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悬浮剂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初报 被引量:3
1
作者 郑之海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2期111-111,164,共2页
30%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悬浮剂对小麦蚜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高效氯氟氰菊酯&#183;噻虫嗪悬浮剂3~4mL/667m2处理区药后1d、3d、7d、14d防效分别为74.78%~85.95%、90.85%~96.78%、98.70%~100.00%、98.14%~99.86... 30%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悬浮剂对小麦蚜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高效氯氟氰菊酯&#183;噻虫嗪悬浮剂3~4mL/667m2处理区药后1d、3d、7d、14d防效分别为74.78%~85.95%、90.85%~96.78%、98.70%~100.00%、98.14%~99.86%,与对照药剂的防效基本相当,持效期优于对照药剂2.5g/L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处理区。试验剂量对小麦安全。在小麦蚜虫始盛期,以商品量3~4mL/667m2(有效成分13.5~18g/hm2)叶面喷雾为宜对蚜虫有着很好的防效,且持效期长。宜在小麦蚜虫防治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蚜 30%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悬浮剂 25%水分散粒剂 2.5g/L升高效菊酯微乳剂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芹菜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连续施用后消散、积累与风险评估 被引量:6
2
作者 黄艳萍 王新全 +4 位作者 堵紫妍 楚瀚 樊华 韩吉昌 汪志威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4-611,共8页
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是设施芹菜生产中常用的杀蚜虫剂,揭示其消解和积累特征对于评估其膳食摄入风险、优化施用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在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下,通过田间残留试验,对2种杀虫剂在... 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是设施芹菜生产中常用的杀蚜虫剂,揭示其消解和积累特征对于评估其膳食摄入风险、优化施用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在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下,通过田间残留试验,对2种杀虫剂在3种连续施药方式(组合I: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交替II: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交替III: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下的残留消解动态进行了分析,并对长期膳食摄入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3种连续施药方式下,均在第2次施药(定植后22 d)后原始沉积量最高,首次施药后原始沉积量最低,而芹菜叶面积指数可能是导致该现象的重要因素。根据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获得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2.95~3.63 d和2.33~3.11 d。连续3次施药达到安全间隔期(PHI)(7 d)后,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在组合I中的残留量仅在首次施药后低于MRL (噻虫嗪:1 mg/kg;高效氯氟氰菊酯:0.5 mg/kg);而交替II中2种农药残留量在3次施药后均低于MRL;交替III中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量在第3次施药后超过了MRL。鉴于噻虫嗪施药后可代谢为噻虫胺,本研究亦对噻虫胺残留量进行了监测,发现其在施药后3~5 d达到最大值,但在达到安全间隔期后,噻虫胺的残留量均未超过其MRL (0.04mg/kg),表明由噻虫嗪代谢导致噻虫胺残留超标的风险较低。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在本次于浙江绍兴进行的田间规范残留试验中,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组合和交替连续施药3次,安全间隔期7 d后,所采集的芹菜样品中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对风险商的贡献率(0.11%~3.76%)低于100%,其长期膳食摄入风险均处于可接受水平。研究表明,相较于组合施药,交替用药可在一定程度减少农药残留,而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交替施用表现出最低的残留水平和膳食摄入风险贡献率,是相对最佳的施药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菊酯 设施农业 芹菜 残留 膳食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微囊悬浮剂防治烟草烟青虫和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4
3
作者 陶开泉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2期104-105,共2页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22%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微囊悬浮剂666.7m2用8.42~11.23 g的处理,对烟草烟青虫的防效为88.74%~94.59%,对烟草蚜虫的防效为89.54%~94.55%,能较好控制两种害虫的危害。
关键词 22%高效菊酯微囊悬浮剂 烟草烟青 烟草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微囊悬浮-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潘虹 顾爱国 +1 位作者 孙长恩 武中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02-303,共2页
采用Athena C8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以乙腈-0.3%冰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用外标法对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定量,建立同时测定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微囊悬浮-悬浮剂中高效氯氟氰菊酯及噻虫嗪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该方法分离效果... 采用Athena C8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以乙腈-0.3%冰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用外标法对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定量,建立同时测定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微囊悬浮-悬浮剂中高效氯氟氰菊酯及噻虫嗪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该方法分离效果好、准确度高、重现性好且操作简单、快速,标准偏差分别为噻虫嗪0.059、高效氯氟氰菊酯0.036,RSD分别为0.48%和0.38%;在100-50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噻虫嗪r=0.999 7,高效氯氟氰菊酯r=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4%和99.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菊酯 高效液相色谱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白粉虱药效研究
5
作者 邵长征 王素芳 +1 位作者 王新磊 王广龙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5期142-143,共2页
22%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防治大白菜白粉虱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剂对大白菜白粉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300~450 g/hm2剂量范围内,随着使用剂量的增加防效也有所提高,好于单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以及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 22%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防治大白菜白粉虱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剂对大白菜白粉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300~450 g/hm2剂量范围内,随着使用剂量的增加防效也有所提高,好于单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以及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并且对十字花科蔬菜(大白菜)安全,可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高效菊酯微囊悬浮剂 大白菜白粉虱 防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7g/L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微囊悬浮剂在大豆田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尚妍妍 侯志广 +3 位作者 王思威 殷利丹 陈超 逯忠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13777-13779,共3页
[目的]为杀虫剂新产品247g/L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微囊悬浮剂在田间合理安全地使用提供指导。[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和气相、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研究247g/L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微囊悬浮剂在大豆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最终残留量。[结果]... [目的]为杀虫剂新产品247g/L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微囊悬浮剂在田间合理安全地使用提供指导。[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和气相、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研究247g/L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微囊悬浮剂在大豆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最终残留量。[结果]黑龙江、吉林和山东2年3地的田间试验结果显示: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在大豆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6~8.6d、2.5~15.8d,半衰期均较短,属于易降解农药。在有效成分为90和135ml/hm2的剂量条件下,施药2~3次,测得大豆中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噻虫嗪残留量均低于0.02mg/kg。[结论]综合多方面因素,建议我国247g/L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微囊悬浮剂在大豆上施用,施药量不高于90ml/hm2,施药2次,施药安全间隔期为15d;我国制定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在大豆上最大残留限量值可暂定为0.02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菊酯 大豆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噻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防治黄褐天幕毛虫试验 被引量:3
7
作者 周丹凤 《防护林科技》 2017年第10期55-56,共2页
黄褐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Motschulsky.)是世界性的大害虫,也是我国森林、园林、果树上的一大害虫。为了探索其效果理想的防治新途径,进一步开发新型、环保、高效的杀虫剂,有效控制林业害虫的危害,结合生产实际选用8... 黄褐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Motschulsky.)是世界性的大害虫,也是我国森林、园林、果树上的一大害虫。为了探索其效果理想的防治新途径,进一步开发新型、环保、高效的杀虫剂,有效控制林业害虫的危害,结合生产实际选用8%噻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进行黄褐天幕毛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8%噻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以1 500倍液处理对食叶害虫的防治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天幕毛 8%高效菊酯微囊悬浮剂 防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净化GC/ECD测定茶叶与土壤中噻虫嗪、虫螨腈及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 被引量:52
8
作者 张芬 张新忠 +4 位作者 罗逢健 陈宗懋 孙威江 刘光明 楼正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3-400,共8页
采用QuEChERS方法净化,建立了GC/ECD法同时检测茶叶和土壤中噻虫嗪、虫螨腈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水浸润后,乙腈提取,适量PSA、GCB和Florisil混合填料净化提取液,GC/ECD检测。噻虫嗪、虫螨腈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响应分... 采用QuEChERS方法净化,建立了GC/ECD法同时检测茶叶和土壤中噻虫嗪、虫螨腈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水浸润后,乙腈提取,适量PSA、GCB和Florisil混合填料净化提取液,GC/ECD检测。噻虫嗪、虫螨腈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响应分别在0.50~400、0.20~100、0.40~2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检出限分别为0.25、0.05、0.10μg/L。茶叶和土壤样品中,噻虫嗪、虫螨腈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62%~108%,相对标准偏差(RSDs)不大于15.8%,方法的定量下限(LOQs)均不大于10μg/kg。方法简便、快速,能够满足茶叶和土壤中上述3种不同极性农药残留同时检测的需要。采用该方法测定了3种农药在茶园茶叶和土壤中的残留量,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GC ECD 茶叶 土壤 螨腈 高效菊酯 残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微囊悬浮剂防治甘蓝蚜虫试验研究
9
作者 赵帅 刘启 《河南农业》 2022年第25期40-41,共2页
24.7%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微囊悬浮剂是先正达公司最新研制的防治刺吸式害虫的全新杀虫剂,该杀虫剂以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噻虫嗪为主要成分,由大小不同的缓释颗粒剂组成。为了验证24.7%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微囊悬浮剂对甘蓝蚜虫的防治... 24.7%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微囊悬浮剂是先正达公司最新研制的防治刺吸式害虫的全新杀虫剂,该杀虫剂以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噻虫嗪为主要成分,由大小不同的缓释颗粒剂组成。为了验证24.7%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微囊悬浮剂对甘蓝蚜虫的防治效果,本试验对24.7%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微囊悬浮剂防治甘蓝蚜虫效果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喷施24.7%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微囊悬浮剂对甘蓝蚜虫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长达21 d,能够有效降低农药的使用次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菊酯 甘蓝蚜 先正达公司 微囊悬浮剂 刺吸式害 持效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噻虫嗪对红火蚁的室内毒力 被引量:7
10
作者 谭德龙 陆永跃 +2 位作者 李鑫 曾玲 许益镌 《生物安全学报》 2014年第2期121-125,共5页
【背景】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噻虫嗪是农业上常用的杀虫剂。【方法】在室内测定了0.25 g·L-1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和0.01%噻虫嗪胶饵对红火蚁的毒力。【结果】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对红火蚁有良好的触杀作用,触杀时间短,致死... 【背景】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噻虫嗪是农业上常用的杀虫剂。【方法】在室内测定了0.25 g·L-1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和0.01%噻虫嗪胶饵对红火蚁的毒力。【结果】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对红火蚁有良好的触杀作用,触杀时间短,致死量大,具备毒力传导作用;噻虫嗪胶饵能通过虫体间交哺传导毒力,室内防治整巢红火蚁效果可达93.50%以上。【结论与意义】这2种药剂都具有有效防治红火蚁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高效菊酯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防治落叶松毛虫高龄幼虫的试验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华伟 张亚伟 《防护林科技》 2021年第2期53-54,83,共3页
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在春季大发生时多为3~6龄,可造成严重危害。通过使用噻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对春季高龄幼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该药剂稀释1000倍液防治3~6龄幼虫见效快、效果好;虫口密度不高时... 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在春季大发生时多为3~6龄,可造成严重危害。通过使用噻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对春季高龄幼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该药剂稀释1000倍液防治3~6龄幼虫见效快、效果好;虫口密度不高时可采用1800倍液喷雾施药;防治3龄以下幼虫,可稀释2500倍液喷雾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毛 高龄幼 胺·高效菊酯 微囊悬浮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和丁醚脲组合对茶树害虫的防效及安全性评估
12
作者 冯恒 刘兴泉 +2 位作者 冯震 马新颖 金丹娟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4期908-911,共4页
为探索一种高效安全的茶园害虫防治措施,本研究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和丁醚脲组合施用于茶园,并与联苯菊酯和苦参碱的混用进行比较。第一次喷药后8 d进行第二次喷药,第一次施药后9、16、23 d调查害虫防治效果、茶叶生长状况,... 为探索一种高效安全的茶园害虫防治措施,本研究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和丁醚脲组合施用于茶园,并与联苯菊酯和苦参碱的混用进行比较。第一次喷药后8 d进行第二次喷药,第一次施药后9、16、23 d调查害虫防治效果、茶叶生长状况,药后23 d测定茶叶农药残留量。结果表明,组合施药后16 d,对茶小绿叶蝉(Empoasca pirisuga Matumura)的防效为73.10%~88.62%,对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的防效达98.35%~99.25%;药后23 d茶叶样品中农药残留量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组合施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和丁醚脲可以作为茶园中一种有效的害虫防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高效菊酯· 丁醚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噻虫·高氯氟SC防治小麦蚜虫药效试验初报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芹 仇保华 +4 位作者 刘宗泉 王广龙 王新磊 刘金玲 李骕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1期12-13,共2页
试验结果表明,低毒药剂15%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悬浮剂以有效成分用量13.5、20.25、27.0ml/hm^2防治小麦蚜虫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3d防效96.0%以上,药后7d防效97.0%以上,药后14d防效94.0%以上,持效期达14。对小麦安全,可... 试验结果表明,低毒药剂15%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悬浮剂以有效成分用量13.5、20.25、27.0ml/hm^2防治小麦蚜虫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3d防效96.0%以上,药后7d防效97.0%以上,药后14d防效94.0%以上,持效期达14。对小麦安全,可大面积推广应用。防治小麦蚜虫以有效成分用量13.5~20.25ml/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高效菊酯悬浮剂 小麦蚜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虫害防治试验
14
作者 贾文凯 《现代化农业》 2016年第4期12-13,共2页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防治虫害是保证玉米产量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2014、2015年黑龙江省引龙河农场用8000IU/μL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46%杀单·苏云菌可湿性粉剂、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40%福戈(氯虫·噻虫嗪)...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防治虫害是保证玉米产量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2014、2015年黑龙江省引龙河农场用8000IU/μL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46%杀单·苏云菌可湿性粉剂、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40%福戈(氯虫·噻虫嗪)4种药剂在玉米拔节期防治粘虫,玉米大喇叭口末期或抽雄前防治玉米螟,以期筛选出适宜的防治药剂,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种 高效菊酯 悬浮剂 引龙河农场 苏云金杆菌 水乳剂 害防治 持续增长 可湿性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杀虫剂对湘莲蚜虫的田间防效研究
15
作者 邹泳红 欧小秦 +1 位作者 陈鹤松 周华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2期57-57,59,共2页
为筛选出防治湘莲蚜虫安全、绿色、高效的药剂,为湘潭市湘莲生产提供绿色防控技术支撑,选择杀虫剂22%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悬浮剂(阿立卡)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湘潭县原种场湘莲基地开展了湘莲蚜虫防治田间药效试验... 为筛选出防治湘莲蚜虫安全、绿色、高效的药剂,为湘潭市湘莲生产提供绿色防控技术支撑,选择杀虫剂22%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悬浮剂(阿立卡)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湘潭县原种场湘莲基地开展了湘莲蚜虫防治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22%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悬浮剂360、450 mL/hm^2,对湘莲蚜虫的防效均优于施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25 g/hm^2;其中以施用22%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悬浮剂360 mL/hm^2防治湘莲蚜虫效果最优,既能保障速效性,又能兼顾持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莲蚜 22%·高效菊酯微囊悬浮悬浮剂 10%啉可湿性粉剂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溶解度农药残留在茶汤中的浸出规律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芬 张新忠 +3 位作者 陈宗懋 罗逢健 楼正云 孙威江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2-490,共9页
建立了茶汤中两种不同溶解度农药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分析方法,并利用该方法研究了浸泡时间、温度、次数、茶叶形状和茶叶中残留量对两种农药浸出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恒定水温100℃时,浸泡不同时间,15 min时,整叶茶和碎茶中噻... 建立了茶汤中两种不同溶解度农药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分析方法,并利用该方法研究了浸泡时间、温度、次数、茶叶形状和茶叶中残留量对两种农药浸出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恒定水温100℃时,浸泡不同时间,15 min时,整叶茶和碎茶中噻虫嗪浸出率达最大值分别为81.2%和88.6%;25 min时碎茶中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浸出率达到最大为5.5%,此时整叶茶中为0.41%。不同水温下冲泡15 min时,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在茶汤中的浸出率均随着浸泡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水温100℃时,整叶茶和碎茶中噻虫嗪的浸出率达到最大,分别为83.9%和89.1%;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浸出率也达到最大,分别为0.55%和4.1%。恒定水温100℃,冲泡15 min 3次,整叶茶实际样品中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浸出率随浸泡次数增加而逐次减小,总浸出率最大分别为93.25%和1.94%。茶汤中噻虫嗪总浸出浓度与它在成茶中的残留量呈线性关系Y=0.9267X-0.0336,R2=0.9954;高效氯氟氰菊酯总浸出浓度与它在成茶中的残留量呈二次函数关系Y=0.0026X2-0.0023X+0.0096,R2=0.9765。在此基础上对茶叶中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量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饮茶摄入两种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风险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汤 高效菊酯 浸出规律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药剂防治红火蚁田间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睿 毕婷婷 +2 位作者 刘娜 闫振华 李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10期65-67,72,共4页
以工蚁减退率和活动蚁巢减退率为指标,评价了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噻虫·氟氯氰颗粒剂、0.1%舒绝杀蚁饵剂对红火蚁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效果一般;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速效性较好、持... 以工蚁减退率和活动蚁巢减退率为指标,评价了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噻虫·氟氯氰颗粒剂、0.1%舒绝杀蚁饵剂对红火蚁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效果一般;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速效性较好、持效性一般;噻虫·氟氯氰颗粒剂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但安全性较差;0.1%舒绝杀蚁饵剂在对活动蚁巢防效和工蚁防效上,均表现出较好的持效性,且使用方法简单,对环境友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红火蚁田间防治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10%高效菊酯乳油 1.8%阿维菌素乳油 ·颗粒剂 0.1%舒绝杀蚁饵剂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