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叶木素和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生物活性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月华 杨红英 +2 位作者 付崇罗 李爱峰 玄红专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93-1198,共6页
研究香叶木素和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不同肿瘤细胞(MCF-7、MDA-MB-231和A549)和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的细胞毒性及作用机制。正常培养的肺腺癌细胞(A549)、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及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经不同浓度... 研究香叶木素和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不同肿瘤细胞(MCF-7、MDA-MB-231和A549)和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的细胞毒性及作用机制。正常培养的肺腺癌细胞(A549)、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及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经不同浓度的香叶木素和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20、40、80、160μM)分别处理24和48 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SRB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吖啶橙染色观察细胞核凝集和片段化;Hoechst 33258检测细胞凋亡;荧光探针DCHF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Western blot检测膜联蛋白A7(ANXA7)、P62、procaspase3和LC3的表达。结果表明,香叶木素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肿瘤细胞MDA-MB-231、MCF-7、A549的增殖和去血清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通过上调LC3-Ⅱ的水平,促进肿瘤细胞自噬。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去血清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显著降低去血清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凋亡和细胞核片段凝集,显著降低细胞内ROS水平,下调caspase3和LC3-Ⅱ的水平。香叶木素和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香叶木素是一种潜在的抗肿瘤化合物,而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可能成为一种保护HUVECs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叶木素 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 细胞凋亡 自噬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律宁胶囊中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浓度HPLC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淑琴 崔东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46-449,共4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心律宁胶囊中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的浓度,探讨影响心律宁胶囊中齐墩果酸-3-O-β-D-喃葡萄糖醛酸苷浓度测定的各种因素。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心律宁胶囊中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的浓度,探讨影响心律宁胶囊中齐墩果酸-3-O-β-D-喃葡萄糖醛酸苷浓度测定的各种因素。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浓度。色谱柱为HypersilC18柱(4.6mm×250.0mm,5.0μm),流动相为乙腈-1%冰醋酸(56:44),检测波长为210nm,速流为I.00mL·min^-1,柱温30℃。结果:在本色谱条件下,齐墩果酸-3-O-β-D-喃葡萄糖醛酸苷的分离效果良好,在14.80~26.64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结论:采用HPLC法测定心律宁胶囊中齐墩果酸-3-O-β-D-喃葡萄糖醛酸苷浓度简便、准确、专属性强,HPLC可作为心律宁胶囊浓度测定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宁胶囊 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黄芪中异黄酮苷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曦 孙衍国 +2 位作者 张峰 肖红斌 梁鑫淼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98-902,共5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黄芪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和芒柄花素-7-O-β-D-葡萄糖苷的定性分析方法。这两个化合物在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条件下,质谱裂解行为的研究表明,二者具有相...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黄芪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和芒柄花素-7-O-β-D-葡萄糖苷的定性分析方法。这两个化合物在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条件下,质谱裂解行为的研究表明,二者具有相似的特征质谱裂解行为,即在正离子模式下的一级质谱中均产生强的准分子离子[M+H]+峰和苷元离子[M+H-G lu]+峰;且苷元离子经碰撞诱导解离均产生.CH3(15 Da)、CH3OH(32Da)和2CO(56 Da)的中性丢失;同时发生Retro-D iels A lder(RDA)裂解反应,导致在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和芒柄花素-7-O-β-D-葡萄糖苷的二级质谱图中分别产生相对分子质量为m/Z148和m/Z133的特征碎片离子峰。这些特征碎片可以作为这两个化合物定性的依据。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黄芪注射液中的这两种物质的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毛蕊异黄-7-o-β-d-葡萄糖 芒柄花素-7-o-β-d-葡萄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法同时测定六味调更片中4种成分 被引量:5
4
作者 余琰 郭玫 +2 位作者 邵晶 李娟 武权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18-1720,共3页
目的建立UPLC-MS/MS法同时测定六味调更片(黄芪、当归、女贞子等)中4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CAPCELL PAK C_(18) MGⅢ色谱柱(2.0 mm×150 mm,5μm);流动相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4... 目的建立UPLC-MS/MS法同时测定六味调更片(黄芪、当归、女贞子等)中4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CAPCELL PAK C_(18) MGⅢ色谱柱(2.0 mm×150 mm,5μm);流动相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40℃。采用电喷雾电离源,正负离子全扫描模式。结果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阿魏酸、特女贞苷、黄芪甲苷分别在0.985 8~98.576、0.407 7~40.768、4.823 6~482.361、2.097 9~209.789 ng/mL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5%、101.5%、99.4%、98.4%,RSD分别为2.1%、1.8%、1.1%、1.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六味调更片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调更片 毛蕊异黄-7-o-β-d-葡萄糖 阿魏酸 特女贞 黄芪甲 U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山龙中原薯蓣皂苷杂质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杰 胡天宇 +2 位作者 沈国亮 杨阳 顾正兵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682-2686,共5页
目的对穿山龙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中原薯蓣皂苷所含杂质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从穿山龙提取物中得到原薯蓣皂苷粗品,再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制备HPLC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 目的对穿山龙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中原薯蓣皂苷所含杂质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从穿山龙提取物中得到原薯蓣皂苷粗品,再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制备HPLC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得3个杂质,经鉴定分别为黄山药皂苷H(dioscoreside H,1)、原纤细薯蓣皂苷(protogracillin,2)和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5R)-呋甾烷-5-烯-3β,22ξ,26-三醇-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26-O-β-D-glucopyranosyl-[25R]-furost-5-en-3β,22ξ,26-triol-3-O-[α-L-rhamn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ide,3)。结论化合物1和3为首次从穿山龙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山龙 原薯蓣皂 黄山药皂H 原纤细薯蓣皂 26-o-β-d-吡喃葡萄糖-(25R)-呋甾烷-5-- 22ξ 26-三醇-3-o--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配方颗粒提取过程中3种指标成分的传质规律 被引量:6
6
作者 莫平莉 王洛临 +4 位作者 卢泳 陈雪婷 冯健英 徐文杰 李智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79-982,共4页
目的研究黄芪配方颗粒提取过程中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黄芪多糖的传质规律。方法电导率测定法表征3种指标成分的提取规律及终点,考察电导率与其含有量之间的关系。结果黄芪提取液电导率与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7-O-... 目的研究黄芪配方颗粒提取过程中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黄芪多糖的传质规律。方法电导率测定法表征3种指标成分的提取规律及终点,考察电导率与其含有量之间的关系。结果黄芪提取液电导率与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黄芪多糖含有量的相关性较好(r分别为0.991 9、0.985 4、0.986 8)。结论电导率测定法可及时、快速、直观地反馈黄芪提取液中指标成分含有量,易于实现黄芪配方颗粒中该类成分提取过程中的快速分析及终点指示,并为研究其传质规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配方颗粒 黄芪甲 毛蕊异黄-7-o-β-d-葡萄糖 黄芪多糖 传质规律 电导率测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冬药材中6种麦冬皂苷的质量分数测定 被引量:1
7
作者 郭牡丹 胥秀英 +3 位作者 郑一敏 杨帆 罗丽梅 吴翔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5-209,共5页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麦冬药材中penogenin-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葡萄糖苷、去木糖-14-hydro sprengerinin C、麦冬皂苷Ra、penogenin-3-O-α-L-吡喃鼠李糖(1-2)-β-吡喃木糖(1-4)-β-D-葡萄糖苷、14-hydro sprengerinin C和慈...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麦冬药材中penogenin-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葡萄糖苷、去木糖-14-hydro sprengerinin C、麦冬皂苷Ra、penogenin-3-O-α-L-吡喃鼠李糖(1-2)-β-吡喃木糖(1-4)-β-D-葡萄糖苷、14-hydro sprengerinin C和慈溪麦冬皂苷A 6种麦冬皂苷的质量分数。色谱条件为lunna NH2色谱柱(4. 6 mm×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90∶10),流速1. 0m L/min,检测波长208 nm,柱温为室温。该条件下上述6种麦冬皂苷线性范围分别为0. 96~9. 60μg/m L,0. 92~9. 20μg/m L,0. 97~9. 70μg/m L,0. 94~9. 40μg/m L,1. 04~10. 40μg/m L,0. 92~9. 20μg/m L。在相应线性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 999 1;方法回收率为98. 59%~101. 77%,RSD为1. 15%~1. 98%。所建方法可用于麦冬药材及相关制剂中麦冬皂苷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penogenin-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葡萄糖 去木糖-14-hydro sprengerinin C 麦冬皂Ra penogenin-3-o-α-L-吡喃鼠李糖(1-2)-β-吡喃木糖(1-4)-β-d-葡萄糖 14-hydro sprengerinin C 慈溪麦冬皂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季青中一个新的酚性化合物 被引量:6
8
作者 廖立平 毕志明 +1 位作者 李萍 张体灯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3-15,共3页
对冬青科植物冬青干燥叶(四季青)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取干药材10kg,加8倍量体积分数80%乙醇回流煎煮3次,每次4h,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浸膏混悬于适量水中,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回收溶剂。采用不同层析技术进行分离,从... 对冬青科植物冬青干燥叶(四季青)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取干药材10kg,加8倍量体积分数80%乙醇回流煎煮3次,每次4h,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浸膏混悬于适量水中,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回收溶剂。采用不同层析技术进行分离,从正丁醇部位分得1个酚性化合物,经理化及光谱方法鉴定为:3,4-二羟基-7-(3′-O-β-D-吡喃葡萄糖基-4′-羟基-苯甲酰基)-苯甲醇(俗称四季青酚苷),一种新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季青 3 4-二羟基-7-(3′-o-β-d-吡喃葡萄糖-4′-羟基-苯甲酰基)-苯甲醇(俗称四季青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鹊肾树心材的化学成分及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黄纪国 李俊 +4 位作者 吴强 杨瑞云 李珊 陈自占 黎露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0-783,827,共5页
本文研究鹊肾树Streblus asper心材的乙酸乙酯部分化学成分及体外抗菌活性。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层析,反相C-18柱色谱层析和Sephadex LH-20分离、纯化,最终得到8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并结合理化鉴定确定化合物结构为:银杏双黄酮(1)、异黄... 本文研究鹊肾树Streblus asper心材的乙酸乙酯部分化学成分及体外抗菌活性。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层析,反相C-18柱色谱层析和Sephadex LH-20分离、纯化,最终得到8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并结合理化鉴定确定化合物结构为:银杏双黄酮(1)、异黄酮-4'-甲氧基-7-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2)、鼠李柠檬素-3-O-β-D-半乳糖苷(3)、β-香树脂酮(4)、β-谷甾醇(5)、香草酸(6)、山俞酸(7)、二十六烷酸(8)。除化合物5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提取到。此外研究了化合物1-4的抗菌活性,实验表明化合物2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鹊肾树 银杏双黄 异黄-4'-甲氧基-7-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 鼠李柠檬素-3-o-β-d-半乳糖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白平肺颗粒中南葶苈子包煎提取方法考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雪峰 徐振秋 +5 位作者 韦迎春 商晶 米慧娟 陶永华 王秀海 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3期493-497,共5页
目的:本研究主要考察不同包煎方法提取对芪白平肺颗粒中的南葶苈子成分煎出的影响,优选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南葶苈子中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提取率与提取出膏率为主要评价指标,考察包煎前后及不同装样量对芪白... 目的:本研究主要考察不同包煎方法提取对芪白平肺颗粒中的南葶苈子成分煎出的影响,优选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南葶苈子中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提取率与提取出膏率为主要评价指标,考察包煎前后及不同装样量对芪白平肺颗粒中南葶苈子提取的影响,并选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溶剂倍数对南葶苈子药材中指标成分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在中试生产规模下采用1/4装量进行药材包煎效果最佳,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次数2次,提取时间2 h,提取溶剂倍数8倍。结论:芪白平肺颗粒中的南葶苈子采用包煎提取方法,能有效的提高药材中指标成分的提取率,该工艺合理、可行,为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葶苈子 包煎 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 Box-Behnk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花红景天正丁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涛 郭亚东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B05期34-36,共3页
从云南产大花红景天(Rhodiola crenulata(Hook.f.et.Thoms).S.H.Fu)植物的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五个化合物,经光谱和波谱解析,分别为大花红天素、酪醇、红景天苷、德钦红景天苷和草质素7-O-(3″-O-β-D-葡萄糖基)-α-L-... 从云南产大花红景天(Rhodiola crenulata(Hook.f.et.Thoms).S.H.Fu)植物的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五个化合物,经光谱和波谱解析,分别为大花红天素、酪醇、红景天苷、德钦红景天苷和草质素7-O-(3″-O-β-D-葡萄糖基)-α-L-鼠李糖苷,其中德钦红景天苷为首次在大花红景天中发现的黄酮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红景天 红景天 德钦红景天 草质素7-o-(3”-o-β-d-葡萄糖基)-α-L-鼠李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鬼针草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万仲贤 吴建国 +3 位作者 吴飞 郑良栋 覃鸿恩 吴锦忠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391-1394,共4页
目的:研究白花鬼针草醇提物的化学成分。方法:以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色谱及C18反相硅色谱分离纯化白花鬼针草醇提物的化学成分,以1H-NMR、13C-NMR以及质谱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白花鬼针草醇提物中分离、纯化、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 目的:研究白花鬼针草醇提物的化学成分。方法:以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色谱及C18反相硅色谱分离纯化白花鬼针草醇提物的化学成分,以1H-NMR、13C-NMR以及质谱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白花鬼针草醇提物中分离、纯化、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3,3′-二甲醚-7-O-β-D-吡喃酮葡萄糖苷(1)、奥卡宁4′-O-β-D-(2″,4″,6″-三乙酰基)-吡喃酮葡萄糖苷(2)、4-O-(6″-O-对-香豆酰基-β-D-吡喃酮葡萄糖)-对-香豆酸(3)、4-O-(2″-O-乙酰基-6″-O-对-香豆酰基-β-D-吡喃酮葡萄糖)-对-香豆酸(4)、邻苯二甲酸异丙酯(5)、原儿茶酸(6)。结论:6个化合物均首次从白花鬼针草中分离得到,其中,槲皮素-3,3′-二甲醚-7-O-β-D-吡喃酮葡萄糖苷(1)、4-O-(6″-O-对-香豆酰基-β-D-吡喃酮葡萄糖)-对-香豆酸(3)、4-O-(2″-O-乙酰基-6″-O-对-香豆酰基-β-D-吡喃酮葡萄糖)-对-香豆酸(4)、邻苯二甲酸异丙酯(5)4个化合物属于首次从鬼针草数药用植物植物中分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鬼针草 化学成分 槲皮素-3 3′-二甲醚-7-o-β-d-吡喃酮葡萄糖苷 奥卡宁4′-o-β-d-(2″ 4″ 6″-三乙酰基)-吡喃葡萄糖 4-o-(6″-o--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香豆酸 4-o-(2″-o-乙酰基-6″-o--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香豆酸 邻苯二甲酸异丙酯 原儿茶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红外光谱结合HPLC对不同产地南葶苈子成分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乔璐 韩盼盼 +6 位作者 王若晨 赵博宇 周春亚 刘瑞娜 张瑞 张雨晴 董诚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62,I0017,I0018,共7页
目的创建一种能够快速测定南葶苈子药材中芥子碱硫氰酸盐(sinapine thiocyanate,SH),槲皮素-3-O-β-D-葡萄糖-7-0-β-D-龙胆双糖苷(quercetin-3-O-beta-D-glucose-7-O-beta-D-gentiobioside,QGG),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isorha... 目的创建一种能够快速测定南葶苈子药材中芥子碱硫氰酸盐(sinapine thiocyanate,SH),槲皮素-3-O-β-D-葡萄糖-7-0-β-D-龙胆双糖苷(quercetin-3-O-beta-D-glucose-7-O-beta-D-gentiobioside,QGG),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isorhamnetin-3-O-glucoside,IG),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QG)4种成分的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南葶苈子样品中SH、QGG、IG、QG的含量,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method,PLS)建立南葶苈子中SH、QGG、IG、QG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所创建的QGG、QG、IG、SH的定量分析模型的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270、0.9266、0.8086、0.8289;校正均方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alibration,RMSEC)分别为0.0100、0.00263、0.00313、0.111;验证均方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分别为0.0139、0.00715、0.00395、0.0860。其中SH的特征光谱为9100~6100 cm-1;QGG的特征光谱为7300~5500 cm-1;IG的特征光谱为9500~6700 cm-1;QG的特征光谱为8200~5100 cm-1。结论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建立的定量模型,能够对南葶苈子药材中QGG、QG、IG、SH的含量进行无损测定。此外通过近红外光谱PCA分析发现道地产地南葶苈子与非道地产地南葶苈子的差异较大,道地产地南葶苈子之间的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葶苈子 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法 槲皮素-3-o-β-d-葡萄糖-7-0-β-d-龙胆双糖 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 芥子碱硫氰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颐泰胶囊中6种成分
14
作者 李曼曼 张海弢 +2 位作者 柏伟荣 王振中 萧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16-1319,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颐泰胶囊(人参、黄芪、女贞子等)中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特女贞苷、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齐墩果酸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70%乙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Luna C_(18)色谱柱(4.6 mm×25...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颐泰胶囊(人参、黄芪、女贞子等)中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特女贞苷、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齐墩果酸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70%乙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Luna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2%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03 nm。结果 6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95.58%~102.12%,RSD0.82%~1.73%。结论该方法简便、稳定、快速,可用于颐泰胶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颐泰胶囊 人参皂RE 人参皂Rg1 人参皂RB1 特女贞 毛蕊异黄-7-o-β-d-葡萄糖 齐墩果酸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赶黄草中4种成分 被引量:3
15
作者 史鹏杰 程嘉希 +2 位作者 黄豆豆 董志颖 孙连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408-2411,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赶黄草中乔松素-7-O-β-D-葡萄糖苷、pinocembrin-7-O-[4″,6″-(S)-hexahydroxydiphenoyl]-β-D-glucose、thonningianin A、pinocembrin-7-O-[3″-O-galloyl-4″,6″-(S)-hexahydroxydiphenoyl]-β-Dglucose的...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赶黄草中乔松素-7-O-β-D-葡萄糖苷、pinocembrin-7-O-[4″,6″-(S)-hexahydroxydiphenoyl]-β-D-glucose、thonningianin A、pinocembrin-7-O-[3″-O-galloyl-4″,6″-(S)-hexahydroxydiphenoyl]-β-Dglucose的含量。方法赶黄草80%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5%甲酸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0 nm。结果4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100.90%~102.04%,RSD 0.82%~2.54%。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赶黄草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黄草 乔松素-7-o-β-d-葡萄糖 pinocembrin-7-o-[4″ 6″-(S)-hexahydroxydiphenoyl]-β-d-glucose pinocembrin-7-o-[3-o-galloyl-4″ 6″-(S)-hexahydroxydiphenoyl]-β-d-glucose thonningianin A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清肺颗粒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薛沾枚 张艳 +8 位作者 刘雪松 郝敬友 苏景 唐伟 刘彦凯 孙洪杰 徐丽 张备 史同瑞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44-49,共6页
为研究改良清肺颗粒的稳定性,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检测清肺颗粒中葶苈子中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含量并使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分别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稳定性试验来考察清肺颗粒在... 为研究改良清肺颗粒的稳定性,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检测清肺颗粒中葶苈子中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含量并使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分别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稳定性试验来考察清肺颗粒在光照、高温及高湿条件下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湿度是影响改良清肺颗粒的主要因素,高湿度环境导致改良清肺颗粒颜色加深,放置10 d后水分提高19.37%(P <0.01),粒度降低9.3%(P <0.05),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含量降低3%(P <0.05)。在加速试验与长期稳定性试验中,改良清肺颗粒的性状、水分含量、粒度、溶化性和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含量变化不显著。综上所述,改良清肺颗粒稳定性良好,于室温保存12个月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国兽药典》稳定性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清肺颗粒 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 高效液相色谱法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赶黄草质量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卢明辉 杜泽南 +3 位作者 马雪祺 李永康 陈军峰 孙连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114-2118,共5页
目的 提升赶黄草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显微鉴别、TLC法进行定性研究,2020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50%乙醇浸出物含量,HPLC法测定乔松素-7-O-β-D-葡萄糖苷、乔松素-7-O-[4″,6″-(S)-六羟基联苯二酰基]-β... 目的 提升赶黄草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显微鉴别、TLC法进行定性研究,2020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50%乙醇浸出物含量,HPLC法测定乔松素-7-O-β-D-葡萄糖苷、乔松素-7-O-[4″,6″-(S)-六羟基联苯二酰基]-β-D-葡萄糖苷(PHG)、乔松素-7-O-[3″-O-没食子酰基-4″,6″-(S)-六羟基联苯二酰基]-β-D-葡萄糖苷(PGHG)、thonningianin A含量。结果 显微鉴别专属性理想。TLC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15批样品中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50%乙醇浸出物含量分别为6.07%~9.55%、5.36%~7.97%、0.07%~0.23%、15.11%~23.06%,4种成分含量分别为0.62~1.50、1.81~10.92、3.49~11.85、0.52~17.73 mg/g。结论 该方法合理可行,可用于赶黄草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黄草 乔松素-7-o-β-d-葡萄糖 乔松素-7-o-[4″ 6″-(S)-六羟基联苯二酰基]-β-d-葡萄糖(PHG) 乔松素-7-o-[3-o-没食子酰基-4″ 6″-(S)-六羟基联苯二酰基]-β-d-葡萄糖(PGHG) thonningianin A 显微鉴别 TLC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