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chanism Study of Lateral Bed Pressure Wave of Large Scale CFB Boilers
1
作者 HU Nan LI Jinjing +2 位作者 LIU Xuemin YANG Hairui LV Junfu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I0001-I0016,共16页
When large-scale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boilers are working under a 1ow load condition.severe bed pressure swing often occurs and poses a serious threat to boiler stability and safety.Up to now,there are not en... When large-scale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boilers are working under a 1ow load condition.severe bed pressure swing often occurs and poses a serious threat to boiler stability and safety.Up to now,there are not enough theoretical studies on the bed pressure swing phenomen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ge—scale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boiler bed pressure swing RESONANCE fluidization reconstru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CFB锅炉床压横向波动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胡南 李金晶 +2 位作者 刘雪敏 杨海瑞 吕俊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7,9,共7页
大型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较多存在沿宽度方向两侧床压交替大幅度波动的床压横向波动现象,严重影响锅炉的正常、安全运行。为了深入分析床压横向波动问题,在2台300MW亚临界单炉膛、三分离器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进行测试。在... 大型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较多存在沿宽度方向两侧床压交替大幅度波动的床压横向波动现象,严重影响锅炉的正常、安全运行。为了深入分析床压横向波动问题,在2台300MW亚临界单炉膛、三分离器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进行测试。在50%负荷的工况下,炉膛发生了床压横向波动,波动周期分别为83和116s,波动幅度分别达到5和11kPa。运行数据分析表明:产生床压横向波动的原因并非外循环回路不均匀导致。提出了大尺度气固两相流动系统固有波动频率的概念,认为炉膛横向压力波动是由风–床系统的压力波动的共振引起的,并建立压力波动简化模型,模型计算能够较好的符合实验结果。建议通过流态重构和调整一次风管网结构来避免床压横向波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 床压横向波动 共振 流态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超临界CFB锅炉炉内稀相区燃烧均匀性的实炉试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严谨 卢啸风 +5 位作者 王泉海 李建波 李瑞欣 雷秀坚 陈晔 刘昌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97-405,共9页
在一台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进行了炉内稀相区燃烧均匀性的实炉试验研究,测量了不同负荷下一、二次风优化后距布风板25和38m沿炉膛四周的烟气成分分布及炉膛出口的氧量分布。研究表明:给煤分布决定了烟气的主要分布趋势,二次风... 在一台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进行了炉内稀相区燃烧均匀性的实炉试验研究,测量了不同负荷下一、二次风优化后距布风板25和38m沿炉膛四周的烟气成分分布及炉膛出口的氧量分布。研究表明:给煤分布决定了烟气的主要分布趋势,二次风标高处的炉内烟气成分分布对炉膛出口烟气成分分布有重要影响。当距布风板25m处的炉膛前后墙烟气氧量标准差达到2.8%时,烟气向上流动到距布风板38m处后仍存在1.8%烟气氧量的标准差。在60%至75%的中低负荷时,距布风板25~38m区域内炉膛单位高度(1m)的耗氧量约为0.13%。通过补充试验与回归分析,得到了炉膛稀相区氧量扩散速率的计算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 二次风 烟气成分 燃烧份额 600M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CFB锅炉并联布置分离器烟气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4
作者 郭强 王泉海 +2 位作者 卢啸风 李建波 徐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3851-3858,共8页
针对大型CFB锅炉并联布置分离器的气固流动均匀性问题,采用1:1的实炉结构尺寸建立计算模型,完成了5种分离器出口烟道布置条件下的并联分离器烟气流动均匀性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分离器出口烟道的布置形式,对并联三分离器的烟气... 针对大型CFB锅炉并联布置分离器的气固流动均匀性问题,采用1:1的实炉结构尺寸建立计算模型,完成了5种分离器出口烟道布置条件下的并联分离器烟气流动均匀性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分离器出口烟道的布置形式,对并联三分离器的烟气流动均匀性有重大影响。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采用单独的分离器出口烟道布置方式,可以显著改善各分离器的烟气流动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 分离器并联布置 出口烟道结构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300MWe级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运行现状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建锋 郝继红 +3 位作者 吕俊复 杨迪 冀慧敏 黄海涛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41,47,共6页
循环流化床锅炉因其燃料适应性广、负荷调节性强及环保性能优良等特性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经过短短的十几年,我国已是世界上装机数量最多、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目前我国300 MWe级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已经投运13台,单机容量最大的330 ... 循环流化床锅炉因其燃料适应性广、负荷调节性强及环保性能优良等特性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经过短短的十几年,我国已是世界上装机数量最多、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目前我国300 MWe级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已经投运13台,单机容量最大的330 MWe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正在调试中,在建与拟在建的300 MWe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还有约50台。调查了我国目前300 MWe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的运行现状,并对机组的可靠性、经济性以及环保性作了全面的总结,并分析了目前机组运行中所存在的问题。能够对今后更大型机组的设计运行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0 MWe级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 运行现状 可靠性 经济性 环保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B锅炉燃烧生物质及RDF燃料的广谱污染物排放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赵鹏勃 茹宇 +7 位作者 王鹏利 肖平 王海涛 孙献斌 高洪培 刘海峰 袁野 李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01-2211,共11页
在热功率1MW的CFB燃烧试验台上对3类生物质和垃圾衍生燃料(refuse derived fuel,RDF)成型燃料进行试烧试验,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生物质及RDF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燃料NO_(x)排放浓度随温度和氧量的升高而... 在热功率1MW的CFB燃烧试验台上对3类生物质和垃圾衍生燃料(refuse derived fuel,RDF)成型燃料进行试烧试验,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生物质及RDF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燃料NO_(x)排放浓度随温度和氧量的升高而增大。随着炉膛燃烧温度的升高N_(2)O排放量明显降低。设计燃料在床温860℃左右时,其SO_(2)排放量最低,自脱硫效率最高;脱硫效率随着Ca/S的增加而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增长的速度趋缓;设计燃料按Ca/S=1.5添加生石灰粉脱硫,炉膛平均燃烧温度为880℃左右时,脱硫效率最高。试验典型工况烟气中二恶英类以及飞灰、底渣中的二恶英含量均满足国家的排放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生物质 垃圾衍生燃料 污染物 二恶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燃烧过程模型及其在CFB锅炉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建春 黄逸群 +3 位作者 张缦 刘爱成 杨海瑞 吕俊复 《洁净煤技术》 CAS 2018年第1期115-120,共6页
为了研究热值<8.374 MJ/kg煤矸石的燃烧利用情况,模型研究了煤矸石的燃烧过程,预测了不同粒径和不同煤矸石的燃尽时间及停留时间,获得了入炉煤矸石的最大直径和相应的床存量、一次风机压头要求,并在220 t/h CFB锅炉设计中运用。4 a... 为了研究热值<8.374 MJ/kg煤矸石的燃烧利用情况,模型研究了煤矸石的燃烧过程,预测了不同粒径和不同煤矸石的燃尽时间及停留时间,获得了入炉煤矸石的最大直径和相应的床存量、一次风机压头要求,并在220 t/h CFB锅炉设计中运用。4 a的运行实践表明,根据模型计算确定的采用大布风板、低流化速度、大动量二次风、高效分离器等是合理的,实现了热值约为6.281 MJ/kg煤矸石的稳定燃烧和锅炉带负荷能力,入炉煤矸石热值甚至降低至3.350 MJ/kg也能稳定运行。额定负荷下运行风室风压为11 kPa,床温为890℃,分离器进出口和返料温度均在910℃左右。锅炉实际热效率79.37%,主要的热损失是底渣和排烟损失。底渣和飞灰的烧失量均小于3%。SO_2和NO_x达到排放标准,连续运行时间超过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燃烧 cfb锅炉 超低热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添加剂对CFB锅炉SNCR脱硝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赵硕 周子博 由长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79-2483,共5页
为提高SNCR脱硝技术在低温下的脱硝效率,选取乙醇、NaCl、Na OH三种液态物质作为添加剂,在小型机理脱硝实验台和中等规模脱硝实验台上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小型实验台上,650℃、添加剂加入比例0~0.6条件下,乙醇可将脱硝效率从5%... 为提高SNCR脱硝技术在低温下的脱硝效率,选取乙醇、NaCl、Na OH三种液态物质作为添加剂,在小型机理脱硝实验台和中等规模脱硝实验台上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小型实验台上,650℃、添加剂加入比例0~0.6条件下,乙醇可将脱硝效率从5%提升到45%,微量的(20×10^-6)NaCl可以提高800℃以上的脱硝效率。在中等规模脱硝实验台上,乙醇因具有最佳的混合条件不同温度下对脱硝的促进作用差异明显,NaCl,NaOH因床料含有Na对脱硝无明显促进作用。添加剂与还原剂混合条件、床料成分等会使添加剂在CFB锅炉实际使用过程中产生与机理实验相差较大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 添加剂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300MW等级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与煤粉锅炉机组可靠性对比与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建锋 周宏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18,22,共6页
为了定量分析中国已经投运的300 MW等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与煤粉锅炉机组在可靠性方面的差异,对中国大部分现役的300 MW等级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和煤粉锅炉机组可靠性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比较了两种锅炉机组的综合可靠性指标及停运... 为了定量分析中国已经投运的300 MW等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与煤粉锅炉机组在可靠性方面的差异,对中国大部分现役的300 MW等级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和煤粉锅炉机组可靠性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比较了两种锅炉机组的综合可靠性指标及停运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的可靠性指标有了很大的提高,非计划停运次数由2011年2.48次/(台·年)迅速降低至2014年的不到0.75次/(台·年),强迫停运次数及等效强迫停运率也分别从最高的2011年1.97次/(台·年)及3.7%降至2014年的0.62次/(台·年)及1.18%,但与煤粉锅炉机组相比,非计划停运次数台年均值、强迫停运次数台年均值及等效强迫停运率分别高0.30次、0.20次及0.87%;平均非计划停运间隔小时低6 158.90 h。因此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的可靠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0MW等级火电机组 循环流化床锅炉 煤粉锅炉 可靠性 非计划停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B锅炉蒸汽压力的模糊自校正PID控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权悦 孟庆金 +1 位作者 袁铸钢 王峰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330-332,共3页
针对循环流化床燃烧控制系统的特点,以主蒸汽压力为被控对象,设计了一个模糊自校正PID控制器并进行了仿真研究。该设计的特点是将常规的PID控制与模糊控制相结合,在PID调节的基础上,采用模糊推理的思想,根据不同的e、ec对PID的参数KP、K... 针对循环流化床燃烧控制系统的特点,以主蒸汽压力为被控对象,设计了一个模糊自校正PID控制器并进行了仿真研究。该设计的特点是将常规的PID控制与模糊控制相结合,在PID调节的基础上,采用模糊推理的思想,根据不同的e、ec对PID的参数KP、Ki、Kd进行自动调节。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对蒸汽压力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b锅炉 蒸汽压力 模糊控制 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B锅炉SO_(2)超低排放工程应用与运行优化 被引量:8
11
作者 田志娟 王鹏举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1-376,共6页
某公司循环流化床(CFB)锅炉通过炉内喷钙+炉后CFB半干法二级脱硫工艺实现了SO2超低排放,但运行成本较高。通过对炉后CFB半干法脱硫及二级脱硫SO2负荷分配的优化试验,探索出经济性较好的运行模式。结果表明,应控制脱硫塔的出口烟气温度在... 某公司循环流化床(CFB)锅炉通过炉内喷钙+炉后CFB半干法二级脱硫工艺实现了SO2超低排放,但运行成本较高。通过对炉后CFB半干法脱硫及二级脱硫SO2负荷分配的优化试验,探索出经济性较好的运行模式。结果表明,应控制脱硫塔的出口烟气温度在70~75℃、床层压降在1.20 kPa、入口SO2质量浓度在700~1100 mg/m^(3)。优化后,二级脱硫总钙硫比(钙与硫的摩尔比)由3.14降至1.90~2.18,脱硫剂成本由1280~1506元/t(以SO2计)降至783~890元/t。该工艺的出口SO2质量浓度可稳定达到不高于35 mg/m^(3)的超低排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 SO_(2) 超低排放 工程应用 运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进出料CFB密相区中颗粒横向运动行为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贤 葛荣存 +4 位作者 蔡润夏 沈文峰 张守玉 刘青 李瑞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3-420,共8页
采用计算颗粒流体力学模型(CPFD),研究了连续进出料条件下,密相区中床料粒径分布及流化风速对床层气固流动结构、颗粒横向运动行为及停留时间的影响。模型尺寸为900 mm×100 mm×1 200 mm。模拟结果显示,床面呈现出左高右低,... 采用计算颗粒流体力学模型(CPFD),研究了连续进出料条件下,密相区中床料粒径分布及流化风速对床层气固流动结构、颗粒横向运动行为及停留时间的影响。模型尺寸为900 mm×100 mm×1 200 mm。模拟结果显示,床面呈现出左高右低,排渣口上方存在“死区”,随着流化风速的增加,床面高度差及“死区”大小减小,床内颗粒平均停留时间先减小后增大,最后趋于不变,停留时间分布的离散程度增加,床层膨胀度增加,达到一定风速后增加幅度减小。相同风速下,单一粒径与0.3-0.6 mm宽筛分条件下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0.6-1.5 mm宽筛分床内得到平均停留时间要大,停留时间分布函数更为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 密相区 气泡 流化风速 横向运动 停留时间 颗粒粒径分布 计算颗粒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MW机组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床运行特性试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元生 张利君 +1 位作者 王虎 卢啸风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1-105,共5页
在测量某台燃用贫煤的300 MW机组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外置床热力参数及烟气成分基础上,对大型CFB锅炉外置床运行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燃烧贫煤的CFB锅炉外置床内存在燃烧现象;不同类型的外置床内吸热份额、燃烧释放热量及流经... 在测量某台燃用贫煤的300 MW机组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外置床热力参数及烟气成分基础上,对大型CFB锅炉外置床运行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燃烧贫煤的CFB锅炉外置床内存在燃烧现象;不同类型的外置床内吸热份额、燃烧释放热量及流经外置床的循环灰流量不同;通过建立外置床平衡方程或者直接测量外置床烟气成分均可获得满足工程精度的外置床内燃烧释放热量。该研究结果可为超(超)临界CFB锅炉外置床设计与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b锅炉 外置床 热力参数 烟气成分 运行特性 燃烧特性 循环灰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B锅炉设计煤种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保民 赵立正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7-272,334,共7页
在3 MW循环流化床(CFB)燃烧试验台上,进行了某CFB锅炉设计煤种在不同负荷和一、二次风配比下的燃烧试验,研究了床温和投入石灰石对炉内燃烧稳定性以及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煤种着火温度为436℃,床温在780℃时炉内仍能保... 在3 MW循环流化床(CFB)燃烧试验台上,进行了某CFB锅炉设计煤种在不同负荷和一、二次风配比下的燃烧试验,研究了床温和投入石灰石对炉内燃烧稳定性以及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煤种着火温度为436℃,床温在780℃时炉内仍能保持稳定运行;投入石灰石能有效提高炉内脱硫效率,但会使燃烧效率降低;中断给煤10min后重新给煤,仍可自行恢复到正常运行工况;设计煤种自脱硫效率可达38%,当Ca与S物质的量比为3.7时,床温发生波动时脱硫效率为88.2%~95.1%;负荷和一次风率对炉内NO_x生成量影响较大,通过调节负荷和一次风率,NO_x排放质量浓度可降至100mg/m^3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燃烧特性 排放特性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伟科 张鹏 《广东电力》 2006年第9期39-42,共4页
针对FOSTER WHEELER(F&W)公司与ALSTOM公司的300MW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各自的性能特点,从燃烧煤种范围、炉膛型式、耐火防磨材料、炉膛温度控制、外置式换热器设置、旋风分离器、空预器型式、再热温度的控制、冷渣器型式等方面作了... 针对FOSTER WHEELER(F&W)公司与ALSTOM公司的300MW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各自的性能特点,从燃烧煤种范围、炉膛型式、耐火防磨材料、炉膛温度控制、外置式换热器设置、旋风分离器、空预器型式、再热温度的控制、冷渣器型式等方面作了一些介绍和比较,可为用户选择何种型式的CFB锅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循环流化床 锅炉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CFB锅炉外置换热器启动过程模拟分析
16
作者 许兆峰 薛亚丽 李政 《洁净煤技术》 CAS 2020年第3期23-30,共8页
通常超超临界CFB(循环流化床)锅炉均设置外置换热器来增加换热面积和换热量。为了研究CFB锅炉外置换热器的启动过程特性,为CFB宽负荷运行和灵活性调峰提供依据,在已有的CFB锅炉系统机理动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外置换热器动态模型,... 通常超超临界CFB(循环流化床)锅炉均设置外置换热器来增加换热面积和换热量。为了研究CFB锅炉外置换热器的启动过程特性,为CFB宽负荷运行和灵活性调峰提供依据,在已有的CFB锅炉系统机理动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外置换热器动态模型,并以某660 MW超超临界CFB锅炉为对象,模拟分析其外置换热器的冷态启动过程和热态启动过程。冷态启动和热态启动前炉膛温度均为776℃,外置换热器温度分别为50℃和660℃。第30 min时,打开锥形阀启动外置换热器,由于冷态启动时外置换热器温度低,为避免外置换热器管道升温过快,锥形阀开度仅为5%;而热态启动时则不存在该限制,锥形阀开度可达30%。为了体现单一变量引起的变化,在冷态启动和热态启动过程中仅锥形阀开度不同,其他主动控制量中仅自动控制排渣量来保持炉膛压力稳定。在冷态启动过程中,外置换热器初始温度低于工质(中温过热蒸汽)温度,先从工质吸热;当外置换热器温度高于工质温度后开始向外放热,因此外置换热器放热量是从负值变化到正值。而热态启动过程中,外置换热器初始温度远高于工质温度,外置换热器始终向工质放热。因此,不管是冷态启动还是热态启动前,工质流量都应维持在设定值及以上,否则启动瞬间工质放热冷凝或吸热升温会导致壁温剧烈变化,出现爆管等事故。冷态启动和热态启动后达到平衡时,在CFB锅炉输入能量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外置换热器的放热量增大,炉膛内的放热量相应减小,因此炉膛温度有不同程度降低;在热态启动时锥形阀开度为30%,外置换热器循环灰流量和放热量较大,从而导致炉膛内放热量小于冷态启动,这也体现在热态启动的炉膛平衡温度小于冷态启动。冷态启动过程中外置换热器温升更高,为避免换热面壁面温升速率过高而采用5%锥形阀开度,从而导致冷态启动过程的外置换热器温升曲线时间常数明显大于热态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cfb) 外置换热器 动态建模 启动过程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返料偏差下大型CFB锅炉炉内颗粒浓度分布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7
作者 郑越 卢啸风 +7 位作者 杨文奇 范立元 王泉海 严谨 杨振国 张正 李建波 亢银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48-858,共11页
根据实炉测试获得的风量分配参数,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对某300MW亚临界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炉内气固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返料偏差下炉内颗粒浓度的分布特性以及横向扩散强度沿炉高的变化。结果表... 根据实炉测试获得的风量分配参数,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对某300MW亚临界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炉内气固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返料偏差下炉内颗粒浓度的分布特性以及横向扩散强度沿炉高的变化。结果表明:返料偏差在±30%以内时,上二次风口以上区域沿炉膛高度、深度以及宽度方向颗粒浓度的平均相对偏差均在8%以下,炉膛各出口颗粒质量流率百分比变化在±1.60%以内;实炉运行时的返料偏差不是造成分离器颗粒流率偏差的主要原因,即使返回炉内的循环灰量偏差达30%,这一偏差的80%以上会消失在密相区中;在炉膛高度方向上,密相区颗粒的横向扩散远远强于稀相区,返料偏差对横向扩散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密相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气固流动 返料偏差 颗粒浓度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 CFB锅炉气固流动均匀性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名硕 卢啸风 +7 位作者 王泉海 徐杰 严谨 许臻 周嗣林 雷秀坚 刘昌旭 谢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43-549,共7页
在实炉试验测量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模型模拟研究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在不同负荷、不同二次风分布状态下的气固流动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二次风分布均匀性对炉内稀相区的颗粒浓度分布、悬吊屏表面的颗粒浓度分布、以及... 在实炉试验测量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模型模拟研究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在不同负荷、不同二次风分布状态下的气固流动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二次风分布均匀性对炉内稀相区的颗粒浓度分布、悬吊屏表面的颗粒浓度分布、以及六个分离器的进口颗粒流率,都有较大影响。按实际CFB锅炉二次风分布参数完成的数值模拟结果,更接近于锅炉的运行情况。模拟结果还表明,二次风对密相区的扰动很大,特别有利于超大炉膛密相区的气固混合。将模拟结果与炉膛高度为60m的CFB冷模试验台的轴向颗粒浓度分布和部分热态试验测量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测量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锅炉 气固流动 二次风 均匀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0 MW亚临界CFB锅炉烟气再循环深度调峰运行性能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张思海 张双铭 +4 位作者 张俊杰 苗苗 王家兴 张缦 杨海瑞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1-298,共8页
为了消纳新能源上网,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机组利用自有调峰能力强特点,参与深度调峰灵活性运行。但超低负荷运行时,受密相区流化安全约束,一次风总量无法持续下降,从而破坏了固有的一、二次风分级还原特性,导致更多的NOx生成。同时,炉... 为了消纳新能源上网,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机组利用自有调峰能力强特点,参与深度调峰灵活性运行。但超低负荷运行时,受密相区流化安全约束,一次风总量无法持续下降,从而破坏了固有的一、二次风分级还原特性,导致更多的NOx生成。同时,炉膛出口温度远低于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温度窗口,导致设置在分离器内的脱硝系统效率下降。烟气再循环技术是一种适合CFB锅炉低负荷运行的NOx控制技术,介绍了330 MW亚临界CFB锅炉机组烟气再循环改造前后的运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在超低负荷条件下,采用烟气再循环技术能在维持密相区流化安全的同时,显著降低一次风量,强化密相区还原氛围,同时降低密相区温度,延迟炉膛内燃烧,显著提高炉膛出口烟温,有效避免了分离器内SNCR脱硝效率的降低。并针对烟气再循环系统内的腐蚀提出了合理的运行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cfb) 深度调峰 烟气再循环 燃烧延迟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马600MW超临界CFB锅炉二次风系统均匀性试验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7
20
作者 周金良 王泉海 +4 位作者 严谨 郭强 吕卓 张弋 卢啸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06-412,共7页
循环流化床作为一种新型洁净燃烧技术,具有燃烧效率高、燃料适应性广和污染物排放低等特点。循环流化床在大型化的过程中面临着燃烧均匀性问题,而这与二次风的均匀性密切相关。文中以白马600 MW超临界CFB锅炉二次风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 循环流化床作为一种新型洁净燃烧技术,具有燃烧效率高、燃料适应性广和污染物排放低等特点。循环流化床在大型化的过程中面临着燃烧均匀性问题,而这与二次风的均匀性密切相关。文中以白马600 MW超临界CFB锅炉二次风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炉试验测量与数值模拟方法,发现现有二次风系统存在二次风分布不均的现象。实炉冷态测量显示采用支管风门挡板调节可以提高二次风均匀性,且在现有机组上易实施,但会增加支管流动阻力。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二次风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整部分支管阻力,可使优化后的二次风系统出口速度偏差率均小于5%,其适用于新机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循坏流化床(cfb)锅炉 二次风系统 均匀性 偏差 优化设计 流动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