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联合磁共振波谱对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与假性进展鉴别诊断价值
1
作者 秦晓晓 李晓茁 +1 位作者 郭泓利 张利静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736-1741,共6页
目的 探讨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联合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在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与假性进展(pseudoprogression,PsP)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4... 目的 探讨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联合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在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与假性进展(pseudoprogression,PsP)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4年3月就诊于石家庄平安医院的10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胶质瘤的患者,并根据修订版脑胶质瘤治疗反应评估标准将脑胶质瘤患者分为两组,70例术后复发的患者分为复发组,34例术后PsP的患者分为PsP组,并选择同期就诊的73例脑胶质瘤患者为模型验证对象。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多模态fMRI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标准化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与MRS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分析多模态f MRI和MRS在诊断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与PsP的临床效能。结果 复发组的ADC水平低于PsP组(P<0.05);CBV、胆碱(choline,Cho)/肌酸(creatine,Cr)和Cho/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ic acid,NAA)水平高于PsP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DC、CBV、Cho/Cr和Cho/NAA水平均是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多模态fMRI联合MRS在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与PsP鉴别诊断中的AUC为0.916,联合后的AUC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对多模态fMRI联合MRS构建的联合模型进行预测验证,结果显示AUC为0.929,95%CI(0.844~0.976),敏感度88.46%,特异度91.49%,与前期模型建立时联合预测ROC曲线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多模态fMRI联合MRS在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与PsP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 脑胶质瘤 术后复发 假性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磁共振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脑结构-功能耦合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周宇 王海宝 +5 位作者 齐向明 李大山 方杰 邹帆 汪海龙 郭玲玲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79,共6页
目的首次结合分数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fALFF)方法与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技术,系统探讨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脑结构-功能耦合特征及其... 目的首次结合分数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fALFF)方法与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技术,系统探讨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脑结构-功能耦合特征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机制。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57名ESRD患者及45名健康对照者,两组均接受头颅3D-T1结构像、静息态功能MRI(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扫描及认知功能评估测试[包括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连线试验A(Trail Making Test A,TMT-A)]。获取两组f ALFF及灰质体积(gray matter volume,GMV)图,计算每个体素的f ALFF与GMV的比值得到结构-功能耦合(f ALFF/GMV)图,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并将具有差异脑区的f ALFF/GMV值与认知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ESRD患者双侧海马、豆状壳核、颞中回、小脑Cere8区及右侧杏仁核、嗅皮质、海马旁回、左侧豆状苍白球、梭状回、小脑Cere7b区f ALFF/GMV值增加,双侧内侧额上回、顶下小叶f ALFF/GMV值降低(P<0.001,FDR校正)。左侧豆状壳核、左侧豆状苍白球与MMSE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左侧豆状壳核与Mo CA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双侧内侧额上回与TMT-A评分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FDR校正)。结论ESRD患者在默认网络、执行控制网络多个相关脑区表现出显著的结构-功能失耦合现象,且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结构-功能耦合 认知功能障碍 磁共振成像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star大鼠癫痫模型的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与病理组织学对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邢桂荣 牛广明 +2 位作者 曲琳 谢生辉 乔鹏飞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10期768-773,共6页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分析Wistar大鼠癫痫模型的多模态功能MRI与其病理组织学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30)及癫痫模型组(n=30),癫痫模型组大鼠建立癫痫模型.分别于致病后3 d、1周、3周、5周和8周取雌雄各3只,行常规...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分析Wistar大鼠癫痫模型的多模态功能MRI与其病理组织学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30)及癫痫模型组(n=30),癫痫模型组大鼠建立癫痫模型.分别于致病后3 d、1周、3周、5周和8周取雌雄各3只,行常规MRI、扩散峰度成像及三维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等多序列脑部扫描,分别在脑灰质(gray matter,GM)和脑白质(white matter,WM)区域内选取双侧对称的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检测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平均扩散系数(mean diffusivity,MD)、平均扩散峰度(mean kurtosis,MK).取大鼠脑部组织,进行HE染色分析,分析大鼠MRI参数与其病理学结果间的关系.结果随着致病时间延长,癫痫模型组GM及WM区域FA及MD逐渐降低,而MK逐渐升高(P<0.05);且相同致病时间点癫痫模型组GM及WM区域FA及MD低于正常对照组,MK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癫痫模型组大鼠致病时间与脑部FA、MD呈负相关,与MK呈正相关(P<0.05).随着致病时间延长,癫痫模型组脑部组织残存正常神经元数量逐渐降低,且在相同致病时间点癫痫模型组残存正常神经元数量少于正常对照组(P<0.05).致病后不同时间点,癫痫模型组大鼠残存正常神经元数量与其脑部FA及MD均呈正相关,与MK呈负相关(P<0.05).结论癫痫模型大鼠的多模态功能MRI检测结果与其脑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显著相关,多模态功能MRI可作为临床诊断癫痫及评估其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像学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大鼠 多模态功能 磁共振成像 病理组织学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多参数评估重度酒精使用障碍患者心室功能改变的价值
4
作者 程君 安书田 +4 位作者 庞良俊 王震 李裕国 余永强 李小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45-750,共6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MR)mapping及应变技术评估重度酒精使用障碍(AUD)患者心室功能改变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4年4月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32例重度AUD男性患者,同时纳入3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受试者作为对...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MR)mapping及应变技术评估重度酒精使用障碍(AUD)患者心室功能改变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4年4月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32例重度AUD男性患者,同时纳入3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采集临床资料及CMR数据,包括常规功能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右心室射血分数、容积指数及质量指数)、组织特征参数(NativeT1、T2mapping、细胞外容积分数)、应变参数(左心室整体径向、右心室整体径向、周向及纵向应变),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结果AUD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t=3.799,P<0.001),左心室应变参数(整体纵向应变、整体周向应变、整体径向应变)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4.459、4.435、-4.759,P均<0.001)。AUD组较对照组NativeT1值、T2值及细胞外容积分数均显著升高(t=6.301、5.650、7.069,P均<0.001)。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及整体径向应变的绝对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8.703、-2.814,P<0.01)。结论CMR特征追踪技术可早期识别重度AUD患者的心室功能异常。T1、T2mapping及细胞外容积分数升高提示AUD患者存在心肌水肿和纤维化改变,这些改变与左心室功能损害密切相关。CMR多参数评估可为早期诊断重度AUD患者心脏受累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使用障碍 磁共振成像 t1mapping t2mapping 心室功能 细胞外容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乳腺癌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冯雯 刘欣然 +1 位作者 卢星如 雷军强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7-223,共7页
乳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充分了解不同功能MRI技术在乳腺癌中的应用有利于推进乳腺癌诊疗的发展。本文通过介绍不同功能MRI技术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和晚期预后评估中展现出的临床科研价值,说明基于灌注、代谢、扩散、合成相关MRI,使肿瘤... 乳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充分了解不同功能MRI技术在乳腺癌中的应用有利于推进乳腺癌诊疗的发展。本文通过介绍不同功能MRI技术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和晚期预后评估中展现出的临床科研价值,说明基于灌注、代谢、扩散、合成相关MRI,使肿瘤组织微血管渗透、分布、血流动力学状态,肿瘤代谢物含量、间质成分变化及组织固有属性等特征可视化,旨在总结各成像序列在乳腺癌应用中的优势和前景,以期为后续乳腺癌影像科学研究提供新方向,从而帮助影像医师更加全面地了解乳腺癌相关MRI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多模态 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合成磁共振成像 影像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早期疗效评估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宋宏伟 江浩 周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8期89-92,共4页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早期疗效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298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3.0T DWI扫描,比较同步放化疗前后病灶的表...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早期疗效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298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3.0T DWI扫描,比较同步放化疗前后病灶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及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面积并分析其一致性,分析ADC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计算ADC临界值早期预测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的敏感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结果治疗前,ADC与ROI面积的一致性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分别为0.88、0.91,一致性极佳。298例患者中CR患者共118例,非CR患者共180例。治疗前CR组、非CR组患者的ADC分别为(0.876±0.105)×10^(-3) mm^2/s、(0.761±0.075)×10^(-3) mm^2/s,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t=11.021,P<0.001);分析ROC曲线图可得,ADC为0.790时,AUC最大,为0.775,以此ADC值作为预测CR的临界值,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5.3%、71.1%;治疗前ADC与治疗后患者肿瘤消退率呈正相关(r=0.341,P=0.002)。结论鼻咽癌患者行3.0T DWI扫描,可根据ADC评估其同步放化疗早期疗效。ADC为0.790可作为3.0T DWI预测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完全缓解与否的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鼻咽癌 同步放化疗 疗效 评估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 T磁共振成像在脑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虞烽伟 黎子龙 +1 位作者 陈品珍 陈伟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0-205,共6页
脑肿瘤作为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早期诊断和精确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MRI技术在分辨率和对比度上存在局限,导致对脑肿瘤的识别和边界划分存在一定困难。7 T MRI技术能够清晰显示脑肿瘤... 脑肿瘤作为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早期诊断和精确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MRI技术在分辨率和对比度上存在局限,导致对脑肿瘤的识别和边界划分存在一定困难。7 T MRI技术能够清晰显示脑肿瘤的微观结构,从而更准确地识别肿瘤类型和分级。此外,7 T MRI在动态监测肿瘤生长、评估肿瘤微环境以及指导手术切除方面也展现出巨大潜力。本文综述了7 T MRI在脑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并探讨了7 T MRI技术在脑肿瘤研究中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旨在为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7 t磁共振成像 超高场强 多模态成像 酰胺质子转移加权 扩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2^(*) mapping功能磁共振成像定量评估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视网膜出血的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叶红 邵举薇 +6 位作者 李磊 李建波 张利伟 熊煜欣 杨莹 杨梦维 苏伟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6-70,81,共6页
目的 探讨T2^(*) mapping功能MRI技术定量分析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 DME)的可行性及其价值。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于云南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DME的患者30人(36只眼)作为病例组,其中合并视网... 目的 探讨T2^(*) mapping功能MRI技术定量分析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 DME)的可行性及其价值。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于云南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DME的患者30人(36只眼)作为病例组,其中合并视网膜出血组26只眼,不合并视网膜出血组10只眼。选择20名(39只眼)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行磁共振检查,包括眼眶轴位、冠状位T2WI、矢状位T1WI、轴位T2^(*) mapping扫描。在视网膜上6个区域[视盘区、黄斑区、外直肌眼环附着点(颞侧)、内直肌眼环附着点(鼻侧)、视盘区与颞侧的中点(颞中)、视盘区与鼻侧的中点(鼻中)]及对应视网膜前方6个区域选取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大小为1 mm^(2)。各组不同区域T2^(*)值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再使用最小显著差异(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LSD)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使用组内/组间相关系数(intra-/inter-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分析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的一致性。结果 合并视网膜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视网膜区(视盘区、黄斑区、颞侧、鼻侧、颞中、鼻中)、视网膜前区(黄斑区、颞侧、鼻侧、颞中、鼻中)T2^(*)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视网膜出血组与不合并视网膜出血组比较视网膜区(视盘区、黄斑区、颞中、鼻中)、视网膜前区(黄斑区、颞侧、鼻侧、颞中)T2^(*)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并视网膜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视网膜区(视盘区、颞侧)T2^(*)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T2^(*) mapping技术可以敏感且定量地反映DME视网膜出血情况,在DME的诊断、疾病监测及治疗疗效判断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视网膜出血 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t2^(*)mapping 定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功能成像在直肠癌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9
9
作者 谢宗源 王志强 +4 位作者 谭志斌 王雅静 王晶晶 李晖 刘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03-1306,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功能成像方法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直肠癌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78例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DWI及DCE-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常规序列检查及磁共振功能成像联合常规... 目的:探讨磁共振功能成像方法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直肠癌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78例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DWI及DCE-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常规序列检查及磁共振功能成像联合常规序列检查T分期诊断差异,ADC值及DCE-MRI定量参数Ktrans、Ve、Kep值与肿瘤的T分期的相关性。结果:磁共振功能成像联合常规序列检查T分期正确68例、准确率87.2%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与术后病理的一致性优于常规序列检查T分期正确59例,准确率75.6%(Kappa值0.81 vs 0.65,P<0.05);ADC值及DCE-MRI定量参数Ktrans、Ve值随肿瘤T分期的增加(均P<0.05);Ke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DC值及DCE-MRI定量参数Ktrans、Ve值与直肠癌的T分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磁共振功能成像能有效提高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率,对判断肿瘤在直肠壁的浸润深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磁共振功能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 表观扩散系数 t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在认知功能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沙沙 徐贤 +2 位作者 崔龙彪 蒋嘉诚 范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5-557,共3页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健康老龄化已成为时代的紧迫任务。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以上人口为2.6亿人,占18.70%。随着老龄化加剧,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率越来越高,最高可达31.9%[1]。然而,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健康老龄化已成为时代的紧迫任务。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以上人口为2.6亿人,占18.70%。随着老龄化加剧,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率越来越高,最高可达31.9%[1]。然而,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其中,隐匿起病的多为变性病痴呆,常见于阿尔茨海默病,急性起病的多为非变性病痴呆,常见于血管性痴呆。然而,在临床上,神经认知量表是认知功能障碍筛查和诊断的主要依据,缺乏客观性和对痴呆分型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认知功能障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多模态成像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组织追踪技术在慢性肾脏病患者心室功能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安书田 邓炜 +4 位作者 钱浩 韩彩云 赵韧 余永强 李小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23-1128,共6页
目的 通过心脏磁共振探究射血分数保留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双心室的体积和质量变化,利用组织追踪应变分析评估心功能。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3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40例无心血管疾病症状和糖尿病的肾... 目的 通过心脏磁共振探究射血分数保留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双心室的体积和质量变化,利用组织追踪应变分析评估心功能。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3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40例无心血管疾病症状和糖尿病的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1.73 m^(2))的CKD患者及年龄、性别匹配的2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参与者均接受1.5T心脏磁共振平扫检查,计算心室功能、应变及左心室初始T1和T2值,比较两组间各成像参数的差异。结果 CKD患者的左心室初始T1[(1 109.6±35.9)ms]、T2[(58.1±2.9)ms]较对照组[(1 046.3±15.9)ms、(53.3±2.3)ms]显著升高(t=8.296、6.916,P均<0.001);与对照组相比,CKD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质量指数、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右心室质量指数均显著升高(t=3.233、3.350、5.751、7.746、5.937、2.363,P均<0.05),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左心室整体周向应变、左心室整体径向应变、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右心室整体周向应变、右心室整体径向应变均显著降低(t=9.506、9.072、-10.603、10.496、11.574、-4.018,P均<0.001),且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r=-0.636)、左心室整体径向应变(r=0.688)、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r=-0.513)、右心室整体周向应变(r=-0.827)、右心室整体径向应变(r=0.514)与肾小球滤过率显著相关(P均<0.001)。结论 心脏磁共振可定量评估CKD患者心肌纤维化及水肿状况,组织追踪应变分析可在心室射血分数发生改变前检测到心肌运动异常,对于早期发现CKD患者心肌受累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不全 慢性 心室功能 磁共振成像 t1 mapping t2 mapping 组织追踪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2
作者 由长城 朱凯 +4 位作者 闫景龙 关国发 徐公平 张志鹏 赵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39-842,847,共5页
目的:评价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应用3.0T高场强磁共振DTI成像序列,观察22例健康志愿者88个节段(A组)和69例轻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依据颈髓MRI平扫结果... 目的:评价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应用3.0T高场强磁共振DTI成像序列,观察22例健康志愿者88个节段(A组)和69例轻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依据颈髓MRI平扫结果分B、C两组,B组39例患者,硬膜囊98个节段受压、颈髓信号正常;C组30例患者,颈髓65个节段受压、颈髓信号正常)颈髓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及分数各向异性值(fractional anisotropy,FA),分析3组颈髓ADC值、FA值之间差异。结果:A组(C3/C4、C4/C5、C5/C6、C6/C7)共88个节段之间ADC值及FA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故合并88个椎体数据;A、B及C组ADC值分别为0.91±0.34、1.17±0.35及1.32±0.36,组间比较,ADC值A组最低,B组次之,C组最高(P值均<0.05);三组平均FA值分别为0.71±0.16、0.62±0.15及0.54±0.14,A组最高,B组次之,C组最低(P值均<0.05)。结论:颈髓DTI较常规MRI能够早期、准确地量化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颈髓微结构改变,可以为临床医生更早诊断治疗轻度脊髓型颈椎病提供有利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3.0t磁共振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 分数各向异性值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震荡后综合征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严家豪 黄文静 张静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207,共6页
脑震荡后综合征(postconcussional syndrome,PCS)是脑外伤后最常见的慢性后遗症。PCS的损伤机制涉及多种神经病理生理过程,目前尚不明确。越来越多的磁共振成像技术,例如,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灌注加权成像(per... 脑震荡后综合征(postconcussional syndrome,PCS)是脑外伤后最常见的慢性后遗症。PCS的损伤机制涉及多种神经病理生理过程,目前尚不明确。越来越多的磁共振成像技术,例如,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hydrogen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等被用于探究PCS从急性期到慢性期的神经病理生理变化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本文根据患者受伤的不同时期及其疾病进展进行纳入,对多种高级MRI手段在PCS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从不同角度了解其潜在神经病理机制,更好地服务于疾病的诊疗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震荡后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结构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 病理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痉挛性发声障碍的大脑结构性改变:一项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研究
14
作者 杨希林 周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5-335,共1页
痉挛性发声障碍(spasmodic dysphonic,SD)是会话过程中单纯喉肌出现不自主的痉挛为特征的一种局灶性喉肌张力障碍性疾病。该病多为成年发病,是一种任务特异性的功能障碍,在言语过程中发生,在大笑、哭泣、喊叫等情绪性声音表达时无异... 痉挛性发声障碍(spasmodic dysphonic,SD)是会话过程中单纯喉肌出现不自主的痉挛为特征的一种局灶性喉肌张力障碍性疾病。该病多为成年发病,是一种任务特异性的功能障碍,在言语过程中发生,在大笑、哭泣、喊叫等情绪性声音表达时无异常表现。人们对痉挛性发声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所知甚少。本研究通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发声障碍 磁共振成像 大脑结构 多模态 病理生理学机制 障碍性疾病 正常对照组 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脑胶质瘤基因分型及预后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5
作者 赵焕 白岩 王梅云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8-102,共5页
脑胶质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易复发、预后较差,危害巨大。脑胶质瘤的基因分型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预测具有重要意义。磁共振成像作为脑胶质瘤诊断与评估的首选方法,在反映基因分型以及预后评估方面具有很大价值。作者... 脑胶质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易复发、预后较差,危害巨大。脑胶质瘤的基因分型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预测具有重要意义。磁共振成像作为脑胶质瘤诊断与评估的首选方法,在反映基因分型以及预后评估方面具有很大价值。作者对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脑胶质瘤基因分型及预后评估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脑胶质瘤 基因分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肿瘤学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冯焕 姜晖 王雪梅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05-716,共12页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和非电离辐射成像,可对全身各系统疾病进行成像诊断,如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肿瘤、创伤和炎症等。肿瘤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各国科学家都致力于攻克肿瘤。通过fMRI对肿瘤进行成像,可实现...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和非电离辐射成像,可对全身各系统疾病进行成像诊断,如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肿瘤、创伤和炎症等。肿瘤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各国科学家都致力于攻克肿瘤。通过fMRI对肿瘤进行成像,可实现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对制定治疗方案、评估疗效及预后等有重大作用。该文总结和探讨六种fMRI,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WI)、弥散张量成像(DTI)、灌注加权成像(PW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和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以及多模态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PET/MRI)在肿瘤学领域的应用,并对其在相关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多模态成像 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脑小血管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俞骥 张继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2-655,共4页
脑小血管病(CSVD)作为一种全脑性的临床、神经影像及病理学综合征,被认为是导致痴呆、认知衰退、步态障碍、情绪障碍和中风的主要血管因素,因此早期诊断十分关键。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望为CSVD的早期诊断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脑小血管病(CSVD)作为一种全脑性的临床、神经影像及病理学综合征,被认为是导致痴呆、认知衰退、步态障碍、情绪障碍和中风的主要血管因素,因此早期诊断十分关键。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望为CSVD的早期诊断及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更多可能。本文对这些技术在CSVD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功能磁共振技术 磁共振成像 多模态 脑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关节软骨损伤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高艺洋 李相生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7-170,共4页
踝关节外伤后常引起关节软骨早期损伤,若关节软骨损伤没有得到早期诊断,可能会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诱发患者活动功能下降或障碍。目前,运用常规MRI扫描容易漏诊软骨损伤,并且很难定量评估软骨损伤程度,功能MRI(functional MRI,fMRI)可... 踝关节外伤后常引起关节软骨早期损伤,若关节软骨损伤没有得到早期诊断,可能会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诱发患者活动功能下降或障碍。目前,运用常规MRI扫描容易漏诊软骨损伤,并且很难定量评估软骨损伤程度,功能MRI(functional MRI,fMRI)可以反映关节软骨的病理生理学异常,在踝关节软骨损伤的早期诊断、严重程度分级等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为此,本文就踝关节软骨fMRI技术的临床应用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拓宽fMRI在踝关节软骨早期诊断、疗效预测中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关节软骨 损伤 功能磁共振成像 t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t1-mapping 延迟钆增强磁共振软骨成像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1 mapping联合胆道-椎旁肌信号强度比预测肝功能的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博洋 徐辉 +1 位作者 杨正汉 朱文雁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9-703,708,共6页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增强MRI T1 mapping联合胆道-椎旁肌信号强度比评估肝功能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北京友谊医院2020年8月—2022年2月72例行钆塞酸二钠增强MRI的患者,将患者按照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为肝功能正常组22例、A级...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增强MRI T1 mapping联合胆道-椎旁肌信号强度比评估肝功能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北京友谊医院2020年8月—2022年2月72例行钆塞酸二钠增强MRI的患者,将患者按照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为肝功能正常组22例、A级组35例、B+C级组15例。患者均于增强前及增强后20 min扫描T1 mapping序列,测量肝实质的增强前及增强后(T1post)T1弛豫时间,并计算肝脏T1弛豫时间减少率(ΔT1)。在肝胆期图像上测量胆道信号及椎旁肌信号,计算胆道-椎旁肌信号强度比(SIR)。评价医师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观察各指标与肝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和诊断效能。结果T1post与肝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683,P<0.001),随肝功能受损程度加重逐渐增加。ΔT1、SIR、SIR×ΔT1与肝功能分级呈负相关(r=-0.764、-0.729、-0.826,P均<0.001),随肝功能受损程度加重逐渐减小。T1post、ΔT1、SIR、SIR×ΔT1在各肝功能分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7.491、55.782、48.410、46.809,P均<0.05);两两比较中,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中的诊断效能最优者为SIR×ΔT1,其鉴别肝功能正常组与肝硬化组、A级组与B+C级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5、0.984。结论T1post、ΔT1、SIR、SIR×ΔT1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均有较强的相关性。SIR×ΔT1在各组间鉴别能力更好,可作为定量评估肝功能的影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1 mapping 信号强度比 功能 钆塞酸二钠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抑郁症患者脑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玉娜 毛宁 +2 位作者 谢海柱 车凯莉 初同朋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1-104,108,共5页
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的中枢神经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诊断及预后缺乏客观指标。MRI技术为深入研究PPD神经病理机制和神经影像学异常提供了重要工具。作者就多模态MRI技术对PPD患者的脑影像研究做一文献综述,以期帮助临... 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的中枢神经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诊断及预后缺乏客观指标。MRI技术为深入研究PPD神经病理机制和神经影像学异常提供了重要工具。作者就多模态MRI技术对PPD患者的脑影像研究做一文献综述,以期帮助临床医生了解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症 功能 进展 磁共振成像 多模态 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