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3-双(3-羟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的制备
被引量:
7
1
作者
姜红芹
张墩明
+2 位作者
蒋锡群
刘芸
杨昌正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2-234,240,共4页
介绍了一种合成1,3 双(3 羟丙基) 1,1,3,3 四甲基二硅氧烷(Ⅰ)的方法,以1,3 双(3 氯丙基) 1,3 二甲氧基 1,3 二甲基二硅氧烷(Ⅱ)为起始原料,其总收率可达75%以上。在25℃将450mL浓度为1mol/L的甲基碘化镁乙醚溶液滴加入70 2gⅡ中,并在4...
介绍了一种合成1,3 双(3 羟丙基) 1,1,3,3 四甲基二硅氧烷(Ⅰ)的方法,以1,3 双(3 氯丙基) 1,3 二甲氧基 1,3 二甲基二硅氧烷(Ⅱ)为起始原料,其总收率可达75%以上。在25℃将450mL浓度为1mol/L的甲基碘化镁乙醚溶液滴加入70 2gⅡ中,并在40℃回流反应5h,可得到52 6g1,3 双(3 氯丙基) 1,1,3,3 四甲基二硅氧烷(Ⅲ);以N,N 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13 9gⅢ和14 2g醋酸钾在130℃反应7h,生成1,3 双(3 乙酰氧丙基) 1,1,3,3 四甲基二硅氧烷(Ⅳ)15 9g;以碳酸钾为催化剂,在室温下,10 0gⅣ用甲醇醇解1h可制得7 0g标题化合物Ⅰ。用IR、1HNMR和元素分析等分析方法对产物Ⅰ和中间物Ⅲ、Ⅳ等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
-
双
(
3
-
羟
丙基
)
-
1
1
3
3
-
四
甲基
二
硅氧烷
1
3
-
双
(
3
-
氯
丙基
)
-
1
3
-
二
甲
氧基
-
1
3
-
二
甲基
二
硅氧烷
1
3
-
双
(
3
-
氯
丙基
)
-
1
1
3
3
-
四
甲基
二
硅氧烷
1
3
-
双
(
3
-
乙酰氧
丙基
)
-
1
1
3
3
-
四
甲基
二
硅氧烷
格氏反应
二
硅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响应面法优化双羟丙基封端聚硅氧烷的微波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成西涛
李稳宏
+3 位作者
黄方方
张存社
王前进
周魁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49-1855,共7页
采用微波辐射法合成双羟丙基封端聚硅氧烷,将响应面分析法应用于1,3-双(3-三甲硅氧基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的合成工艺,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考察原料摩尔配比、反应时间、微波辐射温度和催化剂加量四个因素对1,3-双(3-三甲硅氧...
采用微波辐射法合成双羟丙基封端聚硅氧烷,将响应面分析法应用于1,3-双(3-三甲硅氧基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的合成工艺,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考察原料摩尔配比、反应时间、微波辐射温度和催化剂加量四个因素对1,3-双(3-三甲硅氧基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收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微波合成工艺参数并建立多元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微波合成最佳反应条件n(2-烯丙基三甲基硅氧烷)/n(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2.4∶1,反应时间103 min,微波温度95℃,催化剂加量19 mg/kg,得到产物收率可达94.46%。以优化条件下制备的1,3-双(3-三甲硅氧基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为原料,制备出了双羟丙基封端聚硅氧烷,目标产物转化率可达90.5%。采用IR、1HNMR、GC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
羟
丙基
封端聚
硅氧烷
1
3
-
双
(3
-
三
甲
硅
氧基
丙基
)
四
甲基
二
硅氧烷
微波合成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3-双(3-羟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的制备
被引量:
7
1
作者
姜红芹
张墩明
蒋锡群
刘芸
杨昌正
机构
南京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
出处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2-234,240,共4页
文摘
介绍了一种合成1,3 双(3 羟丙基) 1,1,3,3 四甲基二硅氧烷(Ⅰ)的方法,以1,3 双(3 氯丙基) 1,3 二甲氧基 1,3 二甲基二硅氧烷(Ⅱ)为起始原料,其总收率可达75%以上。在25℃将450mL浓度为1mol/L的甲基碘化镁乙醚溶液滴加入70 2gⅡ中,并在40℃回流反应5h,可得到52 6g1,3 双(3 氯丙基) 1,1,3,3 四甲基二硅氧烷(Ⅲ);以N,N 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13 9gⅢ和14 2g醋酸钾在130℃反应7h,生成1,3 双(3 乙酰氧丙基) 1,1,3,3 四甲基二硅氧烷(Ⅳ)15 9g;以碳酸钾为催化剂,在室温下,10 0gⅣ用甲醇醇解1h可制得7 0g标题化合物Ⅰ。用IR、1HNMR和元素分析等分析方法对产物Ⅰ和中间物Ⅲ、Ⅳ等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1
3
-
双
(
3
-
羟
丙基
)
-
1
1
3
3
-
四
甲基
二
硅氧烷
1
3
-
双
(
3
-
氯
丙基
)
-
1
3
-
二
甲
氧基
-
1
3
-
二
甲基
二
硅氧烷
1
3
-
双
(
3
-
氯
丙基
)
-
1
1
3
3
-
四
甲基
二
硅氧烷
1
3
-
双
(
3
-
乙酰氧
丙基
)
-
1
1
3
3
-
四
甲基
二
硅氧烷
格氏反应
二
硅氧烷
Keywords
1,
3
-
bis(
3
-
hydroxypropyl)
-
1,1,
3
,
3
-
tetramethyldisiloxane
1,
3
-
bis(
3
-
chloropropyl)
-
1,
3
-
dimethoxy
-
1,
3
-
dimethyldisiloxane
1,
3
-
bis(
3
-
chloropropyl)
-
1,1,
3
,
3
-
tetramethyldisiloxane
1,
3
-
bis(
3
-
acetoxypropyl)
-
1,1,
3
,
3
-
tetramethyldisiloxane
Grignard reaction
disiloxane
分类号
O623.1 [理学—有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响应面法优化双羟丙基封端聚硅氧烷的微波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成西涛
李稳宏
黄方方
张存社
王前进
周魁
机构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
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
出处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49-1855,共7页
基金
陕西省科学技术发展研究计划项目(2012K08-13)资助
文摘
采用微波辐射法合成双羟丙基封端聚硅氧烷,将响应面分析法应用于1,3-双(3-三甲硅氧基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的合成工艺,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考察原料摩尔配比、反应时间、微波辐射温度和催化剂加量四个因素对1,3-双(3-三甲硅氧基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收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微波合成工艺参数并建立多元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微波合成最佳反应条件n(2-烯丙基三甲基硅氧烷)/n(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2.4∶1,反应时间103 min,微波温度95℃,催化剂加量19 mg/kg,得到产物收率可达94.46%。以优化条件下制备的1,3-双(3-三甲硅氧基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为原料,制备出了双羟丙基封端聚硅氧烷,目标产物转化率可达90.5%。采用IR、1HNMR、GC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双
羟
丙基
封端聚
硅氧烷
1
3
-
双
(3
-
三
甲
硅
氧基
丙基
)
四
甲基
二
硅氧烷
微波合成
响应面法
Keywords
1,
3
-
bis (
3
-
hydroxypropyl)
-
1,1,
3
,
3
-
tetramethyl polysiloxanes
1,
3
-
di (
3
-
trimethylsiloxy propyl) tetramethyl disiloxane
microwave synthesis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分类号
O621.3 [理学—有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3-双(3-羟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的制备
姜红芹
张墩明
蒋锡群
刘芸
杨昌正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响应面法优化双羟丙基封端聚硅氧烷的微波合成工艺研究
成西涛
李稳宏
黄方方
张存社
王前进
周魁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