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基丙烯酸甲酯/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溶液共聚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赵洪池 高姗姗 +1 位作者 闰明涛 高俊刚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9-42,共4页
引入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MSPMA)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进行改性,以乙酸丁酯为溶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甲酯/TMSPMA共聚物。研究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对溶液聚合转化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仪、... 引入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MSPMA)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进行改性,以乙酸丁酯为溶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甲酯/TMSPMA共聚物。研究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对溶液聚合转化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和热重分析仪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红外谱图中1085cm^-1叫处S-O-C键的吸收峰和核磁共振谱图中δ=0.67处Si的α位氢核共振峰,均证明TMSPMA已经与MMA共聚;升高反应温度、延长反应时间和增大引发剂浓度均提高了聚合反应转化率;未交联的共聚物热稳定性随TMSPMA浓度增加而下降;有机硅氧烷交联后,共聚物(单体浓度比为16:1,摩尔比,下同)的起始分解温度为250℃,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 Γ-甲基丙烯丙基甲氧基 甲基丙烯酸甲酯 溶液共聚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二氧化硅杂化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邱凤仙 周钰明 刘举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31,51,共4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醋酸乙烯酯/二氧化硅杂化聚合物材料;用紫外光谱(UV),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溶胶抽提结果表明杂化材料体系中凝胶的含量很高;SEM观察了杂化材料的形貌;示差扫...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醋酸乙烯酯/二氧化硅杂化聚合物材料;用紫外光谱(UV),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溶胶抽提结果表明杂化材料体系中凝胶的含量很高;SEM观察了杂化材料的形貌;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热重法(TG)测试分析了材料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丙基甲氧基 醋酸乙烯酯 杂化材料 性能研究 制备 共聚物 傅立叶红外光谱 示差扫描量热法 溶胶-凝胶法 聚合物材料 SEM观察 紫外光谱 结构表征 材料体系 热稳定性 测试分析 热重法 抽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乳液共聚动力学研究
3
作者 赵洪池 吴秀亭 +3 位作者 高姗姗 高玲玲 宋智伟 白海英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2-36,共5页
以苯乙烯(St)、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MSPMA)为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为复合乳化剂,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了St-TMSPMA共聚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1090 cm-1处Si—O—Si键的吸收峰和17... 以苯乙烯(St)、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MSPMA)为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为复合乳化剂,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了St-TMSPMA共聚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1090 cm-1处Si—O—Si键的吸收峰和1723 cm-1处羰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峰表明TMSPMA与St发生了共聚反应;研究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乳化剂浓度和TMSPMA浓度对乳液共聚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反应温度、增大引发剂或乳化剂浓度以及降低TMSPMA浓度都可以提高聚合反应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Γ-甲基丙烯丙基甲氧基 乳液共聚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BA/KH-570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在云母增强聚丙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兵 赵若飞 +1 位作者 戴干策 胡春圃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57-262,共6页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 ,合成了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和 3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三元共聚物 ,发现该共聚合体系是一“活性”/受控聚合体系 ,三元共聚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得以确认。研究了该三元共聚物作为...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 ,合成了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和 3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三元共聚物 ,发现该共聚合体系是一“活性”/受控聚合体系 ,三元共聚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得以确认。研究了该三元共聚物作为大分子偶联剂对云母增强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苯乙烯 丙烯酸丁酯 3-甲基丙烯氧基丙基甲氧基 云母增强聚丙烯 元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H-570改性107硅橡胶的紫外光固化行为及性能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海银 潘维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3-97,共5页
采用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二端羟基二甲基聚硅氧烷(107硅橡胶)为原料,盐酸作为催化剂,在水与甲苯混合体系中制备了一系列含有丙烯酰氧基团的硅氧烷预聚体,探讨了原料质量比例、原料黏度大小对制备硅氧烷预聚体的... 采用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二端羟基二甲基聚硅氧烷(107硅橡胶)为原料,盐酸作为催化剂,在水与甲苯混合体系中制备了一系列含有丙烯酰氧基团的硅氧烷预聚体,探讨了原料质量比例、原料黏度大小对制备硅氧烷预聚体的光固化行为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热失重分析等手段对硅氧烷预聚体及光固化后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硅氧烷预聚体外观无色透明澄清,黏度可调,具有优异的紫外光(UV)固化特性,同时固化后产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其5%热失重温度均高于300℃;同时研究了合成硅氧烷预聚体在UV固化有机硅压敏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聚体 Γ-甲基丙烯丙基甲氧基 橡胶 盐酸 丙烯 压敏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H-570功能化石墨烯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4
6
作者 时镜镜 马文石 林晓丹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136,共6页
采用Hummers法对天然石墨进行氧化处理制备了氧化石墨烯,通过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氧化石墨烯反应得到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然后在水合肼的作用下制备了功能化石墨烯。未烘干的功能化石墨烯在超声处理下,能稳定分散在体积比为... 采用Hummers法对天然石墨进行氧化处理制备了氧化石墨烯,通过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氧化石墨烯反应得到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然后在水合肼的作用下制备了功能化石墨烯。未烘干的功能化石墨烯在超声处理下,能稳定分散在体积比为9∶1(V/V)的乙醇/水、丙酮/水或N,N-二甲基甲酰胺/水的混合溶剂中。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X射线衍射对样品结构、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KH-570上的硅氧烷与氧化石墨烯上的羟基发生了反应,经水合肼还原后,功能化石墨烯的无序度增加,层间距也比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的缩小了。功能化石墨烯在DMF/水中呈高度剥离状态,片层厚度为1.1~2.3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甲基丙烯丙基甲氧基 化石墨烯 石墨烯 功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性聚硅氧烷微乳液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董建朋 吴明华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12期1738-1741,1745,共5页
采用微乳液聚合法,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原料,合成半透明的反应性聚硅氧烷微乳液,研究了聚合工艺因素对单体转化率、乳液透射率、粒径及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4用量... 采用微乳液聚合法,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原料,合成半透明的反应性聚硅氧烷微乳液,研究了聚合工艺因素对单体转化率、乳液透射率、粒径及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4用量为10%,DBSA用量为12%(占D4),KH-570用量为6%(占D4),乳化剂SDS、AEO-7、AEO-9按质量比4:2:1复合,用量为6%,助乳化剂tT醇用量为0.5%,温度为80—85℃,反应时间为5h时,所制备的反应性聚硅氧烷微乳液单体转化率可达85.63%,外观半透明,无漂油,粒径在40-5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环四(D4) γ-甲基丙烯氧基丙基甲氧基(kh-570) 微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氧化铝表面SAPO-34分子筛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生鹏 肖志超 +2 位作者 李浩阳 孙国锋 熊芸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9-133,共5页
以硅烷偶联剂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作为改性剂,对氧化铝载体表面进行修饰,研究了硅烷偶联剂对氧化铝载体表面SAPO-34分子筛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SEM图和XRD分析表明,在改性氧... 以硅烷偶联剂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作为改性剂,对氧化铝载体表面进行修饰,研究了硅烷偶联剂对氧化铝载体表面SAPO-34分子筛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SEM图和XRD分析表明,在改性氧化铝载体表面可以形成致密且高纯度的SAPO-34分子筛膜,没有裂缝、针孔或其他缺陷。气体渗透结果表明,载体改性后SAPO-34分子筛膜的混合气体(H2/CO2)分离选择性达到了14.57,与未经载体改性的分子筛膜相比提高了1.8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氨基丙基氧基 γ-(甲基丙烯氧基)丙基甲氧基 SAPO-34分子筛膜 气体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硅氧烷溶胶为介质制备纳米TiO_2光致超亲水涂层 被引量:3
9
作者 姚俊玲 冯杰 钱欣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8-61,共4页
简单、经济、规模化制备二氧化钛(TiO_2)光致超亲水表面备受重视。本研究利用硅氧烷溶胶为介质,将TiO_2纳米颗粒浸涂到玻璃表面。考查了颗粒在表面的分散状况和TiO_2含量对涂层光致超亲水性能、透明性以及涂层牢固度和表面硬度的影响。... 简单、经济、规模化制备二氧化钛(TiO_2)光致超亲水表面备受重视。本研究利用硅氧烷溶胶为介质,将TiO_2纳米颗粒浸涂到玻璃表面。考查了颗粒在表面的分散状况和TiO_2含量对涂层光致超亲水性能、透明性以及涂层牢固度和表面硬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浸涂并经紫外辐照1h或120℃烘干3h后,TiO_2纳米颗粒能均匀、牢固地负载到玻璃表面;10min UV辐照后,表面变得超亲水;涂层附着力达0级,表面硬度达到5H。硅氧烷溶胶对玻璃表面的良好浸润性和对含羟基纳米颗粒的良好"粘结"性能是纳米颗粒在玻璃表面能均匀、牢固负载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为大规模、低成本制备透明自清洁表面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钛 3-(甲基丙烯)丙基甲氧基(kh570) 溶胶-凝胶 超亲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机硅和丙烯酸树脂的有机-无机杂化涂料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东勤 张子勇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5-28,共4页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方法合成了几种不同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含量的丙烯酸树脂,以及采用双键和硅氢的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种环状结构的前驱体(D4-VTMO)。两者通过溶胶-凝胶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交联型有机-无机杂化涂料。用红外光...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方法合成了几种不同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含量的丙烯酸树脂,以及采用双键和硅氢的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种环状结构的前驱体(D4-VTMO)。两者通过溶胶-凝胶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交联型有机-无机杂化涂料。用红外光谱(FT-IR)对涂膜结构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对涂膜的基本性能、热失质量(TG)和耐化学试剂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涂料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涂料 溶胶-凝胶法 丙烯酸树脂 Γ-甲基丙烯丙基甲氧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有机硅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耐热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邓帮君 马文石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7,共4页
以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硅烷偶联剂KH-570)为"桥梁",用溶液聚合法分三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丙烯酸酯有机硅共聚物。FT-IR、1H-NMR鉴定了丙烯酸酯有机硅共聚物的分子结构。所得树脂的Mw=43 748,多分散系数为2.32... 以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硅烷偶联剂KH-570)为"桥梁",用溶液聚合法分三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丙烯酸酯有机硅共聚物。FT-IR、1H-NMR鉴定了丙烯酸酯有机硅共聚物的分子结构。所得树脂的Mw=43 748,多分散系数为2.32。虽然丙烯酸酯改性的有机硅树脂比有机硅树脂在800℃时的质量保持率有所降低,但起始分解温度均有所提高。当丙烯酸甲酯质量分数为20%和40%时,丙烯酸酯改性的有机硅树脂起始分解温度分别比有机硅树脂提高了13℃和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甲基丙烯丙基甲氧基 溶液聚合 丙烯酸酯有机共聚物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改性共聚物水凝胶接触镜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蔡立彬 刘正堂 +2 位作者 崔英德 黎新明 韩慧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9-402,共4页
以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以及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原料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氰(AIBN)为引发剂,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有机硅改性共聚物水凝胶接触镜材料,并... 以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以及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原料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氰(AIBN)为引发剂,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有机硅改性共聚物水凝胶接触镜材料,并研究了材料拉伸强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所得材料的折光度为1.51,透光率达99%以上;有机硅的引入能显著提高材料的拉伸强度,NVP含量的增加使材料的拉伸强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角膜接触镜 γ-(甲基丙烯)丙基甲氧基 N-乙烯基吡咯酮(NVP)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皂硅丙胶乳表面施胶剂的制备及对纸张的增强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翾 沈一丁 +2 位作者 费贵强 王海花 杜经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0-102,106,共4页
以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作自交联单体,聚乙烯醇(PVA)为高分子胶体稳定剂,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MAA)为单体采用无皂种子聚合制备了稳定性好、性能优异的无皂硅丙乳液表面施胶剂,并优... 以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作自交联单体,聚乙烯醇(PVA)为高分子胶体稳定剂,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MAA)为单体采用无皂种子聚合制备了稳定性好、性能优异的无皂硅丙乳液表面施胶剂,并优化了合成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w(MAA)=2%~3%,软硬单体比例n(BA)/n(St)=2~2.5,w(PVA)=10%~15%,w(KH570)=5%时,无皂硅丙乳液表面施胶剂具有优异的施胶效果;以质量分数为1.0%的聚合物乳液进行表面施胶时,纸张施胶度可达14.5s,表面强度达3.69m/s,耐折度3300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甲基丙烯丙基甲氧基 表面施胶剂 丙乳液 粒子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硅水凝胶角膜接触镜材料的脱水行为 被引量:1
14
作者 贾振宇 黎新明 +2 位作者 崔英德 廖列文 尹国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1-695,共5页
采用重量法研究了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与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及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共聚物水凝胶角膜接触镜材料的脱水行为。结果表明,含硅水凝胶接触镜材料的脱水机理可采用两种极限情况下的幂律... 采用重量法研究了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与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及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共聚物水凝胶角膜接触镜材料的脱水行为。结果表明,含硅水凝胶接触镜材料的脱水机理可采用两种极限情况下的幂律模型来描述,即脱水动力学级数n=0.5和n=1;当n=1时,水凝胶的失水率(Mt/M0c)与时间t成正比,为蒸发阶段;随后的脱水阶段中n=0.5,水凝胶的Mt/M0c与时间t1/2成正比,为扩散阶段;含硅水凝胶接触镜材料的脱水速率随单体NVP和KH570含量增大而降低,随脱水温度的升高而提高,随盐离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角膜接触镜 脱水 γ-(甲基丙烯) 丙基甲氧基(kh5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氢氧化镁的制备及在HDPE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5
作者 曹笑宁 马亚丽 +4 位作者 岳岩 邓晓阳 衣思敏 刘伟强 李雪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8-43,共6页
以低品位菱镁矿为原料,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改性剂,通过蒸氨-沉镁改性-水热过程制备改性氢氧化镁[KH570-Mg(OH)_(2)],改性剂在Mg(OH)_(2)生成体系中加入。采用吸油值、活化指数、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 以低品位菱镁矿为原料,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改性剂,通过蒸氨-沉镁改性-水热过程制备改性氢氧化镁[KH570-Mg(OH)_(2)],改性剂在Mg(OH)_(2)生成体系中加入。采用吸油值、活化指数、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改性结果进行表征,在改性时间为60min,改性剂用量为2%,并进行水热处理工艺制备的Mg(OH)_(2)改性效果最好,改性后Mg(OH)_(2)活化指数达到了98.75%,吸油值为53.05 mL/100g,接触角为149°。整个工艺连续且可循环,为制备疏水性Mg(OH)_(2)工业生产提供实验基础。并将改性前后的Mg(OH)2应用于高密度聚乙烯(HDPE),测试其阻燃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KH570-Mg(OH)_(2)添加量为40%时,HDPE/KH570-Mg(OH)_(2)复合材料的氧指数为29.5%,达到阻燃级别,拉伸强度为18.40 MPa,断裂伸长率为217.11%,验证了改性后的Mg(OH)2与HDPE有较好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镁 表面改性 γ-(甲基丙烯)丙基甲氧基 线型高密度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g-Si熔融接枝工艺对接枝率的影响
16
作者 吴明明 孙占英 赵雄燕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51,57,共5页
以聚丙烯(PP)为基体,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接枝单体,过氧化二异丙苯为引发剂,通过熔融接枝法制备了硅烷接枝PP(PP-g-Si)大分子相容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仪对PP-g-Si进行了表征,并从定性及定量分析两... 以聚丙烯(PP)为基体,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接枝单体,过氧化二异丙苯为引发剂,通过熔融接枝法制备了硅烷接枝PP(PP-g-Si)大分子相容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仪对PP-g-Si进行了表征,并从定性及定量分析两方面讨论了KH570在PP上的接枝效果,研究了挤出温度和螺杆转速对PP-g-Si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KH570以侧链的形式成功接枝到PP分子链上;挤出温度和螺杆转速对PP-g-Si接枝率的影响较为复杂,总体上高螺杆转速下PP-g-Si的接枝率较高,当螺杆转速为140 r/min时,挤出温度为170℃的接枝率最高,而其它螺杆转速下,挤出温度为180℃的接枝率最高;PP-g-Si的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挤出温度180℃、螺杆转速120 r/min或挤出温度170℃、螺杆转速140 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 γ-(甲基丙烯)丙基甲氧基 熔融接枝 相容剂 挤出温度 螺杆转速 接枝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TS/MPTES复合自组装薄膜的制备及摩擦磨损特性分析
17
作者 徐颖 周华 程先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3-87,共5页
采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在单晶硅表面制备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S)、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ES)薄膜以及MPTS/MPTES复合自组装薄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及接触角测定仪对MPTS/MPTES复合薄膜的结... 采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在单晶硅表面制备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S)、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ES)薄膜以及MPTS/MPTES复合自组装薄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及接触角测定仪对MPTS/MPTES复合薄膜的结构进行分析,并采用DF-PM型动/静摩擦系数精密测定仪评价其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与MPTS薄膜和MPTES薄膜相比,MPTS/MPTES复合薄膜具有优异的疏水性和摩擦磨损性能,其原因在于MPTS/MPTES复合薄膜的分子体积较大并具有可移动性和特殊的柔韧性,其基底附近呈现出类似于固体紧密排列的结构并具有一定的刚性和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丙基甲氧基 3-甲基丙烯丙基甲氧基 自组装薄膜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