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最优混料设计法优化鹿茸菇工厂化栽培配方
1
作者 陈躬国 吴汉琼 +4 位作者 方洪枫 陈剑 吴诚鑫 阮海东 乐紫凌 《中国热带农业》 2025年第3期38-43,58,共7页
为优化适合鹿茸菇生长的工厂化栽培基质配方,以不同种类的木屑、棉籽壳、玉米芯和麸皮等为试验栽培基质组分,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方法,研究不同混料试验组分配比对鹿茸菇产量的影响,建立各组分配比与产量之间的回归模型,考察配方中各组... 为优化适合鹿茸菇生长的工厂化栽培基质配方,以不同种类的木屑、棉籽壳、玉米芯和麸皮等为试验栽培基质组分,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方法,研究不同混料试验组分配比对鹿茸菇产量的影响,建立各组分配比与产量之间的回归模型,考察配方中各组分的互作效应及对产量的影响。方差分析和配方优化验证试验研究表明,该回归模型具有高度显著性。根据D-最优混料设计分析结果,鹿茸菇优化栽培配方为杂木屑32.2%、棉籽壳22.9%、玉米芯23.9%、麸皮15.0%、玉米粉5.0%及硫酸钙1%,此配方的鹿茸菇工厂化栽培产量为276.5g。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法可有效地从不同栽培基质中筛选最优配方,提高产量并节约成本,为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菇 配方 D-最优混料设计 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414”回归最优设计的小麦肥效田间试验结果分析
2
作者 王伟伟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第21期55-56,62,共3页
通过对基于“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小麦肥效田间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获得相应的肥料效应函数方程,并据此对小麦生长中理论上最佳的施肥量进行分析和计算,同时结合不同的施肥方法以及农业生产的实际,最终确定利辛县小麦生长过... 通过对基于“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小麦肥效田间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获得相应的肥料效应函数方程,并据此对小麦生长中理论上最佳的施肥量进行分析和计算,同时结合不同的施肥方法以及农业生产的实际,最终确定利辛县小麦生长过程中氮(N)、磷(P2O5)、钾(K2O)建议推荐量分别为14~16.5kg/667m^2.5~7kg/667m^2.5~7kg/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414回归最优设计 小麦 肥效试验 结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激素的311-A最优回归设计筛选 被引量:8
3
作者 齐力旺 李玲 +2 位作者 韩一凡 韩素英 Dietrich Ewald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1-257,共7页
采用 311- A最优回归设计 ,对落叶松胚性细胞诱导中激素种类与浓度优化筛选 ,建立胚性愈伤组织量依 2 ,4 - D、BA、KT的多项式回归方程。分析了试验因子的主效应和互作效应 ,借助此方程获得了 3因子的最佳配比组合以及最佳胚性愈伤组织... 采用 311- A最优回归设计 ,对落叶松胚性细胞诱导中激素种类与浓度优化筛选 ,建立胚性愈伤组织量依 2 ,4 - D、BA、KT的多项式回归方程。分析了试验因子的主效应和互作效应 ,借助此方程获得了 3因子的最佳配比组合以及最佳胚性愈伤组织发生量。 2 ,4 - D为 1.2 9mg· L-1、BA为0 .39mg· L-1和 KT为 0 .58mg· L-1时 ,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量可达到 13.9317mg·个 -1(外植体 )。结果表明 ,这是一种简便、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胚性愈伤组织 311-A最优回归设计 主效应互作效应 激素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饱和最优回归设计在除草剂混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孔凡彬 杨义钧 +1 位作者 娄国强 徐瑞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0838-10839,10842,共3页
[目的]筛选杀草谱广、防效高、成本低的大田除草混剂。[方法]以小麦作为供试植物,采用D饱-和最优回归设计,将氯嘧磺隆与二甲四氯、异丙隆、精喹禾灵、莠去津和乙草胺5种药剂分别混配,研究混配的最佳组合和最佳配比,并对单因素效应和互... [目的]筛选杀草谱广、防效高、成本低的大田除草混剂。[方法]以小麦作为供试植物,采用D饱-和最优回归设计,将氯嘧磺隆与二甲四氯、异丙隆、精喹禾灵、莠去津和乙草胺5种药剂分别混配,研究混配的最佳组合和最佳配比,并对单因素效应和互作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氯嘧磺隆+精喹禾灵对小麦芽长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最佳配比为氯嘧磺隆0.05 g/L+精喹禾灵0.07 g/L,其最大抑制率可达98.9%;单因素效应分析表明,氯嘧磺隆对小麦芽长的最大理论抑制率为75.4%,精喹禾灵对小麦芽长的最大理论抑制率为86.4%;互作效应分析表明,氯嘧磺隆0.06 g/L+精喹禾灵0.07 g/L,最高理论抑制率可达到99.2%。[结论]利用D饱-和最优回归设计可进行大量的配方筛选,使得筛选的配方更科学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饱和最优回归设计 除草剂 最佳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二次回归肥料试验“3414”设计配置多种肥料效应函数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18
5
作者 朱涛 张中原 +1 位作者 李金凤 夏永胜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11-215,共5页
在现代二次回归肥料设计中,“3414”设计,除具有其他二次回归设计所共有的优点外,还具有其独特的优点,既可配置3类7种肥料效应函数的功能。对于N、P、K三因素的肥料试验,首先可配置N、P、K三因素二次肥料效应函数,其次尚可配置NP、NK、P... 在现代二次回归肥料设计中,“3414”设计,除具有其他二次回归设计所共有的优点外,还具有其独特的优点,既可配置3类7种肥料效应函数的功能。对于N、P、K三因素的肥料试验,首先可配置N、P、K三因素二次肥料效应函数,其次尚可配置NP、NK、PK三种二次肥料效应函数,此外还可配置N、P、K三种一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这样可从3类7种肥料效应函数中为研究者提供多种施肥信息,大大提高了试验成功率与试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回归肥料试验 肥料效应函数 3414设计 配方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旋转设计中的寻优方法及计算机实现 被引量:3
6
作者 马永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5期99-102,共4页
对二次旋转设计中回归方程优化的几种主要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采用了一种比较好的、可称作梯度法的寻优方法。
关键词 最优回归设计 回归旋转设计 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最优回归设计研究葱头的高优施肥量 被引量:5
7
作者 黄珍发 周琼华 《福建农业科技》 2003年第6期26-27,共2页
采用 311 A拟饱和最优回归设计 ,对葱进行施用氮、磷、钾肥料试验。试验结果运用计算机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模拟出葱的氮、磷、钾肥料施用量码值与产量及利润回归方程 。
关键词 最优回归设计 葱头 施肥量 计算机 DPS数据处理系统 统计分析 利润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311-A最优回归设计研究密度和氮钾肥配施对生姜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李齐向 刘连生 +3 位作者 陈由禹 杨长桃 吴新增 陈世镜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57-159,共3页
以"大田金姜"为试验材料,通过311-A最优回归设计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及氮、钾肥配施对生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及氮、钾肥配施对产量都有极显著影响,取值过高都会降低产量。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表明,在当地种植密度以4... 以"大田金姜"为试验材料,通过311-A最优回归设计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及氮、钾肥配施对生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及氮、钾肥配施对产量都有极显著影响,取值过高都会降低产量。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表明,在当地种植密度以4.39万~4.8万株·hm-2,施纯N 151.4~209.5kg·hm-2,施K2O 88.2~117.1kg·hm-2易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1-A最优回归设计 氮肥 钾肥 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Excel建立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回归模型 被引量:14
9
作者 高洪泽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2期20-21,共2页
总结了运用Excel建立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回归模型的过程,包括结构矩阵、转置矩阵、系数矩阵、逆矩阵、回归系数等参数的测算,指出该方法具有设计度高、计算简便等优点,可在农业生产的试验设计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二次饱和D-最优试验设计 回归模型 EXC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设计优化在整车轻量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7
10
作者 张勇 李光耀 +1 位作者 孙光永 韩旭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77-881,共5页
采用最优拉丁方试验设计方法进行样本数据设计,同时,为了提高计算效率,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响应面构建方法——逐步回归响应面方法构建了整车耐撞性与白车身自由模态多学科系统的近似模型,利用序列二次规划优化方法对此近似模型进行优化,... 采用最优拉丁方试验设计方法进行样本数据设计,同时,为了提高计算效率,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响应面构建方法——逐步回归响应面方法构建了整车耐撞性与白车身自由模态多学科系统的近似模型,利用序列二次规划优化方法对此近似模型进行优化,避免了整车碰撞传统优化设计方法计算量大,在碰撞非线性系统优化中常常易导致收敛缓慢甚至不收敛的缺点,在满足了CMVDR294安全法规的同时,使得白车身的扭转模态值得到提高,汽车重量得到较大程度的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设计 逐步回归响应面 轻量化 最优拉丁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3414”肥料效应试验及推荐施肥量的回归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彭少兵 成艳霞 +1 位作者 董文浩 刘杜玲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32,共6页
为了探寻最适养分施用量和最佳施肥方案,从而提高核桃产量和培肥土壤,为核桃生产中的科学施肥提供技术指导,以陕西省黄龙县栽培的‘香玲’核桃树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试验设计进行了施肥效应试验,并结合试验田的基础地力水平... 为了探寻最适养分施用量和最佳施肥方案,从而提高核桃产量和培肥土壤,为核桃生产中的科学施肥提供技术指导,以陕西省黄龙县栽培的‘香玲’核桃树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试验设计进行了施肥效应试验,并结合试验田的基础地力水平,采用两种方法对核桃产量与肥料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了N、P2O5、K2O这3种肥料的最佳用量。结果表明:不同的施肥量对核桃产量的影响很大,缺肥或少肥都会影响核桃产量,与对照相比各施肥处理的核桃产量均有提高,其中处理6(N2P2K2)的产量最高;而且,在这3种肥料的互作效应中,N、P、K的互作效应最高,其次为N与K、N与P、P与K的互作效应。由回归方程计算得出的N、P2O5、K2O的最高施用量分别为1.009 1、0.190 4、1.227 6 kg·株-1,最佳施用量分别为0.987 5、0.1648、1.226 0 kg·株-1,最高和最佳产量分别为8.373、8.368 kg·株-1。N、P2O5、K2O含量与产量的一元二次拟合方程的拟合程度均较好(R2值均较大),但在此3种养分施用量与产量的一元二次效应方程的相关关系中,N、P2O5、K2O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以两种拟合方程计算得到的结果相近,考虑到既要高产又能培肥土壤的目的,该研究以采用三元二次效应方程拟合的养分推荐施用量作为核桃试验地施肥的标准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实核桃 施肥量 产量 3414”试验设计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点回归设计方法应用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49
12
作者 谢谦 薛仙玲 付明卫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9-79,共11页
近年来,国内经济学界颇为关注断点回归设计(RDD)方法,运用RDD的文章日益增多。首先概述Lee和Lemieux (2010)提出的运用RDD的规范,然后基于2011-2017年五大英文顶级经济学期刊发表的RDD应用研究论文,归纳出运用RDD的三个新动作:新的最优... 近年来,国内经济学界颇为关注断点回归设计(RDD)方法,运用RDD的文章日益增多。首先概述Lee和Lemieux (2010)提出的运用RDD的规范,然后基于2011-2017年五大英文顶级经济学期刊发表的RDD应用研究论文,归纳出运用RDD的三个新动作:新的最优带宽确定方法、甜甜圈RDD和参数估计中最高只能使用二次多项式。以国外的RDD用法为参照,我们发现,国内熟悉Lee和Lemieux (2010)提出的规范,也在吸收国外文献中出现的新动作,但运用RDD时存在如下几个突出问题:不做适用性检验、不重视描述统计图和不交代清楚非参数估计的关键细节。建议国内运用RDD时需要增加如下动作:非参数估计应该同时尝试CV、IK和CCT三种带宽确定方法;在配置变量存在堆积现象或被操纵的可能时,使用甜甜圈RDD;尝试到四次多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点回归设计 参数估计 非参数估计 最优带宽 甜甜圈RD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效应模型中的D-最优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强 刘建国 +1 位作者 葛仁东 夏尊铨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3年第4期31-35,共5页
本文研究的是混合效应-Ⅱ模型,首先,给出二阶模型存在D 最优回归设计点的必要条件。其次,组合D 最优回归设计和D 最优区组设计BIBD构造D 最优设计并给出寻找新的D 最优设计点的方法。以两种有代表性的组合误差分布为例,阐明新的D 最优... 本文研究的是混合效应-Ⅱ模型,首先,给出二阶模型存在D 最优回归设计点的必要条件。其次,组合D 最优回归设计和D 最优区组设计BIBD构造D 最优设计并给出寻找新的D 最优设计点的方法。以两种有代表性的组合误差分布为例,阐明新的D 最优设计点的获得过程,并给出了数值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效应-Ⅱ模型 D-最优回归设计 D-最优区组设计 D-最优设计 异方差 驻点 组合误差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双目立体视觉传感器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乔德军 张延军 石磊娜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56,共4页
为了提高双目立体视觉传感器的测量精度,采用最优回归设计,建立双目立体视觉传感器的结构参数优化模型,并运用遗传算法对建立的优化模型进行求解.通过GA算法的优化,双目立体视觉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优于传统方法的结果.
关键词 双目立体视觉传感器 遗传算法 最优回归设计 种群大小 交叉概率 变异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博Ⅱ优15“3414”肥效试验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腾龙 韩宗岚 王英日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7期144-145,149,共3页
杂交稻博Ⅱ优15"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氮的增加对产量有正效应,当超过一定水平时,氮对产量有负效应;磷、钾的增加对产量总有正效应,但增产幅度小。应用回归方程分析,本区域种植杂交稻获得最佳产量8 367.0kg/h... 杂交稻博Ⅱ优15"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氮的增加对产量有正效应,当超过一定水平时,氮对产量有负效应;磷、钾的增加对产量总有正效应,但增产幅度小。应用回归方程分析,本区域种植杂交稻获得最佳产量8 367.0kg/hm2,建议最佳施肥量为氮189.6kg/hm2、五氧化二磷100.0kg/hm2、氧化钾131.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博Ⅱ15 3414设计 产量 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回归分析在茶树肥料经济研究上的应用
16
作者 张文锦 郭专 《茶叶科学技术》 1992年第2期35-39,共5页
前言茶园施肥是提高茶叶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是构成茶叶成本的重要部分,如何用最少的肥料投入,换取最佳的经济报酬,是茶园肥料研究的最终目的。有关茶园技术经济研究已有过报道。张忠根以二次曲线计算了最高产量和最高利润的施N量;... 前言茶园施肥是提高茶叶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是构成茶叶成本的重要部分,如何用最少的肥料投入,换取最佳的经济报酬,是茶园肥料研究的最终目的。有关茶园技术经济研究已有过报道。张忠根以二次曲线计算了最高产量和最高利润的施N量;殷自力在施N量固定的条件下,研究了经济合理的施P量、施K量及其模型。更多施肥变量的研究,由于设计方法上未能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生长 经济研究 二次曲线 合理施肥 施肥效应 施肥处理 最优回归设计 生产经济效益 回归方程 效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均匀设计在调优试验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梓钊 陶志穗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年第12期3275-3276,3280,共3页
将均匀设计应用于调优试验设计,提出一种从中心条件出发的试验布点安排,用一仿真例子说明应用步骤,通过对比原来的调优试验设计和应用了均匀设计的调优试验设计,表明在保持试验设计的均匀性和精度下,可以使原有的调优试验设计的局限得... 将均匀设计应用于调优试验设计,提出一种从中心条件出发的试验布点安排,用一仿真例子说明应用步骤,通过对比原来的调优试验设计和应用了均匀设计的调优试验设计,表明在保持试验设计的均匀性和精度下,可以使原有的调优试验设计的局限得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算 均匀设计 回归分析 布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B的“3414”试验回归分析
18
作者 章宇宸 邹忠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4期200-201,206,共3页
根据数理统计中多元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运用VB语言及其编程方法完成对n次完全重复或部分重复下的试验数据分析,通过对回归模型、设计参数进行调整,使该回归分析方法在回归试验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关键词 VB回归分析 设计参数 3414”试验 试验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宝岭铁矿全尾砂胶结充填最优配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饶运章 舒太镜 +3 位作者 郑长龙 彭立正 张海涛 王正英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7-100,共4页
会宝岭铁矿拟采用全尾砂骨料和水泥胶凝剂进行嗣后充填,对料浆流动性及充填体强度开展全尾砂胶结充填料配比试验。采用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方法对全尾砂料浆的坍落度、充填体养护28天和90天的强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料浆浓度在70... 会宝岭铁矿拟采用全尾砂骨料和水泥胶凝剂进行嗣后充填,对料浆流动性及充填体强度开展全尾砂胶结充填料配比试验。采用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方法对全尾砂料浆的坍落度、充填体养护28天和90天的强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料浆浓度在70%~75%时可泵性较好;充填体养护28天和90天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内聚力随着料浆重量浓度、水泥用量的增加有增大的趋势;强度性能回归分析得出充填浓度75%、水泥用量10.5%的情况下,全尾砂胶结充填体达到满足该矿生产需要的最佳强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尾砂胶结充填 回归正交组合设计 强度性能 最优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果蔬汁饮料最优配方的筛选 被引量:1
20
作者 石云平 李素丽 +3 位作者 王星 石燕萍 尹秀华 白厚义 《保鲜与加工》 CAS 2007年第5期48-51,共4页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复合果蔬汁饮料生产的4个主要因素(果蔬汁、海藻糖、柠檬酸和稳定剂)进行处理方案设计,按工艺生产出相应的产品,应用Excel程序建立四元二次多项式方程,并进行效应分析,得出各因素对饮料品质的影响,...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复合果蔬汁饮料生产的4个主要因素(果蔬汁、海藻糖、柠檬酸和稳定剂)进行处理方案设计,按工艺生产出相应的产品,应用Excel程序建立四元二次多项式方程,并进行效应分析,得出各因素对饮料品质的影响,再运用Qbasic寻优程序进行寻优。试验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饮料品质影响大小顺序为:果蔬汁〉稳定剂〉海藻糖〉柠檬酸;复合果蔬汁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甜红椒汁25%,枸杞汁7.5%,柠檬汁7.5%,海藻糖10%;柠檬酸0.04%;CMC+黄原胶0.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果蔬汁饮料 正交设计 多项式回归分析 品质 最优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