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酸芬戈莫德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1型和3型1-磷酸鞘氨醇受体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刘亮 白锋 +2 位作者 余静 胡浩 郭雪娅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11期739-743,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免疫抑制剂盐酸芬戈莫德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1型和3型1-磷酸鞘氨醇受体(S1P1,S1P3)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5)、阴性对照组(n=15)、模型组(n=15)和药物处理组(n=15),采用球囊损伤的方法制备大... 目的探讨新型免疫抑制剂盐酸芬戈莫德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1型和3型1-磷酸鞘氨醇受体(S1P1,S1P3)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5)、阴性对照组(n=15)、模型组(n=15)和药物处理组(n=15),采用球囊损伤的方法制备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于术后3天、7天和21天取材,行HE染色观察其组织学变化,采用Real-time PCR(RT-PCR)检测大鼠血管中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2(AKT2)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血管中S1P1和S1P3的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显示模型组与其他组相比血管增殖明显;RT-PCR显示AKT2在药物处理组的表达低于模型组,但只在7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一时间点模型组和药物处理组的表达量均高于假手术组和阴性对照组(P均<0.05),假手术组和阴性对照组在各时间点的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Western Blot在球囊损伤初期S1P1和S1P3表达增加,随着时间推移特别是药物干预作用后,到21天时的表达与正常组织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S1P1和S1P3参与了球囊损伤后平滑肌细胞的迁移与增殖,新型免疫抑制剂盐酸芬戈莫德可以抑制AKT2及S1P1和S1P3的表达,减轻球囊损伤后的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芬戈莫德 球囊损伤 再狭窄 11-磷酸受体 3型1-磷酸鞘氨醇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氨醇-1-磷酸受体1在大鼠心脏停搏-复苏后血脑屏障损伤中的作用
2
作者 蔡慎权 高宇 +6 位作者 刘清珍 徐方宁 张庆桐 周洁洁 张洁 陶高见 段满林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6-521,共6页
目的 评价鞘氨醇-1-磷酸受体1(S1PR1)在大鼠心脏停搏-复苏后血脑屏障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9~10周龄,体重300~3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五组:假手术组(S组)、心脏停搏-复苏模型组(CAR组)、S1PR1... 目的 评价鞘氨醇-1-磷酸受体1(S1PR1)在大鼠心脏停搏-复苏后血脑屏障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9~10周龄,体重300~3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五组:假手术组(S组)、心脏停搏-复苏模型组(CAR组)、S1PR1激动剂SEW2871组(SEW组)、S1PR1拮抗剂W146组(W组)和溶剂DMSO组(DMSO组),每组12只。S组仅行麻醉、气管插管与股动脉、静脉置管;CAR组、SEW组、W组和DMSO组经食管电刺激建立大鼠心脏停搏-复苏模型。复苏成功即刻,SEW组腹腔注射SEW2871,剂量为5 mg/kg;W组腹腔注射W146,剂量为1 mg/kg;DMSO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的DMSO。复苏后1 d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NDS),后处死大鼠,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S1PR1、小窝蛋白1(Caveolin-1)蛋白含量,采用干湿重法测海马组织脑含水量,采用定量检测伊文思蓝(EB)渗透含量与Western blot法测定脑组织白蛋白含量反映血脑屏障通透性,采用电镜观察脑血管内皮细胞囊泡数量并计算囊泡密度。结果 与S组比较,CAR组、SEW组、W组和DMSO组NDS和海马组织S1PR1蛋白含量明显降低,Caveolin-1蛋白含量、脑含水量、血脑屏障EB渗透率、白蛋白含量和脑血管内皮细胞囊泡密度明显升高(P<0.05)。与CAR组比较,SEW组NDS和海马组织S1PR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Caveolin-1蛋白含量、脑含水量、血脑屏障EB渗透率、白蛋白含量和脑血管内皮细胞囊泡密度明显降低(P<0.05);W组NDS和海马组织S1PR1蛋白含量明显降低,Caveolin-1蛋白含量、脑含水量、血脑屏障EB渗透率、白蛋白含量和脑血管内皮细胞囊泡密度明显升高(P<0.05)。与SEW组比较,W组和DMSO组NDS和海马组织S1PR1蛋白含量明显降低,Caveolin-1蛋白含量、脑含水量、血脑屏障EB渗透率、白蛋白含量和脑血管内皮细胞囊泡密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 鞘氨醇-1-磷酸受体1在大鼠心脏停搏-复苏后血脑屏障损伤中起重要作用,选择性促进S1PR1表达可减轻复苏后血脑屏障损伤,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1-磷酸受体1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磷酸鞘氨醇受体2通过AKT/mTOR通路调节线粒体功能参与Aβ_(25-35)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损伤
3
作者 肖志强 杨柳 +3 位作者 黄睿 黄斌 李晓佳 王晓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53-1461,共9页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认知功能下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1-磷酸鞘氨醇受体2(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2,S1PR2)参与多种细胞过程,被证实在神经系统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究S1PR2对A...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认知功能下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1-磷酸鞘氨醇受体2(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2,S1PR2)参与多种细胞过程,被证实在神经系统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究S1PR2对Aβ_(25-35)诱导的AD细胞模型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研究通过Aβ_(25-35)诱导SH-SY5Y细胞构建细胞损伤模型,并且构建靶向S1PR2的干扰序列用于干预细胞中S1PR2的表达。Western印迹及RT-PCR检测S1PR2蛋白及基因表达,发现Aβ_(25-35)诱导的细胞模型中S1PR2蛋白及基因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S1PR2干预后模型组内S1PR2蛋白及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01)。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S1PR2干预后显著增加Aβ_(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的增殖活性,减少细胞凋亡(P<0.01)。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APP、Tau、p-Tau和PSD95的表达,结果显示,S1PR2干预后显著降低模型组细胞内APP、Tau和p-Tau的表达,增加突触蛋白PSD95的表达,可显著改善Aβ_(25-35)诱导的细胞损伤(P<0.001)。另外,试剂盒检测细胞中ATP的产生,流式细胞术检测ROS含量及线粒体膜电位以分析细胞的线粒体功能,结果显示,Aβ_(25-35)诱导SH-SY5Y细胞显著降低了细胞中ATP的产生,增加了ROS含量,减少了线粒体膜电位(P<0.001)。S1PR2干预后显著增加Aβ_(25-35)诱导的细胞模型中ATP的产生,降低ROS含量,增加线粒体膜电位(P<0.001)。最后,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AKT/mTOR通路蛋白质表达,结果显示,Aβ_(25-35)诱导SH-SY5Y细胞促进了p-AKT/AKT及p-mTOR/mTOR的表达,S1PR2干预后显著抑制AKT/mTOR通路的激活(P<0.001)。总而言之,S1PR2可能通过促进AKT/mTOR通路调节线粒体功能参与Aβ_(25-35)诱导的细胞损伤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磷酸受体2 β淀粉样蛋白_(25-35) 阿尔兹海默症 线粒体功能 AKT/mTOR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Y720诱导1型1-磷酸鞘氨醇受体内化与其保守基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胡为民 唐恩洁 +1 位作者 敬保迁 任碧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13-616,共4页
目的:研究FTY720诱导1型1-磷酸鞘氨醇受体(S1P1)内化与后者保守基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HA-S1P1(WT)-Myc-EGFP-N1融合表达载体为模板,应用重叠PCR的方法,将S1P1保守基序ERY突变为ENY,构建HA-S1P1(R142N)-Myc-EGFP-N1融合表达载体。测序... 目的:研究FTY720诱导1型1-磷酸鞘氨醇受体(S1P1)内化与后者保守基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HA-S1P1(WT)-Myc-EGFP-N1融合表达载体为模板,应用重叠PCR的方法,将S1P1保守基序ERY突变为ENY,构建HA-S1P1(R142N)-Myc-EGFP-N1融合表达载体。测序鉴定后,经Polyfect转染入HEK293细胞。G418筛选出稳定细胞株。100 nmol/LFTY720处理3、6、12小时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S1P1在HEK293细胞上的表达情况。结果:HA-S1P1(R142N)-Myc-EGFP-N1载体被成功构建,S1P1(WT)和S1P1(R142N)蛋白表达在HEK293稳定细胞株的表面,FTY720能诱导S1P1(WT)内化,但不能诱导S1P1(R142N)内化。结论:FTY720诱导S1P1内化与ERY保守基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Y720 11-磷酸受体 内化 荧光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磷酸鞘氨醇2型受体调控衰老内皮细胞的功能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淑华 向红 +3 位作者 阳国平 邓昊 袁洪 闾宏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39-1245,共7页
目的:通过上调和沉默1-磷酸鞘氨醇2型受体(S1P2)的表达,探讨其对体外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功能影响。方法:采用转染外源S1P2受体质粒上调年轻脐静脉内皮细胞S1P2受体表达;应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空白对照组、空载体组和过表达组... 目的:通过上调和沉默1-磷酸鞘氨醇2型受体(S1P2)的表达,探讨其对体外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功能影响。方法:采用转染外源S1P2受体质粒上调年轻脐静脉内皮细胞S1P2受体表达;应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空白对照组、空载体组和过表达组细胞的S1P2受体表达;同时采用Matrigel胶种植法,观察3组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体外管状样结构生成能力;划痕实验分析内皮细胞的损伤愈合能力;迁移实验分析内皮细胞的化学趋化能力。以及通过RNA干扰沉默衰老脐静脉内皮细胞S1P2受体的表达,观察细胞的功能改变。结果:上调年轻脐静脉内皮细胞S1P2受体表达后,过表达组内皮细胞的成管能力、损伤愈合能力和细胞迁移率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载体组(P<0.05)。RNA干扰沉默衰老脐静脉内皮细胞S1P2受体后,干扰组内皮细胞的管状样结构生成能力、损伤愈合能力和趋化能力均明显恢复,显著高于衰老内皮细胞组和干扰对照组(P<0.05)。结论:S1P2受体调控体外衰老内皮细胞的趋化、形态发生和损伤愈合反应的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衰老 1-磷酸2受体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磷酸鞘氨醇受体2介导PI3K/AKT/eNOS通路抑制甲型流感病毒诱导的病毒性肺炎 被引量:11
6
作者 尹香琳 张婧瑶 +2 位作者 刘卫东 多久和阳 崔弘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62-2067,共6页
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受体2(S1PR2)对甲型流感病毒诱导的病毒性肺炎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滴鼻感染野生C57BL/6小鼠和S1pr2^(-/-)小鼠,建立甲型流感病毒性肺炎动物模型。病毒感染4和6 d时观察比较对照组(... 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受体2(S1PR2)对甲型流感病毒诱导的病毒性肺炎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滴鼻感染野生C57BL/6小鼠和S1pr2^(-/-)小鼠,建立甲型流感病毒性肺炎动物模型。病毒感染4和6 d时观察比较对照组(模型组的野生小鼠)、JTE-013(S1PR2高效拮抗剂)处理的小鼠及S1pr2^(-/-)小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蛋白浓度、细胞总数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肺组织的AKT和e NOS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的野生鼠比较,JTE处理组和S1pr2^(-/-)组甲型流感病毒性肺炎更加严重;BALF中的蛋白浓度,总细胞数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显著增加;且PI3K下游靶点AKT和e NOS磷酸化显著增高(P<0.01)。结论:S1PR2通过介导PI3K/AKT/e NOS信号转导通路,调节NO生成,抑制血管通透性和炎性细胞因子释放,从而减轻甲型流感病毒诱导的病毒性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磷酸受体2 流感病毒 病毒性肺炎 PI3K/AKT/eNOS信号通路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磷酸鞘氨醇1型受体促进小鼠颈动脉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 被引量:2
7
作者 任宏强 刘益均 +1 位作者 罗贵全 赵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2-210,共9页
目的探究1-磷酸鞘氨醇1型受体(sphingosine-1-phosphate type 1 receptor,S1PR1)对小鼠颈动脉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AAV-LacZ组、假手术+AAV-S1PR1组、导丝损伤+AAV-Lac... 目的探究1-磷酸鞘氨醇1型受体(sphingosine-1-phosphate type 1 receptor,S1PR1)对小鼠颈动脉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AAV-LacZ组、假手术+AAV-S1PR1组、导丝损伤+AAV-LacZ组和导丝损伤+AAV-S1PR1组,每组10只。各组小鼠尾静脉分别注射对应AAV-LacZ病毒或AAV-S1PR1病毒,2周后,假手术组仅切开颈部皮肤,颈动脉未损伤;导丝损伤组行颈动脉导丝损伤。4周后取颈动脉,HE染色检测新生内膜增生程度,组织免疫荧光检测颈动脉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水平,组织免疫组化检测颈动脉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IL-6表达水平。分离并培养小鼠原代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腺病毒Ad-S1PR1或Ad-LacZ转染后,加入1μmol/L 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1P)干预,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原代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检测IL-6/STAT3通路激活情况。结果小鼠颈动脉损伤4周后,与假手术+AAV-LacZ组相比,导丝损伤+AAV-LacZ组小鼠颈动脉可见显著的血管内膜增生、表型转化和细胞增殖(P<0.05);同时,导丝损伤后颈动脉IL-6表达上调。与导丝损伤+AAV-LacZ组相比,导丝损伤+AAV-S1PR1组颈动脉组织S1PR1过表达(P<0.05),上述病理生理学改变加重(P<0.05)。细胞实验结果显示:S1P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和增殖迁移,激活IL-6/STAT3通路(P<0.05)。腺病毒介导S1PR1过表达后,上述病理改变进一步加重(P<0.05)。结论S1P/S1PR1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和增殖迁移,加重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可能与S1P/S1PR1激活血管平滑肌细胞IL-6/STAT3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膜增生 1-磷酸受体 转化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磷酸鞘氨醇及受体对自身免疫性疾病血管新生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峥嵘 吴虹 +4 位作者 戴丽 王文宇 邓然 李锋 傅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90-1194,共5页
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1P)是细胞膜鞘磷脂代谢过程产生的一类信号分子,在免疫系统中,与细胞膜表面的G蛋白偶联受体S1P受体(S1P receptors,S1PRs)结合,通过相关炎症信号通路,影响新生血管的形成。该文简述S1P及其受体... 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1P)是细胞膜鞘磷脂代谢过程产生的一类信号分子,在免疫系统中,与细胞膜表面的G蛋白偶联受体S1P受体(S1P receptors,S1PRs)结合,通过相关炎症信号通路,影响新生血管的形成。该文简述S1P及其受体通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对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结肠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微血管生成的影响,提出了S1P及其受体可能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血管炎症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磷酸 1-磷酸受体 G蛋白偶联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血管生成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磷酸鞘氨醇受体2抑制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秀国 延光海 +2 位作者 张永吉 多久和阳 崔弘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39-2243,共5页
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受体2(S1P2R)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野生小鼠和S1pr2-/-小鼠经气管滴注LPS,建立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LPS注射24 h时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蛋白... 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受体2(S1P2R)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野生小鼠和S1pr2-/-小鼠经气管滴注LPS,建立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LPS注射24 h时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蛋白浓度、总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的比值及TNF-α、IL-6细胞因子的表达。为了观察S1P2R在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LPS注射10 min前野生小鼠和S1pr2-/-小鼠经尾静脉注射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LPS注射12 h时,再观察肺的病理组织学变化以及BALF中的蛋白浓度,总细胞数及TNF-α、IL-6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结果:与野生小鼠比较,S1pr2-/-小鼠恶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BALF中的蛋白浓度、总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值及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显著增加。而L-NAME的预处理显著抑制在S1pr2-/-小鼠LPS诱导加重的急性肺损伤。结论:S1P2R通过抑制NO合成,维持血管屏障,从而抑制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磷酸受体2 急性肺损伤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氨醇-1-磷酸受体1在疼痛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金路 万丽丽 郭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5-759,共5页
鞘氨醇-1-磷酸受体1(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1,S1PR1)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其能调节多种下游信号分子和细胞功能。研究发现S1PR1在疼痛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激活S1PR1产生致痛作用还是镇痛作用尚存在争议。该文讨论了S1P/S1PR1信... 鞘氨醇-1-磷酸受体1(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1,S1PR1)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其能调节多种下游信号分子和细胞功能。研究发现S1PR1在疼痛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激活S1PR1产生致痛作用还是镇痛作用尚存在争议。该文讨论了S1P/S1PR1信号在疼痛研究中的最新观点与进展,以增进对其生物学功能及病理作用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神经系统 -1-磷酸受体1 G蛋白偶联受体 -1-磷酸 FTY720 激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磷酸鞘氨醇受体信号在造血干/祖细胞迁移中的作用
11
作者 区文超 刘世明 +2 位作者 熊龙根 李国强 谭孟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62-1865,共4页
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受体(S1PRs)在CD34+造血干/祖细胞迁移中的作用。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CD34+细胞,悬浮于transwell培养板的上层,在不同组细胞中分别给予FTY720预处理、含或不含百日咳毒素(PTX)或CXCR4单抗,下层添加SDF-1,... 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受体(S1PRs)在CD34+造血干/祖细胞迁移中的作用。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CD34+细胞,悬浮于transwell培养板的上层,在不同组细胞中分别给予FTY720预处理、含或不含百日咳毒素(PTX)或CXCR4单抗,下层添加SDF-1,流式细胞仪检测迁移细胞数,计算迁移率。同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迁移前后CD34+细胞的S1PRs的表达情况。另用FTY720处理脐血CD34+细胞,在不同时间点(1、8、16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9d(VLA-4)、CD11a(LFA-1)、CD62L(L-selectin)的表达。结果FTY720不影响CD34+细胞的自发迁移,但明显促进SDF-1诱导的CD34+细胞迁移(15.262.14vs28.642.37),这种作用可以被PTX和CXCR4单抗完全阻断。新鲜分离的脐血CD34+细胞表达S1P1-5,但在FTY720和SDF-1作用下发生迁移的CD34+细胞只表达S1P1、S1P3,S1P4。CD34+细胞在FTY720作用下各个时间点测得的黏附分子表达水平无差别。结论S1PRs可能与CD34+细胞快速迁移有关,激活S1PRs能够增加SDF-1对CD34+细胞的趋化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CXCR4介导的,信号传递偶联PTX敏感的Gi蛋白受体家族。表达特定S1PRs的CD34+细胞才容易发生快速迁移。FTY720不改变CD34+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祖细胞 归巢 1-磷酸 1-磷酸受体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1-磷酸鞘氨醇受体对冠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12
作者 刘慰华 刘少军 +2 位作者 邱怀娜 郭景新 刘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739-3741,共3页
目的:观察2型1-磷酸鞘氨醇受体(S1PR2)对体外培养的人冠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的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中,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给予1-磷酸鞘氨醇(S1P)和S1PR2特异性拮抗剂JTE-013处理后内皮细胞增殖情况的改变。结果:1μmol/... 目的:观察2型1-磷酸鞘氨醇受体(S1PR2)对体外培养的人冠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的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中,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给予1-磷酸鞘氨醇(S1P)和S1PR2特异性拮抗剂JTE-013处理后内皮细胞增殖情况的改变。结果:1μmol/L S1P明显促进内皮细胞增殖,S1PR2拮抗剂JTE-013剂量依赖性抑制S1P诱导的内皮细胞增殖。S1PR2拮抗剂JTE-013明显抑制内皮细胞中S1P诱导的p-ERK磷酸化水平。结论:S1PR2可能通过激活ERK信号通路参与S1P诱导的内皮细胞增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磷酸 21-磷酸受体 内皮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氨醇1-磷酸受体拮抗剂的免疫调节功能及在眼科的应用
13
作者 刘勇 黄一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9-182,共4页
鞘氨醇1-磷酸受体拮抗剂与多种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在免疫调节方面具有促进淋巴细胞归巢、抑制淋巴细胞外流,诱导淋巴细胞凋亡,并能影响树突状细胞及凋节性T细胞功能。在眼部已用于角膜移植及葡萄膜炎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 鞘氨醇1-磷酸受体拮抗剂与多种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在免疫调节方面具有促进淋巴细胞归巢、抑制淋巴细胞外流,诱导淋巴细胞凋亡,并能影响树突状细胞及凋节性T细胞功能。在眼部已用于角膜移植及葡萄膜炎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鞘氨醇1-磷酸受体拮抗剂的免疫调节功能及在眼科应用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磷酸 受体拮抗剂 淋巴细胞 树突状细胞 调节性T细胞 角膜移植 葡萄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磷酸鞘氨醇受体在不同退变程度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匡 李海音 +3 位作者 张伟 路康 周跃 李长青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83-1089,共7页
目的 :比较不同退变程度人椎间盘髓核组织中3种1-磷酸鞘氨醇受体(S1PR1/2/3)表达水平的差异,探讨椎间盘中S1PR表达水平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方法:收集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患者手术切除的椎间盘组织,其中轻度退变(Pfirrmann分级Ⅳ级)22例... 目的 :比较不同退变程度人椎间盘髓核组织中3种1-磷酸鞘氨醇受体(S1PR1/2/3)表达水平的差异,探讨椎间盘中S1PR表达水平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方法:收集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患者手术切除的椎间盘组织,其中轻度退变(Pfirrmann分级Ⅳ级)22例,严重退变(Pfirrmann分级Ⅴ级)14例;同时取6例无椎间盘退变患者(单纯腰椎椎体骨折,Pfirrmann分级Ⅱ级)手术切除的椎间盘组织作为对照组;通过HE染色以及Saf-O染色观察不同退变程度椎间盘的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不同退变程度组织中的S1PR表达水平;Ⅱ型胶原酶消化分离提取原代髓核细胞,通过Real-time PCR、Western-bolt检测不同退变程度椎间盘髓核细胞中S1PR的表达水平,并通过细胞免疫化学方法对S1PR进行定位。结果:HE染色及Saf-O染色结果显示退变椎间盘的纤维环出现破损,髓核细胞形成明显的集落,细胞外基质减少。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和轻度退变的髓核组织中3种受体(S1PR1/2/3)都有表达,严重退变的组织中表达极弱;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对照组髓核细胞中S1PR1/2/3的m RNA表达水平分别是严重退变组的5.34±0.52倍、7.25±0.04倍、1.92±0.06倍,轻度退变组S1PR1/2/3的m RNA表达水平分别是严重退变组的4.35±2.45倍、4.96±3.44倍、2.19±0.82倍;Western-blot发现对照组和轻度退变组髓核细胞中S1PR1/2/3均有表达,严重退变组表达水平较低;免疫细胞化学显示S1PR主要集中在髓核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膜上。结论:髓核组织中主要表达S1PR1/2/3,在严重退变的髓核组织和细胞中其表达水平明显下降,S1P及其受体可能参与椎间盘髓核组织的退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1-磷酸受体 髓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磷酸鞘氨醇对2型糖尿病小鼠胰岛β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隋婧 和一之 +2 位作者 邓梅 赵心蕊 施秉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1-838,共8页
目的研究1-磷酸鞘氨醇(S1P)对2型糖尿病(T2DM)小鼠胰岛β细胞的促进增殖、抑制凋亡情况和对血糖的影响,以及S1P受体S1PR1-3在T2DM小鼠胰腺中的表达定位,探讨S1P对糖尿病胰岛β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高脂饮食联合小... 目的研究1-磷酸鞘氨醇(S1P)对2型糖尿病(T2DM)小鼠胰岛β细胞的促进增殖、抑制凋亡情况和对血糖的影响,以及S1P受体S1PR1-3在T2DM小鼠胰腺中的表达定位,探讨S1P对糖尿病胰岛β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制备T2DM小鼠模型,随机分为S1P高剂量组(S1PH)、S1P低剂量组(S1PL)、糖尿病对照组(DC)及正常对照组(NC),每日予S1PH组和S1PL组S1P溶液100μg/kg及20μg/kg腹腔注射,DC组及NC组予同体积溶剂替代。给药3周后行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胰腺组织HE及TUNEL染色,免疫组化检测胰岛中胰岛素、Ki67及S1PR1-3蛋白的表达。结果 S1P给药3周后,S1PL组及S1PH组空腹血糖及IPGTT 2h血糖较DC组轻度下降。胰岛组织HE染色及胰岛素免疫组化染色示S1PL组及S1PH组较DC组胰岛病变减轻。Ki67免疫组化染色示S1PL组及S1PH组胰岛β细胞增殖率较DC组明显升高(P<0.05);TUNEL染色示S1PL组及S1PH组胰岛β细胞凋亡率较DC组明显降低(P<0.05)。胰岛组织免疫组化示S1P受体S1PR1-3均表达于小鼠胰岛β细胞中,在胰腺组织外分泌部表达甚微或不表达。其中S1PL组、S1PH组和DC组S1PR1及S1PR2的表达均较NC组明显增多,各组间S1PR3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1P与其受体S1PR1及S1PR2结合能够显著改善T2DM小鼠胰岛β细胞形态,促进小鼠胰岛β细胞增殖、抑制凋亡,提示S1P对T2DM胰岛β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S1P/S1PR信号通路在T2DM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未来药物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磷酸 1-磷酸受体 2糖尿病 胰岛Β细胞 增殖 凋亡 S1P/S1P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氨醇-1-磷酸受体-1结合肽的筛选及功能验证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华 樊霞 +1 位作者 陈旭义 杨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85-689,共5页
目的蛋白鞘氨醇-1-磷酸受体-1(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1,S1P1)在血管新生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并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研究通过筛选S1P1筛选胞外区结合的功能肽段,观察S1P1的抑制对血管内皮细胞及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在... 目的蛋白鞘氨醇-1-磷酸受体-1(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1,S1P1)在血管新生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并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研究通过筛选S1P1筛选胞外区结合的功能肽段,观察S1P1的抑制对血管内皮细胞及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融合表达S1P1的胞外区1-46肽段,亲和纯化获得了GST-S1P11-46融合蛋白,并以此目的蛋白为靶标,采用固相包被的方法对噬菌体随机展示12肽库进行筛选,挑选有高亲和力的噬菌体,经测序得到阳性噬菌体的小肽序列;随后,将小肽偶连在匙孔蓝蛋白(keyhole limpet hemocyanin,KLH)上,并通过Western blot、细胞免疫荧光、成管实验,观察偶联肽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表达的S1P1结合能力及对HUVEC管形成的影响,MTT检测偶联肽对肝癌细胞(human hepatocellular liver carcinoma cell line,HepG2)增殖的影响。结果获得了与S1P1有较高亲和力的2种12肽。细胞实验证实偶联肽能结合细胞表面的S1P1受体,而且2种偶联肽均能抑制HepG2的增殖,并抑制HUVEC细胞的成管行为。结论利用噬菌体肽库筛选技术,成功筛选出了具有抑制作用的S1P1结合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磷酸受体-1 噬菌体展示肽 血管生成 偶联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磷酸鞘胺醇通过其受体3改善压力超负荷诱导的病理性心肌肥厚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铿铨 王忠芹 +2 位作者 刘超 杨星 蒋建刚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2年第5期459-467,共9页
目的研究1-磷酸鞘胺醇(S1P)与其受体3(S1PR3)在压力超负荷诱导的病理性心肌肥厚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10~12周龄的雄性C57BL/6野生型小鼠和S1PR3基因敲除纯合子(S1PR3-/-)小鼠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sham+S1P裂解酶抑制剂(THI)组、... 目的研究1-磷酸鞘胺醇(S1P)与其受体3(S1PR3)在压力超负荷诱导的病理性心肌肥厚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10~12周龄的雄性C57BL/6野生型小鼠和S1PR3基因敲除纯合子(S1PR3-/-)小鼠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sham+S1P裂解酶抑制剂(THI)组、胸主动脉缩窄术(TAC)组和TAC+THI组。各组小鼠检测血浆和心脏组织中S1P的水平;测量心脏重量和胫骨长度;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苏木素-伊红(HE)染色与麦胚凝集素(WGA)染色观察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大小;二氢乙啶(DHE)染色检测心脏组织活性氧(ROS)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心脏组织中心肌肥厚标志物和磷酸化STAT3的表达变化情况。AC16人心肌细胞处理分为4组:对照组、AngⅡ/H_(2)O_(2)组、AngⅡ/H_(2)O_(2)+S1P组和AngⅡ/H_(2)O_(2)+S1P+S3I-201(STAT3抑制剂)组。鬼笔环肽(Phalloidin)染色观察各组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大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心肌肥厚标志物的表达变化;DHE染色检测各组ROS水平。结果动物实验结果显示,THI显著提高小鼠血浆和心脏中S1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与野生型小鼠相比,THI并不能改善S1PR3-/-小鼠的心功能和病理性心肌肥厚,以及减少心脏组织中的ROS生成。此外,在S1PR3-/-小鼠中,THI不能逆转压力超负荷诱导的心脏组织中的磷酸化STAT3水平的降低。细胞实验结果表明,S1P能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心肌肥厚标志物的表达,且能显著减少H_(2)O_(2)诱导的ROS生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但均可被S3I-201逆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1P通过S1PR3改善压力超负荷诱导的病理性心肌肥厚并减少心脏组织中ROS的生成,可能是通过激活JAK/STAT3信号通路发挥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磷酸 1-磷酸受体3 病理性心肌肥厚 压力超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炎症小体、Cav-1、S1P1在川崎病患儿中的表达及其与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
18
作者 邓斌 王爱莲 +3 位作者 程波利 陈伽豪 何云 刘崇海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094-2099,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血清陷窝蛋白-1(Cav-1)、1磷酸鞘氨醇受体1(S1P1)在川崎病(KD)患儿中的表达及其与冠状动脉损伤(CAL)的关系。方法选取KD患儿223例作为KD研究组,病例收集地点为本院,收集时间为2023年3月至... 目的探讨外周血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血清陷窝蛋白-1(Cav-1)、1磷酸鞘氨醇受体1(S1P1)在川崎病(KD)患儿中的表达及其与冠状动脉损伤(CAL)的关系。方法选取KD患儿223例作为KD研究组,病例收集地点为本院,收集时间为2023年3月至2024年12月,将患儿按CAL情况分为CAL组、非CAL组,各为71例、152例,另选本院体检正常儿童223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常规实验室检测指标及外周血NLRP3炎症小体、血清Cav-1、S1P1水平,分析KD患儿CAL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外周血NLRP3炎症小体及血清Cav-1、S1P1水平对KD患儿CAL的诊断价值。结果KD研究组外周血NLRP3、caspase-1、ASC信使核糖核酸(mRNA)及血清Cav-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S1P1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CAL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NLRP3、caspase-1、ASC mRNA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Cav-1水平高于非CAL组(P<0.05),血清S1P1水平低于非CAL组(P<0.05)。外周血NLRP3、caspase-1、ASC mRNA及血清Cav-1、血清S1P1水平均是KD患儿CAL的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外周血NLRP3、caspase-1、ASC mRNA、血清Cav-1、S1P1水平联合检测诊断KD患儿CAL的AUC值为0.926,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0.844、0.785、0.821、0.843、0.833,P<0.05)。结论外周血NLRP3炎症小体及血清Cav-1水平在KD患儿中呈高表达,而血清S1P1水平呈低表达,上述指标可参与患儿CAL过程,且上述指标联合检测诊断KD患儿CAL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伤 Nod样受体蛋白3 炎症小体 陷窝蛋白-1 1磷酸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磷酸鞘氨醇在高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慰华 林双峰 +4 位作者 石吉相 潘婷 陈秋梅 王烁婷 尚慧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5-250,共6页
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S1P)在高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高糖培养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模型中,分别或同时给予S1P、鞘氨醇激酶1抑制剂和Akt抑制剂处理后,观察一氧化氮(NO)、粒细胞-内皮细胞黏附率、细胞间... 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S1P)在高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高糖培养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模型中,分别或同时给予S1P、鞘氨醇激酶1抑制剂和Akt抑制剂处理后,观察一氧化氮(NO)、粒细胞-内皮细胞黏附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内皮细胞迁移以及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信号途径的改变。结果:S1P明显降低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含量,促进粒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显著增加内皮细胞ICAM-1蛋白表达,抑制内皮细胞迁移和Akt/eNOS信号通路激活。鞘氨醇激酶1抑制剂减少S1P生成后上述内皮细胞功能指标得以明显改善,Akt/e NOS信号通路恢复激活。结论:S1P促进高糖培养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形成,可能与其抑制Akt/e NOS信号通路激活有关。抑制S1P生成有望成为减轻内皮细胞功能损伤的治疗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磷酸 内皮细胞 内皮一氧化氮合酶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磷酸鞘氨醇抑制TGF-β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间充质转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汤石林 彭良善 +3 位作者 赵正亮 谭一清 颜波 王桥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22-826,共5页
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S1P)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内皮-间充质转化(End-MT)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根据实验分组采用TGF-β、S1P和S1P受体1(S1PR1)抑制剂VPC23019处理HUVECs。Western blot检测内皮细胞... 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S1P)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内皮-间充质转化(End-MT)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根据实验分组采用TGF-β、S1P和S1P受体1(S1PR1)抑制剂VPC23019处理HUVECs。Western blot检测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和VE-cadherin)、间充质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和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S1PR1和p-Smad3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Smad3的核转位。结果:与TGF-β组相比,TGF-β+S1P组End-MT进程显著被抑制,Smad3磷酸化及核转位显著减少(P<0.05);而加入S1PR1抑制剂后,上述S1P的作用被逆转(P<0.05)。结论:在HUVECs中,S1P通过S1PR1抑制TGF-β诱导的End-MT,该效应可能与Smad3磷酸化及核转位水平的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磷酸 转化生长因子Β SMAD3蛋白 内皮-间充质转化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