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电用316LN奥氏体不锈钢延性断裂阈值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晓雅 何岸 +1 位作者 张海龙 王西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94-97,共4页
在Gleeble-1500D模拟机上对核电用316LN奥氏体不锈钢的热拉伸行为进行了研究,获得了钢在变形温度900~1200℃、应变速率0.01~1 s-1条件下拉伸变形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通过Deform-3D有限元软件模拟了热拉伸过程,利用迭代法对试样颈缩后... 在Gleeble-1500D模拟机上对核电用316LN奥氏体不锈钢的热拉伸行为进行了研究,获得了钢在变形温度900~1200℃、应变速率0.01~1 s-1条件下拉伸变形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通过Deform-3D有限元软件模拟了热拉伸过程,利用迭代法对试样颈缩后对应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进行修正。对试样颈缩前塑性变形部分对应的真应力-真应变数据拟合处理,得到了不同变形条件下316LN奥氏体不锈钢的硬化指数。将修正后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和计算得到的硬化指数导入Deform-3D软件中模拟热拉伸过程,计算得到了316LN奥氏体不锈钢热变形时的断裂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n奥氏体不锈钢 热变形 断裂阈值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变形对316LN奥氏体不锈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武焕春 杨滨 周国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3-26,36,共5页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和纳米力学探针仪研究了温度、变形量和变形道次对316LN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3个变形区域的组织和显微硬度差距很大,难变形区变化最小,心部区域变化最大。统计...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和纳米力学探针仪研究了温度、变形量和变形道次对316LN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3个变形区域的组织和显微硬度差距很大,难变形区变化最小,心部区域变化最大。统计分析不同试样的心部区域可知,大的变形量能得到细的晶粒和较高的显微硬度;高的变形温度能使材料充分再结晶;多道次变形后,试样的晶粒均匀性和圆整性得到改善;变形量为0.6时,1000℃下大变形后材料的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高于原始材料,1200℃下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n奥氏体不锈钢 热模拟 晶粒尺寸 纳米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LN奥氏体不锈钢在预蠕变条件下位错的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惠均 冯再新 +2 位作者 裴海祥 郝唯岑 严坤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0-264,共5页
在320℃(核电主管道APl000近似运行温度)和600℃(液态用核电材料近似运行温度)条件下,分别在20和120MPa的应力下老化500和2000h进行316LN不锈钢预蠕变试验。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在320℃(核电主管道APl000近似运行温度)和600℃(液态用核电材料近似运行温度)条件下,分别在20和120MPa的应力下老化500和2000h进行316LN不锈钢预蠕变试验。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测预蠕变后试样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在预蠕变阶段受到温度和应力作用,晶面滑移产生位错以及原有位错发生分解,被激活的位错在同一个平面内沿不同方向滑移移动,相遇时发生反应生成四边形或六边形的位错网络,随着温度以及应力增大位错网络消失。对于硬度变化而言随着温度从320℃升高到600℃时,显微硬度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n奥氏体不锈钢 预蠕变 亚晶 位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规范对316LN铸态奥氏体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张义帅 张秀芝 +1 位作者 田香菊 郑晓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80-182,共3页
研究了316LN奥氏体不锈钢在不同温度和不同保温时间下,铁素体的含量、形貌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固溶温度的升高、固溶时间的延长,铁素体的含量逐渐减少,形貌由原来的骨骼状逐渐向比较光滑的圆点状演变,硬度有整... 研究了316LN奥氏体不锈钢在不同温度和不同保温时间下,铁素体的含量、形貌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固溶温度的升高、固溶时间的延长,铁素体的含量逐渐减少,形貌由原来的骨骼状逐渐向比较光滑的圆点状演变,硬度有整体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n奥氏体不锈钢 固溶温度 固溶时间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0S和316L不锈钢在超临界二氧化碳环境中的均匀腐蚀行为
5
作者 龙家琛 刘珠 +1 位作者 张乐福 郭相龙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29,共6页
在600℃、20 MPa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环境中研究了310S和316L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行为。在静态高压釜中对两种不锈钢进行了500 h的均匀腐蚀试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等观察和分析了试样表面氧... 在600℃、20 MPa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环境中研究了310S和316L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行为。在静态高压釜中对两种不锈钢进行了500 h的均匀腐蚀试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等观察和分析了试样表面氧化膜的形貌、成分及结构。结果表明:310S不锈钢的耐蚀性优于316L不锈钢,腐蚀500 h后两种不锈钢的质量增量分别为6.82 mg/dm^(2)和35.25 mg/dm^(2);310S不锈钢表面氧化膜厚约1μm,外层为Fe-Cr-Ni尖晶石,内层为Cr_(2)O_(3),结构致密具有保护性;316L不锈钢表面氧化膜厚约5μm,外层为Fe_(3)O_(4),内层为Fe-Cr-Ni尖晶石,结构疏松不具有保护性。造成两种不锈钢腐蚀行为差异的原因是其铬含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0S 316L 奥氏体不锈钢 均匀腐蚀 超临界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氮型不锈钢316LN在含氯介质中的点蚀行为
6
作者 华晓春 黄国辉 +2 位作者 左竞成 赵丽 饶思贤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4-1091,共8页
针对N元素对奥氏体不锈钢抗点蚀能力的影响与其机理尚不明确的现状,以控氮型不锈钢316LN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电化学阻抗谱等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316LN在室温下的力学性能及抗腐蚀性能均比不含氮的316L优越,但随着温度与... 针对N元素对奥氏体不锈钢抗点蚀能力的影响与其机理尚不明确的现状,以控氮型不锈钢316LN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电化学阻抗谱等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316LN在室温下的力学性能及抗腐蚀性能均比不含氮的316L优越,但随着温度与介质浓度的提升,316LN的抗腐蚀性能存在明显的劣化;在室温和低介质浓度下,316LN的钝化膜阻抗普遍高于316L,显示在N元素和Cr、Mo等合金元素的协同下,316LN的表层钝化膜稳定性高于316L;同时N元素的转化产物NH_(4)^(+)或NO_(3)^(-)可有效抑制点蚀内部二次点蚀坑的形成,避免点蚀坑向纵深快速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n不锈钢 N元素 点蚀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LN不锈钢热变形条件下的力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培培 张秀芝 +2 位作者 邵伟 段兴旺 刘建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15,共4页
应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316LN不锈钢在900~1250℃。应变速率为0.005-0.5S-1的热变形行为。结果表明,材料的初始加工硬化率与剪切模量的比值受变形温度及应变速率的的影响很小,接近常数,Puchi-Cabrera提出的本构方程... 应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316LN不锈钢在900~1250℃。应变速率为0.005-0.5S-1的热变形行为。结果表明,材料的初始加工硬化率与剪切模量的比值受变形温度及应变速率的的影响很小,接近常数,Puchi-Cabrera提出的本构方程适用于本试验条件。在高温条件下,316LN存在动态应变时效(即Dynamic Strain Aging,简称DSA),且DSA预处理的适合应变速率为0.005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n不锈钢 初始加工硬化率 本构方程 动态应变时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CO_2气田用316L奥氏体不锈钢的应用边界条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科 施岱艳 +1 位作者 李天雷 曹晓燕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6-28,共3页
结合含CO_2气田的实际工况,在模拟气田冷凝水、气田水溶液中对316L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在不同温度、pH值、氯离子质量浓度、加载应力条件下的抗氯化物应力腐蚀开裂性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含CO_2气田用316L奥氏体不锈钢管的应用边界条件... 结合含CO_2气田的实际工况,在模拟气田冷凝水、气田水溶液中对316L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在不同温度、pH值、氯离子质量浓度、加载应力条件下的抗氯化物应力腐蚀开裂性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含CO_2气田用316L奥氏体不锈钢管的应用边界条件。结果表明:316L奥氏体不锈钢在含CO_2气田中使用时,随pH值的不同,温度、氯离子质量浓度的应用边界条件会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CO_2气田 316L奥氏体不锈钢 氯化物 应力腐蚀开裂 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直流电压降法研究316LN不锈钢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凯 杜东海 +6 位作者 陆辉 张乐福 徐雪莲 石秀强 孟凡江 鲍一晨 刘晓强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10,36,共5页
采用直流电压降(DCPD)方法测试了316LN不锈钢在室温和350℃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得到室温和350℃下该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ΔKth,并分析了试样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采用DCPD方法测得室温和350℃下ΔKth分别为11.9,8.1MPa·m^1/2... 采用直流电压降(DCPD)方法测试了316LN不锈钢在室温和350℃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得到室温和350℃下该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ΔKth,并分析了试样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采用DCPD方法测得室温和350℃下ΔKth分别为11.9,8.1MPa·m^1/2,与文献值相符,350℃下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比室温下的要高2~20倍;在裂纹亚临界扩展区,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与应力强度因子范围服从Paris公式,其参数n与温度无关,参数D与温度成线性正比关系;试样疲劳破坏形式为穿晶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压降 316ln不锈钢 疲劳裂纹扩展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镍含量316奥氏体不锈钢固溶处理工艺的正交试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吉春 周莉 +2 位作者 董梦瑶 张剑 栗宏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03-205,208,共4页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316奥氏体不锈钢固溶处理工艺对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316奥氏体不锈钢固溶处理组织的主要因素为温度和镍含量。通过正交试验分析获得的最佳固溶处理工艺为:镍含量为11.74%,1100℃保温1 h;氮含量增加,镍含量降...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316奥氏体不锈钢固溶处理工艺对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316奥氏体不锈钢固溶处理组织的主要因素为温度和镍含量。通过正交试验分析获得的最佳固溶处理工艺为:镍含量为11.74%,1100℃保温1 h;氮含量增加,镍含量降低,硬度提高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奥氏体不锈钢 固溶处理 正交试验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级316NG控氮奥氏体不锈钢的局部腐蚀行为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思维 罗强 王理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73-776,788,共5页
采用电化学测试法、点腐蚀试验法、盐雾腐蚀试验法和慢应变速率测试法,分别对比研究了核级316NG控氮奥氏体不锈钢和321奥氏体不锈钢的局部腐蚀行为,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等分别观察腐蚀后不锈钢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316NG... 采用电化学测试法、点腐蚀试验法、盐雾腐蚀试验法和慢应变速率测试法,分别对比研究了核级316NG控氮奥氏体不锈钢和321奥氏体不锈钢的局部腐蚀行为,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等分别观察腐蚀后不锈钢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316NG和321不锈钢晶间腐蚀再活化率分别为3.83%和4.47%,点腐蚀速率分别为10.74g/(m2·h)和45.97g/(m2·h),盐雾腐蚀速率分别为2.14×10-2 g/(m2·h)和12.32×10-2 g/(m2·h),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指数分别为0.078和0.10;316NG不锈钢中N和Mo元素提高了其耐局部腐蚀性能,因此其耐局部腐蚀性能均优于核电站结构材料321不锈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氮奥氏体不锈钢 316NG不锈钢 321不锈钢 局部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和Cl^-含量对316LN不锈钢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彭新元 周贤良 华小珍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53-1057,共5页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316LN不锈钢在不同pH和不同Cl^-浓度的硼酸+氢氧化锂混合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316LN在上述混合溶液中均能形成钝化膜,且都具有较宽的钝化区间;随着pH增大,316LN的点蚀电位升高,维钝电...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316LN不锈钢在不同pH和不同Cl^-浓度的硼酸+氢氧化锂混合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316LN在上述混合溶液中均能形成钝化膜,且都具有较宽的钝化区间;随着pH增大,316LN的点蚀电位升高,维钝电流密度减小,电荷转移电阻增大;随着Cl^-含量增大,316LN的点蚀电位下降,维钝电流密度增大,电荷转移电阻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n不锈钢 极化曲线 电化学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LN不锈钢大型锻件镦粗过程中侧表面裂纹的预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胜龙 杨滨 +2 位作者 张铭显 武焕春 周国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6-88,95,共4页
AP1000核电站主管道用316LN超低碳控氮奥氏体不锈钢锻造温度区间窄、变形抗力大,锻造过程中容易开裂,尤其发生在侧表面鼓肚部位。研究了316LN不锈钢大型钢锭的镦粗工艺,利用Deform-3D软件获得了锻件侧表面的最大损伤值,并将其与相应条... AP1000核电站主管道用316LN超低碳控氮奥氏体不锈钢锻造温度区间窄、变形抗力大,锻造过程中容易开裂,尤其发生在侧表面鼓肚部位。研究了316LN不锈钢大型钢锭的镦粗工艺,利用Deform-3D软件获得了锻件侧表面的最大损伤值,并将其与相应条件下的临界损伤值做了对比。结果表明,始锻温度为900℃时不会发生开裂,温度越高,可选择的工艺参数范围越小。当应变速率约为0.02 s-1时,锻件侧表面更易发生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n不锈钢 锻件裂纹 损伤值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奥氏体不锈钢渗N/镀CrN复合改性层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庆林 赵尚 +2 位作者 胡秋晨 胡巍巍 兰晔峰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19,共7页
分别在400、440、480℃下对316奥氏体不锈钢进行12 h的渗氮处理,再对渗氮后的试样进行物理气相沉积(PVD)镀CrN薄膜.采用扫描电镜(SEM)、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维氏显微硬度计和材料表面综合测试仪(HSR-2M)、电化学工作站... 分别在400、440、480℃下对316奥氏体不锈钢进行12 h的渗氮处理,再对渗氮后的试样进行物理气相沉积(PVD)镀CrN薄膜.采用扫描电镜(SEM)、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维氏显微硬度计和材料表面综合测试仪(HSR-2M)、电化学工作站等对复合改性层的表面形貌、截面形貌、成分、显微硬度、耐磨性以及耐蚀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400℃离子渗N/镀CrN试样耐磨性最差,耐蚀性最好;而480℃离子渗N/镀CrN试样耐磨性最好,耐蚀性最差;但比相同温度下单独渗氮试样的综合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奥氏体不锈钢 渗氮 物理气相沉积(PVD) CRN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SI316L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气体渗碳工艺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梦飞 赵程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9-164,共6页
目的将低温离子-气体乙炔渗碳应用于AISI 316L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硬化处理,同时探讨其硬化处理的最优工艺参数及优化效果。方法采用离子轰击去除不锈钢表面钝化膜并活化其表面,再进行低温气体乙炔渗碳,实验过程使用脉冲式供气循环处理方... 目的将低温离子-气体乙炔渗碳应用于AISI 316L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硬化处理,同时探讨其硬化处理的最优工艺参数及优化效果。方法采用离子轰击去除不锈钢表面钝化膜并活化其表面,再进行低温气体乙炔渗碳,实验过程使用脉冲式供气循环处理方式。进行温度梯度实验,寻找渗碳处理的临界温度。并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3因素3水平共9组实验,分析气体比例、离子轰击时间、保温压强3个因素对渗碳层硬度和厚度产生的影响,以期得到不锈钢低温离子-气体乙炔渗碳优化工艺。通过对经过最优化工艺处理过后的不锈钢硬化层组织、成分、厚度、硬度、耐磨性、耐蚀性能的研究分析,验证此工艺对AISI 316L奥氏体不锈钢硬化处理的适用性。结果处理温度为540℃时渗碳层有碳的铬化物析出;离子轰击时间对渗碳层硬度影响最大,保温压强对硬化层厚度影响最明显。在硬化处理温度为520℃,V(H2)∶V(C2H2)=1∶1,渗碳压强为-0.02 MPa,离子轰击时间为20 min时,316L奥氏体不锈钢离子-气体乙炔渗碳效果最优。经优化工艺处理后不锈钢硬化层厚度达到30μm左右,表面硬度达到838HV0.05,耐蚀性和耐磨性能等都显著提高。结论低温离子-气体乙炔渗碳硬化处理适用于AISI 316L奥氏体不锈钢,其处理最合适温度为520℃。经优化工艺处理后的不锈钢具有较高的硬度、厚度,良好的硬度梯度,高耐蚀性能及高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SI 316L奥氏体不锈钢 离子轰击活化 低温离子-气体乙炔渗碳 渗碳工艺参数 正交实验 S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L奥氏体不锈钢焊接热影响区性能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敏 G.MICHEL J.F.JULLIEN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24-426,共3页
为了研究 31 6L焊接热影响区性能 ,采用特定的热、应力、应变模拟控制曲线 ,对其在 2 0℃、60 0℃、1  0 0 0℃及 1  1 0 0℃几种温度下进行热模拟拉伸试验 ,获得了此种材料在多种应变速率下的应力 -应变曲线 .结果表明 ,在一定的应... 为了研究 31 6L焊接热影响区性能 ,采用特定的热、应力、应变模拟控制曲线 ,对其在 2 0℃、60 0℃、1  0 0 0℃及 1  1 0 0℃几种温度下进行热模拟拉伸试验 ,获得了此种材料在多种应变速率下的应力 -应变曲线 .结果表明 ,在一定的应变速率下 ,31 6L的弹性模量 E及屈服极限 σ0 .2 都随温度升高明显降低 ;在室温及高温下 ,31 6L存在着 σ0 .2 随应变速率提高而提高的应变率效应 ,且应变率敏感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同时 ,还观察到 31 6L在高温 (1 0 0 0℃和 1 1 0 0℃ )塑性状态下由粘塑性引起的应力松弛现象及室温下的加工硬化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奥氏体不锈钢 热模拟 应力-应变曲线 压力容器 焊接 应变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参数对大口径厚壁316LN不锈钢管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毅军 陈海涛 何昌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8-51,共4页
使用皮尔格管材轧机在不同轧制变形量和轧制温度下热轧生产了大口径厚壁316LN不锈钢管,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热轧态管材和固溶态管材的显微组织,采用万能试验机测定了固溶态管材的室温拉伸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提高轧制变形量能促进热轧... 使用皮尔格管材轧机在不同轧制变形量和轧制温度下热轧生产了大口径厚壁316LN不锈钢管,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热轧态管材和固溶态管材的显微组织,采用万能试验机测定了固溶态管材的室温拉伸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提高轧制变形量能促进热轧过程中动态再结晶的形核过程,细化动态再结晶晶粒;提高热轧温度能促进热轧过程中动态再结晶的长大过程,粗化动态再结晶晶粒;不完全动态再结晶的热轧管材在固溶热处理过程中会发生已再结晶晶粒的异常长大,产生混晶,降低力学性能;提高轧制变形量和降低轧制温度可以细化固溶态管材的晶粒尺寸,提高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厚壁管 316ln不锈钢 热轧 再结晶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LBO算法的316LN不锈钢高温流变应力方程参数反求
18
作者 张秀芝 王燕 +1 位作者 邵伟 李二闷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7,共6页
应用Gleebl-1500热模拟机,在变形温度900℃-1250℃、应变速率0.005s-1~0.5s-1条件下,通过高温拉伸实验研究316LN不锈钢的流变应力行为,分别采用参数反求法和传统的回归统计法计算流变应力方程参数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教学... 应用Gleebl-1500热模拟机,在变形温度900℃-1250℃、应变速率0.005s-1~0.5s-1条件下,通过高温拉伸实验研究316LN不锈钢的流变应力行为,分别采用参数反求法和传统的回归统计法计算流变应力方程参数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教学一学习算法(TLBO)反求流变应力方程参数更准确、高效,可用参数反求法替代传统回归统计法,从而快速获得材料流变应力方程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n不锈钢 流变应力方程 参数反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解氧含量对国产化锻造主管道316LN不锈钢环境促进疲劳寿命的影响
19
作者 郑会 张维 +3 位作者 李国健 李杰 谭季波 吴欣强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6,46,共7页
在模拟核电厂一回路高温高压水环境中,对国产化锻造主管道用316LN不锈钢开展了疲劳试验,分析了应变速率和溶解氧(DO)含量对不锈钢环境促进疲劳(EAF)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DO含量下,试样EAF断口均呈典型的多裂纹源疲劳开裂特征,疲... 在模拟核电厂一回路高温高压水环境中,对国产化锻造主管道用316LN不锈钢开展了疲劳试验,分析了应变速率和溶解氧(DO)含量对不锈钢环境促进疲劳(EAF)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DO含量下,试样EAF断口均呈典型的多裂纹源疲劳开裂特征,疲劳辉纹明显;断口上覆盖的腐蚀产物主要为富Fe、Cr、Ni的尖晶石氧化物,随着DO含量的增加,氧化物颗粒数量增加、尺寸变大;在不同DO含量下EAF寿命偏差不超过30%,无明显统计差别;结合不同的统计模型可知,在低应变速率(0.1×10^(-4)~0.1×10^(-3) s^(-1))下DO含量对316LN不锈钢EAF寿命的影响才会比较明显;在建立较为精确的统计模型时,需要细分应变速率范围,并考虑DO含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一回路 316ln不锈钢 溶解氧(DO) 环境影响疲劳(EA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功率对MIG电弧增材制造316L奥氏体不锈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20
作者 陈晓晖 张述泉 +1 位作者 冉先喆 黄正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2-49,I0003,I0004,共10页
采用大功率MIG电弧热源熔化沉积316L奥氏体不锈钢金属焊丝制备试样,研究电弧功率对成形试样组织、力学性能以及断裂行为的影响并分析其机理,为高效、低成本电弧增材制造大型金属构件提供技术基础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大功率MIG电弧增材... 采用大功率MIG电弧热源熔化沉积316L奥氏体不锈钢金属焊丝制备试样,研究电弧功率对成形试样组织、力学性能以及断裂行为的影响并分析其机理,为高效、低成本电弧增材制造大型金属构件提供技术基础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大功率MIG电弧增材制造316L奥氏体不锈钢内部形成柱状晶并生成δ相和σ相呈蠕虫状分布在γ基体中.δ相分布在晶内和晶界起强化作用.随着电弧功率从3763 W增加8400 W,316L试样晶粒尺寸变大,δ相含量减少而σ相含量增加,使得材料抗拉强度从578 MPa降低到533 MPa,屈服强度从310 MPa降低到235 MPa,断后伸长率从53%降低到44%,断面收缩率从67%下降到60%.当电弧功率增加到8400 W时,在晶界上形成较多的σ相,试样断裂模式由较低功率时的穿晶韧窝断裂转变为沿晶韧窝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316L奥氏体不锈钢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