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淋巴结转移风险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远良 苏雯婷 +1 位作者 史艳芬 谭煌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47-350,共4页
目的:分析无远处转移的3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探索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5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的36例无远处转移的3型胃NET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构建逻... 目的:分析无远处转移的3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探索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5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的36例无远处转移的3型胃NET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构建逻辑回归模型分析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纳入36例无远处转移的3型患者,8例(22.2%)出现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具有较大的肿瘤直径和较高的Ki-67指数,内镜下溃疡型病灶也更多见(50%),肿瘤T分期以T4为主(50%)。单因素结果显示,肿瘤≥2 cm、溃疡型病灶、病理分级G2/3、T2/4是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而多因素分析发现仅肿瘤直径≥2 cm(OR=8.54,95%CI:1.16~62.96)和溃疡型病灶(OR=10.97,95%CI:1.16~103.52)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子。结论:具备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的3型胃NET需要在术前全面评估区域淋巴结状态,以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具有腺和神经内分泌双向分化的癌12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2
作者 马怡晖 李佳静 +5 位作者 秦慧 王丰 王英姿 庞霞 李晨飞 李珊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1-316,共6页
目的探讨胃具有腺和神经内分泌双向分化的癌(amphicrine carcinoma,AC)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12例胃AC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病理特征和组织学特征,采用免疫组化、特殊染色和电镜技术分析其免疫表型、超微结构,应用分子病理检测... 目的探讨胃具有腺和神经内分泌双向分化的癌(amphicrine carcinoma,AC)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12例胃AC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病理特征和组织学特征,采用免疫组化、特殊染色和电镜技术分析其免疫表型、超微结构,应用分子病理检测微卫星状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0例胃AC位于食管胃结合部/贲门,1例位于胃角,1例位于胃窦;肿块最大径平均4.25 cm。4例标本同时存在神经内分泌癌成分,另有4例同时存在腺癌成分。11例有神经侵犯和脉管癌栓;11例侵及浆膜层/浆膜下层,1例侵及黏膜下层;10例有淋巴结转移癌。12例均弥漫表达CKpan和Syn,3例弥漫表达CgA,7例弥漫表达CD56;Ki67增殖指数平均78.9%。特殊染色示肿瘤细胞内有明确黏液;电镜检查发现癌细胞内有电子致密颗粒和黏液颗粒。随访10例患者有7例存活,另3例于术后0、24、30个月因全身多处转移死亡。结论胃AC多见于食管胃结合部/贲门,组织学有较高的侵袭性,其明确诊断依赖于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和特殊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腺癌 神经内分泌 双向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型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5
3
作者 谭煌英 娄彦妮 +2 位作者 罗杰 刘继喜 贾立群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1期4-8,共5页
由于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 NENs)的发病率低,大多数医师甚至肿瘤科医师对其诊断和治疗并不熟悉,因此临床误诊和误治时有发生。g NENs分为4型,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特征不同,治疗策略和预后亦不同。目前国内对g NENs的分型诊断不够重视,因而... 由于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 NENs)的发病率低,大多数医师甚至肿瘤科医师对其诊断和治疗并不熟悉,因此临床误诊和误治时有发生。g NENs分为4型,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特征不同,治疗策略和预后亦不同。目前国内对g NENs的分型诊断不够重视,因而存在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规范等问题。现参照国内外相关指南,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就g NENs的临床分型、诊断流程、相应治疗策略、预后等分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过度治疗 诊断 临床误诊 临床特征 发病机制 工作经验 临床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伴发SAPHO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窦豆 吴亚桐 谭煌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99-300,共2页
患者女性,54岁,因“胃胀不适”就诊于外院。2010年10月行胃镜检查,发现胃内多发息肉样病变,病理示: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图1)。行胃镜黏膜下切除术。术后因反复复发,先后在外院行短效奥曲肽(0.1 mg,ih.qd,间断3个月)、长效奥曲肽(20 ... 患者女性,54岁,因“胃胀不适”就诊于外院。2010年10月行胃镜检查,发现胃内多发息肉样病变,病理示: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图1)。行胃镜黏膜下切除术。术后因反复复发,先后在外院行短效奥曲肽(0.1 mg,ih.qd,间断3个月)、长效奥曲肽(20 mg,im.q28 d,共22次)等生长抑素类似物(somatostatin analogue,SSA)治疗。期间复查胃镜示:局灶内分泌细胞增生;免疫组织化学示:CgA(1+),NSE(±),CD56(1+),Ki-6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脓疱银屑病 SAPHO综合征 生长抑素类似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胃神经内分泌癌的研究进展
5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30-430,共1页
胃神经内分泌癌(G-NEC)发病率极低,患者确诊时多数已处于晚期,且通常比胃腺癌更具侵袭性,更易发生脉管癌栓、神经侵犯及术后肝转移。目前治疗方法有限且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化方案,导致患者预后较差。随着人类G-NEC的基因组图谱的构建,... 胃神经内分泌癌(G-NEC)发病率极低,患者确诊时多数已处于晚期,且通常比胃腺癌更具侵袭性,更易发生脉管癌栓、神经侵犯及术后肝转移。目前治疗方法有限且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化方案,导致患者预后较差。随着人类G-NEC的基因组图谱的构建,识别出MYC作为疾病的关键驱动因子,开发小鼠模型来研究其分子和细胞特征,通过大规模的遗传和药理筛选,为理解G-NEC的生物学特性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神经内分泌 基因组图谱 细胞特征 神经侵犯 脉管癌栓 《中国肿瘤临床》 规范化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内镜和病理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春赛尔 徐天铭 +3 位作者 李景南 杨爱明 钱家鸣 吴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探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NENs)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05年10月至2015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36例GNENs,对其人口学特征、主要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病理特征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患... 目的探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NENs)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05年10月至2015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36例GNENs,对其人口学特征、主要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病理特征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患者平均年龄(55.8±11.1)岁,男女比例0.89∶1。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腹痛的发生率高达42.9%。63.9%的病变分布于胃体部。内镜下病变可表现为息肉样隆起、溃疡性病变、黏膜凹陷。以息肉样隆起最为多见,其中73.9%为单发病变,平均直径小于10 mm。病理分级包括G1~G3级,以G1级居多(55.6%)。65.2%于胃体行活检的患者病理证实存在胃体黏膜萎缩或肠化。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内镜和手术根治。结论 GNENs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病变以胃体分布居多,在内镜下多表现为息肉样隆起。对于合并萎缩性胃炎,尤其胃体萎缩的息肉样病变,应警惕GNENs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临床表现 内镜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增殖活性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组织中IMP3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尓丽绵 吴明利 +5 位作者 李勇 谭碧波 高扬 王顺平 丁妍 杨会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10-912,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mRNA binding protein 3,IMP3)在低增殖活性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intestinal neuroendocrine tumor,GI-NET)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MP...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mRNA binding protein 3,IMP3)在低增殖活性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intestinal neuroendocrine tumor,GI-NET)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MP3在GI-NET中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IMP3在GI-NET细胞质中的表达,阳性率为67.5%(81/120),增殖分级G1及G2中阳性率分别为61.9%、80.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IMP3过表达与肿瘤大小及微创治疗预后相关(P<0.05),肿瘤浸润至黏膜下层以下组中IMP3表达亦高于局限于黏膜层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P3可能在GI-NET的增殖生长中起重要作用。IMP3蛋白可能成为GI-NET的内镜诊疗效果及预后评价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 IMP3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别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NET G3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曹放 黄小征 +1 位作者 周立新 李忠武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155-1159,共5页
目的:分析高级别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high-grade G3 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GEP NET G3)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9年7月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86例GEP NET G3,收... 目的:分析高级别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high-grade G3 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GEP NET G3)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9年7月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86例GEP NET G3,收集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单因素Log-rank检验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86例GEP NET G3的原发肿瘤部位包括胰腺(40例)、胃肠(37例)以及原发肿瘤不明(9例)。镜检肿瘤均分化良好,呈器官样、巢状生长,局灶可见假腺样、细条索样或缎带样结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肿瘤的Ki-67指数范围为21%~60%,中位值为30%,生长抑素受体2(somatostatin receptor type 2,SSTR2)的阳性率为83.9%(26/31),在检测病例中没有发现微卫星不稳定和P53异常表达(分别为0/24、0/11)。生存分析表明,获得随访的76例患者,27例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48.6(26.6~70.6)个月,确诊时有无远处转移和能否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对患者的总生存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肿瘤部位、确诊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以及Ki-67指数对患者的总生存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确诊时有远处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HR=7.33,95%CI:1.56~34.10)。结论:GEP NET G3的确诊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易发生远处转移是其临床特点和主要的预后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 NET G3 临床病理特征 肿瘤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多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周琴 李斌 汪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14-315,共2页
患者女,55岁,因"间断性腹胀、反酸、呃逆3个月余"就诊,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消化内科门诊胃镜检查示:"胃底、胃体可见多发大小约0.5~1.5 cm的黏膜隆起,表面光滑,色红"。病理活检提示"嗜铬粒素CgA(+)、突触素Syn(++)、Ki67〈... 患者女,55岁,因"间断性腹胀、反酸、呃逆3个月余"就诊,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消化内科门诊胃镜检查示:"胃底、胃体可见多发大小约0.5~1.5 cm的黏膜隆起,表面光滑,色红"。病理活检提示"嗜铬粒素CgA(+)、突触素Syn(++)、Ki67〈10%"(图1),2013年4月诊断为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NETs)(G2)入院。查体:贫血貌,上腹部及脐周轻压痛、无反跳痛。化验:血常规:血红蛋白81 g/L;叶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多发性肿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现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郝希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94-898,共5页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诊断 治疗 类癌 必素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振江 古毓娴 +3 位作者 任彦先 王科深 马志坚 焦作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2-99,共8页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临床较少见的一类肿瘤性病变,由于病例报道少,临床诊断率较低,在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诊疗方法。得益于内镜技术的发展以及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质子泵抑制剂,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和诊断率呈现上升的趋势。通过研究其发...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临床较少见的一类肿瘤性病变,由于病例报道少,临床诊断率较低,在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诊疗方法。得益于内镜技术的发展以及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质子泵抑制剂,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和诊断率呈现上升的趋势。通过研究其发病机制,学者发现其发生与各种原因引起的高胃泌素血症密切相关。根据疾病的进展状态和临床表现,学者对胃神经内分泌肿瘤进行了分型和病理分级。临床上运用的诊断方法有胃镜、影像学、核医学、胃泌素、Cg A等检查。根据临床分型的不同,治疗手段也存在差异,如果疾病进展迅速且分级较高,则应积极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灶加术后辅助化学药物治疗。其他更好的治疗方法还在不断探索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泌素血症 肠嗜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型胃肠道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作为独立亚型的病理特征 被引量:16
12
作者 Shia J Tang L H +2 位作者 Weiser M R 王文军(摘译) 张帆(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5-415,共1页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 非小细胞 肠道 病理特征 CARCINOMA 神经内分泌肿瘤 小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预后的相关因素及评分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3
13
作者 路宁 刘旭 +4 位作者 张佳 王绩钊 屈航英 柳霖 王健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7-301,共5页
目的分析胃神经内分泌肿瘤预后的相关因素,构建可视化评分系统。方法提取SEER数据库2004年至2012年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进... 目的分析胃神经内分泌肿瘤预后的相关因素,构建可视化评分系统。方法提取SEER数据库2004年至2012年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并用nomogram进行COX回归评分系统的可视化构建。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人种、是否多发、肿瘤分级、TNM分期、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是否手术是影响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人种、是否多发、肿瘤分级、N分期、M分期、是否手术是影响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3、5、10年的预测价值均明显高于第6版AJCC TNM分期系统的预后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年:Z=13.178,P<0.000 1;5年:Z=11.462,P<0.000 1;10年:Z=4.298,P<0.000 1)。结论影响胃神经内分泌肿瘤预后的相关因素较多;本研究绘制的可视化nomogram可根据患者的评分计算出患者的3、5、10年生存率,且预测价值明显优于TNM分期系统,对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相关因素 预测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混合性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CT表现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雨璐 梁盼 +2 位作者 李爱云 吕东博 高剑波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7-620,共4页
目的:探讨胃混合性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MiNEN)的CT特征及临床病理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胃MiNEN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17例胃MiNEN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2岁,男女... 目的:探讨胃混合性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MiNEN)的CT特征及临床病理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胃MiNEN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17例胃MiNEN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2岁,男女比例2.4:1;病灶位于贲门胃底12例,胃体2例,胃窦3例;13例病灶表现为胃壁增厚,其中10例胃壁呈节段性不规则增厚,3例呈局限性胃壁增厚,4例病灶表现为溃疡性肿物,12例病灶表面有溃疡形成;病灶最大范围34.6~91.8 mm,平均66.7 mm;CT平扫病灶密度均匀,增强扫描4例呈轻中度强化,13例呈明显强化;12例强化不均匀,5例强化均匀;10例呈持续性强化,7例呈渐进性强化。11例胃周脂肪间隙模糊,9例浆膜面不规则呈结节状,15例胃周有肿大淋巴结,2例肝内见环形强化的转移灶。17例胃MiNEN均由腺癌及神经内分泌癌组成,两种成分均占比30%以上,免疫组化检查显示CK、Syn、CD56均为阳性,CgA14阳性率82.4%。结论:胃MiNEN常发生于中老年男性,贲门胃底最为多见,典型CT表现为节段性或局灶性胃壁增厚,表面多伴溃疡形成,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持续性或渐进性强化。胃MiNEN侵袭性强,预后不良,CT检查可提供病灶浸润范围及转移情况等有价值信息,最终确诊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混合性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7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超 张靖宜 +5 位作者 张振霞 孙琳 郭玉虹 邵兵 赵帅 孙燕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39-246,共8页
目的:探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因素。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1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胃NEN病例,依据WHO(2010年版)分类复核,分析不同分类胃NEN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生存分析... 目的:探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因素。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1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胃NEN病例,依据WHO(2010年版)分类复核,分析不同分类胃NEN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在117例胃NEN中,神经内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G1、NET G2、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和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ixed adenoneuroendocrine carcinoma,MANEC)分别为13例(11.1%)、6例(5.1%)、57例(48.7%)和41例(35.1%)。胃NET G1/G2以多发肿物为主,肿物直径小,浸润深度浅,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少见,确诊时分期较早;治疗方式包括胃镜黏膜下剥离术和根治性手术;大多数胃NET G1/G2包含NET的前驱病变;患者的预后较好。胃NEC和MANEC以单发肿物为主,肿物直径大,浸润深度深,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多见,确诊时多为进展期;全部患者行手术切除,且大部分进行了辅助治疗。胃NEC以大细胞型和分化差为主,胃MANEC的神经内分泌和腺癌成分组成形式多样;胃NEC和MANEC患者的预后均较差,但影响两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的预后因素不同。结论:胃NEN是一组异质性肿瘤,不同分类的胃NEN具有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且预后也存在差异。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来完善胃NEN的分类,并探索预后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分类 病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胃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含金 王建飞 +2 位作者 张定芳 郑炜智 赵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0-322,共3页
目的探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胃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和4例胃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进行观察。结果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胃癌伴神... 目的探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胃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和4例胃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进行观察。结果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胃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均好发于老年人,患者临床症状相似,以晚期多见,肿块大多为溃疡型,好发于胃贲门部或胃窦部。10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典型类癌2例,不典型类癌3例,小细胞癌5例,癌细胞均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物,嗜铬素A(CgA)、突触素(Syn)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阳性。4例胃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见少数神经内分泌标记物阳性的肿瘤细胞散在分布于胃癌组织内,其癌成分为管状腺癌,表达癌胚抗原(CEA)、上皮膜抗原(EMA),黏液染色(AB/PAS)阳性。结论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以不典型类癌及小细胞癌为主,大多恶性度高,胃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不影响胃癌的恶性度,两者属于不同的组织学类型,分型对其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神经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中心490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建立的列线图具有良好的预后预测性能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奔龙 鲁意迅 +6 位作者 李力 高云鹤 梁文全 郗洪庆 王鑫鑫 张珂诚 陈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3-190,共8页
目的 开发和验证一种有效的列线图,用以评估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NEN)患者的个体预后。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21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确诊为G-NE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依据严格的纳排标准筛选,... 目的 开发和验证一种有效的列线图,用以评估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NEN)患者的个体预后。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21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确诊为G-NE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依据严格的纳排标准筛选,共纳入4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26.0与R 4.2.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及分析统计:log-rank检验分析生存率的组间差异,Cox回归模型分析得出影响G-NEN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纳入列线图,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其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DCA)及其曲线下面积(AUDC)验证该模型的效能,并与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的TNM分期系统进行比较。结果 490例G-NEN患者年龄58.6±10.92岁;男性346例(70.6%),女性144例(29.4%);病理分级为NET G1的患者130例(26.5%),NET G2患者54例(11.0%),NEC患者206例(42.0%),MiNEN患者100例(20.5%),未发现NET G3的患者;Ⅰ~Ⅳ期患者个数分别为:222例(45.3%),75例(15.3%),130例(26.5%),63例(12.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病理分级、Ki-67指数、肿瘤形态、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F-NLR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理分级、肿瘤位置、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F-NLR是影响G-NEN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C-index为0.829(95%CI:0.800~0.858),1年、3年、5年总体生存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0.883、0.895、0.944。校准曲线证实模型与实际观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TNM分期系统与列线图模型的1年、3年、5年总体生存率DCA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033和0.0218、0.191和0.148、0.248和0.197,表明列线图模型与TNM分期系统都具有明显的正向净收益,但列线图预测模型表现了更高的净收益,显示出更好的临床效用。结论 本研究基于490例G-NEN患者数据建立的列线图预后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和临床应用价值,对于临床医生更加简便快捷的评估G-NEN个体化预后具有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列线图模 预后 总体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CT对乏血供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及肿块型胰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雅杰 崔文静 +5 位作者 陈晓 陈馨 崔灿 刘永康 周浩 王中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32-736,共5页
目的目前对乏血供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Hypo-PNETs)及肿块型胰腺炎(MFPs)的鉴别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MSCT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江苏省中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9例Hypo-PNETs患者(PNETs组)与21例MFPs... 目的目前对乏血供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Hypo-PNETs)及肿块型胰腺炎(MFPs)的鉴别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MSCT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江苏省中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9例Hypo-PNETs患者(PNETs组)与21例MFPs患者(MFPs组)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的患者均行术前增强CT检查。分析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灶大小、边界、密度、各期扫描CT值、是否有胰胆管扩张、转移等差异性。结果MFPs组男性多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5.7%vs 52.6%,P<0.05);PNETs组边界清晰者多见(52.4%vs 47.6%,P=0.032);而实性肿块更多见在MFPs组(95.2%vs 47.4%,P<0.05);MFPs静脉CT值更高(P<0.05)。联合多因素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为0.945,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9.5%和95.2%。结论MFPs常见于男性;病灶边界、密度、静脉期CT值、转移征象有助于两者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血供神经内分泌肿瘤 肿块胰腺炎 胰腺肿瘤 增强CT 鉴别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治现状与争议
19
作者 崔婷 李金洲 +3 位作者 雷霞 李继昂 冯洁 黄晓俊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359-365,共7页
随着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NENs)发病率的不断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但有关G-NENs的诊断及治疗目前仍存在较多争议。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就G-NENs的诊治现状作一综述并对现存争议进行讨... 随着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NENs)发病率的不断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但有关G-NENs的诊断及治疗目前仍存在较多争议。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就G-NENs的诊治现状作一综述并对现存争议进行讨论,旨在为临床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诊断 治疗 争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混合性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特点
20
作者 郑琳琳 焦笑笑 +1 位作者 姚晓萌 周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35-639,共5页
目的针对胃混合性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g-MiNEN)的诊治指南尚未完善。文中探讨g-MiNEN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17例(本中心组)和2010-2017年期... 目的针对胃混合性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g-MiNEN)的诊治指南尚未完善。文中探讨g-MiNEN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17例(本中心组)和2010-2017年期间美国SEER数据库收录的36例(SEER组)g-MiNEN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中心组g-MiNEN以男性为主(4.251),平均(59.47±6.87)岁,平均生存时间(37.56±27.84)个月。SEER组以男性为主(1.771),平均年龄(65.03±12.33)岁,平均生存时间(18.28±21.60)个月。本中心g-MiNEN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1%、65.9%、43.9%,SEER数据库g-MiNEN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5%、23.2%、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手术治疗可延长患者中位生存时间(47.391个月vs 18.857个月,P=0.024)。性别、远处转移、手术方式是g-MiNEN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g-MiNEN以老年男性患者发病居多。手术切除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性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