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东北和华北东部气温异常特征及其成因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
53
1
作者
汪宏宇
龚强
+1 位作者
孙凤华
杨素英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24-1033,共10页
采用REOF,SVD分析方法,首先指出东北和华北东部气温异常是全国气温异常的第一主分量,进而分析其异常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全区年、季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冬季增温最大,极端低温较极端高温升高明显。近百年来,全区增温幅度明显高于20...
采用REOF,SVD分析方法,首先指出东北和华北东部气温异常是全国气温异常的第一主分量,进而分析其异常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全区年、季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冬季增温最大,极端低温较极端高温升高明显。近百年来,全区增温幅度明显高于20世纪全球平均增暖水平。冬季,对流层中、低层上,当纬向西风偏强时,东北和华北东部易高温;而当经向风强盛时,易低温。夏季,气温异常与东北冷涡活动有关;1980年代以来气温显著变暖与对流层中、低层气压场的年代际突变有关。冬夏季气温与东亚冬夏季风、Nino3区海温的关系并不显著,但在1990年代以前,东北夏季低温与ElNi^no的对应关系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
华北东部
气温异常
Nino
3区海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淮梅雨的多尺度特征及其与厄尔尼诺和大气环流的联系
被引量:
27
2
作者
王钟睿
钱永甫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7-325,共9页
利用小波变换,分析了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的多尺度特征和存在的周期,通过对Nino3区海温、西太平洋副高以及亚洲纬向环流指数的小波变换,分析了它们与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的多尺度联系。结果表明,整个江淮流域的降水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
利用小波变换,分析了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的多尺度特征和存在的周期,通过对Nino3区海温、西太平洋副高以及亚洲纬向环流指数的小波变换,分析了它们与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的多尺度联系。结果表明,整个江淮流域的降水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年际变化主要表现为3~4a、5~6a和7~8a的周期,年代际变化则表现为12~13a、16~17a和27a的周期。南片和北片以及长江中游和下游之间所具有的特征是不尽相同的。相对于亚洲纬向环流指数而言,Nino3区海温对江淮流域降水的影响较为重要。Nino3区的海温与江淮流域降水的联系,在一些时段是同位相的,而在另一些时段是反位相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梅雨
小波变换
Nino
3区海温
西太平洋副高
亚洲纬向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北和华北东部气温异常特征及其成因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
53
1
作者
汪宏宇
龚强
孙凤华
杨素英
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24-1033,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31018)
973计划项目专题(2004CB418507-1)共同资助
文摘
采用REOF,SVD分析方法,首先指出东北和华北东部气温异常是全国气温异常的第一主分量,进而分析其异常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全区年、季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冬季增温最大,极端低温较极端高温升高明显。近百年来,全区增温幅度明显高于20世纪全球平均增暖水平。冬季,对流层中、低层上,当纬向西风偏强时,东北和华北东部易高温;而当经向风强盛时,易低温。夏季,气温异常与东北冷涡活动有关;1980年代以来气温显著变暖与对流层中、低层气压场的年代际突变有关。冬夏季气温与东亚冬夏季风、Nino3区海温的关系并不显著,但在1990年代以前,东北夏季低温与ElNi^no的对应关系较好。
关键词
东北
华北东部
气温异常
Nino
3区海温
Keywords
Northeast China and east of North China
Temperature anomaly
SST of Nino
3
分类号
P423.3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淮梅雨的多尺度特征及其与厄尔尼诺和大气环流的联系
被引量:
27
2
作者
王钟睿
钱永甫
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出处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7-32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23303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175021)
文摘
利用小波变换,分析了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的多尺度特征和存在的周期,通过对Nino3区海温、西太平洋副高以及亚洲纬向环流指数的小波变换,分析了它们与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的多尺度联系。结果表明,整个江淮流域的降水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年际变化主要表现为3~4a、5~6a和7~8a的周期,年代际变化则表现为12~13a、16~17a和27a的周期。南片和北片以及长江中游和下游之间所具有的特征是不尽相同的。相对于亚洲纬向环流指数而言,Nino3区海温对江淮流域降水的影响较为重要。Nino3区的海温与江淮流域降水的联系,在一些时段是同位相的,而在另一些时段是反位相的。
关键词
江淮梅雨
小波变换
Nino
3区海温
西太平洋副高
亚洲纬向环流
Keywords
Changjiang-Huaihe River valley Meiyu
Wavelet transformation
Nino
3
SSTA
west Pacific subtropic high
Asian zonal circulation
分类号
P73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东北和华北东部气温异常特征及其成因的初步分析
汪宏宇
龚强
孙凤华
杨素英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
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江淮梅雨的多尺度特征及其与厄尔尼诺和大气环流的联系
王钟睿
钱永甫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