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对甲苯基-5-邻胂酸基苯偶氮罗丹宁荧光法测定痕量铋(Ⅲ)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葛慎光 于京华 +2 位作者 方之红 朱元娜 王来国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70-172,共3页
研究了新型荧光试剂3-对甲苯基-5-(2’-肿酸基苯偶氮)罗丹宁(TAPAR)的荧光性质,发现在pH5.0~6.2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该试剂与痕量铋(Ⅲ)形成的螯合物,可使试剂的荧光强度大大减弱,其荧光猝灭值与铋(Ⅲ... 研究了新型荧光试剂3-对甲苯基-5-(2’-肿酸基苯偶氮)罗丹宁(TAPAR)的荧光性质,发现在pH5.0~6.2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该试剂与痕量铋(Ⅲ)形成的螯合物,可使试剂的荧光强度大大减弱,其荧光猝灭值与铋(Ⅲ)的含量在0~0.02μ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荧光光谱法测定痕量铋(Ⅲ)的新方法。本法的检出限为1.6×10^-9g·mL^-1,可用于人发及水样中的痕量铋(Ⅲ)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法 铋(Ⅲ) 3-对甲苯-5-(2’-偶氮)罗丹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对甲苯基-5-(2′-胂酸基苯偶氮)若丹宁光度法测定镍 被引量:4
2
作者 于京华 欧庆瑜 +2 位作者 寿崇崎 王西奎 王来国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3-195,共3页
合成了新型试剂3 对甲苯基 5 (2′ 胂酸基苯偶氮)若丹宁,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试剂与镍的显色反应,建立了光度法测定镍的新方法,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6×104L·mol-1·cm-1,镍量在0~20μg/10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合成了新型试剂3 对甲苯基 5 (2′ 胂酸基苯偶氮)若丹宁,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试剂与镍的显色反应,建立了光度法测定镍的新方法,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6×104L·mol-1·cm-1,镍量在0~20μg/10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可用于水及茶叶中镍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量测定 3-对甲苯-5-(2′-偶氮)若丹宁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试剂3-对氟苯基-5-(2′-胂酸基苯偶氮)绕丹宁的合成及荧光法测定铋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于京华 欧庆瑜 +2 位作者 卢燕 王来国 李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93-1095,共3页
合成了新型荧光试剂 3 对氟苯基 5 (2′ 胂酸基苯偶氮 )绕丹宁 ,并并经元素分析、IR确证了其结构。研究了其荧光性质 ,发现在 pH 5 4时试剂与痕量铋 (Ⅲ )形成的螯合物可使试剂的荧光强度大大减弱 ,在λex/λem =30 5 / 4 0 7nm处有... 合成了新型荧光试剂 3 对氟苯基 5 (2′ 胂酸基苯偶氮 )绕丹宁 ,并并经元素分析、IR确证了其结构。研究了其荧光性质 ,发现在 pH 5 4时试剂与痕量铋 (Ⅲ )形成的螯合物可使试剂的荧光强度大大减弱 ,在λex/λem =30 5 / 4 0 7nm处有最大峰 ,其荧光猝灭值与铋的浓度在 0~ 0 0 2 5 μ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达 1 2× 10 -10 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对-5-(2′-偶氮)绕丹宁 合成 荧光性质 含量测定 荧光试剂 荧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胂酸基苯偶氮)-6-(3-磺苯基偶氮)变色酸与血清蛋白质反应的光度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胡秋娈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研究发现牛血清白蛋白与 3 (2 胂酸基苯偶氮 ) 6 (3 磺苯基偶氮 )变色酸在 pH 2 .3的Clark Lubs缓冲介质中能形成稳定的复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为 6 0 5nm ,比试剂本身红移约 6 5nm ,试验制定的几种蛋白质的标准工作曲线 ,线性范围很... 研究发现牛血清白蛋白与 3 (2 胂酸基苯偶氮 ) 6 (3 磺苯基偶氮 )变色酸在 pH 2 .3的Clark Lubs缓冲介质中能形成稳定的复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为 6 0 5nm ,比试剂本身红移约 6 5nm ,试验制定的几种蛋白质的标准工作曲线 ,线性范围很宽 ,至少为 2 0~ 10 0 μg·ml- 1,摩尔吸光系数为3.2 1× 10 5L·mol- 1·cm- 1。用于人血清样品测定 ,准确度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3-(2-偶氮)-6-(3-偶氮)变色 血清蛋白质 偶氮M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光谱分析铝合金中痕量铍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干宁 王峰 巫远招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3-186,共4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铝合金中铍的方法。利用偶氮砷酸类试剂7-(2′-胂酸基-5′-羧酸)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H2L)与Be2+形成螯合物,该螯合物可用C18固相萃取柱富集,而Al3+则不被保留。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建立了固相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铝合金中铍的方法。利用偶氮砷酸类试剂7-(2′-胂酸基-5′-羧酸)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H2L)与Be2+形成螯合物,该螯合物可用C18固相萃取柱富集,而Al3+则不被保留。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测定C18柱洗脱液中的Be2+的螯合物,从而实现铝合金中铍的分离检测。最佳实验条件为:采用pH=3.0的5%H2L水溶液螯合Be2+,水相上柱,用2mL体积比为50%的甲醇/水溶液作为洗脱液。结果表明:经过C18柱固相萃取可以去除Al3+的干扰,Be2+的测定范围为0.05~16μg/L,检出限为0.025μg/L,加标回收率为92%~108%。应用该法于铝合金标样中铍的测定,结果与认定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7-(2′--5′-)偶氮-8-喹啉-5-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荧光猝灭效应的催化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锡(Ⅳ)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丛丛 王珊 +2 位作者 肖阳 葛慎光 于京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83-1085,共3页
在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介质中,痕量锡催化高碘酸钾氧化3-(3′-甲基苯基)-5-(2′-胂酸基偶氮)若丹宁而荧光猝灭存在明显的催化作用,由此提出了催化动力学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锡(Ⅳ)的方法。该体系的激发波长为308 nm,发射波长为411 nm... 在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介质中,痕量锡催化高碘酸钾氧化3-(3′-甲基苯基)-5-(2′-胂酸基偶氮)若丹宁而荧光猝灭存在明显的催化作用,由此提出了催化动力学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锡(Ⅳ)的方法。该体系的激发波长为308 nm,发射波长为411 nm,线性范围在0.01 mg·L^(-1)以内,检出限(3S/N)为2.45×10^(-8)g·L^(-1)。采用巯基葡聚糖凝胶分离富集,消除了共存离子的干扰,该方法已应用于铝合金、钢铁和人发中锡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度法 催化荧光猝灭效应 3-(3'-)-5-(2’-偶氮)若丹宁 锡(Ⅳ) 葡聚糖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试剂偶氮胂HCS用于海产品中微量钍的测定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在均 潘教麦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5-56,60,共3页
研究了新试剂 2 (2 胂酸基苯偶氮 ) 7 (2 羟基 3 羧基 磺酸苯偶氮 ) 1,8 二羟基 3,6 萘二磺酸 (简写作偶氮胂HCS)与钍的显色反应 ,建立了一种测定海产品中微量钍的光度法。在3 0mol·L-1硝酸介质中 ,钍与偶氮胂HCS发生灵敏... 研究了新试剂 2 (2 胂酸基苯偶氮 ) 7 (2 羟基 3 羧基 磺酸苯偶氮 ) 1,8 二羟基 3,6 萘二磺酸 (简写作偶氮胂HCS)与钍的显色反应 ,建立了一种测定海产品中微量钍的光度法。在3 0mol·L-1硝酸介质中 ,钍与偶氮胂HCS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 ,生成 1∶2的绿色配合物。该配合物的吸收峰位于 676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8.5 4× 10 4 L·mol-1·cm-1。钍含量在 0~ 30 μg 2 5ml符合比耳定律。由于偶氮胂HCS水溶性非常好 ,可在高酸性条件下反应 ,使显色反应有极佳的选择性 ,大量的常见金属离子以及铀、稀土不干扰微量钍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2-(2-偶氮)-7-(2--3--偶氮)-1 8-二羟-3 6-萘二磺 海产品 微量分析 测定 偶氮H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若丹宁催化荧光法测定痕量钴 被引量:5
8
作者 程晓亮 葛慎光 +2 位作者 戴平 张丛丛 于京华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研究新合成的3-对氟苯基-5-(2'-胂酸基苯偶氮)若丹宁(4FRAAP)在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介质中与过氧化氢的反应,发现痕量钴(Ⅱ)能强烈催化该反应的发生,建立了催化动力学荧光法测定痕量钴(Ⅱ)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pH=5... 研究新合成的3-对氟苯基-5-(2'-胂酸基苯偶氮)若丹宁(4FRAAP)在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介质中与过氧化氢的反应,发现痕量钴(Ⅱ)能强烈催化该反应的发生,建立了催化动力学荧光法测定痕量钴(Ⅱ)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pH=5.0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在λ_ex/λ_em=307nm/407nm处,反应体系的荧光值与钴(Ⅱ)的质量浓度在0~12μ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达6.71×10^-6g·L^-1。该方法用于猪肝中钴的测定,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对-5-(2’-偶氮)若丹宁 催化荧光法 钴(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荧光动力学法测定痕量钴 被引量:3
9
作者 朱元娜 李波 +2 位作者 谭云 葛慎光 于京华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38-40,共3页
研究了新型荧光试剂3-对甲苯基-5-(2’-胂酸基苯偶氮)若丹宁(4MRAAP)的荧光性质,发现在pH=5.2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钴具有强烈催化高碘酸钾氧化若丹宁的作用,其产物荧光强度大大减弱,从而建立了测定痕量钴(... 研究了新型荧光试剂3-对甲苯基-5-(2’-胂酸基苯偶氮)若丹宁(4MRAAP)的荧光性质,发现在pH=5.2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钴具有强烈催化高碘酸钾氧化若丹宁的作用,其产物荧光强度大大减弱,从而建立了测定痕量钴(Ⅱ)的新方法。其线性范围为0—0.10μg·10mL^-1,检测限为1.62×10^-9g·mL^-1,是目前测定钴(Ⅱ)最灵敏的方法之一。方法用于头发和污水中钴(Ⅱ)的含量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法 钴(Ⅱ) 3-对甲苯-5-(2’- 偶氮)若丹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