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P304H奥氏体不锈钢锅炉管长期高温运行后的组织变化分析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胡平 王志武 李正刚 《广东电力》 2010年第5期16-19,22,共5页
对TP304H钢管在电厂长期高温运行后的组织变化和析出相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所得结果表明在长期高温、高压的运行过程中,TP304H钢管组织特征发生明显变化,析出相增加,主要是M23C6型碳化物和σ相,并随着析出物的增加,奥氏体耐热钢的机械性... 对TP304H钢管在电厂长期高温运行后的组织变化和析出相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所得结果表明在长期高温、高压的运行过程中,TP304H钢管组织特征发生明显变化,析出相增加,主要是M23C6型碳化物和σ相,并随着析出物的增加,奥氏体耐热钢的机械性能下降,直至被破坏。为此,指出高温是影响析出相形成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304h奥氏体不锈钢 析出相 M23C6型碳化物 Σ相 组织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per304H奥氏体不锈钢高温下组织与性能演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文胜 黄翔 +3 位作者 王伟 胡平 张春雷 高岩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99,共6页
Super304H(18Cr-9Ni-3Cu-Nb-N)奥氏体不锈钢常作为超超临界锅炉过热器和再热器管道的首选材料。从化学成分对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析出相析出机理、组织对高温性能的影响三方面综述了目前Super304H钢高温下组织和性能演变的研究进展,... Super304H(18Cr-9Ni-3Cu-Nb-N)奥氏体不锈钢常作为超超临界锅炉过热器和再热器管道的首选材料。从化学成分对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析出相析出机理、组织对高温性能的影响三方面综述了目前Super304H钢高温下组织和性能演变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Super304H钢高温组织和性能演变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304h奥氏体不锈钢 高温性能 组织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per304H奥氏体不锈钢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冬升 戴起勋 +3 位作者 王国建 李丹 邵新中 王荣荣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1-585,共5页
采用称重法测得了Super304H和Super304HS两种奥氏体耐热不锈钢在不同温度下的高温氧化动力学曲线,研究发现:两种不锈钢的氧化动力学曲线遵循抛物线规律,Super304HS的抗氧化性能明显优于Super304H,而且Super304H在900℃时氧化100 h后,氧... 采用称重法测得了Super304H和Super304HS两种奥氏体耐热不锈钢在不同温度下的高温氧化动力学曲线,研究发现:两种不锈钢的氧化动力学曲线遵循抛物线规律,Super304HS的抗氧化性能明显优于Super304H,而且Super304H在900℃时氧化100 h后,氧化膜明显脱落.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的方法对Super304H不锈钢氧化膜表面的形貌及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700℃和800℃时,两种材料氧化膜组成相似,都是Cr2O3和少量尖晶石结构的FeCr2O4,Su-per304H钢在900℃时的氧化产物主要由Cr2O3,Fe2O3和尖晶石FeCr2O4组成,Super304HS在900℃时的氧化膜主要由Cr2O3和尖晶石FeCr2O4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304h 奥氏体不锈钢 高温氧化 氧化膜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反应堆堆内构件用304H奥氏体不锈钢敏化非腐蚀条件下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庆田 胡朝威 +2 位作者 冷晓春 蒋兴钧 王仲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01-105,共5页
介绍了压水型反应堆堆内构件常用的各种奥氏体不锈钢牌号,包括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差异。结合压水型反应堆堆内构件用材料的性能要求,分析了304H奥氏体不锈钢在敏化条件下的碳化铬Cr23C6在晶界的析出形态以及各种腐蚀介质对304H不锈钢性... 介绍了压水型反应堆堆内构件常用的各种奥氏体不锈钢牌号,包括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差异。结合压水型反应堆堆内构件用材料的性能要求,分析了304H奥氏体不锈钢在敏化条件下的碳化铬Cr23C6在晶界的析出形态以及各种腐蚀介质对304H不锈钢性能的影响。研究了304H不锈钢在敏化非腐蚀条件下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敏化后的304H不锈钢,力学性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内构件 304h不锈钢 敏化 非腐蚀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蠕变对预变形Super304H奥氏体不锈钢沉淀析出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杜婷 卢正欣 +1 位作者 王世清 张岩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6-359,共4页
采用维氏硬度计测试分析了蠕变对预变形的Super 304H奥氏体不锈钢硬度的影响,并利用透射电镜(TEM)结合能谱分析仪对析出相的形状、大小、分布特征、晶体结构以及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Super 304H不锈钢在蠕变过程中先发生... 采用维氏硬度计测试分析了蠕变对预变形的Super 304H奥氏体不锈钢硬度的影响,并利用透射电镜(TEM)结合能谱分析仪对析出相的形状、大小、分布特征、晶体结构以及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Super 304H不锈钢在蠕变过程中先发生强化现象后发生软化现象,随着蠕变时间的增加,析出相逐渐增多;在蠕变过程中,Super 304H不锈钢在晶界处析出不连续的面心立方的(Cr,Fe)23C6碳化物颗粒,在晶粒内部和晶体缺陷处析出的是面心立方的NbC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304h不锈钢 蠕变 析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H奥氏体不锈钢丙烷脱氢反应器的焊后热处理 被引量:3
6
作者 袁世东 刘扣森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2-78,共7页
简要介绍了304H奥氏体不锈钢丙烷脱氢(PDH)反应器的焊后热处理工艺,针对反应器的设计结构以及材料本身的特性,通过热应力分析,制定了合理的炉内热处理工艺;参照WRC-452制定了合理的环缝局部热处理工艺;同时通过多点温度采集仪对温度的记... 简要介绍了304H奥氏体不锈钢丙烷脱氢(PDH)反应器的焊后热处理工艺,针对反应器的设计结构以及材料本身的特性,通过热应力分析,制定了合理的炉内热处理工艺;参照WRC-452制定了合理的环缝局部热处理工艺;同时通过多点温度采集仪对温度的记录,有效减少了工件的温差,解决了304H整体容器高温焊后热处理的技术难题,为今后同类设备的制造提供可行性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h奥氏体不锈钢 焊后热处理 热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ohnson-Cook、修正的Zerilli-Armstrong及Arrhenius本构模型对奥氏体不锈钢流变应力的预测
7
作者 邬宇轩 李静媛 侯艳阳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23,16,共8页
研究了Johnson-Cook(JC)、修正的Zerilli-Armstrong(m-ZA)和应变补偿的Arrhenius型本构模型对304奥氏体不锈钢高温流变行为的表征能力。利用温度(1173~1473 K)、应变(0.1~0.8)和应变速率(0.01~10 s^(-1))等温热压缩试验的真应力-应变数... 研究了Johnson-Cook(JC)、修正的Zerilli-Armstrong(m-ZA)和应变补偿的Arrhenius型本构模型对304奥氏体不锈钢高温流变行为的表征能力。利用温度(1173~1473 K)、应变(0.1~0.8)和应变速率(0.01~10 s^(-1))等温热压缩试验的真应力-应变数据来计算3种本构模型的材料常数。通过比较预测结果的相关系数和平均绝对误差、描述变形行为的能力、涉及的材料常数的数量,评估了这3种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JC模型无法很准确地描述304奥氏体不锈钢在上述热加工区域的流变行为;m-ZA模型的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相对较好;应变补偿的Arrhenius型方程比修正的ZA模型需要更多的材料常数和更多的计算时间,但可以更准确地跟踪变形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奥氏体不锈钢 变形行为 Johnson-Cook 修正的Zerilli-Armstrong Arrhenius型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奥氏体不锈钢在H_2S+Cl^-+CO_2+H_2O环境下的慢应变速率拉伸腐蚀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赵亚楠 陈学东 +1 位作者 艾志斌 范志超 《压力容器》 2016年第4期1-9,共9页
通过慢应变速率拉伸腐蚀试验(SSRT),研究了304奥氏体不锈钢在H_2S+Cl-+CO_2+H2O复杂介质环境下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借助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分析了断口形貌和腐蚀产物性质。在环境因素中主要考虑了H_2S浓度、Cl-浓度、CO_2浓... 通过慢应变速率拉伸腐蚀试验(SSRT),研究了304奥氏体不锈钢在H_2S+Cl-+CO_2+H2O复杂介质环境下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借助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分析了断口形貌和腐蚀产物性质。在环境因素中主要考虑了H_2S浓度、Cl-浓度、CO_2浓度这三种介质参数单独或交互作用对材料应力腐蚀敏感性的影响。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应力腐蚀敏感性指数随介质参数变化的数学模型,同时分析了各介质参数对304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影响的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奥氏体不锈钢 复合湿硫化氢环境 应力腐蚀 Cl- h2S CO2 逐步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rmo-Calc的Python接口在304控氮奥氏体不锈钢中的应用
9
作者 李宁 王来成 +5 位作者 吴冰洁 杨龙龙 蔡洪能 夏星浩 杜华 张赫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62-65,共4页
采用高通量计算方法进行了304控氮奥氏体不锈钢(简称304NG)的平衡相图研究。基于Thermo-Calc软件的Python接口,实现了两元素变化平衡相图的计算;考虑了304控氮奥氏体不锈钢的成分范围,开发了一个基于Python的自动执行和提取数据的子程序... 采用高通量计算方法进行了304控氮奥氏体不锈钢(简称304NG)的平衡相图研究。基于Thermo-Calc软件的Python接口,实现了两元素变化平衡相图的计算;考虑了304控氮奥氏体不锈钢的成分范围,开发了一个基于Python的自动执行和提取数据的子程序,它自动生成计算命令,执行Thermo-Calc软件,然后提取输出文件的关键数据,获得的结果以Excel文件存储起来,便于后续的相图分析。编写的程序不仅限于304控氮奥氏体不锈钢,其它化学成分的合金皆可使用此程序完成对相图的计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计算 平衡相图 304控氮奥氏体不锈钢 ThERMO-CALC Python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H不锈钢冷拔过程马氏体转变和力学及磁性能变化规律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钦华 彭志贤 +5 位作者 李明扬 袁泽喜 朱建新 宗永 李超群 刘静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0-138,共9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磁通计、X射线衍射仪、拉伸试验机及维氏硬度计等,对在线拉拔工艺制备的不同变形量的304H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微观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及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形变量增加,304H不锈钢组织发生明显细化,且其...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磁通计、X射线衍射仪、拉伸试验机及维氏硬度计等,对在线拉拔工艺制备的不同变形量的304H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微观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及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形变量增加,304H不锈钢组织发生明显细化,且其强度及硬度显著升高。当材料真应变小于1.2时,钢丝拉拔强度的贡献来源于位错的塞积和形变孪晶;当真应变大于1.2时,钢丝拉拔强度变化主要归结于马氏体相变和位错增殖机制。304H奥氏体不锈钢的马氏体转变为γ-fcc→α’-bcc型转变,无中间相生成。形变诱导产生的马氏体相是304H不锈钢中主要的铁磁相,马氏体相体积分数fM与钢丝饱和磁化强度Ms呈线性关系Ms=99fM-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h奥氏体不锈钢 形变诱导马氏体相变 饱和磁化强度 力学性能 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充氢前后304L奥氏体不锈钢的塑性对比 被引量:12
11
作者 蒋旺 巩建鸣 +2 位作者 王艳飞 姜勇 荣冬松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31,95,共5页
对304L奥氏体不锈钢板进行电化学充氢,研究了其充氢前后拉伸性能与氢含量的关系以及充氢再放氢后的拉伸性能,并分析了拉伸断口的断裂性质。结果表明:充氢后不锈钢的塑性明显降低,且塑性降低程度随着氢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可扩散氢的质... 对304L奥氏体不锈钢板进行电化学充氢,研究了其充氢前后拉伸性能与氢含量的关系以及充氢再放氢后的拉伸性能,并分析了拉伸断口的断裂性质。结果表明:充氢后不锈钢的塑性明显降低,且塑性降低程度随着氢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可扩散氢的质量分数大于12×10-6时,伸长率的损减率达到10%以上;试样断口的表层由充氢前的韧性断裂变为充氢后的脆性断裂,放氢后塑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充氢 304L奥氏体不锈钢 塑性 氢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S304奥氏体不锈钢的摩擦变形层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晓春 韦习成 +1 位作者 HUAMeng 李健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1-345,共5页
研究了SUS 304奥氏体不锈钢与Al2O3陶瓷球以及GCr15轴承钢球对摩的摩擦特性,利用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研究了SUS 304奥氏体不锈钢磨痕表层及其次表层硬度、磨痕表面的马氏体转变与试验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当载荷大于30 ... 研究了SUS 304奥氏体不锈钢与Al2O3陶瓷球以及GCr15轴承钢球对摩的摩擦特性,利用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研究了SUS 304奥氏体不锈钢磨痕表层及其次表层硬度、磨痕表面的马氏体转变与试验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当载荷大于30 N后,摩擦系数在剧烈波动前存在1个与试验时间或滑动距离相关的孕育期;SUS 304奥氏体不锈钢磨痕表层的显微硬度从次表层至表层呈上升趋势;在相同滑动速度下,随着载荷增加,磨痕表层的显微硬度增大;摩擦诱发了亚稳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且磨痕表层诱发转变的马氏体含量随载荷和滑动速度的增加而降低;在载荷和摩擦剪切应力作用下,由于表层晶粒细化、相变马氏体和高密度位错的综合作用使得其显微硬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 304奥氏体不锈钢 显微硬度 摩擦性能 马氏体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304H不锈钢管的瞬时液相扩散焊技术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学刚 梁戈 +1 位作者 严黔 李辛庚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0-42,共3页
采用瞬时液相扩散焊(TLP)连接技术进行了TP304H不锈钢管的焊接,分析了不同焊接温度对接头组织、成分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接温度对接头组织、成分和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接头区元素分布均匀,焊缝界限消失,晶粒... 采用瞬时液相扩散焊(TLP)连接技术进行了TP304H不锈钢管的焊接,分析了不同焊接温度对接头组织、成分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接温度对接头组织、成分和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接头区元素分布均匀,焊缝界限消失,晶粒跨界面连续生长,接头强度和塑性达到母材水平。TLP焊接技术具有优质、快速和高自动化的特点,因此在管道焊接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304h不锈钢 TLP连接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奥氏体不锈钢凝固相转变规律曲线(SPT曲线)建立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昊杰 麻永林 +3 位作者 陈重毅 许建飞 邢淑清 刘金强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4-119,共6页
利用自行设计的高温凝固相转变测定实验装置,研究了304奥氏体不锈钢在不同冷却速度下的高温凝固相转变过程,得到了凝固过程中液相(L)到高温铁素体(δ)到奥氏体(γ)的相变温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304奥氏体不锈钢在不同冷却速度下的高温凝... 利用自行设计的高温凝固相转变测定实验装置,研究了304奥氏体不锈钢在不同冷却速度下的高温凝固相转变过程,得到了凝固过程中液相(L)到高温铁素体(δ)到奥氏体(γ)的相变温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304奥氏体不锈钢在不同冷却速度下的高温凝固相转变规律,从而建立了304奥氏体不锈钢的低冷速凝固相转变规律曲线—SPT(Solidification phase transformation)曲线.结果表明:对试样进行液氮酒精淬火有效地保留了试样高温时各相的状态.可以清楚的显示在不同冷速下的不同温度淬火时液相和固相的各相成份比例及在不同淬火温度下各成份体积比例的变化.通过研究体积比例变化,可以得到304奥氏体不锈钢在不同冷速下的液相线、固相线及各种反应开始和结束的转变温度(即SPT曲线).由SPT曲线也可以看出,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相转变模式会发生变化,相图会向左移动,各相变反应的温度区间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奥氏体不锈钢 高温凝固相转变 SPT曲线 实验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奥氏体不锈钢氮离子注入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康 赵玮霖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20,共3页
对具有抗磁性的304奥氏体不锈钢进行离子渗氮处理,以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研究了奥氏体不锈钢渗氮前后的金相组织、显微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并与常用高硬度、高耐磨性GCr15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304奥氏体不锈钢通过一定时间的... 对具有抗磁性的304奥氏体不锈钢进行离子渗氮处理,以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研究了奥氏体不锈钢渗氮前后的金相组织、显微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并与常用高硬度、高耐磨性GCr15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304奥氏体不锈钢通过一定时间的离子渗氮后,依然具有很好的抗磁性能,且表层硬度约为基体硬度的6倍,耐磨性能大大提高,其性能优于GCr15钢。说明对304奥氏体不锈钢进行离子渗氮处理,能满足材料表面高硬度、耐磨、无磁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渗氮 304奥氏体不锈钢 GCR15钢 抗磁性 耐磨性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奥氏体不锈钢摩擦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安玲 屈文红 +2 位作者 宋磊 张勇 王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0-14,19,共6页
针对304奥氏体不锈钢的摩擦性能进行研究。采用洛高温真空硬度计测它在不同温度下的硬度变化,使用万能摩擦试验机,将不同材料的钢球(304球、316球、GCr15球、陶瓷球)分别与304奥氏体不锈钢盘组成摩擦副,进行球盘式摩擦实验,并利用三维... 针对304奥氏体不锈钢的摩擦性能进行研究。采用洛高温真空硬度计测它在不同温度下的硬度变化,使用万能摩擦试验机,将不同材料的钢球(304球、316球、GCr15球、陶瓷球)分别与304奥氏体不锈钢盘组成摩擦副,进行球盘式摩擦实验,并利用三维形貌仪对盘的摩擦表面进行观测;最后使用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高温情况下的球盘摩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干摩擦条件下,304不锈钢的耐磨性能弱于316钢、GCr15钢、陶瓷;随着温度的升高,304不锈钢内部组织变软,摩擦因数逐渐下降;同时在摩擦过程中发现试样之间的黏着现象随温度增加逐渐严重,这也符合摩擦因数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奥氏体不锈钢 摩擦性能 干摩擦 高温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对304L不锈钢Hall-Petch关系式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立军 王凯 +1 位作者 任海鹏 刘春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36-1239,共4页
以304L奥氏体不锈钢为基础,熔炼了4种添加不同微量元素的实验钢·实验钢热轧板冷轧后进行不同温度的再结晶退火处理以使晶粒尺寸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然后进行不同温度的均一化热处理以消除前面热处理带来晶界偏聚量的差异,最后进行力... 以304L奥氏体不锈钢为基础,熔炼了4种添加不同微量元素的实验钢·实验钢热轧板冷轧后进行不同温度的再结晶退火处理以使晶粒尺寸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然后进行不同温度的均一化热处理以消除前面热处理带来晶界偏聚量的差异,最后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显微组织观察和晶粒尺寸统计,将所得数据处理成Hall-Petch关系式·通过对不同成分和不同热处理制度的对比,研究了微量元素Nb,B,C,N对304L不锈钢Hall-Petch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微量C,N和B对奥氏体不锈钢的Hall-Petch关系式中的σ0影响不大,N和B可以提高细晶强化系数ky·微量Nb可以与部分C,N结合形成Nb(C,N),在700℃均一化热处理时,对σ0影响不大,但能够提高细晶强化系数ky值;在500℃均一化热处理时,使σ0降低,而ky值提高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L奥氏体不锈钢 hall-Perch关系式 细晶强化 微量元素 NB B 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S304亚稳奥氏体不锈钢在耦合摩擦和变形条件下的磨损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薛宗玉 韦习成 +1 位作者 HUA Meng 李健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8-81,共4页
在自制的耦合摩擦和变形的试验机上初步研究了SUS304亚稳奥氏体不锈钢带的磨损变形行为,分析了在耦合摩擦和变形条件下的形变量、磨痕表面的马氏体转变以及磨痕形貌与试验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研制的试验机实现了SUS304亚稳奥氏体不锈... 在自制的耦合摩擦和变形的试验机上初步研究了SUS304亚稳奥氏体不锈钢带的磨损变形行为,分析了在耦合摩擦和变形条件下的形变量、磨痕表面的马氏体转变以及磨痕形貌与试验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研制的试验机实现了SUS304亚稳奥氏体不锈钢带的摩擦和塑性变形的耦合行为;不仅带试样摩擦表面的形貌随正压力增加变化明显,而且其形变量和诱发转变的马氏体量均增大,但马氏体量增加对SUS304奥氏体不锈钢的磨损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304亚稳奥氏体不锈钢 耦合摩擦变形 诱发转变马氏体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处理温度对304奥氏体不锈钢敏化与晶间腐蚀的影响 被引量:26
19
作者 张根元 吴晴飞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95-698,共4页
采用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EPR)研究了经950℃和1050℃固溶处理304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化度Ir/Ia、敏化时间t和敏化温度T之间关系,根据腐蚀速率Rmpy与微观腐蚀形貌绘制了304不锈钢敏化的TTS曲线,探讨了固溶处理温度改变对TTS曲线的... 采用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EPR)研究了经950℃和1050℃固溶处理304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化度Ir/Ia、敏化时间t和敏化温度T之间关系,根据腐蚀速率Rmpy与微观腐蚀形貌绘制了304不锈钢敏化的TTS曲线,探讨了固溶处理温度改变对TTS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1050℃固溶处理试样的耐晶间腐蚀性能优于950℃固溶处理试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奥氏体不锈钢 固溶处理 敏化处理 晶间腐蚀 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E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per304H不锈钢锅炉管评述 被引量:25
20
作者 孙玉梅 邹小平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2-55,共4页
日本研制开发的、用于超(超)临界锅炉机组的新型Super304H奥氏体不锈钢管,在650℃的抗氧化性优于目前常用的SA-213TP304H和SA-213TP347H,相同条件下的氧化腐蚀深度仅为SA-213TP304H的一半,为SA-213TP347H的67%。试验证明,其焊接接头力... 日本研制开发的、用于超(超)临界锅炉机组的新型Super304H奥氏体不锈钢管,在650℃的抗氧化性优于目前常用的SA-213TP304H和SA-213TP347H,相同条件下的氧化腐蚀深度仅为SA-213TP304H的一半,为SA-213TP347H的67%。试验证明,其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符合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ASME相应规范要求。对该负的性能及特点进行较为详尽地评述介绍。最后的综合分析认为:该钢种作为我国超(超)临界锅炉机组的过热器和再热器管子材料是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锅炉机组 SUPER304h 奥氏体不锈钢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