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活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变位酶活性的中药组分筛选 被引量:1
1
作者 郭茜文 李文斌 +4 位作者 王荣 李加忠 张汝学 张晓静 王子晗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0-437,共8页
目的:从中药组分中筛选2,3-二磷酸甘油酸(BPG)变位酶(BPGM)的激活剂,以提高红细胞的缺氧耐受性。方法:以红细胞胞浆蛋白BPGM为受体,常用中药成分数据库为配体,经过里宾斯基五规则类药性筛选后,采取刚性对接(LibDock)和半柔性对接(CDOCK... 目的:从中药组分中筛选2,3-二磷酸甘油酸(BPG)变位酶(BPGM)的激活剂,以提高红细胞的缺氧耐受性。方法:以红细胞胞浆蛋白BPGM为受体,常用中药成分数据库为配体,经过里宾斯基五规则类药性筛选后,采取刚性对接(LibDock)和半柔性对接(CDOCKER)进行虚拟筛选;提取红细胞胞浆蛋白,验证筛选出来的化合物对红细胞胞浆中BPGM亲和力的影响;最后,体外孵育红细胞,建立红细胞缺氧模型,并验证化合物对红细胞缺氧模型中BPGM活性的影响。结果:通过刚性对接和半柔性对接优选出与BPGM结合能前十的化合物。用这十种化合物孵育胞浆蛋白,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迷迭香酸甲酯各剂量组、二氢姜黄素大剂量组、八氢姜黄素中剂量组和阿魏酸松柏酯大剂量组可以进一步激活BPGM,从而显著增加常氧红细胞中的2,3-BPG含量(均P<0.05);四氢姜黄素小剂量组、橙黄胡椒酰胺大剂量和小剂量组、六氢姜黄素各剂量组和N-p-香豆酰-羟色胺中剂量组常氧红细胞2,3-BPG含量有增加的趋势(均P>0.05)。缺氧红细胞在加入中剂量迷迭香酸甲酯、中剂量八氢姜黄素、大剂量六氢姜黄素和中剂量N-p-香豆酰-羟色胺后,2,3-BPG含量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迷迭香酸甲酯、八氢姜黄素、六氢姜黄素和N-p-香豆酰-羟色胺可以激活BPGM从而提高缺氧红细胞中2,3-BPG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2 3-二磷酸甘油酸 2 3-二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分子对接 中药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5调控细胞焦亡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乔兵兵 李世朋 +2 位作者 宋浩森 季敏 赵龙栓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2-420,共9页
目的研究磷酸甘油酸变位酶5(PGAM5)调控细胞焦亡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建立C57小鼠肝脏IRI模型,随机分别予再灌注6 h(6 h组)与12 h(12 h组),并设立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10只。分析IRI对小鼠肝组织及血清... 目的研究磷酸甘油酸变位酶5(PGAM5)调控细胞焦亡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建立C57小鼠肝脏IRI模型,随机分别予再灌注6 h(6 h组)与12 h(12 h组),并设立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10只。分析IRI对小鼠肝组织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分析小鼠肝脏IRI过程中PGAM5、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1的表达情况。建立肝细胞IRI模型(IRI组),采用Caspase-1抑制剂Z-YVAD-FMK预处理后再建立肝细胞IRI模型(抑制剂组),将未处理的AML12细胞作为对照组,分析抑制Caspase-1活性对细胞焦亡的影响。采用脂质体3000将PGAM5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siRNA组)和siRNA阴性对照(siRNA-NC)(siRNA-NC组)转染至AML12细胞,再建立肝细胞IRI模型,将未处理的AML12细胞作为对照组,分析PGAM5调控细胞焦亡对肝细胞IRI的影响。结果 6 h组和12 h组小鼠肝组织中部分肝细胞水肿,肝窦区变窄,中央静脉充血,偶见点灶状坏死等,且12 h组较6 h组病变加重。与Sham组小鼠比较,6 h组和12 h组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升高,且12 h组高于6 h组;6 h组和12 h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升高,12 h组低于6 h组;6 h组和12 h组小鼠肝组织IL-1β信使核糖核酸(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12 h组低于6 h组;6 h组和12 h组肝组织细胞凋亡率升高,12 h组低于6 h组(P<0.01~0.05)。与Sham组小鼠比较,6 h组和12 h组小鼠肝组织PGAM5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且12 h组高于6 h组(P<0.01~0.05);6 h组和12 h组肝组织PGAM5、Caspase-1蛋白表达增多。IRI组细胞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裂解Caspase(cleaved Caspase)-1及Gasdermin D(GSDMD)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GSDMD荧光强度较对照组增强;抑制剂组NLRP3、cleaved Caspase-1及GSDMD蛋白相对表达量较IRI组下降,GSDMD荧光强度较IRI组减弱(P<0.01~0.05)。与对照组比较,siRNA-NC组细胞存活率下降,PGAM5、NLRP3、cleaved Caspase-1、GSDMD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1~0.05);与siRNA-NC组比较,siRNA组细胞存活率升高,PGAM5、NLRP3、cleaved Caspase-1、GSDMD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P<0.01~0.05)。结论 PGAM5可加重小鼠肝脏IRI,其机制可能为通过PGAM5/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调控细胞焦亡,加速肝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肝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IRI) 磷酸甘油酸5(PGAM5)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Caspase)-1 NOD样受体蛋白3(NLRP3)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白细胞介素(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大肠杆菌工程菌生产2,3-二磷酸甘油酸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晚 郑茂发 黄伟达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0-155,共6页
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表达人源BPGM(bisphosphoglycerate mutase二磷酸甘油酸变位酶,E.C.2.7.5.4.)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内,并进行培养条件的优化摸索,通过向培养基内加入葡萄糖使大肠杆菌大量发酵生产2,3-BPG(2,3-bisphosphoglycerate... 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表达人源BPGM(bisphosphoglycerate mutase二磷酸甘油酸变位酶,E.C.2.7.5.4.)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内,并进行培养条件的优化摸索,通过向培养基内加入葡萄糖使大肠杆菌大量发酵生产2,3-BPG(2,3-bisphosphoglycerate,2,3-二磷酸甘油酸).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葡萄糖质量浓度为10 g/L,诱导时间为4 h,大肠杆菌工程菌表达的2,3-BPG含量最高.如果诱导后加入终质量分数为0.5%的Tween 80可以有效促进2,3-BPG分泌到培养基中.诱导后4 h添加新培养基,补加葡萄糖可以使2,3-BPG的产量提高1倍,达到7.5 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二磷酸甘油酸 二磷酸甘油酸 糖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在肿瘤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梁倩 沈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3-466,共4页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phosphoglycerate mutase 1,PGAM1)作为糖酵解通路的重要酶之一,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肿瘤患者预后呈负相关。PGAM1催化糖酵解通路中3-磷酸甘油酸(3-phosphoglycerate,3-PG)转化生成2-磷酸甘油酸(2-phosphog...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phosphoglycerate mutase 1,PGAM1)作为糖酵解通路的重要酶之一,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肿瘤患者预后呈负相关。PGAM1催化糖酵解通路中3-磷酸甘油酸(3-phosphoglycerate,3-PG)转化生成2-磷酸甘油酸(2-phosphoglycerate,2-PG),促进葡萄糖代谢和能量生成。PGAM1通过调节3-PG与2-PG的转化平衡来影响其他代谢通路,参与细胞内生物大分子合成和维持氧化还原稳态,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及转移。PGAM1作为潜在的抗肿瘤靶标,其抑制剂的研发也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热点之一。该文对PGAM1结构、调控、在肿瘤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以及PGAM1抑制剂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糖酵解 磷酸甘油酸1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