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α,11-二羟基-2-氧代桉烷-3-烯的全合成 被引量:1
1
作者 关玉昆 李平 +2 位作者 周罡 高晓蕾 李裕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81-1283,M010,共4页
The first total synthesis of (+)-5α-hydroxy-isopterocarpolone (1), an oxygenated eudesmane isolated from Chinese folk medicine Artemisia eriopoda, starting from (+)-dihydrocarvone(2) was described. Compound 4... The first total synthesis of (+)-5α-hydroxy-isopterocarpolone (1), an oxygenated eudesmane isolated from Chinese folk medicine Artemisia eriopoda, starting from (+)-dihydrocarvone(2) was described. Compound 4 was stereoselectively prepared from compound 2 in three steps according to reference-. The treatment of tosylhydrazone 5, which was formed via the reaction of compound 4 and TsNHNH2 catalyzed by BF3-5Et2O, with an excess of n-butyllithium gave triene 6. Oxidation of triene 6 with singlet oxygen afforded the desired endo-peroxide 7 as a single product. Reductive cleavage of peroxide 7 with K2CO3 gave α-rotunol 3, a natural eudesmane firstly isolated in 1969. Hydrolysis of α-rotunol 3 with 10% sulfuric acid afforded (+)-5α-hydroxy-isopterocarpolone (1). The structures of all the compounds were confirmed by IR, MS and NMR spect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羟基-2-氧代桉-3- 全合成 倍半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氧-11,12,13-三羟基桉烷-4-烯的简便全合成 被引量:1
2
作者 关玉昆 房丽晶 +1 位作者 唐志勇 李裕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07-1309,共3页
3-Oxo-11,12,13-trihydroxyeudesm-4-ene(1) was a highly oxygenated natural eudesmane isolated from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with an antiphlogostic and spasmolytic activity.For the purpose of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 3-Oxo-11,12,13-trihydroxyeudesm-4-ene(1) was a highly oxygenated natural eudesmane isolated from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with an antiphlogostic and spasmolytic activity.For the purpose of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research on natural product 1 and its derivatives,a facile total synthesis of compound 1 starting from(+)-dihydrocarvone(2) was completed in an overall yield of 24%.The structures of all intermediates and product 1 were confirmed via 1H NMR,13C NMR,MS and IR techniques.The NMR data of compound 1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ose of natural pro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1 12 13-羟基-4- 全合成 倍半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β-羟基-4,11-二烯桉烷酸甲酯的不对称全合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喆 周罡 +1 位作者 高晓蕾 李裕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8-229,共2页
A facile and efficient dia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methyl 3β-hydroxyeudesmane-4,11(13)-dien-12-oicate starting from (+)-dihydrocarvone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9 steps at the first time.
关键词 -羟基-4 11-二烯桉酸甲酯 不对称全合成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trans-3-甲基-γ-烷内酯类手性香料的制备
4
作者 姜若含 尹舒婷 +3 位作者 牟雪瑶 梁森 孙宝国 田红玉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44,共10页
手性化合物在风味研究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中拥有两个手性中心的3-甲基-γ-烷内酯类化合物是一类非常关键的食用香料,主要用于配制桃、椰子、香草等类型的香精。因3-甲基-γ-烷内酯类化合物较高的水溶性,也作为香料广泛应用于酒水... 手性化合物在风味研究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中拥有两个手性中心的3-甲基-γ-烷内酯类化合物是一类非常关键的食用香料,主要用于配制桃、椰子、香草等类型的香精。因3-甲基-γ-烷内酯类化合物较高的水溶性,也作为香料广泛应用于酒水、饮料中。以往的3-甲基-γ-烷内酯类化合物合成方法存在着起始原料不易获得、操作复杂、通用性差等缺陷。探讨了光学活性的trans-3-甲基-γ-辛内酯、壬内酯和癸内酯的制备方法。以相应的脂肪醛、丙二酸为起始原料通过Knoevenagel缩合制得(E)-3-烷烯酸,利用其甲酯进行Sharpless不对称双羟基化反应构建手性中心,然后通过消除反应和共轭加成反应得到目标产物。所有产物的结构都通过NMR和G C-MS进行了确认,目标产物的对映体过量(enantiomeric excess,ee)值通过手性GC进行了测定,(3R,4S)-trans-3-甲基-γ-辛内酯和(3S,4R)-trans-3-甲基-γ-辛内酯ee值分别为84%和92%;(3R,4S)-trans-3-甲基-γ-壬内酯和(3S,4R)-trans-3-甲基-γ-壬内酯ee值分别为87%和95%;(3R,4S)-trans-3-甲基-γ-癸内酯和(3S,4R)-trans-3-甲基-γ-癸内酯ee值分别为83%和96%。制备的对映体均分别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椰子香、甜香、焦香等明显不同的香气特征;3种内酯反式构型的产物,其对映体的香气特征均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3-甲基-γ-内酯 (E)-3-烯酸甲酯 Sharpless不对称双羟基 手性香料 KNOEVENAGEL缩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羟基-2-萘甲酸(1,n-烷二醇)二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5
作者 郭利兵 周鸿燕 +1 位作者 周庆祥 刘鹏举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0-83,共4页
以3-羟基-2-萘甲酸、端羟基直链烷烃二醇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萘基偶合剂3-羟基-2-萘甲酸(1,n-烷二醇)二酯,考察了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最佳合成条件为:以甲苯为溶剂,三氟甲磺酸为催化剂,醇酸摩尔比为1∶2,催化剂用量为原料酸的5%(摩... 以3-羟基-2-萘甲酸、端羟基直链烷烃二醇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萘基偶合剂3-羟基-2-萘甲酸(1,n-烷二醇)二酯,考察了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最佳合成条件为:以甲苯为溶剂,三氟甲磺酸为催化剂,醇酸摩尔比为1∶2,催化剂用量为原料酸的5%(摩尔比),加热回流5h.通过元素分析、NMR、质谱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其感光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羟基-2-萘甲酸乙二醇二酯是一种较理想的偶合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合剂 重氮片 3-羟基-2-萘甲酸(1 n-二醇)二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β,5α,6β-三羟基胆甾烷诱导恶性胶质瘤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6
6
作者 谢珊珊 朱文博 +6 位作者 颜敏 林园 张海鹏 邱鹏新 苏兴文 颜光美 胡海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47-653,共7页
目的:研究3β,5α,6β-三羟基胆甾烷(Triol)诱导恶性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Triol作用于C6细胞和A172细胞不同时间。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342染色和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caspase活性... 目的:研究3β,5α,6β-三羟基胆甾烷(Triol)诱导恶性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Triol作用于C6细胞和A172细胞不同时间。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342染色和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caspase活性变化,蛋白免疫印记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家族蛋白的变化。结果:Triol可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降低C6细胞和A172细胞的存活率;Triol处理细胞48 h,C6细胞和A172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17.8±0.6)μmol/L和(20.6±0.2)μmol/L。Hoechst 33342染色、TUNEL检测和凋亡执行酶caspase-3活性检测结果显示,给药组中2种细胞都出现明显凋亡核象、TUNEL阳性细胞数增多和caspase-3的激活。Triol作用于C6细胞12 h、24 h和48 h后,在凋亡外通路中激活的caspase-8和在凋亡内通路中激活的caspase-9活性均随时间升高,抗凋亡蛋白Bcl-2和Bcl-xL的表达量随时间降低,而促凋亡蛋白Bak的表达量随时间升高。结论:Triol通过激活内、外凋亡通路引起恶性胶质瘤细胞的凋亡,且Bcl-2家族蛋白在此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β-羟基胆甾 神经胶质瘤 细胞凋亡 BCL-2家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远端功能化技术合成制备地塞米松的中间体3α,17α-二羟基-16α-甲基-5α-孕甾-9(11)-烯-20-酮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沪跃 太田哲男 +1 位作者 樋田壮真 古川功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4-156,共3页
关键词 地塞米松中间体 3a 17a-羟基-16a-甲基-5a-孕甾-9(11)--20- Mitsunoba反应 远端功能化技术 合成 氯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有效成分3,4′,5-三羟基芪-3-β-D-葡萄糖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8
作者 骆苏芳 金行中 +1 位作者 叶建锋 张佩文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共4页
总结了虎杖有效成分3,4′,5-三羟基芪-3-β-D-葡萄糖苷(虎杖晶Ⅳ)近10年来的研究,评价了虎杖晶Ⅳ在防止动脉内皮损伤性血栓形成,改善休克微循环,提高休克大鼠存活率,减轻缺血再灌注,自由基,内毒素等造成的组织器... 总结了虎杖有效成分3,4′,5-三羟基芪-3-β-D-葡萄糖苷(虎杖晶Ⅳ)近10年来的研究,评价了虎杖晶Ⅳ在防止动脉内皮损伤性血栓形成,改善休克微循环,提高休克大鼠存活率,减轻缺血再灌注,自由基,内毒素等造成的组织器官损伤,降血脂及抗脂质过氧化等方面的作用.提示虎杖晶Ⅳ可能成为治疗血栓性疾病及改善休克微循环等方面一个有特色的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 5-羟基-3-β-D-葡萄糖苷 血栓形成 血小板聚集 血栓 依前列醇 微循环 局部缺血 脂质过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羟基-1,2-苯碘酰-3(1H)-酮-1-氧化物(IBX)的合成及在他唑巴坦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徐卫良 李云政 +1 位作者 张青山 朱鹤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4-306,共3页
首先以邻氨基苯甲酸为原料,与NaNO2和KI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制得邻碘苯甲酸,收率92%。再以水为溶剂,70~73℃下用2KHSO5-KHSO4-K2SO4氧化得1 羟基 1,2 苯碘酰 3(1H) 酮 1 氧化物(IBX),收率81%,总收率74 5%。然后用IBX为氧化剂室温氧化6 溴... 首先以邻氨基苯甲酸为原料,与NaNO2和KI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制得邻碘苯甲酸,收率92%。再以水为溶剂,70~73℃下用2KHSO5-KHSO4-K2SO4氧化得1 羟基 1,2 苯碘酰 3(1H) 酮 1 氧化物(IBX),收率81%,总收率74 5%。然后用IBX为氧化剂室温氧化6 溴青霉烷酸二苯甲酯得6 溴青霉烷酸二苯甲酯亚砜,最后6 溴青霉烷酸二苯甲酯亚砜经超声波锌粉脱溴制得青霉烷酸二苯甲酯亚砜。在青霉烷酸二苯甲酯亚砜的合成中,每步反应产物不经分离,总收率82%。尤其在氧化反应中,用IBX代替了高质量分数的过氧乙酸,使反应在室温下进行,易于控制。反应过程绿色化,提高了原子经济性。产品用1HNMR、IR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羟基-1 2-苯碘酰-3(1H)--1-氧化物 青霉酸二苯甲酯亚砜 他唑巴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红外对1-苯基-5-(4-氟苯基)-3-羟基吡唑合成反应进程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施红 宋广亮 +2 位作者 马骥 朱红军 王锦堂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29-31,共3页
1苯基5(4氟苯基)3羟基吡唑化合物是一种活性药物中间体,经测试具有一定的杀虫杀菌活性。可由1苯基5(4氟苯基)3吡唑烷酮在FeCl3的催化下,由空气中的O2氧化得到,反应进行20h基本完成。利用在线反应红外光谱对该氧化反应进程进行研究,得到... 1苯基5(4氟苯基)3羟基吡唑化合物是一种活性药物中间体,经测试具有一定的杀虫杀菌活性。可由1苯基5(4氟苯基)3吡唑烷酮在FeCl3的催化下,由空气中的O2氧化得到,反应进行20h基本完成。利用在线反应红外光谱对该氧化反应进程进行研究,得到一系列特征官能团吸收峰随反应进程变化的谱图。通过分析官能团特征吸收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初步了解了此类反应的机理和进程,并且证明了该产物在溶剂中还存在酮式异构体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进程 苯基 羟基 在线 合成 3-吡唑 药物中间体 FECL3 特征吸收峰 杀菌活性 红外光谱 变化情况 官能团 化合物 异构体 氧化 谱图 时间 酮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1,3-二噁烷-2-基)-6-甲氧基]苯氧基苯甲醛的合成
11
作者 刘德秀 黄晓英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27-829,共3页
以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Ⅰ)为原料经醛保护合成2-(1,3-二噁烷-2-基)-6-甲氧基苯酚(Ⅲ),化合物Ⅲ与3-溴苯甲醛(Ⅳ)经缩合反应,合成3-[2-(1,3-二噁烷-2-基)-6-甲氧基]苯氧基苯甲醛(Ⅴ)。采用1HNMR和MS对目标化合物Ⅴ进行结构表征。通过... 以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Ⅰ)为原料经醛保护合成2-(1,3-二噁烷-2-基)-6-甲氧基苯酚(Ⅲ),化合物Ⅲ与3-溴苯甲醛(Ⅳ)经缩合反应,合成3-[2-(1,3-二噁烷-2-基)-6-甲氧基]苯氧基苯甲醛(Ⅴ)。采用1HNMR和MS对目标化合物Ⅴ进行结构表征。通过考察缩合反应条件,得出合成化合物Ⅴ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Ⅲ)∶n(Ⅳ)∶n(K2CO3)∶n(Cu Cl)=1∶1.05∶2∶0.3,在回流条件下反应时间为5 h,产率为68.8%,纯度为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1 3-二噁-2-基)-6-甲氧基]苯氧基苯甲醛 3-溴苯甲醛 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5-三羟基茂-3-β-单-D-葡萄糖甙抑制血小板组胺诱导的兔主动脉条收缩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跃忠 黄子楷 张佩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164-166,共3页
将花生四烯酸激活的血小板加入兔主动脉条浴槽液中引起动脉条明显收缩。苯海拉明,TXA2受体阻断剂或3,4’,5-三羟基芪-3-β-单-D-葡萄糖甙(Pol)均可减弱此种收缩作用,以苯海拉明效价最高,提示此血管条收缩主要... 将花生四烯酸激活的血小板加入兔主动脉条浴槽液中引起动脉条明显收缩。苯海拉明,TXA2受体阻断剂或3,4’,5-三羟基芪-3-β-单-D-葡萄糖甙(Pol)均可减弱此种收缩作用,以苯海拉明效价最高,提示此血管条收缩主要归因于血小板释放的组胺,其次为TXA2;Poll.4×10-3mol/L及4.2×10-3mol/L有显著抑制血小板诱导主动脉条的收缩作用。Pol使组胺收缩血管条量效曲线不平行右移,效能下降,具有非竞争性抑制组胺收缩血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 5-羟基-3-β--D-葡萄糖甙 虎杖 血小板聚集 血管收缩 组胺 血栓A2受体阻断剂 GR 32191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F对人高转移巨细胞肺癌PGCL_3细胞PTEN、MMP-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杰 庞江琳 +1 位作者 覃燕梅 梁念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研究Ent-11α-hydroxy-15-oxo-kaur-16-en-19-oic-acid(以下简称5F)对人高转移巨细胞肺癌PGCL3细胞毒性、侵袭能力及PTE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5F对PGCL3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5F... 目的研究Ent-11α-hydroxy-15-oxo-kaur-16-en-19-oic-acid(以下简称5F)对人高转移巨细胞肺癌PGCL3细胞毒性、侵袭能力及PTE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5F对PGCL3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5F对PGCL3细胞侵袭能力和趋化性运动能力的影响;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5F对PGCL3细胞侵袭转移相关基因PTEN、MMP-9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5F对PGCL3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运动能力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均P<0.05)。5F作用于人PGCL3细胞24h,能明显上调PTEN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下调MMP-9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 5F能抑制PGCL3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PTEN和下调MMP-9表达水平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α-羟基-15--16--对映贝壳杉-19- 肺癌 肿瘤侵袭 PTEN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骨髓基质干细胞与聚羟基烷酸酯体外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王其友 戎利民 +1 位作者 徐义春 蔡道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220-2223,共4页
目的:评价聚羟基烷酸酯(PHBV)作为组织工程支架与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原代培养犬BMSCs,传至3-4代后,接种至PHBV膜和泡沫样三维支架上,以接种至培养板上细胞为对照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于培养1、2、3周... 目的:评价聚羟基烷酸酯(PHBV)作为组织工程支架与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原代培养犬BMSCs,传至3-4代后,接种至PHBV膜和泡沫样三维支架上,以接种至培养板上细胞为对照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于培养1、2、3周分别采用4%多聚甲醛固定,常规组织切片,HE染色;在5、10、14d用Hoechst33258荧光法定量测定细胞内DNA含量,BCA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结果:倒置显微镜观察PHBV纤维较粗,且透光性差,在相差显微镜下不易观察。第3-4代BMSCs接种至PHBV膜上2h后即大部黏附,3d后伸展良好,呈纺锤形或梭形,在三维支架的孔隙内立体生长,1周开始细胞间连接,3周广泛连接,分泌大量基质;培养接种1周后,取二个膜状PHBV固定,HE染色后,见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培养接种2周后,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明显,呈梭形密布于膜状PHBV上。培养接种3周后,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较第二周无明显变化。定量测定接种的细胞内DNA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PHBV作为BMSCs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骨髓基质干细胞 3-羟基酸酯-co3-羟基戊酸酯 生物相容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蒎烷基端羟基聚醚的合成与表征
15
作者 杜莉娟 杨晓琴 +1 位作者 曾韬 陈朱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14,共5页
以三氟化硼乙醚作催化剂,乙二醇(EG)为起始剂,进行了2,3-环氧蒎烷的均聚和与环氧氯丙烷(ECH)的共聚反应。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EA)和核磁共振(1H-NMR)分析结果表明,单体发生了低相对分子质量的均聚和共聚反应,分别得到了具有端羟... 以三氟化硼乙醚作催化剂,乙二醇(EG)为起始剂,进行了2,3-环氧蒎烷的均聚和与环氧氯丙烷(ECH)的共聚反应。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EA)和核磁共振(1H-NMR)分析结果表明,单体发生了低相对分子质量的均聚和共聚反应,分别得到了具有端羟基的新型蒎烷基均聚醚和蒎烷基-ECH共聚醚。分别探讨了合成2种聚醚的适宜工艺条件,蒎烷基均聚醚:BF3·OEt2用量为原料质量的1.0%,EG用量为原料质量的1.2%,CH2Cl2用量与原料等质量,0℃反应5h。蒎烷基-ECH共聚醚中n(2,3-环氧蒎烷)∶n(ECH)为0.5∶1,BF3·OEt2用量为原料质量的1.0%,EG用量为原料质量的1.5%,CH2Cl2用量为原料等质量,0℃反应6h。在上述工艺条件下,制得的蒎烷基均聚醚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为500 g/mol,蒎烷基-ECH共聚醚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约为700 g/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环氧蒎 环氧氯丙 均聚 共聚 羟基聚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晶须增强生物聚酯P(3,4)HB复合材料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仁华 张蕤 +2 位作者 黎航 凌敏 刘志鹏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5-90,共6页
由于纳米纤维素晶须(CNW)表面含有丰富的羟基,亲水性强,制约了其在疏水性聚合物体系中的应用。本研究以硅烷偶联剂KH-550对纳米纤维素晶须进行改性,降低其表面的亲水性,再以改性后的纳米纤维素晶须(STCNW)为增强相、可生物降解聚(3-羟... 由于纳米纤维素晶须(CNW)表面含有丰富的羟基,亲水性强,制约了其在疏水性聚合物体系中的应用。本研究以硅烷偶联剂KH-550对纳米纤维素晶须进行改性,降低其表面的亲水性,再以改性后的纳米纤维素晶须(STCNW)为增强相、可生物降解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3,4)HB]为基体,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P(3,4)HB/STCNW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接触角测试、扫描电镜、偏光显微镜、拉伸测试和热重分析仪等对其微观结构、表面形貌、结晶行为、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等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纳米纤维素晶须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可均匀分散在P(3,4)HB基体中形成纳米复合结构,能促进P(3,4)HB结晶的形成,提高基体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但热稳定性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晶须 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年蒿中两个新贝壳杉烷型二萜的分离与结构测定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德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4-37,共4页
自菊科蒿属植物万年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地上部分首次分得3个单体化合物(两个贝壳杉烷型二萜和一个酸性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及光谱分析(UV,IR,~1H-NMR,^(13)C-NMR,MS)鉴定其结构分别为3α,16α-二羟基贝壳杉烷-200-O-β-D... 自菊科蒿属植物万年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地上部分首次分得3个单体化合物(两个贝壳杉烷型二萜和一个酸性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及光谱分析(UV,IR,~1H-NMR,^(13)C-NMR,MS)鉴定其结构分别为3α,16α-二羟基贝壳杉烷-200-O-β-D-葡萄糖甙(Ⅰ)(3α,16α-dihydroxykaurane-20-O-β-D-glucoside(Ⅰ)),3α,6α-二羟基贝壳杉烷-19-O-β-D-葡萄糖甙(Ⅱ)(3α,16α-dihydroxykaurane-19-O-β-D-glucoside(Ⅱ))和1,4-二咖啡酰奎宁酸(Ⅲ)(1,4-dicaffeylquinic acid(Ⅲ))。(Ⅰ)和(Ⅱ)为两个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年蒿 3α -羟基贝壳杉-20-O-β-D-葡萄糖甙 1 4-咖啡酰奎宁酸 二萜 分离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栽培南方红豆杉紫杉烷成分的研究
18
作者 李俊 牙启康 +2 位作者 苏小建 义祥辉 张健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4,共3页
采用溶剂萃取及多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从人工栽培南方红豆杉中分离得到紫杉醇(Ⅰ)、2′-乙酰氧基-7-表-紫杉醇(Ⅱ)、(3E,7E)-2,α10,β13α-三乙酰基-5,α20-二羟基-3,8-断紫杉烷-3,7,11-三烯-9-酮(Ⅲ)和7-表-紫杉醇(Ⅳ),其中化合物(Ⅱ... 采用溶剂萃取及多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从人工栽培南方红豆杉中分离得到紫杉醇(Ⅰ)、2′-乙酰氧基-7-表-紫杉醇(Ⅱ)、(3E,7E)-2,α10,β13α-三乙酰基-5,α20-二羟基-3,8-断紫杉烷-3,7,11-三烯-9-酮(Ⅲ)和7-表-紫杉醇(Ⅳ),其中化合物(Ⅱ)首次从南方红豆杉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紫杉醇 2'-乙酰氧基-7-表紫杉醇 (3E 7E)- 10β 13α-三乙酰基一5a 20.二羟基-3 8- 断紫杉-3 7 11-三烯-9- 7--紫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叶香茶菜中的三萜类化合物 被引量:2
19
作者 常燕玲 梁晓琴 +4 位作者 黄艳 潘立卫 侯萍 任晨阳 李俊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8-164,共7页
为研究长叶香茶菜Rabdosia stracheyi(Benth ex Hook.)Hara的化学成分,本文采用硅胶、反相硅胶C 18、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反相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长叶香茶菜地上部分进行分离、纯化,利用1 H NMR、13 C NMR、HR-ESI-MS等... 为研究长叶香茶菜Rabdosia stracheyi(Benth ex Hook.)Hara的化学成分,本文采用硅胶、反相硅胶C 18、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反相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长叶香茶菜地上部分进行分离、纯化,利用1 H NMR、13 C NMR、HR-ESI-MS等波谱数据,结合参考文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从长叶香茶菜地上部分分离得到12个三萜类化合物,它们分别是木栓醇(1)、齐墩果酸(2)、3β-羟基-齐墩果烷-11,13(18)-二烯-28酸(3)、2α,3α-二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4)、2 a,3a,24-三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5)、2α,3β,24-三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6)、cleistocalyxin(7)、熊果醇(8)、2α-羟基乌苏酸(9)、2a,3a,24-三羟基熊果-12,20(30)-二烯-28-酸甲酯(10)、maquatic acid(11)和2α,3α,24-三羟基-12,20(30)-二烯乌苏酸(12)。以上得到的三萜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叶香茶菜 三萜类化合物 3β-羟基-齐墩果烷-11 13(18)-二烯-28酸 2a 3a 24-羟基熊果-12 20(30)-二烯-28-酸甲酯 木栓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舌橐吾叶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彩芳 潘成学 +2 位作者 程茜 张振中 赵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73-1174,共2页
目的:研究离舌橐吾叶的化学成分。方法:离舌橐吾叶甲醇提取物用溶剂划分部位,用柱色谱分离化合物,理化和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与结论:从离舌橐吾叶中分离出3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β-谷甾醇、8β-羟基艾里莫酚烷-7(11)-烯-12,8α(1... 目的:研究离舌橐吾叶的化学成分。方法:离舌橐吾叶甲醇提取物用溶剂划分部位,用柱色谱分离化合物,理化和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与结论:从离舌橐吾叶中分离出3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β-谷甾醇、8β-羟基艾里莫酚烷-7(11)-烯-12,8α(14β,6α)-二内酯、β-胡萝卜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舌橐吾叶 8β-羟基艾里莫酚-7(11)--12 8 α(14β 6 α)-二内酯 β-谷甾醇 β-胡萝卜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