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点整合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α-2,6-唾液酸转移酶1和N-乙酰氨基糖基转移酶Ⅲ的CHO工程细胞株构建
1
作者 李仙红 贾润清 +4 位作者 王友亮 漫未玲 朱天昊 阎新龙 林艳丽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6-585,共10页
对哺乳动物细胞CHO进行糖基化改造,用于生产蛋白质类药物。首先测定CHO细胞Rosa26位点的基因组序列,设计gRNA序列,利用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Cas9)技术,将着陆架整合到CHO细胞的Rosa26位点处。通过重叠PCR及无缝连接技术构建... 对哺乳动物细胞CHO进行糖基化改造,用于生产蛋白质类药物。首先测定CHO细胞Rosa26位点的基因组序列,设计gRNA序列,利用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Cas9)技术,将着陆架整合到CHO细胞的Rosa26位点处。通过重叠PCR及无缝连接技术构建3个糖基转移酶共同表达的打靶载体,分别是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B4GALT1)、α-2,6-唾液酸转移酶1(ST6GAL1)和N-乙酰氨基糖基转移酶Ⅲ(GnTⅢ),并利用重组酶介导的盒式交换技术(recombinase-mediated cassette exchange,RMCE)将3个糖基转基因酶基因定点整合到CHO Rosa26位点中。PCR证实了3个糖基转移酶成功定点整合Rosa26位点,qRT-PCR证实3个糖基转移酶的mRNA表达水平均在50000倍以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证实3个糖基转移酶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均在4倍以上(P<0.001)。成功构建了Rosa26位点定点整合3个糖基转移酶的CHO工程细胞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 4乳糖基转移酶 α-2 6-唾液酸转移酶1 N-乙酰氨基糖基转移酶 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技术 重组酶介导的盒式交换技术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1对气道平滑肌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
2
作者 张赛帅 张雪茹 +2 位作者 施锐 郭佳 邓林红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1-729,共9页
为了探究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1(β4GalT1)在气道平滑肌细胞中的功能,通过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O)分析β4GalT1在气道平滑肌细胞炎症反应存在功能,采用脂多糖刺激气道平滑肌细胞后检测白介素1β及β4GalT1的表达;采用慢病毒包装构建... 为了探究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1(β4GalT1)在气道平滑肌细胞中的功能,通过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O)分析β4GalT1在气道平滑肌细胞炎症反应存在功能,采用脂多糖刺激气道平滑肌细胞后检测白介素1β及β4GalT1的表达;采用慢病毒包装构建过表达β4GalT1的稳转细胞,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稳转细胞中炎症相关细胞因子表达随时间的变化,同时通过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周期和划痕实验检测稳转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变化,研究过表达β4GalT1的细胞分泌液在调节细胞因子表达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脂多糖能引起白介素1β及β4GalT1的表达量增加;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过表达β4GalT1的细胞中促炎因子表达量减小,抑炎因子表达量增加,同时过表达β4GalT1可改变气道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行为,进而起到炎症修复功能;过表达β4GalT1的细胞可通过分泌液调节细胞因子的表达,表明β4GalT1能快速响应对气道平滑肌细胞的炎症刺激,并通过分泌物质调节气道平滑肌细胞的细胞行为及细胞因子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生物学 抑炎作用 β1 4-乳糖基转移酶1 气道平滑肌细胞 细胞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牛成纤维细胞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的敲除以及人白细胞抗原-G1基因的敲入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健 林爱星 陈永福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1-306,共6页
构建了敲除猪α-1,3-GT并敲入人白细胞抗原HLA-G1基因的打靶载体pZJ,其中以新霉素抗性基因(Neo)为正筛选基因,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为负筛选基因。采用优化的脂质体转染法将打靶载体pZJ转染于一个长势良好的胎猪成纤维细胞系中,经7... 构建了敲除猪α-1,3-GT并敲入人白细胞抗原HLA-G1基因的打靶载体pZJ,其中以新霉素抗性基因(Neo)为正筛选基因,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为负筛选基因。采用优化的脂质体转染法将打靶载体pZJ转染于一个长势良好的胎猪成纤维细胞系中,经7天G418(600μg/ml)药物筛选,共获得30个Neo抗性细胞克隆,其中12个为非绿色荧光细胞克隆,7个扩大培养良好,提取阳性克隆细胞的基因组DNA并进行PCR检测。经PCR结果检测,打靶载体转入到胎猪成纤维细胞中,其中3个非荧光阳性单克隆细胞在细胞基因组中进行了定点整合。以同样的脂质体转染条件将pZJ转染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经筛选并对其进行PCR检测,其中2个均为定点整合阳性。该研究为今后克隆出表达HLA-G1而不表达α-1,3-GT基因的个体猪,从而提供可以真正用于临床的异种器官打下了基础,也为猪牛之间的跨物种敲除提供了一个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 3-乳糖基转移酶基因 基因打靶 人白细胞抗原HLA-G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7a-3p抑制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Ⅲ表达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曹建平 佘兰 赵娟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63-467,共5页
目的目前关于胃癌中miRNAs靶向调控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Ⅲ(B4GALT3)表达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文中旨在分析miR-27a-3p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生物信息学预测B4GALT3基因的靶miRNAs,针对B4GALT... 目的目前关于胃癌中miRNAs靶向调控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Ⅲ(B4GALT3)表达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文中旨在分析miR-27a-3p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生物信息学预测B4GALT3基因的靶miRNAs,针对B4GALT3′UTR与靶miRNA结合位点构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检测其相对荧光素酶的活性;将miR-27a-3p mimic、mimic NC、control(空白对照)、miR-27a-3p inhibitor、inhibitor NC分别瞬转入SGC-7901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各转染细胞B4GALT3的表达情况;采用MTT、迁移、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结果与正常胃黏膜GES-1细胞比较,B4GALT3在胃癌各个细胞系中表达显著上调(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miR-27b-3p能使野生型B4GALT3的荧光素酶的活性显著性降低(P<0.001),说明miR-27a-3p与B4GALT3存在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瞬转miR-27a-3p mimic后,B4GALT3蛋白水平下降(P<0.05);瞬转miR-27a-3p inhibitor后,B4GALT3表达升高(P<0.01),说明miR-27a-3p对B4GALT3有负性调控作用。24、48、72、96、120 h,与mimic NC、空白对照比较,miR-27a-3p mimic的细胞增殖显著升高(P<0.05);与inhibitor NC、空白对照比较,miR-27a-3p inhibitor的细胞增殖显著降低(P<0.05)。miR-27a-3p mimic的迁移细胞数量[(319.3±13.9)个]较mimic NC[(218.0±10.7)个]明显增加(P<0.000);侵袭细胞数量[(402.0±15.0)个]较mimic NC[(241.0±17.3)个]明显增加(P<0.000)。miR-27a-3p inhibitor迁移细胞数量[(115.6±13.8)个]较inhibitor NC[(214.6±6.8)个]明显减少,迁移能力明显降低(P<0.000)。结论miR-27a-3p通过抑制B4GALT3表达,促进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为寻找胃癌治疗靶点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miR-27a-3p β-1 4-乳糖基转移酶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除猪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并敲入HLA-G1基因的打靶载体构建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健 林爱星 陈永福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8-502,共5页
本实验室已克隆到猪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α1,3GT,第九外显子不全)。其中pMD3arm载体上有5.0kb的片段,该片段包括了小部分第8外显子,完整的第8内含子和一部分第9外显子。本实验中利用LAPCR的方法,从猪的基因组中获得约2.0kb的猪α1,... 本实验室已克隆到猪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α1,3GT,第九外显子不全)。其中pMD3arm载体上有5.0kb的片段,该片段包括了小部分第8外显子,完整的第8内含子和一部分第9外显子。本实验中利用LAPCR的方法,从猪的基因组中获得约2.0kb的猪α1,3GT的第9外显子序列的扩增产物,将片段克隆于pGEMTeasy载体。将5.0kb和2.0kb片段分别作为打靶载体的5′,3′同源臂,以neo为正选择标记基因,以GFP为负选择标记基因,构建敲除猪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并同时能表达人白细胞抗原HLAG1基因的的打靶载体pZJ。经酶切图谱和测序结果的鉴定成功地构建出敲除猪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并同时能表达人白细胞抗原HLAG1基因的正负双向选择的打靶载体,为异种器官移植提供了很好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 3-乳糖基转移酶基因 基因打靶 人白细胞抗原HLA-G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C在TNF-α诱导内皮细胞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表达中的作用
6
作者 季玉红 贲志云 +3 位作者 汪晓莺 孙晓雷 钱佶 肖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53-656,共4页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KC)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内皮细胞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I(β-1,4.GaIT—I)表达的调节作用,以及对内皮细胞骨架结构改变及其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分别用PKC激动剂或几种不同类型的PKC抑制...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KC)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内皮细胞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I(β-1,4.GaIT—I)表达的调节作用,以及对内皮细胞骨架结构改变及其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分别用PKC激动剂或几种不同类型的PKC抑制剂预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再用TNF一仅刺激HUVECs,应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1,4-GaIT—I表达变化,应用细胞荧光染色观察B-1,4-GalT—I催化的糖链的表达变化及细胞骨架结构的改变,通过内皮-单核细胞黏附试验观察HUVECs黏附能力的改变。结果:几种不同类型的PKC抑制剂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TNF-α刺激HUVECs引起的β-1,4-GaIT—I表达的上调,PKC激动剂能够使上调的β-1,4-GaIT—I的表达进一步增加;在HUVECs中β-1,4-GaIT—I与细胞骨架有共同定位,PKC抑制剂显著抑制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骨架蛋白的重构和β-1,4-GaIT—I细胞内的再分布;PKC抑制剂显著抑制TNF—α诱导的内皮一单核细胞黏附能力的上调。结论:PKC可能参与调节TNF—α诱导的HUVECsβ—1,4-GaIT—I的表达,并且可能多种类型的PKC参与了这一调节过程;PKC可能通过对β-1,4-GaIT—I的调节进而影响炎症过程中内皮细胞骨架蛋白的重构及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黏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 4-乳糖基转移酶-I 蛋白激酶C 内皮细胞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I在钳夹伤后大鼠坐骨神经中表达的变化
7
作者 朱敏 沈爱国 +2 位作者 丁炯 顾晓松 王鹤鸣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1-295,共5页
为了观察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β-1,4-galactosyltransferase-Ⅰ,β-1,4-GalT-Ⅰ)在正常和钳夹伤后大鼠坐骨神经中表达的变化,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从小鼠坐骨神经中特异性地扩增β-1,4-GalT-ⅠcDNA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GE... 为了观察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β-1,4-galactosyltransferase-Ⅰ,β-1,4-GalT-Ⅰ)在正常和钳夹伤后大鼠坐骨神经中表达的变化,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从小鼠坐骨神经中特异性地扩增β-1,4-GalT-ⅠcDNA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GEM-T载体。采用体外转录的方法合成地高辛标记的正、反义β-1,4-GalT-ⅠRNA探针。通过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的方法,观察β-1,4-GalT-ⅠmRNA在正常和夹伤大鼠坐骨神经中的表达及其变化。结果表明:β-1,4-GalT-Ⅰ mRNA在大鼠坐骨神经的髓鞘中表达,在夹伤坐骨神经后1-2d,β-1,4-GalTⅠmRNA在坐骨神经的表达最高,于夹伤后1周开始下降,在夹伤后1个月恢复至正常水平。上述结果提示坐骨神经夹伤后β-1,4-GalTⅠmRNA的表达发生变化,并且主要表达在坐骨神经的Schwann细胞。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β-1,4-GalT-Ⅰ在周围神经再生中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 4-乳糖基转移酶- RT-PCR 原位杂交 坐骨神经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17肽对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神经元IRS和PI3K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姚洁 盛树力 +4 位作者 闵嵘 赵志炜 姬志娟 刘梦霞 王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通过对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在海马表达的观察,研究APP17肽对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神经元信号转导途径上游步骤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2只:正常对照组(... 目的通过对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在海马表达的观察,研究APP17肽对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神经元信号转导途径上游步骤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2只:正常对照组(C组)、D-半乳糖模型组(D组)、APP17肽治疗组(D+P组)。D、D+P 2组每日皮下注射半乳糖100mg·kg^-1。D+P组每周一、二、五皮下给药APP17肽0.35μg/只。4个月后,小鼠灌注固定,行脑冰冻切片,用PI3K、IRS-1、IRS-2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应用IRS—1抗体染色。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海马神经元胰岛素受体底物-1、胰岛素受体底物-2、PI3K的表达,结果显示3种抗体C组深染的阳性细胞排列整齐。染色深,突起深染,可见2—3级分支,细胞计数与D组差异有显著性;D组海马阳性反应细胞着色浅,少有突起,细胞数目少,分别为正常对照的67.5%、63.68%和48.6%。APP17肽治疗组(D+P组)染色结果与C组相似,阳性细胞数目接近C组,与半乳糖老化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阳性细胞突起少于C组,排列亦不如C组整齐。Western blot结果亦显示D组海马表达IRS-1减少,应用17肽后IRS-1表达上调,但不如C组数值高。结论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神经元IRS—1、IRS-2、PI3K的表达明显下降;APP17肽能上调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IRS—1、IRS-2和PI3K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17肽 乳糖 海马 胰岛素受体底物1、2 磷脂酰肌醇-3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半乳糖凝集素-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蒋鲲 陈和斌 +4 位作者 王莹 胡艳 方玉蓉 陈鹏 王艳丽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哮喘患儿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和比较45例哮喘患儿(哮喘组)及15例气管异物或气道畸形患儿(对照组)血清和BALF中Gal-3、TGF...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哮喘患儿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和比较45例哮喘患儿(哮喘组)及15例气管异物或气道畸形患儿(对照组)血清和BALF中Gal-3、TGF-β1水平。结果哮喘组患儿的血清和BALF中的Gal-3、TGF-β1水平均较对照组高;中重度哮喘患儿的血清和BALF中Gal-3、TGF-β1水平均高于轻度哮喘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哮喘组患儿血清中的Gal-3、TGF-β1水平与相应的BALF中的Gal-3、TGF-β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910、0.914,P均<0.05);血清中Gal-3水平与TGF-β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932,P<0.05)。结论哮喘患儿血清和BALF中Gal-3、TGF-β1水平均明显升高,可能参与了哮喘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乳糖凝集素-3 转化生长因子-Β1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通道蛋白-3和水通道蛋白-1在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晶状体中表达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熊 王平 +2 位作者 陈瑜 赵婷 仲苏鄂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60-764,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晶状体中氯离子通道蛋白-3(CLC-3)和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CLC-3和AQP-1与白内障发病的关系。方法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8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8只)、生理盐水组(40只)和半乳糖性白内障模... 目的研究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晶状体中氯离子通道蛋白-3(CLC-3)和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CLC-3和AQP-1与白内障发病的关系。方法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8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8只)、生理盐水组(40只)和半乳糖性白内障模型组(Gal组)(40只)。生理盐水组和Gal组根据处理时间不同各亚分为5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大鼠。Gal组单侧眼球后注射D-半乳糖生理盐水注射液,生理盐水组同期单侧眼球后注射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每日裂隙灯下观察大鼠晶状体混浊的动态变化,并参照Kador等的分级标准分期记录。分别于第1次给药后第3、7、14、21、30天在全身麻醉下处死各组实验大鼠,摘出晶状体,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晶状体中CLC-3mRNA和AQP-1mRNA含量的变化。结果透明晶状体和半乳糖性白内障晶状体中均有CLC-3mRNA和AQP-1mRNA的表达;生理盐水组各时间点CLC-3mRNA和AQP-1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l组于3、7、14d时CLC-3mRNA表达逐渐增高,均高于同期生理盐水组,到14d时约达正常水平的7倍,21d、30d时又有所下降,均低于同期生理盐水组(P<0.01);各时间点晶状体CLC-3mRNA含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于3d时AQP-1mRNA表达已下降,与同期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白内障的进一步发展,AQP-1mRNA含量逐渐降低,均低于同期生理盐水组(P<0.01);各时间点晶状体AQP-1mRNA含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晶状体中CLC-3和AQP-1表达的变化可能与白内障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通道蛋白-3 水通道蛋白-1 实时荧光定量PCR 白内障 晶状体 D-乳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乳糖凝集素-3和黏蛋白-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11
作者 张心武 马双余 张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8-110,114,共4页
目的研究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和黏蛋白-1(mucin-1,MUC1)在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标本45例,另取癌旁非肿瘤组织20例作为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 目的研究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和黏蛋白-1(mucin-1,MUC1)在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标本45例,另取癌旁非肿瘤组织20例作为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al-3和MUC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Gal-3在癌旁组织、大肠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0%、73.3%,大肠癌中Gal-3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Gal-3的阳性表达率为61.5%(16/26);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为89.5%(1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3)。MUC1在癌旁组织、大肠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54.5%,大肠癌中MUC1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MUC1的阳性表达率为34.6%(9/26);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为84.2%(16/19),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9)。结论大肠癌中Gal-3和MUC1表达高于癌旁组织,提示其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发生;Gal-3和MUC1在有淋巴结转移者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提示其可能与大肠癌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乳糖凝集素-3(Gal-3) 黏蛋白-1(MUC1) 免疫组织化学 淋巴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ST2和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与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鲁洁 黄晓红 +8 位作者 伍熙 崔颢 王婧金 肖明虎 郭颖 宋昌鹏 郑欣馨 房晓楠 王水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6-171,共6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ST2(s ST2)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与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1-03至2016-02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改良Morrow手术的HOCM患者200例,采用酶联免疫... 目的:探讨可溶性ST2(s ST2)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与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1-03至2016-02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改良Morrow手术的HOCM患者20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浆s ST2与Gal-3水平。根据血浆s ST2水平进行三分位数分组:低s ST2组(<9.05 ng/ml)、中s ST2组(9.05~16.74 ng/ml)及高s ST2组(>16.74 ng/ml);根据血浆Gal-3水平进行三分位数分组:低Gal-3组(<6.19 ng/ml)、中Gal-3组(6.19~8.22 ng/ml)、高Gal-3组(>8.22 ng/ml)。另外收集了42例无心脏疾病的志愿者血液样本作为正常对照,并按照性别和年龄匹配了42例HOCM患者,比较两者血浆中sS T2与Gal-3水平的差异。使用Cox回归模型评估血浆sS T2和Gal-3水平对主要终点事件(全因死亡或心血管住院)的预测价值。结果:ELISA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者相比,HOCM患者的血浆s ST2和Gal-3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中位随访26个月时,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血浆s ST2及Gal-3不同水平组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log-rank P分别为0.06和0.68)。Cox回归分析表明,血浆sS T2和Gal-3水平都不能独立预测终点事件(P均>0.05),而年龄是复合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HR=1.06,95%CI:1.02~1.11,P<0.01)。结论:尽管HOCM患者的血浆sS T2与Gal-3水平升高,但血浆sS T2和Gal-3水平与心肌切除术后HOCM患者临床预后无关。年龄增长是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后HOCM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事件住院的复合终点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白细胞介素1 乳糖凝集素-3 心肌病 肥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法构建小鼠α-1,3-GT基因沉默载体研究
13
作者 刘中华 谷习文 +3 位作者 郑新民 魏庆信 赵献军 肖红卫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7-189,共3页
在已报道的shRNA序列前加上人类H1启动子,设计一段沉默小鼠α-1,3-GT基因的siRNA序列,针对该序列分段设计引物,完全采用PCR法将其连接起来,然后把该序列克隆到pGEM-T载体中,构建出针对小鼠α-1,3-GT基因的特异性沉默载体,为进一步获得α... 在已报道的shRNA序列前加上人类H1启动子,设计一段沉默小鼠α-1,3-GT基因的siRNA序列,针对该序列分段设计引物,完全采用PCR法将其连接起来,然后把该序列克隆到pGEM-T载体中,构建出针对小鼠α-1,3-GT基因的特异性沉默载体,为进一步获得α-1,3-GT基因沉默小鼠,构建异种器官移植用小鼠模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RNA 基因沉默 α-1 3-乳糖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基转移酶B4GALT2对人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
14
作者 宋梦琪 刘美杉 +5 位作者 李春震 赵立媛 俞数 何懿娴 徐胜 于益芝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78-1185,共8页
目的:探究β-1, 4-半乳糖基转移酶2(B4GALT2)对人乳腺癌MCF-7、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TCGA数据库和CPTAC蛋白组学数据库数据分析B4GALT2 mRNA和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目的:探究β-1, 4-半乳糖基转移酶2(B4GALT2)对人乳腺癌MCF-7、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TCGA数据库和CPTAC蛋白组学数据库数据分析B4GALT2 mRNA和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中国人乳腺癌组织中B4GALT2蛋白的表达加以验证。采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数据分析乳腺癌组织中B4GALT2m RNA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常规培养MCF-7、MDA-MB-231细胞,用转染试剂将siNC、siRNA#1、siRNA#2、空载体和B4GALT2过表达载体转染至MCF-7、MDA-MB-231细胞中,分为NC、siRNA#1、siRNA#2、空载体和OE-B4GALT2组。用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敲减B4GALT2对MCF-7、MDA-MB-23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敲减B4GALT2对MCF-7、MDA-MB-231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WB法检测敲减或过表达B4GALT2对MCF-7、MDA-MB-231细胞中PI3K/AKT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在乳腺癌组织中B4GALT2 mRNA和蛋白质均呈高表达(P <0.01),B4GALT2蛋白在中国人乳腺癌组织中也呈高表达(P <0.000 1),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果。B4GALT2高表达与患者总生存期(OS)、无复发生存期(PFS)和进展后生存期(PPS)缩短明显相关(P <0.01,P <0.05,P <0.001)。敲减B4GALT2表达后MCF-7、MDA-MB-231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被明显抑制(均P <0.01),PI3K/AKT信号通路被明显抑制(均P <0.01);过表达B4GALT2后PI3K/AKT信号通路被明显激活(均P <0.01)。结论:B4GALT2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可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MCF-7、MDA-MB-231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β-1 4-乳糖基转移酶2 MCF-7细胞 MDA-MB-231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PI3K/AKT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半乳糖混合物的分离与检测 被引量:7
15
作者 罗倩 王晓丹 +2 位作者 王卿卿 张丽丽 赵长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92-395,共4页
研究了利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对糖类物质柱前衍生化的方法,优化了反应时间、衍生试剂PMP用量等衍生化条件,最终确立了衍生化的最佳条件为:底物与衍生化试剂加入体积比为1∶3,反应时间120min,反应后样品稀释5倍。采用硅胶柱... 研究了利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对糖类物质柱前衍生化的方法,优化了反应时间、衍生试剂PMP用量等衍生化条件,最终确立了衍生化的最佳条件为:底物与衍生化试剂加入体积比为1∶3,反应时间120min,反应后样品稀释5倍。采用硅胶柱层析并结合薄层层析,最佳的分离条件为:硅胶柱的柱高为25cm(干硅胶的质量约为24.13g),80mL的洗脱液,加样量为1mL标准液,流速11~12d/min。三糖分离时间约为4.5h,四糖分离时间约为7h,五糖分离时间约为1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乳糖 高效液相色谱 衍生化 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 硅胶柱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Tim-3/Galectin-9的表达变化及其与巨噬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16
作者 代娇 宋秋玲 +2 位作者 段慧英 王露乔 毕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01-1105,共5页
目的探究活动期肺结核(ATB)患者血清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sTim-3)和半乳糖凝集素-9(sGal-9)水平,以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im-3/Gal-9的表达变化,及其与M1型巨噬细胞特征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M2型巨噬细胞特征... 目的探究活动期肺结核(ATB)患者血清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sTim-3)和半乳糖凝集素-9(sGal-9)水平,以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im-3/Gal-9的表达变化,及其与M1型巨噬细胞特征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M2型巨噬细胞特征因子精氨酸酶-1(Arg-1)的相关性。方法选取ATB患者33例,31例潜伏期肺结核患者(LTBI)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sTim-3和sGal-9水平以及巨噬细胞特征因子iNOS和Arg-1;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面Tim-3/Gal-9的表达变化。结果 ATB患者血清sTim-3、sGal-9、iNOS、Arg-1以及外周血PBMC上Tim-3和Gal-9 mRNA水平与LTBI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空洞型ATB患者血清iNOS、Arg-1以及PBMC上Tim-3 mRNA水平与非空洞型ATB患者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性分析发现ATB患者血清sTim-3、Tim-3 mRNA与iNOS呈负相关(r=-0.333 7、-0.515 1,P <0.05),与Arg-1呈正相关(r=0.537 9、0.382 5,P <0.05);而sGal-9和Gal-9 mRNA与iNOS间无相关性,sGal-9与Arg-1间亦无相关性,Gal-9 mRNA与Arg-1间呈正相关(r=0.485 9,P <0.05);治疗后血清sTim-3、sGal-9和Arg-1及PBMC上Tim-3和Gal-9 mRNA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而iNOS则显著上调。结论 Tim-3/Gal-9在ATB患者治疗前后均中存在一定的变化,并与巨噬细胞极化特征标志物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肺结核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 乳糖凝集素-9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精氨酸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8/IL-18BP介导NK-92MI细胞杀伤GTKO猪内皮细胞的初步研究
17
作者 孟强 张文杰 +4 位作者 吴伟康 牛坤伟 杨龙 张玄 陶开山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5-82,共8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8/IL-18结合蛋白(BP)介导自然杀伤(NK)-92MI细胞杀伤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GGTA1)基因敲除(GTKO)猪内皮细胞的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将NK-92MI细胞分为NK组、NK+IL-18组、NK+GTKO组、IL-18+NK+GTKO组和IL-18+IL...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8/IL-18结合蛋白(BP)介导自然杀伤(NK)-92MI细胞杀伤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GGTA1)基因敲除(GTKO)猪内皮细胞的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将NK-92MI细胞分为NK组、NK+IL-18组、NK+GTKO组、IL-18+NK+GTKO组和IL-18+IL-18BP+NK+GTKO组,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NK-92MI细胞中炎症相关基因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NK-92MI细胞对GTKO猪内皮细胞的杀伤效应,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GTKO猪内皮细胞的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具有杀伤效应的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NK组、NK+IL-18组以及NK+GTKO组比较,IL-18+NK+GTKO组NK-92MI细胞中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8、IL-3、IL-6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IL-18+NK+GTKO组比较,IL-18+IL-18BP+NK+GTKO组NK-92MI细胞中IFN-γ、TNF-α、IL-8、IL-3、IL-6和GM-CSF的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NK+GTKO组相比,IL-18+NK+GTKO组NK-92MI细胞中穿孔素、颗粒酶B和IFN-γ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NK-92MI细胞对GTKO猪内皮细胞的杀伤率增加,GTKO猪内皮细胞凋亡率增加,GTKO猪内皮细胞中B淋巴细胞瘤-2(Bcl-2)相关X蛋白(Bax)/Bcl-2和裂解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leaved Caspase)-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的比例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IL-18+NK+GTKO组比较,IL-18+IL-18BP+NK+GTKO组穿孔素、颗粒酶B、IFN-γ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NK-92MI细胞对GTKO猪内皮细胞的杀伤率降低,GTKO猪内皮细胞凋亡率下降,GTKO猪内皮细胞中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3/Caspase-3的比例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IL-18BP可阻断IL-18诱导的NK-92MI细胞中炎症相关基因表达和NK-92MI细胞杀伤GTKO猪内皮细胞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18结合蛋白 异种肝移植 自然杀伤细胞 凋亡 α-1 3-乳糖基转移酶(ggta1) 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 穿孔素 颗粒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皂苷Rg1调控SD大鼠海马抗氧化物(酶)抗衰老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婷婷 李兴国 +5 位作者 李守民 李燕玲 傅希玥 孙俊 艾青龙 陆地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7-373,共7页
目的:探讨三七皂苷Rg1(notoginsenoside,Rg1)抗衰老的分子机制。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采用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联合腹腔注射D-半乳糖(D-gal)构建SD大鼠衰老模型,并同时给予三七皂苷... 目的:探讨三七皂苷Rg1(notoginsenoside,Rg1)抗衰老的分子机制。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采用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联合腹腔注射D-半乳糖(D-gal)构建SD大鼠衰老模型,并同时给予三七皂苷Rg1预防性治疗,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MWM)进行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检测;用化学比色法检测海马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中caspase-3前体蛋白和Bcl-2的含量。结果:衰老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在第Ⅲ象限逗留的时间明显减少(P<0.05),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海马GR和T-SOD的含量降低(P<0.05),caspase-3前体蛋白阳性神经元数明显减少(P<0.05),caspase-3前体蛋白活化切割增加(P<0.05);而三七皂苷Rg1处理后: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在第III象限逗留的时间明显增加(P<0.05),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海马GR和T-SOD的含量升高(P<0.05),caspase-3前体蛋白阳性神经元数明显增加(P<0.05),caspase-3前体蛋白活化切割减少(P<0.05)。而Bcl-2阳性神经元数及表达在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皂苷Rg1能通过上调衰老模型大鼠海马抗氧化物(酶)GR和T-SOD的含量、抑制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前体蛋白的活化切割,而改善学习记忆能力,对抗大鼠神经系统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皂苷RG1 抗氧化物(酶) caspase-3前体蛋白 衰老 β淀粉样蛋白1-42 D-乳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热量超短波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早期CoQ10和C1GALT1C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娆 彭龙开 +1 位作者 颜益红 樊永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34,共11页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在不同时间点予以无热量超短波(ultrashort wave,USW)治疗后脑内辅酶Q10(coenzyme Q10,CoQ10)、β1,3-半乳糖基转移酶-特异性伴侣1(β1,3-galactosyl transferase specific chaperone 1,C1GALT1C1)表达水...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在不同时间点予以无热量超短波(ultrashort wave,USW)治疗后脑内辅酶Q10(coenzyme Q10,CoQ10)、β1,3-半乳糖基转移酶-特异性伴侣1(β1,3-galactosyl transferase specific chaperone 1,C1GALT1C1)表达水平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5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1组是作为对照的假手术组,线栓插入深度为1 cm;其余4组为实验组(分别为模型1 d组、USW1 d组、模型3 d组、USW3 d组),线栓插入深度为18 mm,2 h后予以再灌注。4个实验组中,每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行盐酸2,3,5-三苯基四氮(2,3,5-triphenyltetrazoliumchloride,TTC)染色,其余5只大鼠行蛋白质印迹法和real-time PCR检测,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值和缺血侧大脑中CoQ10和C1GALT1C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TTC染色后所得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值中,假手术组未见脑梗死,比值为0;实验组随着病程延长和USW治疗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蛋白质印迹法和real-time PCR检测显示:假手术组CoQ10相对表达量最高,但实验组CoQ10相对表达量随着病程延长和USW治疗呈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假手术组C1GALT1C1的相对表达量最低,但实验组C1GALT1C1的相对表达量随着病程延长和USW治疗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无热量USW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可能通过上调CoQ10表达及下调C1GALT1C1表达而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波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辅酶Q10 β1 3-乳糖基转移酶-特异性伴侣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端岩藻糖基化抑制剂对环孢素诱导的肾脏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毛凯锋 罗嘉亮 +2 位作者 林芬望 左大明 叶俊生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6-633,共8页
目的 探讨末端岩藻糖基化抑制剂2-脱氧-D-半乳糖(2-D-gal)对环孢素(CsA)诱导的肾脏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15只8~10周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trl组)、CsA组和CsA+2-D-gal组,每组各5只。通过蛋白质印迹... 目的 探讨末端岩藻糖基化抑制剂2-脱氧-D-半乳糖(2-D-gal)对环孢素(CsA)诱导的肾脏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15只8~10周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trl组)、CsA组和CsA+2-D-gal组,每组各5只。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trl组和CsA组小鼠肾脏组织岩藻糖基转移酶1(FUT1)和EMT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Ctrl组和CsA组小鼠肾脏组织末端岩藻糖的表达,Masson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肾脏组织纤维化情况,并检测各组小鼠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水平。体外建立CsA诱导肾小管上皮HK2细胞EMT模型,分别用0、2.5、5.0和10.0μmol/L的CsA刺激HK2细胞24 h,另将HK2细胞分为Ctrl组、2-D-gal组、CsA组和CsA+2-D-gal组,观察不同浓度CsA刺激后及各组HK2细胞形态,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CsA刺激后及各组HK2细胞FUT1、E-cadherin、Vimentin和α-SMA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Ctrl组和CsA组HK2细胞末端岩藻糖的表达。结果 与Ctrl组比较,CsA组小鼠肾脏组织E-cadherin的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FUT1、Vimentin和α-SMA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均为P<0.05),小鼠肾脏组织末端岩藻糖表达增多。与Ctrl组比较,CsA组和CsA+2-Dgal组小鼠的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水平均升高,与CsA组比较,CsA+2-D-gal组小鼠的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与Ctrl组比较,CsA组和CsA+2-D-gal组小鼠肾脏组织胶原纤维沉积均增多,α-SMA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与CsA组比较,CsA+2-D-gal组小鼠肾脏组织胶原纤维沉积减少,α-SMA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均为P<0.05)。随着CsA的浓度增加,HK2细胞的形态由正常的鹅卵石样逐渐变长变细,HK2细胞FUT1、Vimentin和α-SMA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呈浓度依赖性。与Ctrl组比较,CsA组HK2细胞末端岩藻糖表达增多。CsA处理的基础上联合2-D-gal干预后,CsA+2-D-gal组的HK2细胞形态恢复到与正常HK2细胞形态相似。与CsA组比较,CsA+2-D-gal组的HK2细胞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Vimentin和α-SMA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下降(均为P<0.05)。结论 CsA在体内和体外均可诱导EMT发生,并且伴有末端岩藻糖基化水平增加。2-D-gal可以通过抑制末端岩藻糖基化来抑制CsA诱导的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脱氧-D-乳糖 环孢素 肾毒性 上皮-间充质转化(EMT) 肾脏纤维化 岩藻糖基转移酶1(FUT1) 末端岩藻糖 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