D技术联合智能手机在神经内镜以案例为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的82名规培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两组学生分别实施PBL和3D技术联合智能手机辅助PBL。采用t检验对两组样本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评价教学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学生术中考核成绩和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成绩(t=8.630、6.087,P<0.001),实验组学生和带教教师评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4.213、6.301、7.026,P<0.01)。结论 在神经内镜PBL中,使用3D技术联合智能手机作为辅助教学系统在有效提高学生参与感的同时也降低了颅底解剖学习的难度,提升了学生的理论与手术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技术 智能手机 神经内镜 以案例为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添加方式对酪蛋白酸钠基乳液凝胶性质及3D打印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杨敏 乔蕾蕾 +2 位作者 季伟 李茜 刘权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51-60,I0005-I0009,共15页
该文以酪蛋白酸钠(sodium caseinate,SC)为基质,以葡萄糖酸-δ-内酯(gluconate-δ-lactone,GDL)为酸化试剂,制备了油相体积分数为80%的乳液凝胶,用于负载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C),研究了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添加顺序对... 该文以酪蛋白酸钠(sodium caseinate,SC)为基质,以葡萄糖酸-δ-内酯(gluconate-δ-lactone,GDL)为酸化试剂,制备了油相体积分数为80%的乳液凝胶,用于负载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C),研究了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添加顺序对乳液凝胶微观结构、稳定性、流变性及3D打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步添加SA时乳液凝胶油滴粒径较小。SA添加顺序不影响乳液凝胶的贮藏稳定性、pH稳定性、热稳定性和钙离子稳定性。添加SA后,乳液凝胶的水合性增大,冻融稳定性显著提升,但SA添加顺序对其影响不大。SA分步添加的乳液凝胶黏度和黏弹性高于同步添加样品,但添加GDL和PC后,SA添加顺序对乳液凝胶强度不产生影响。同时添加GDL和PC的乳液凝胶3D打印精度最高,且SA添加顺序对乳液凝胶的3D打印性能没有明显影响。添加GDL后,乳液凝胶中PC在胃液中的释放率降低,在肠液中的释放率显著提升。该研究结果可为海藻酸钠-酪蛋白酸钠基乳液凝胶制备及其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蛋白酸钠 海藻酸钠 乳液凝胶 原花青素 流变性 3d打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注意力的3D人体姿态估计网络设计
14
作者 易见兵 张裕贤 +3 位作者 曹锋 李俊 彭鑫 陈鑫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0-144,共15页
在3D人体姿态估计中,遮挡会导致人体关节点提取不准确,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结合时空注意力和通道注意力的3D人体姿态估计算法。首先,提出一种特征筛选模块,该模块通过引入位置嵌入模块,以进一步捕获人体关节点的特征信息;其次,提出... 在3D人体姿态估计中,遮挡会导致人体关节点提取不准确,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结合时空注意力和通道注意力的3D人体姿态估计算法。首先,提出一种特征筛选模块,该模块通过引入位置嵌入模块,以进一步捕获人体关节点的特征信息;其次,提出一种移动视觉Transformer时间注意力模块,该模块通过引入SiLU激活函数,以获取更多姿态特征细节;最后,提出一种通道注意力模块,该模块通过引入并行分支处理架构及增加归一化层,以调整输出通道的特征权重,达到算法对人体姿态特征的关注和弱化其背景特征的目的。在Human3.6M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相较于基准模型Strided Transformer,将级联金字塔网络提取的2D关节点作为输入时,每关节位置误差的平均值和进行普罗克鲁斯对齐后的每关节位置误差的平均值分别下降2.5%和2.3%;将Human3.6M数据集标注的2D关节点作为输入时,每关节位置误差的平均值下降6.7%。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人体姿态估计 遮挡 时空注意力 通道注意力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式3D表征学习的星表障碍物检测方法
15
作者 杨文飞 姜涵 +3 位作者 潘晓扬 李茂登 周晔 张天柱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78,共7页
传统的基于图像的障碍物检测只能定位其在图像平面的二维位置,需再结合双目立体匹配获取深度信息才可确定障碍物的实际空间位置,双目立体匹配具有计算量大且面临复杂环境匹配准确性下降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隐式3D表征学习的星表障碍物... 传统的基于图像的障碍物检测只能定位其在图像平面的二维位置,需再结合双目立体匹配获取深度信息才可确定障碍物的实际空间位置,双目立体匹配具有计算量大且面临复杂环境匹配准确性下降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隐式3D表征学习的星表障碍物检测方法。该方法将每个点潜在的三维坐标编码为图像特征,生成的隐式三维空间特征能有效建立2D图像到3D空间的隐式转换,从而直接预测障碍物的空间位置。并在“勇气号”(Spirit)采集的火星地表图像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有效地识别地外天体表面岩石障碍物的位置和尺寸,检测准确率达到了85.5%。所提方法为星表障碍物的检测提供了新思路,有望为月球/火星探测器自主巡视探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外星表障碍物检测 3d位置编码 3d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分割打印对FDM 3D打印件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郭伟超 辛晓行 +2 位作者 曾山林 高新勤 汤奥斐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62,共6页
在进行熔融沉积成型(FDM)3D打印时,首先,将打印模型的外轮廓与内部区域进行分割,打印模型的内外区域设置不同的层厚分别进行打印,其次,将打印模型的内部区域,根据打印件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区域分割,再根据各区域所受应力大小进行变密度... 在进行熔融沉积成型(FDM)3D打印时,首先,将打印模型的外轮廓与内部区域进行分割,打印模型的内外区域设置不同的层厚分别进行打印,其次,将打印模型的内部区域,根据打印件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区域分割,再根据各区域所受应力大小进行变密度填充。结果表明,采用所提的区域分割打印方法后,与普通打印方法相比,能够在保证打印件侧表面打印精度的同时,缩短打印时间至少40%,降低上表面粗糙度25%,提高了打印效率;打印件在受到相同外载时,打印件最大应力降低了至少10%,最大位移减少了至少15%,提高了打印件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熔融沉积 区域分割 表面质量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AC3D数值模拟技术在煤矿开采防灾减灾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17
作者 王普 陈慧丹 +3 位作者 魏泽笙 张军 张传洋 张美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6-162,共7页
井工开采过程中,覆岩运动、应力演化及能量释放是影响安全生产的重要矿压与动力现象,但其隐蔽性、复杂性、间接性等特点给防灾减灾专业的教研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与挑战。传统教学方式受限于条件假设和不可视性,制约了学生对灾害机理的... 井工开采过程中,覆岩运动、应力演化及能量释放是影响安全生产的重要矿压与动力现象,但其隐蔽性、复杂性、间接性等特点给防灾减灾专业的教研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与挑战。传统教学方式受限于条件假设和不可视性,制约了学生对灾害机理的深度理解与应用能力。基于此,该文将FLAC3D(fastlagrangian analysis of continua in 3D)数值模拟技术引入防灾减灾教学体系,阐述FLAC3D在教学中的实用价值,通过两个案例实验演示解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可视化、易接受的矿压响应特征、灾害诱因、优化防控措施,并评估教学质量的应用成效,给出优化建议。实践表明FLAC3D数值模拟技术可有效提升学生对矿山岩石力学与矿压响应特征的理解能力,培养其灾害预警与防范思维,以及工程决策能力。未来,随着具备强大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的AI技术的快速发展,可进一步与FLAC3D数值模拟基础软件深度联合,解析煤矿开采过程中复杂的数据信息,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煤矿安全+教学与战略人才培养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减灾 教学应用 FLAC3d数值模拟 AI技术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多孔TiO_(2)光催化降解筛及光催化性能
18
作者 李翠霞 袁博 +1 位作者 王安航 张鑫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3,共9页
开发了一种使用直写成型(DIW)3D打印方法制备多孔TiO_(2)光催化降解筛的成型技术,厘清了打印浆料中P25粉末、TiO_(2)前驱体溶胶和聚乙烯醇(PVA)含量对其成型性能的影响规律;进一步研究了降解筛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能带结构和载流子寿... 开发了一种使用直写成型(DIW)3D打印方法制备多孔TiO_(2)光催化降解筛的成型技术,厘清了打印浆料中P25粉末、TiO_(2)前驱体溶胶和聚乙烯醇(PVA)含量对其成型性能的影响规律;进一步研究了降解筛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能带结构和载流子寿命,并在模拟自然光下测定了其对盐酸四环素(TC)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结果表明:TiO_(2)前驱体溶胶起到了分散P25颗粒和稳定浆料的作用,而PVA的加入则进一步改善了浆料的流变性能.当使用9 g P25粉末与10 mL TiO_(2)前驱体溶胶和1 mL质量分数为7%的PVA溶液混合时,得到了具有最佳成型性能的打印浆料,制备的降解筛结构完整,无塌陷和开裂.热处理后TiO_(2)前驱体溶胶转化而来的小粒径TiO_(2)填充在P25颗粒之间,起到了增强机械强度的作用,而PVA作为造孔剂极大地丰富了降解筛的孔隙结构.TiO_(2)光催化降解筛对TC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和循环稳定性,140 min内的降解率为98.4%,并在5次循环之后保持96.0%的降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光催化 TiO_(2) 盐酸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猪肉脯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研究
19
作者 王岸娜 崔启含 吴立根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57-266,共10页
该文以3D打印制备的猪肉脯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不同贮藏温度(25、35、45、55℃)和不同贮藏时间(0、3、6、9、16、23、30、37、44 d)条件的理化指标、蛋白氧化指标、脂质水解氧化指标及风味物质差异。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及贮藏温... 该文以3D打印制备的猪肉脯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不同贮藏温度(25、35、45、55℃)和不同贮藏时间(0、3、6、9、16、23、30、37、44 d)条件的理化指标、蛋白氧化指标、脂质水解氧化指标及风味物质差异。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及贮藏温度升高,水分含量、水分活度、pH、L^(*)、a^(*)、b^(*)呈下降趋势(P<0.05);羰基含量、酸价、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呈上升趋势(P<0.05);55℃贮藏条件下游离巯基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二酪氨酸相对荧光强度呈先上升后下降又上升趋势。45℃贮藏30 d与55℃贮藏23 d时,酸价分别为4.13、4.25 mg/g,已超出安全标准;二酪氨酸相对荧光强度在贮藏结束时分别为贮藏0 d时的171%、173%、203%、344%。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共检测出233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其中有19种关键性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杂环类化合物在贮藏后期的高温样品中生成较多,对产品品质影响较大。3D打印猪肉脯贮藏温度宜低于35℃,此条件下产品氧化,水分流失等速度较缓,更有利于产品品质保持。研究结果为3D打印制备的猪肉脯产品贮藏条件与品质控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猪肉脯 贮藏品质 蛋白氧化 脂质水解氧化 风味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快激光3D打印无机材料技术及应用(特邀)
20
作者 廖常锐 方浩锐 +3 位作者 朱德志 何智明 陈文涛 王义平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85,共22页
无机材料因其卓越的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和耐高温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设备、光学器件等领域。然而,传统无机材料制造方法因工艺复杂、精度不足等限制难以满足高性能器件需求,而飞秒激光三维(3D)打印技术凭借其适用多种材料... 无机材料因其卓越的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和耐高温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设备、光学器件等领域。然而,传统无机材料制造方法因工艺复杂、精度不足等限制难以满足高性能器件需求,而飞秒激光三维(3D)打印技术凭借其适用多种材料的能力和出色的空间分辨率,为无机微纳结构制造开辟了新路径。近年来,基于无机材料的飞秒激光3 D打印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涵盖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和纯无机材料两大工艺。复合材料打印通过将无机成分掺入有机树脂光刻胶,结合双光子聚合技术(TPP)制备高性能结构;纯无机材料打印则直接利用无机前驱体或纳米颗粒,通过激光诱导反应构建无机结构。相比传统工艺,该技术在光学微器件、微机电系统(MEMS)及生命科学等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然而,其在材料选择、加工效率和结构稳定性方面仍面临挑战。本报告系统总结了飞秒激光3D打印无机材料的工艺与应用进展,并深入探讨了其技术瓶颈及解决方案。未来,随着新型光敏材料、共混技术和激光打印方法的发展,该技术有望实现更高效、更精确的微纳制造,并在复杂光纤系统、微纳光子学及生命科学等领域展现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3d打印 无机材料 光学器件 MEMS传感 生命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